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途径

2011-08-15中国人民银行定西市中心支行何漳生

中国商论 2011年32期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资源

中国人民银行定西市中心支行 何漳生

自从我国1995年实行双休日以及长假制度以后,十几年来,我国的乡村旅游经济从一项新兴产业正在走向蓬勃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是我国农业走向多元化的一种表现,它主要是将旅游业和农业做完美结合,是对旅游业和农业的一种双向扩展,既是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作为乡村旅游,其主要消费对象是外国游客和城市居民。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消费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城市居民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具备了农业旅游消费的能力并且有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我国自进入WTO以后,不断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再加上奥运以及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来华的外国游客也在不断的增长。由于我国社会外部环境的原因,我国乡村旅游经济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还处于初级阶段,并且在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如何使其能够健康稳健并且规范化成为重要课题,因为这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村以及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1 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意义

发展乡村旅游其实质是利用我国农村剩余农业资源的过程,当将这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后就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三重完美统一。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不仅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结构,同时也是缓解我国农村经济存在矛盾的需要。所以,在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 增加农民收入

在发展旅游经济以前,我国的农村经济的主要收入是来自于农业耕收。而发展旅游经济后,农业资源可以转化为旅游产品,农业旅游产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当时当地性,这样可以使当地农民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现金收入。农业旅游产品主要是就地取材,因而这主要依据当地的环境开发产品,具有独一无二性。比如延安地区,由于本身的历史革命历史,再加上当地的内陆高原环境,这样就可以搞民俗旅游,比如在夏天借助当地的地理环境优势(夏天的气温较低)发展“农家乐”,来此旅游的游客可以选择此处特有的饮食特色和本身所具有的人文资源获得收益。而沿渤海黄海交界处的烟台等地则可以借助当地的渔业资源发展“渔家乐”,让游客体会自助捕捞的旅游业,当地还可以根据这种特点发展具有民俗风情的其他相关产业,比如自助果园等,这样可以大大的增加其本身的经济价值,使其本身需要拿到市场上销售的农业产品则可以在当地销售,这除了省去因为运输所产生的费用,又可以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

1.2 解决当地的剩余劳动力

目前我国农村主要的劳动力都流向了城市,大多数的农民都远赴外地打工。当农村经济由单纯的农业耕作生产运营向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则需要更多的劳动人口,这样就解决了当地富裕劳动力的问题。

1.3 优化产业结构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相当大的产业,它虽然是第三产业,但是却可以带动第一、二、三产业的同时发展。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可以转变我国农业局限在第一产业的这种困境,使其变活。

1.4 开拓旅游空间

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城市旅游资源占用率高,旅游地过分拥挤的现象。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使人们在生活之余缓解工作压力,使城市居民在乡村体验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旅游状态。所以,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旅游业的发展空间。

2 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问题

2.1 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根据文献资料可知,我国的乡村旅游经济源于20世纪80年代,而自从1995年我国颁布的长假制度执行之后,乡村旅游经济也随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据旅游部门统计,我国的乡村旅游景区目前每年接待游客数量已经超过了3亿人次,而其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已经超过人民币400亿。现在出游的人次已经超过了全国城市居民总人数的70%,在黄金周出游的人次更是达到了6000万,这样就大大扩展了旅游市场。而在此基础上,我国的乡村旅游经济所带来的农家乐发展已经帮助许多地区经济收入持续增长。

2.2 乡村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

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帮助长期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城市的人们缓解工作压力,可以帮助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体验淳朴的民风,了解各种蔬果栽培生物知识,这些都无疑对提升城市人群生活质量具有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乡村旅游经济起步较晚,因而其本身的定位并不突出,其所推出的旅游产品特色不突出,使其失去了乡村旅游应有的特色。

2.2.1 思想观念的局限

乡村旅游经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项边缘交叉式的产业,这种旅游经济发展方式既是一种现代的农业发展方式,也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到目前为止由于我国的乡村旅游开发者的思想认识局限性使得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存在误区:第一,我国的农业经营者把旅游业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辅助产业,认为更耕种是农业发展的惟一途径,这样的思想局限造成了目前的乡村旅游经济单一化,且发展缓慢;第二,对于乡村旅游经济的认识不足,比如只注重旅游业的功能,而忽视了其本身的生产能力,完全依靠旅游来作为其收入来源,这样在旅游淡季,则造成了大量的饿农民仍然处于一种无业状态。

2.2.2 粗放式的经营模式

目前,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和取得的巨大经济效益,很多乡村基层政府看到好的资源,于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就盲目的垫付资金对现有资源进行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很多的开发者为了节省投资资金而对其采用到的方式都是粗放式的,这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投资方式使其不能获得长期的经济效益。

