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对策

2011-08-15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郭士祺陈入嘉

中国商论 2011年23期
关键词:融资银行信息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郭士祺 陈入嘉

在我国注册企业当中,中小企业所占比例约为99%,其产值对GPD的贡献超过了50%,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市场参与者,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不仅增加了有效竞争,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完善,而且凭借着自身独有的灵活性,对经济的动荡起到了很大的缓冲效果,具有维持经济社会稳定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却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1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从企业的融资来源上看,可以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比如自有资金、留存收益等,其实质是企业所有者向企业追加投资。而外源融资又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企业不经过金融中介机构而实现融资,例如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债券等。间接融资是企业通过金融机构筹集资金,主要形式有银行贷款、融资租赁、担保融资等。

1.1 内源融资比重大

企业的融资策略在其成长的不同阶段是不断调整的。一般来说,在企业成长初期,内源融资会占较大比重,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成熟,外源融资会取代内源融资,成为主要的资金筹集方式。可我国的中小企业,无论是处于成长初期还是成熟,都过度依赖内源融资。根据国际金融公司的研究资料,我国中小企业的业主资本和留存收益分别占资金来源的30%和26%,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缺陷,在成长初期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盈利能力十分有限。

1.2 直接融资渠道受阻

我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并不理想。从企业债券的发行来看,尽管各级政府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但由于成本高、监管体系不发达等因素的制约,企业的债券市场并无起色。据有关资料,企业债券规模仅为整个金融市场的4%;从股票的发行来看,中小企业很难满足上市条件,资本市场主要向大型企业开放。而2009年“创业板”哄哄烈烈地推出,虽然旨在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我国3万多家中型企业,约400万家小型企业中,符合上市条件的只有3千~5千家,可谓凤毛麟角,那些真正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却很难享受到“创业板”带来的融资便利。与NASDAQ相比,我国的“创业板”、“新三板”在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1.3 对银行贷款过度依赖

尽管近年来“创业板”、“新三板”等出台为一些盈利能力强、高新科技领域、资信状况好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可我国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市场体系仍未改变,债券、股票市场仍有很大的局限和发展空间。所以,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仍在很大程度上受阻,从而只能依赖于向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根据宁波市对207户中小企业的调查,“当企业流动资金紧张时”,有90.4%的企业选择了“银行信贷”的融资方式。但由于规模小,前景不确定性强,资信状况不好等因素,中小企业也很难获得银行贷款。

1.4 非正规融资活跃

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发达和中自身结构的局限,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所以,很多中小企业不得不进入民间资本市场,通过血缘、地域等联系获得短期发展资金,例如亲友借款、职工集资等。然而,由于缺乏法律政策的合理引导,和健康的信用环境,这种非正规融资渠道很容易扰乱资本市场的正常发展。

2 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2.1 信息不对称和信贷配给

中小企业与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原因。根据Stiglitz和Weiss (1981)的信贷配给理论:只要信息不对称存在,那么信贷市场作为不完全信息市场,就会长期存在着信贷配给的现象。这是由于普遍意义的银行利益来自于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价差,银行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本能地愿意提高贷款利率。可银行期望报酬还受贷款人还款风险的影响,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银行无法了解贷款人(即企业)的全部信息,这其中既包括硬性的财务操作、行业信息等,又包括了软性的企业主风险偏好、信用意识。这样,贷款人的还款概率就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如果银行设定高利率,就会导致“逆向选择”,即过高的利率把违约风险低的贷款人拒之门外,只有那些违约风险很高的贷款人才会不惜高贷款成本而得到资金。这使得借贷者的平均风险程度升高,银行预期报酬降低。因此,银行为了降低贷款人平均风险程度,宁愿降低贷款利率,在低利率水平上拒绝一部分贷款要求,这就是信贷配给。信贷配给理论从根本上解释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不只是中小企业,其他企业也会或多或少地面临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况。

2.2 自身治理结构不完善

从产权制度来看,随着,现代化公司的出现,大型企业很多实行现代经理人制度,作为职业经理人,通常是通过参与公司经营来获得固定报酬。再者,经理无法像股东一样通过分散投资而降低风险。所以经理常常存在着更高的风险规避倾向,而这种对风险规避的态度体现在公司运营层面上,就有效地制约了股东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行为。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都存在着“内部人控制”这种现象,经理直接掌握着企业的控制权,缺乏企业所有者和经理之间的相互约束,这导致了信息披露不规范、不真实,内部职责不分,财务混乱等。这种不健全的治理结构让外部投资者很难掌握企业的真实信息,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了中小企业的道德风险,成为了遭到银行信贷排斥的主要原因。

从经营规模来看,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盈利能力有限,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差。而随着我国越来越密切的参与国际分工,中小企业也难免将自身暴露在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中。尤其是当经济萧条时,中小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这样,银行在提供贷款时,也在所难免地会选择一些抗风险能力强的大企业。

