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衰竭68例护理体会

2011-08-15国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期
关键词:呼吸肌呼吸机气管

国红

呼吸衰竭68例护理体会

国红

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是各种原因引起呼吸功能严重损害,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造成机体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因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特点为呼吸困难、发绀、低氧血症及多脏器功能紊乱。判断标准为于海平面大气压下,静息时呼吸室内空气,动脉血氧分压(PaO2)小于60 mm Hg(8 kPa)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PaCO2)大于50 mm Hg(6.67 kPa),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因素。呼衰危重时如不及时处理,会产生多脏器功能损害,甚至死亡。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8月共收治呼衰患者68例,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一般护理

1.1 适当锻炼 呼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呼吸肌疲劳,需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以增加通气量。根据病情,指导其进行缩唇深呼吸和腹式呼吸训练,以改善呼吸功能。安排适当的活动量,尽量节省体力。锻炼要循序渐进,切勿过急。创造安静、舒适、洁净的病房环境,定时消毒,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1.2 饮食护理 由于患者长期缺氧,呼吸频率增加等因素,导致能量消耗增加。所以应注意补充营养,要鼓励神志清醒的患者自行进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流质饮食,少量多餐。不能进食患者给予鼻饲提供营养,必要时静脉高营养治疗。

1.3 用药护理 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最合理有效的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按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用药后疗效与不良反应,防药物过量;静滴时速度不宜过快,注意观察神志以及呼吸频率、幅度的变化。复查动脉血气,以便调节剂量。若出现恶心、呕吐、烦躁、面色潮红、肌肉颤动等现象,应减慢滴速并及时通知医生减量;若经4~12 h未见效,或出现严重肌肉抽搐反应,应立即停药,必要时改换机械通气支持。Ⅱ型呼衰患者常因呼吸困难,痰液稠且多等导致夜间失眠,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烦躁不安,禁用对呼吸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如吗啡等,慎用其他镇静剂,如地西泮等,以防止导致呼吸抑制的严重后果。

1.4 心理护理 呼衰患者由于受疾病折磨,情绪很不稳定,护理人员要做好心理护理,多角度地同患者沟通,通过语言或非语言交流抚慰患者,认真细致、紧张有序地进行抢救工作,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信任和合作。

2 专科护理要点

2.1 氧疗的护理缺氧是呼衰最常见的表现,是所有临床症状发生的基础,也是呼衰所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应根据血气分析和临床状况合理给氧,对Ⅰ型呼衰患者应给予高浓度吸氧(大于35%),使PaO2提高到60 mm Hg或SaO2在90%以上。对Ⅱ型呼衰患者应给予低浓度(25% ~29%)、低流量(1~2L/min)持续吸氧,以免缺氧纠正过快引起呼吸中枢抑制。如配合使用呼吸机和呼吸中枢兴奋剂可稍提高给氧浓度。给氧过程中若呼吸困难缓解、心率减慢、发绀减轻,表示氧疗有效;若呼吸过缓或意识障碍加深,须警惕二氧化碳潴留。在严重缺氧、紧急抢救时,可用高浓度高流量吸氧。但持续时间以不超过4~6 h为宜。保持呼吸道畅通,定期监测血气分析。

2.2 气道的护理 呼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合并感染时更严重,痰堵、咯血、窒息是导致患者死亡最快的一种原因。清醒患者鼓励用力咳嗽、咳痰,更换体位和适当多饮水。对于痰液黏稠患者,每日2~3次做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咳嗽无力者定时协助翻身、拍背,边拍背边鼓励其咳嗽,促进排痰。禁用强镇咳剂,防止窒息,可遵医嘱给予祛痰剂。无力咳嗽、昏迷、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应定时给予吸痰。吸痰前充分给氧,动作需轻柔,负压不宜过大,吸痰时间不宜过长。对病情重、昏迷患者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予机械通气。

2.3 肺性脑病护理 对患者出现一系列的行为错乱、精神反常,在做好监护的同时,尽快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恰当处理,严禁使用镇静剂,加强安全防护,专人守护,床加防护栏,在患者躁动时用约束带适当约束,对于易受擦伤的关节部位用棉垫加以保护,切勿用力按压患者的肢体。

2.4 机械通气的护理 机械通气是呼衰患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用机械通气时要做好记录,详细记录患者使用呼吸机后缺氧改善状况,根据病情适当调整呼吸机参数,同时检测治疗效果。康复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撤机前的呼吸肌训练,先间断使用呼吸机,停用时间从短到长,如果撤机过快,患者会出现呼吸肌疲劳,甚至再次发生呼衰。因此,撤机必须循序渐进,尤其注意避免呼吸肌疲劳,要防止呼吸机依赖造成撤机失败。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3 总结

通过观察、总结呼衰患者护理过程体会到:在呼衰的救治过程中,仔细认真地观察早期呼吸的变化、微循环的改变、输液给氧后的效果等第一手情况,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措施,同时配合细致而有效的护理措施避免或减少了患者致死的情况,虽然不能最终挽救患者的生命,但生存期会延长,能大大提高呼衰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136001 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ICU

猜你喜欢

呼吸肌呼吸机气管
脑卒中患者呼吸肌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护理进展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肌功能的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功能的干预效果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