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乡村旅游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1-08-15河南新乡学院王建增

中国商论 2011年36期
关键词:旅游农村建设

河南新乡学院 王建增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国家发展历史比较长,现在也比较成熟。在我国总体发展相对滞后,但近几年异军突起,尤其党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和国家旅游局发出乡村旅游年的号召后,乡村旅游在全国各地更是极度盛行,风靡一时。在这片火热的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借助东风,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在积极加大地方乡村旅游发展力度的同时,走出自己的特色和持续发展的路子,是我们应该理性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发展乡村旅游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1 发展乡村旅游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乡村旅游是今后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对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创新,加强农村文明生态家园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状态,有效地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有着积极作用,而且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城乡发展环境,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增强大城市建设发展力和旅游产业市场竞争力,促进“旅游名市”和大城市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如何发展乡村旅游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1 丰富载体建设,深挖资源潜力

第一,启动市民农园项目,丰富乡村旅游。我们以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为例,2009年2月份开始,该区在汤岗子镇正汤河村启动了30亩市民农园示范点。市民争相认购,300余份农园现已认购一空,原来每亩地农民只能收入六七百元,现在每亩可实现收入5000余元。“市民农园”项目开辟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真正实现了以旅促农、以旅助农,把农业生产过程转变为旅游服务过程,加速了全区农事旅游产业的发展。

第二,叫响一日游品牌,开辟旅游新线路。千山区按照打造“鞍山城市后花园”的要求,重新整合旅游资源,开辟了“千山区一日游”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南线——文化古迹游、西线——民族风情游、东线——采摘观光游。并与市内各大旅行社合作,以组团游的形式开辟城效旅游新局面,让广大游人和鞍山市民在“钢都”旅游、休闲、度假,尽享美妙感受。

第三,开展节庆活动,激活旅游市场。千山区先后举办了“金秋采摘节、”千山区好客黄金周”等一系列节庆会展活动。其中“金秋采摘节”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总收入4500万元。“好客黄金周”期间举办了垂钓比赛、民族风情表演、篝火晚会、自助烧烤、自酿果酒、农家乐、爬山等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活动,使全区今年的乡村旅游异常火爆,特别是唐家房镇的恩东垂钓园、王家大院、老胖农家院等平均日接待游客200人以上。太平沟农家院新建300余平餐厅,几乎天天爆满。这些内容丰富的节庆活动不但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打造了千山区旅游节庆新品牌。结合“五一”小长假,成功举办了为期15天的“爱家乡、赏梨花、健步游”为主题的梨花节活动,全区有40余户农家乐、垂钓园及各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15.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00万元,大大激活旅游市场,推动乡村旅游向纵深发展。

第四,加大宣传力度,实施引客工程。为加大旅游宣传力度,与媒体建立互动关系,在鞍山日报、千山之窗上开设“千山佳景”连载栏目,推介全区旅游产业。并先后与鞍山市电台、千山晚报合作,组织300多听众、读者来千山区开展踏青指点农事游等活动。与电台多次合作,进行专访、介绍千山区一日游及市民农园项目。利用媒体,大力宣传农家乐致富典型,引导农民从事旅游业。通过宣传,大大增加了鞍山市民及周边游客来千山区旅游人次,提高了旅游收入。

第五,加强旅游硬件建设,促进景区进档升级。千山区东鞍山镇双龙山景区现已升级为AAA级景区,现在正在着手推进金胡景区、摩云山风景区、对桩石景区等A级景区建设步伐,并将此项工作作为今年旅游工作的重点来抓。在全面推进农事旅游项目的同时,千山区积极构建“一村一品”旅游新模式,率先将正汤河村、金胡新村建设成为旅游专业村,并将打造更多的农事旅游品牌村。

第六,开发旅游商品资源,后续产业方兴未艾。千山区的顺达牌蚕丝制品,在被定为旅游特色商品后,销售量大幅度提高,特别是深受俄罗斯等国外游客的喜爱,南果梨酒、鞍山老窖、对桩石的根雕等都是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同时老虎屯村云峰菇业、解家堡村雪采冰葡萄正在申请成为特色旅游商品。特色产品的开发与销售,极大地促进了全区农事旅游产业链条的升级,初步形成了“一条龙”服务体系,带动了餐饮、娱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2 明确政府职能,落实相关措施