2.2.3 缺乏科学规划

我国大多数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者或者当局都对乡村旅游经济的内涵认识不是相当清楚,对景点和项目的开发前并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就会使其在开发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第一,项目单一,缺乏特色。对于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如果只是注重其功能,而不能将二者统一起来,这样就会使得其内容单一。很多的乡村旅游都通过采摘瓜果的形式作为旅游的内容,而并没有将对民俗娱乐活动作为其项目内容,这样就使其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的深度不够,许多较好的乡村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使当地乡村旅游业缺乏个性化特征。第二,重复建设项目较多。从我国目前的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都没有创新性,开发模式雷同,这是因为地方对其的开发并没有经过实地考察和消费市场调查,所以很多的开发都不能适应消费需求。第三,“城市化”严重。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都是依托先辈留下的生态自然资源而进行的,不过目前的乡村不旅游经济的开发都并没有注重这一点,而是过分的依赖于技术手段大兴土木,这就使得乡村旅游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乡土气息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坏。

2.2.4 服务设施不完善

我国的乡村旅游经济产业发展现在虽然取得可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却存在着以下的两个问题:首先,景点布局分散。我国乡村经济发展受到历史的巨大影响,因而在对其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规模等问题的制约,其主要表现是类型虽多,却分散而无主题。其次,基础设施的配备不完善。在一些落后的地区并没有建立起预期配套的餐饮、娱乐设施,这样许多的游客到达乡村旅游景点后就以打牌和聊天作为休闲娱乐项目,而失去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必要性。

2.2.5 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时间不长,因而在经营管理体制上存在很多的问题,并不健全。这主要是表现在家族式的经营管理模式、环境保护体制欠缺、立法机制空白。

2.2.6 季节性约束

由于农业发展本身具有季节性,因而以此作为基础的乡村农业旅游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旺季,游客量大、这就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而在淡季,则游客数量稀少,造成大部分的饿旅游资源限制。而在管理上的不健全就造成浪费严重,效益低下。

2.2.7 环境和效益失衡

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但是却不能为了收益而破坏环境。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由于乡村旅游经济开发者并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因而常常为了经济而忽视了环境问题。

3 科学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策略

3.1 整合思想认识

要科学的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就必须提高认识水平,正确的理解“农游合一”的含义,不走极端。而实践这一理念的重点是就是将旅游和农业发展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一种联动经营模式。当在旺季的时候,以旅游业为主,而以农业产品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而在淡季则发展农业,为将要到来的旺季奠定一定的基础。

摆正旅游业和农业的位置必须要对其进行科学规划,使乡村旅游景点的建设既具有观光功能,又具有生产功能,这样就可以使旅游活动和生产活动相互协调发展。

3.2 科学规划,突出特色

要对当地的农业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就必须要对本地的资源进行调查,只有这样才可以在立足于本地资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规划;第二是创造特色文化,这样我国悠久的农耕文化就能具有独一无二性而吸引大量的游客。因为自然的纯粹的、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才能吸引游客。因此,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不能破坏乡村本身所具有的乡土气息。

3.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的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都并没有形成完善的配套设施建设,这样就使其不能快速、有效的发展,当然,这与农村地区本身的交通环境限制有关,但是这可以根据本身所具有的环境而尽量健全设施建设。

3.4 拓宽投资渠道

我国的乡村旅游经济大多数都依赖的是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大多数地区都认为旅游事业的投资是政府的事情。而要真正的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则应该不断的拓宽投资渠道。比如说通过社会筹集资金、吸引外资或者通过农民投资入股的形式,这就可以大大的减少因为资金不足而造成的对于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制约。

3.5 建设科学的管理制度

乡村旅游经济的管理必须要将经济、行政以及法律三个因素整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发展乡村经济的基础上不会致使破坏当地环境。比如加强立法,建立执法队伍,保障乡村旅游经济的秩序,而在行政上则要加强管理监督职能。

4 结语

发展乡村旅游经济虽然是以取得经济效益作为其目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能够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因为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基础就是“环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中求得平衡。

乡村旅游经济秩序的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建立科学的乡村旅游经济就必须首先了解乡村旅游经济的特点,并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拓宽投资渠道,最终获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丰收。

[1]聂德民.江西省农村文化小康道路的模式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09(2).

[2]韦瑾,薛东前.乡村旅游经济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0(4).

[3]成波.黄松峪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调查[J].背景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1(2).

[4]熊云明,徐培.婺源乡村旅游资源禀赋及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5).

[5]卓远志.浅谈我国“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趋势[J].学理论,2009(11).

[6]樊昭明,包随良,张景波.对临夏回族自治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J].西部金融,2010(4).

猜你喜欢

旅游业旅游资源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