2.3 信贷的交易成本高

中小企业的贷款一般具有频率高、数额小、使用急等特点。而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银行信贷具有明显的规模效益。不论贷款数额的多少,银行都会按照相似的程序进行审核、调查、评估,这些的操作成本是所差无几的。所以贷款规模越大,单位信贷的交易成本会越低。而银行为了节约成本和自身的盈利,会更愿意将资金“批发”给盈利状况好的大企业,而不愿“零售”给中小企业。

随着大型银行全能性的增强,业务渠道的扩展,范围效益也会得到突出体现,而大企业对金融机构的各种多样化服务,较中小企业的需求更大,例如金融咨询、现金管理和经营类服务等。这就使银行在提供信贷时,尤其是在资金紧张,存在明显的买方市场时,会优先考虑和自身业务往来密切的大企业。因为在其他业务的开展过程中,已经相当程度地获得了这些客户的信息,其他相关信息的获得也更加容易,有利于降低信贷的交易成本。

2.4 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

首先,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中小企业股权、债权的融资是一直受到国家限制的。即便是“新三板”,这一市场也主要面对的是高科技、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数并不是高科技企业,注册资本和盈利能力有限,项目周期短,所以仍不适合在“新三板”市场上市。而证券市场的法规不健全,又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使得投资者很难了解中小企业的真实经营信息和成长前景,造成了逆向选择的现象。

其次,缺乏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的支持。虽然我国已有遍及城乡的农村合作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但由于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发展能力有限,也无法独自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

最后,风险投资发展缓慢。风险投资,是指职业投资者将资本投入到新兴的,具有良好的潜在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企业,主要是高科技企业,对其进行股权投资和经营管理监控,分享其未来收益。而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相对滞后,相关法规的建设也不健全,所以中小企业还不能通过风险投资有效解决融资问题。

3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3.1 完善中小企业治理结构

一方面,中小企业要进一步明确产权制度,只有明晰的企业产权才能让中小企业管理者对自己的行为和企业的未来发展负责,具备强烈的诚信意识。建立适合自身情况的组织结构,不断创新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并进行准确的财务披露,降低银行贷款的信息成本,尽可能地降低投资者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增强银行对企业的约束力。首先要强化中小企业对企业信用的意识,从商业信用、财务信用、融资信用、纳税信用等入手,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其次要建立强有力的破产制度,保障贷款合同的履行。既能对恶意借款人进行惩罚,使债权人得到公平的清偿,又能对诚信的债务人进行合理的保护。

3.2 加强银企合作

纵观各国的金融体系,银企关系比较典型的有美国、德国两类。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不允许银行对非金融类公司持有股份,而后者允许银行直接对企业持股。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性银企关系体制下,银行和企业双方的交易选择都很灵活,银行可以通过分散化投资降低和避免被企业的经营风险,银行资金的利用率也因市场竞争而得到了提高。然而这种市场性银企关系的特点是银企保持着短期的契约关系,信息不对称相对严重,银行较难了解到企业的全部信息,对监管要求高。企业也为了获得银行贷款,致力于提高短期效益,这样不利于其自身的长远发展。以德国为代表的被称为企业性市场关系的主要特点是银企双方合作关系的固定性强。这种关系更依赖于相关的配套法律和银企合作传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可能导致经济效益的降低。然而,在经济低谷时,银行可以起到强有力的援助作用,从而稳定经济波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变革,国际上的变化趋势是混业经营的超大银行日益体现出企业性银企关系,未实现产融结合的中小金融机构沿袭市场性银企关系。鉴于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缺失,企业数量庞大、分散广泛等特点,在中小企业中应以构建市场性银企合作模式为主,企业性合作模式为辅。银企合作的市场化,双方选择的灵活性,有利于建立起一套统一的中小企业评价机制和信用规范,淘汰信用不良的恶意借款人,保护信用良好者;而部分金融机构可有选择地挑选那些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强劲市场竞争实力的企业,进行长期合作,有助于促进有潜力企业的迅速成长。

同时加强中小金融机构建设。目前,我国民营银行少,股份制中小银行也不多见,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国家可以降低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门槛,并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合理地对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提供引导。另外,国家可配以建设起政策性中小银行,用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3.3 成立中小企业基金

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引进已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在理论和操作上可以说是比较成熟的一种融资方式。发展风险投资,有利于推进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迅速成长,优化治理结构,提高竞争能力。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已成为各地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上的共同选择。

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在增加中小企业融资上具有重要作用,担保体制的健全有利于降低银行面临的风险,因而能使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更容易,还能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3.4 拓宽融资渠道

银行信贷、担保这些间接融资手段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最重要的是建立起能长期、稳定地为企业提供资金来源,并具备相当风险承受能力的股权融资方式。我国的“创业板”、“新三板”为解决优质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但仍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巨大的资金需求。应进一步延伸创业融资的筹资功能,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完善上市、退市制度和公司业绩评价机制,对中小企业给予一定财税扶持,帮助优质企业上市融资。

[1]杨丰来,黄永航.企业治理结构、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J].金融研究,2006,(5).

[2]袁海博.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经济视角,2010,(2).

[3]郭朝先.借鉴国外经验构筑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J].经济问题,1999,(3).

猜你喜欢

融资银行信息
江西银行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订阅信息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5月重要融资事件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