政府制定和履行正确的政策导向,尤其要体现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对乡村旅游发展规则的确定。一是进行乡村旅游资源普查,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二是坚持政府引导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形成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机制。政府可以出力改造相关基础设施,主要是农村公用基础设施如公路、邮政、通讯、电力、水利工程等,因为农村的经济水平还比较低,以农户的经济实力去改造和完善这些设施难度很大。三是政府应对地方乡村旅游发展大力提供资金、信息、信贷、与政策支持,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四是规范发展秩序。旅游、工商、卫生、质监等部门应对乡村旅游的经营发展制定标准、规范管理,大力营造良性的发展氛围和建立健康有序的旅游市场。五是维护产业安全。安监、卫生、质监等部门应对乡村旅游设施、食品卫生、水源治理进行规范监理,以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六是实施人才培养战略。目前从事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人员和服务人员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专业方面的知识更显得不足,政府应对各类旅游专业学校和参加各种旅游知识培训班的人员实施积极引导和支持的政策和措施。七是合理组织,形成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片)。

2.3 做好规范化建设

继续推进省旅游强镇、村和省、市农家乐示范单位的创建工作,开展乡村旅游星级评定工作;依托农家乐经营者协会等组织,制订各项服务规章,统一服务质量标准;组织和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规范服务用语和标准化建设;做好安全、卫生等日常管理工作,健全各项安全、卫生设施,促使乡村旅游的规范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完善各项设施。结合新农村建设,与环保局、农办等部门一起,建设农家乐旅游点污水处理工程,改善卫生环境。结合国家干线公路及农村公路建设规划,重点建设乡村旅游景区与主要干线公路的连接线,强化乡村旅游配套交通体系建设。做好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各项卫生和安全管理的设施建设,构筑乡村旅游的卫生、安全环境。此外,要加大营销力度。在发挥经营户自我宣传的同时,利用省、市乡村旅游特色村等称号,采取宣传和参展补助的方式,借助报纸、网络、旅交会等各种媒体和途径,加大对乡村旅游宣传促销。

完善旅游信息网建设,深化与大城市的对接,打造网上商务平台,加大网络推荐力度。在整体对外旅游推荐活动中,也安排乡村旅游的内容;在政府编印的宣传画册中增加乡村旅游点线路,另外,还编印有导游图功能的乡村旅游小册子。

充分发挥乡镇、村和职能部分的积极性,在城郊型的民俗游、休闲游、生态游上做文章,开展诸如山花节、户外拓展运动节、游客参与农事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季节性农事、休闲活动。同时,应该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独具特色的产业带动功能和关联辐射作用,把发展乡村旅游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一村一品”、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与创建农村文明生态家园、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紧密结合起来,与建设村民中心、推动农村社会事业结合起来,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与着力培养新型农民、全面提高村民素质紧密结合起来,在促进乡村旅游永续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2.4 在乡村旅游开发上,必须坚持“自愿、永续、双赢”的原则

既吸引开发商开发,又必须充分考虑当地农民的利益。无论是以股份公司为主体开发者,还是以合作经营或租赁经营为主要形式的开发者,都要让当地村民进入到旅游开发、决策、利益分配等涉及乡村旅游开发事宜中来,给村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让他们得到实惠,提高生活水平。要与村民保持相互信任、真心合作的关系,使村民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自愿合作者。乡村旅游作为区域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有关部门应该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合理开发,以打造统一的乡村旅游产品,形成统一的区域旅游线路。一些地方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按旅游景区标准进行村镇建设,打造了一批“一村一品”、“一户一园、一园一景”的旅游型村镇。同时,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调动农村和农民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积极性,可带动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和环境改造步伐。此外,发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也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1]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3).

[2]邹统钎.北京市郊区旅游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11).

[3]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组委会.中国国际乡村旅游发展论坛文集[C].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8).

[4]姜斌.开发乡村旅游 促进新农村建设[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5]李昕,郑岩.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探索[J].学术交流,2007(04).

[6]王飞.西部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7]唐峰陵,林龙飞.“新农村”形势下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06).

猜你喜欢

旅游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旅游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