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5例战士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

2011-08-15王京华鹿洪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期
关键词:臂丛患肢肌力

王京华 鹿洪辉

25例战士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

王京华 鹿洪辉

自1999年7月至2009年7月,我院收治战士臂丛神经损伤25例,均为训练时所致,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全部为武警部队男性战士,年龄18~21岁,平均19.1岁,均为单侧臂丛的不全损伤,未合并骨折及关节损伤。其中单杠训练伤12例,双杠训练伤5例,擒拿格斗伤4例,俯卧撑训练伤2例,爬杆受伤2例。肌电图均显示为神经源性损伤。

1.2 治疗方法 采用保守治疗21例,方法:超短波治疗,20 min/d,1次/d,并用神经营养药 vitB1、vitB12肌肉注射,隔日一次。行臂丛神经松解术治疗2例,另外2例最终行多组神经转位术治疗。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均较年轻,心理承受能力弱,受伤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明显,因而思想负担重,情绪低落,担心残疾不能恢复。针对患者复杂的心理活动,护士应深入了解、关心、体贴患者,多给患者安慰和鼓励,对患者的各种疑难问题,要耐心细致作好解释工作,说明康复训练中患者配合的重要性。多介绍一此手术成功的患者与之交谈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使其有安全感和依赖感。

2.2 康复护理

2.2.1 早期康复 伤后早期行神经损伤部位患肢各关节被动活动及肢体按摩,指导患者从手指-肘关节-肩关节分别作屈伸动作,2次/d,每次做10遍,指导感觉障碍者自我保护防止继发损伤。

2.2.2 晚期运动康复 当神经功能开始恢复即肌肉出现收缩和皮肤痛、温觉恢复后可进行上肢运动,指导患者做上肢屈、伸、展、上举、握、拉运动,如用手摸前额、枕后,每次做10~20遍;对已有肌肉收缩的患者,可根据肌力恢复的程度进行肌力训练,肌力Ⅰ-Ⅱ级者做辅助性主动活动,用滑板或悬吊患肢的方法减轻患肢自身重量进行肌力训练,肌力Ⅲ级者练习主动活动,肌力Ⅳ级者采取渐进阻抗练习法进行增强肌力的训练,每次练习以肌肉感疲劳为度,每日练习两三次,同时练习做一些日常生活活动,如洗脸、梳头、穿衣、吃饭等。

2.2.3 感觉康复 有感觉障碍的患者,应该根据感觉恢复的程度分期进行手的再训练,早期做定位觉和触觉训炼,后期做辩别觉训练,如给不同质地和形状的物品进行如金属、玻璃、条绒、纸张和丝绸等来训练手的实体感觉,提高辨别能力。感觉过敏的患者做脱敏训练。

2.2.4 神经转位术患者的护理 术前进行增强移位神经的基本动力的训练;术后应该妥善制动,并进行肌肉的被动练习;最迟术后6W开始重建神经支配的肌肉动作训练,逐步掌握其协调运动,然后再进行增强肌力的训练,如膈神经转位替代腋神经,应锻炼吸气同时行肩外展动作;正中神经、尺神经束转位替代肌皮神经,应锻炼屈腕屈指同时行屈肘动作,以锻炼术后的协调功能。

3 结果

随访1年,19例感觉运动功能完全恢复,4例残留环小指的感觉障碍及手内在肌肌力Ⅲ-Ⅳ级,2例肱二头肌肌力Ⅲ级,三角肌肌力Ⅳ级,手掌桡侧精细触觉和辨别觉减低。

4 讨论

军事训练导致的臂丛神经损伤报告很多[1、2],由于战士群体的特殊性,其损伤也有其自身的特点:①军事训练是操控性很强的训练,从受伤的机制上看,多是由于牵扯和直接压迫臂丛神经所致,无类似于车祸、坠落等高能量损伤臂丛神经的现象;②从病理上看,臂丛神经连续性存在,不存在神经断裂的现象,有个别情况是由于早期未及时诊治用药,导致臂丛神经粘连受压,晚期只能行神经转位术;③肌电图显示多为神经传导障碍;④对康复治疗和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比较敏感,神经功能容易恢复。因此康复护理在此类患者的治疗上有重要意义。

康复的意义和作用在于:①控制肿胀:肿胀压迫神经组织也可导致关节僵硬,术后患肢抬高,在抬高位作向心性肌肉按摩,并对未固定关节作主、被动训练,有改善静脉淋巴回流,消除肿胀,促进神经修复的作用;②防止肌肉萎缩:主、被动运动训练有助于改善神经支配的血液循环,维持肌肉的正常代谢,防止肌肉失水,从延缓失神经支配肌肉的废用性萎缩,为肌肉迎接神经的再支配创造条件;③预防关节挛缩:主、被动活动关节,可牵拉伸展肌肉、韧带和关节囊,有利于关节的血运和营养,保持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止关节挛缩,为后期训练奠定基础;④促进功能恢复:肌力训练和作业训练,可不断增进手的握力、捏力及手的内在肌功能,恢复肌肉的协同作用和手的灵活性[3]。除此之外,康复护理还能有效地刺激移位神经的再生,加快神经生长速度,有利于患肢术后功能的恢复[4]。

因此,应该对战士臂丛神经损伤引起足够的重视,早期诊治,尽快采取康复治疗护理,可以取得好的疗效。

[1] 毛瑞君,关家文,牛其昌.军事训练致牵扯性臂丛神经损伤21例原因分析.武警医学,1992,2(10):79-80.

[2] 李超发,郑修存,秦润兰.军训致臂丛神经损伤15例.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2(16):121.

[3] 陆延仁,韩晶娟,张新建.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康复治疗.中华手外科杂志,1997,13(4):215.

[4] 张丽银,顾玉东.臂丛神经损伤术前术后的康复治疗.中华手外科杂志,1998,3:172-173.

102212 武警北京总队第三医院骨科

猜你喜欢

臂丛患肢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规范康复疗法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肌肉肌腱转位术用于晚期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