老年人难治性自发性鼻出血临床分析
2011-08-15程荣善
程荣善
难治性自发性鼻出血是指发生在平常无鼻部症状的患者,经前鼻孔填塞治疗无效的鼻出血,包括前鼻孔填塞期间仍有活动性出血,或前鼻孔填塞48 h以上,撤除填塞物后,再次鼻出血等情况。而我国规定老年的年龄界定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难治性自发性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重症,通常出血量较大,来势凶猛,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我科与1998年至2008年共收治中老年难治性自发性鼻出血60例,对其预防和诊治特点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男46例,女14例,年龄60~82岁,平均71岁,全部患者均以反复鼻出血就诊,病史1~9 d,出血量50~1000 ml,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28例,慢支、肺气肿、肺心病8例;糖尿病4例;冠心病3例。右侧鼻出血38例,左侧15例,双侧7例。所有病例均排除血液系统疾患,血常规检查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2 结果
57例血止治愈(95%),一次治疗成功止血48例,治疗过程中反复出血9例,3例患者在保留鼻腔填塞的情况下,转上级医院施行颈外动脉结扎。治疗措施包括前后鼻腔填塞、卧床休息、病因治疗、局部止血治疗、输全血或血小板、使用镇静药、全身应用抗生素、止血药及支持治疗,均达止血目的。
3 讨论
3.1 出血原因和出血部位 判断出血部位、查找出血病因是迅速有效止血的关键,本组资料显示,中老年患者以全身病因居多71.7%(43/60)全身病因中又以并发高血压(46.7%)、动脉硬化、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糖尿病、冠心病居多,出血部位:中老年者的鼻出血则发生在鼻腔后段,鼻腔后段的鼻出血多较凶猛,不易止血。过去以为中老年者鼻出血多来自鼻-鼻咽静脉丛出血,现在发现鼻中隔后部动脉出血亦较多见[1]。本组资料中,下鼻道及下鼻甲后端26例,中鼻道7例,嗅裂处4例,出血部位不明确23例38.3%(23/60),主要与以下几种情况有关:①鼻腔本身不规则,具有细、小、深、长、迂曲等结构特点,部位隐蔽不容易全面观察。②由于反复前鼻孔填塞,鼻腔黏膜擦伤肿胀,鼻腔变窄。③出血点的形态影响出血部位的判断,动脉性出血的出血点局限,通常高出周围黏膜,出血呈搏动性,严重者可如小喷泉状,具有典型的病理形态特征,容易辨别,而由黏膜糜烂引起的出血,其出血范围弥散,特别是经前鼻孔填塞后,鼻腔黏膜呈擦伤样改变,黏膜糜烂引起的出血与之难以鉴别。④出血方式影响出血部位的判断,某些患者在出血间歇期内做检查,多不能发现出血点。⑤部分患者出血速度快、量较大直接行前后鼻腔填塞,其具体出血部位无法获知。
3.2 临床特点 ①中老年难治性自发性鼻出血有明显的季节、年龄、性别和伴随疾病特征。气候干燥和寒冷季节鼻腔黏膜、纤毛功能减退,而长期高血压可以导致小动脉壁形成栗粒样动脉瘤,在血液动力学因素发生恶化时,可造成破裂出血[2]。②秋冬季发病居多,多夜间、早晨出血,饮酒、便秘,慢性咳嗽是其主要诱因。③多种疾病并存,全身病因明显多于局部病因,高血压、动脉硬化、慢支、肺气肿、肺心病、冠心病及鼻部器官衰老退行性改变常使出血变得异常凶猛、反复且治疗困难。④鼻腔后部出血明显多于非中老年人,但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鼻出血常是鲜红色,时见搏动,多阵发性,可暂时自止,而且以右侧鼻出血机会较多。
3.3 临床治疗要点 中老年人鼻出血除按一般止血原则外,更应重视中老年人的整体概念及出血特点,不应忽视病因治疗和相应的全身治疗。①积极止血乃首要任务,前、后鼻孔填塞要准、紧,但要注意中老年人的耐受性及个体状态。②精神紧张、恐怖不安者,应安慰解释,尽量不用抑制呼吸循环的药物,镇静药宜少量短期应用。③合理选用降压药物。④化痰止咳,润化大便。
3.4 防治要点 本组资料分析,防治中老年人难治性自发性鼻出血应做好多个环节工作,其中控制好血压,特别是中老年男性患者的血压,是预防难治性自发性鼻出血的关键,干燥和寒冷季节应注意室内保温和加湿,必要时鼻内滴用保护性油剂。一旦鼻出血发生,治疗的重点应放在首次治疗上,争取一次成功,尽量减少对鼻腔黏膜的操作损伤。由于病变复杂和现有诊疗手段的局限性,完全靠一种方法难以全面启效,综合治疗是治疗难治性自发性鼻出血的必要手段。若能积极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及中老年人慢性病,戒烟酒,对防治中老年人难治性自发性鼻出血的发生和反复是有益的。
[1]田勇泉,孙爱华主编.耳鼻咽喉-头额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院出版社,2004,6:84.
[2]王丽,王丽华,周玉英,等.难治性自发性鼻出血临床分析.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20(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