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融资困境探析

2011-08-15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宫春艳

中国商论 2011年36期
关键词:困境融资银行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宫春艳

2011年上半年,物价上涨过快,我国整体经济呈现过热倾向。为了抑制物价并给我国经济过热势头降温,我国政府果断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然而,这却给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吹来了阵阵寒风。如2011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再一次上调了0.5个百分点,从而将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推到了21%的历史性高位,使得本来就日益困难的中小企业融资雪上加霜,融资成本亦是水涨船高。如何成功打破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已经成为促进其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

1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现状

2010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指出:截止2010年年末,全国工商登记的中小企业首次超过1100万家,其中个体工商户突破3400万个。以工业企业为例,2010年规模以上中小企业达到44.9万家,占规模以上企业的99.3%;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增加值上涨17.5%,占规模以上增加值的69.1%;缴纳税金1.5万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的54.3%;实现利润2.6万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的66.8%。由此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势头整体形势良好,然而一直困扰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阴影却无法抹去。2011年9月,浙江温州中小企业的老板在短短数周之内因为资金链紧张就有20多位逃亡,引发了浙江温州中小企业的倒闭潮,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再一次成为社会各界议论的热点话题。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可谓是一个老问题、新困境。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其融资困难的问题从来就没有消失过,只是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而已。特别是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更为突出,如国家在经济危机中投放的4万亿投资绝大部分都给了大型企业。进入2011年以来,由于美国和日本还没有彻底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而欧洲的债务危机亦有愈演愈烈之势,夹在两场危急中的中国中小企业的日子就变得苦不堪言,融资问题就呈现了新的困境。具体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融资渠道狭窄。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内部渠道和外部渠道。内部渠道就是企业通过自身的原始积累、业主投资和内部集资等途径,不断积累资本。近年来因为中小企业的利润不断下降,使得其自身融资能力不断下降。外部渠道主要是风险投资和发行股票债券,虽然中小企业也有所使用,但因为我国政策体制的限制,其效果大打折扣。二是银行贷款难度大。因为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较小,风险较大,而其数量又极为庞大,不仅银行处于自身利益不愿意放贷,而且再加上自身资金有限对其庞大的中小企业数量而言也是杯水车薪。三是依赖非正规金融渠道。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是商业信用和民间借贷,这些渠道往往成本较高,使得其融资成本大大提高。

2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

透过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不难发现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内部原因,即中小企业自身的运营状况因素;二是外部原因,即中小企业所处的环境制度因素。

2.1 内部原因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内部原因,即中小企业自身的运营状况因素,这主要包括:管理体制不完善、竞争能力不强、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和信用缺失等四个方面。具体来看,管理体制不完善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最主要的原因。大部分中小企业因为其规模较小,无法采用或者没有必要采用更为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这就造成了其产权无法清晰界定,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无法分离,企业利润和工人工资不能合理分配等问题。比如中小企业中的一些校办企业的产权界定,当这些企业效益较差时往往就依附于学校,靠学校的补贴和救济而生产发展;当这些企业效益明显好转时往往就要和学校脱离关系,另谋出路以获得更大的效益。这种产权的不清晰,就会造成赔了是集体的,赚了是自己的不良局面。其次,中小企业自身竞争能力不强,无法盈利或者利润较薄,也会给其融资造成困难。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主要靠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来实现利润,随着世界性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和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其竞争能力越来越弱,利润越来越少甚至亏损,想通过自身利润的积累来达到融资的目的就无疑是异想天开。再次,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也对其融资有直接的关系。现实中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和大型企业管理者相比往往有一定的差距,更加缺乏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理念,使得其企业融资能力大大降低。最后,信用缺失导致中小企业贷款困难。中小企业因为数量多,风险大,势必有一些企业经营不善,从而拖欠银行贷款甚至以各种名义逃废银行贷款,造成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意借贷给中小企业。

