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数字摄影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的诊断应用
2011-08-15闫文都
闫文都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寿命的增长,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逐年增多,有资料报道多达8000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最常见的骨代谢疾病,以单位体积内骨矿量下降,骨微结构损坏,骨强度降低,骨折危险性上升为特征,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是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现在普遍以双能量X线骨密度仪(DXA)作为“金标准”[1]。影像学检查作为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发展日新月异。本文着重讨论和叙述X线数字摄影(DR)在骨质疏松症诊断应用中的优缺点。
1 DR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应用
1.1 诊断意义 目前因骨密度仪测量还很不普及且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DR因其方法简便,费用低廉,清晰度较高,可直接的观察骨骼密度和形态,骨小梁数量及形态,骨皮质的厚度变化以及是否合并骨折等,仍然是多数医院首选及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对于较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X线平片也是观察病情变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1.2 主要X线表现
1.2.1 骨密度减低 主要表现为骨质密度的普遍性减低,骨钙量降低,骨的透光度增加,当骨质疏松发生较早时,可出现非应力骨小梁模糊,变细,减少,随着承重骨的逐渐受累,承重骨的部分小梁可完全消失,部分小梁代偿性增厚,增粗,形成较为典型的影像学特征。这一表现在椎体上尤为明显。骨皮质的改变常常晚于小梁,主要表现为皮质变薄,疏松化,甚至可呈细线状,但其边缘仍较清晰。皮质内哈佛氏管扩大显示内隧道征。椎体除有骨小梁变细减少外,还有椎体外形的改变。椎体因终板承重能力减低及椎间盘的弹性作用,其上下面向松质骨凹陷而呈鱼脊椎状,同时椎间盘软骨板也向内侵入,并常有 SchmorI结节形成[2]。
1.2.2 骨折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只要存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无论骨矿量测量结果如何,都可确诊为骨质疏松症。以脊柱发生率最高,股骨近端,腕关节次之。脊柱的骨折有时没有明确的外伤史,仅表现为局部的压痛。X线侧位片上表现为:①楔形变形:椎体前缘骨皮质骨折,上方骨终板向前倾斜,致椎体呈前低后高状。②双凹变形:椎体上下方骨终板均在中央部发生骨折,并向松质骨凹陷,常累及多个椎体。四肢骨骨折除具备一般骨折征象外,还具备上述所提到的骨质疏松的基本影像表现。
1.3 X线平片骨密度测量及评估
1.3.1 Singh指数 根据股骨近端非承力,主辅张力,主辅压力骨小梁的消失顺序与骨皮质厚度的变化将骨质疏松分为VI度,Ⅲ度一下定为骨质疏松。
1.3.2 脊柱骨密度评估 分为Ⅲ度,Ⅰ度纵向骨小梁明显,清晰。Ⅱ度纵向骨小梁稀疏,Ⅲ度纵向骨小梁模糊,消失。并极易发生压缩性骨折。
1.3.3 腰椎指数 侧位片上第3腰椎体中心高度与前缘高度之比,<0.80为异常。
1.3.4 掌骨指数 以第2,3掌骨骨皮质厚度与掌骨干横径之比即得到掌骨指数。掌骨指数正常值一般不小于0.44。该测量不仅对于诊断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具有较高价值,而且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预测亦有一定意义[3]。
2 讨论
综上所述,X线数字摄影(DR)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中有很多优点,可提供骨几何形态等生物力学方面的信息。但是,上述观察存在主观因素,且受投射条件等因素影响。同时当DR片上出现骨质疏松征象时,骨量的丢失一般都会超过30%[4]。故此,对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帮助不大。
[1]苏楠,向青,刘忠厚.放射吸收技术(RA)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应用.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2):189.
[2]梁志廷,王如维,杨文兵.老年性骨质疏松90例X线分析.当代医学,2006,12(11):22-23.
[3]刘忠厚,潘子昂,王石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的探讨.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7,3(1):1-15.
[4]陈如山,闫德文,吴清平.测定中指骨骨密度的临床价值.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9,5(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