2.2 外部原因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外部原因,即中小企业所处的环境制度因素,这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银行惜贷、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短缺和缺乏完善的中小企业统一管理机构等四个方面。首先,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首要外部原因。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质量差距较大,银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无法了解贷款企业的真实情况,为了降低风险从而提高借贷门槛,将急需贷款的中小企业排除在外,产生逆向选择。其次,银行惜贷也给中小企业贷款设置了无形的障碍。目前的银行大都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他们往往青睐于贷款给大型企业,这样不仅收益较大而且稳定程度高,而对广大的中小企业“不屑一顾”。再次,由于我国目前金融市场不够完善,还没有足够多地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制定和开发出来,就使得即使银行愿意放贷给中小企业,也因为渠道和产品有限而减少贷款供给。最后,中小企业缺乏完善的统一管理机构,也导致中小企业群龙无首、一盘散沙,形不成必要的合力,这样在和政府、银行等组织的金融政策谈判方面处于劣势地位,从而无法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3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有效途径

由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再加上其巨大的吸引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中小企业今后的发展对我国整体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行极为重要。要根除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顽疾,成功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需要从企业内部和环境外部两个方面进行努力,最终形成合力从而助推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

3.1 苦练内功,走出自强之路

从企业内部来看,就是要中小企业苦练内功,走出自强之路,这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来得以实现。第一,完善管理体制。中小企业管理体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家族式管理模式。家族式管理在企业的发展初期,容易使企业员工形成凝聚力,创造巨大的企业推动力,使得企业迅速发展。然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必须采用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破除各种近亲关系,明晰产权,给中小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还要及时分析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理顺劳资关系,为其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第二,增强竞争能力。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定要不断加强和提高。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在其发展到一定时期后,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品品质,走以质取胜而不是以量取胜的发展道路。从而彻底改变以往薄利和微利的企业经营状况,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进而扩大利润空间,最终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第三,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人力资源不仅是社会的第一资源,更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中小企业一定要塑造人才强企的重要战略思想,注重提高自身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要以为自己是中小企业,就放松自身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在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是要和大型企业同盘竞餐的,只有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向大型企业看齐,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四,重视企业信用。讲究信用是人的重要品质,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企业信用同等重要。中小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力,量力而行地进行银行贷款,否则只会拔苗助长,最后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企业信用一旦丧失,再想重塑企业信用可谓是困难重重。很多中小企业都是因为对发展中的风险认识不足,利用银行贷款进行跨越式发展,最终导致摊子铺得太大,资金链过度紧张,而银行此时又担心风险加大追讨贷款,使得中小企业走向绝境。

3.2 开创新境,激发多方推力

从企业外部来看,就是要中小企业开创新境,激发多方推力,这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来得以实现。第一,构建中小企业信息公开平台。如何能够使银行获得众多中小企业的基本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的不利影响,就必须要构建中小企业信息公开的平台。由政府或金融机构出面,利用当今社会发达的互联网技术设立中小企业信息网,规定中小企业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定期地填报相关信息,全面而准确地掌握中小企业的运营管理状况,从而为今后的房贷提供准确的信息依据。第二,加强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的政策扶持力度。相关政府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制定和推出引导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优惠政策,使得银行有利可图,用利益驱使银行为中小企业服务。只有如此,在市场经济社会的今天,银行才会改变对中小企业惜贷的不良局面,为中小企业融资铺平道路。第三,开发推出更多的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各大银行机构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占领更大的市场,就不能顾大而不顾小,而要开发更多的中小企业金融产品,不断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第四,建立中小企业统一管理机构。要改变中小企业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就必须成立各地的统一管理机构,使得中小企业形成合力,聚沙成山,聚水成池,拧成一股绳,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升自己的话语权。

[1]吴岩.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6(8).

[2]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陈亚荣,郭景.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新困境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09(5).

猜你喜欢

困境融资银行
江西银行
融资
融资
困境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