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2011-08-15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孙孝花

中国商论 2011年36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儒家人力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孙孝花

儒家思想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基础,它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儒家思想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知识,对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企业进步潜移默化起着关键作用。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世界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必须走向国际化,不少发达国家运用其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理念,全面带动了其国家经济的发展,并为企业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国的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内在修养,注重人的求知求进,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为了更好的发扬其内在精神,提高我国企业的实力,应让西方先进文化与儒家文化实现的完美结合,互为补充。我们更要好好的利用我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并认真思考,如何将其合理的运用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中去。

1 儒家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1 中庸之道与适度管理

中庸之道是儒家传统文化中的经典部分,它对我们有很大的教育启迪作用。这是管理内容中的重点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孔子将中庸之道列为人们难以达到却又十分崇尚的为人处世之道。朱熹对“中庸”的解释是:“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庸”的内在在于人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有个限度,不要偏激走极端,而中庸的意思也正是随时而以处中的行事原则。如果要将这种思想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去,教育管理者要采用适中、适度的管理办法,预防偏激、极端的行为,凡事都要从根本矛盾出发,找准关键问题入手。同时,它也教育我们应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都关系,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得以平衡,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在于人才的使用和发展上,而中庸之道正好为这样的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它教育领导者要敢于释放自己的权利,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提高办事效率;由于每个人都有不同,在人才的使用上,也要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方案。而在激励适度这个问题上,如果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无法协调,奖罚不分明,失去公平公正,那激励制度也失去了本身的作用,影响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现代管理中要注重管理的力度,做到张弛有度,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1.2 儒家“以人为本”的思想

儒家思想中讲究仁者爱人,以仁的思想作为核心内容,它将人作为研究对象,重视人的发展和进步,尊重人的价值,一切的发展都应以人为基础,人才是创造这个世界的真实主体。“天生万物,维人为贵”。儒家思想将人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并且认为所有活动都应以人为本,甚至认为,他们比土地、金钱更加重要,并提出名为立国之本的理论,孟子更提出了“民贵君轻”的结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儒家思想还提出,一个国家要稳定繁荣,还必须依靠民心,孟子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儒家学者认为,以人为本,仁者爱人才是管理的中心条件。所以,在儒家管理思想中,总是离不开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价值研究,有着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有了这种思想,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才开始逐渐套用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教导我们应该关爱人、爱护人,促进人的发展,肯定人存在的价值,提倡人性化的管理。在现代管理中,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全面的认识到,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要素,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人才的使用与管理;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人才在日常工作的作用,肯定员工的价值;解决员工的实际需要,应给予应有的尊重,肯定他们的价值,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将员工的发展目标和企业的未来发展计划结合起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1.3 儒家重视教育,并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莫过于对人的教育,而孔子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教育家,他影响了我们几千年。孔子相信,人本性是善良与美好的,在教育方法上,孔子认为应该因材施教,采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育,不能采用强制性的灌输教育。儒家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仍具有很现实的意义,这种理念也纠正了人力资源管理中轻开发重管理的误区。每一个有潜质的人,都应该被开发出来,这才能讲管理、求效益。那些成功的企业就是因为重视对员工的教育,他们深信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可以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因此,日本企业花大笔资金为员工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而我国企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再从企业管理中获得经济效益,而没有把员工的前期培训工作做好,只管理,不开发,企业的发展就会走入困境。

在培训教育中,不能只对员工进行教育,作为上级领导者,也要加强其教育,管理者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管理者作为一个榜样,如果做得好,就会给员工带来积极作用。再者,因材施教也十分重要,企业内部的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特点,而每个员工也有自己的特点,管理者应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制定适合部门和员工的管理方案和计划。

1.4 儒家思想要求我们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内仁外礼、执中求和”是儒家思想文化中处理社会关系的处事哲学。“仁”主要强调的是内在修养,“礼”这是道德规范。“内仁外礼”,人们要利用内心的道德修养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序。坚持中庸、注重和谐,这就是我国上千年来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也是他所倡导的人生哲理。在现实管理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十分重要,凡事都讲求一个和字,对这一理念的融贯运用,能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和环境,增强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一种和谐共进的关系。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环境,这是为了提高员工凝聚力作为准备,也是为了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与此同时,和谐的气氛也能增强员工的认同感,降低人才的流失,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儒家思想中的“以和为贵”,现代企业的发展中,团队精神的发挥很重要,个人的“智”给企业所带来的益处远不及整个团队。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甚至企业的成败兴衰。因此,企业成员之间的和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问题之一,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和谐是管理的准则,以和为贵是组织道理伦理的理想境界。

2 用儒家思想指导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时应注意的倾向

2.1 儒家思想要求君子一切要遵循封建礼教

儒家思想中的“仁”的思想虽然对我们后世的影响很大,也作为我们树立人生观的基本哲理,对我们本身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大作用,而对现代企业管理也起到了积极的意义,但并不符合现代人员培训的要求。社会在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要求人才不断创新,鼓力大家提高竞争力,勇于竞争。“克己服礼”实际上是希望人对自己的情绪保持一种漠视的态度,严格尊重礼教,对人的个性培养和发挥也是一种束缚,限制了人的创造力和情感的发泄。当今社会强调个人能力的发展,个人价值的体现,个人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广泛重视,人是科技的创造者,也是使用者,认识到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为此,应设立各种表彰机制,必须创新。很多企业对人才的划分较细,采用千篇一律的要求来规范人的行为,导致现代人力资源的标准很难去适应人的发展和人的更新发挥。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人才个性的集中体现,培养人的创新观念,鼓励人才的创新,又打破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打破传统礼教去探究外部世界的理念。

2.2 儒家思想之“无为”

君子要隐藏自己的锋芒,惟命是从,不能跨越界限,要忍让,对于一件事情,不能过于强求。如今,我国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人才涌入市场,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的环境趋势愈演愈烈,人们之间的竞争也在逐渐加强。这是一个充满刺激和挑战的年代,每个人除了要拥有一技之长外,还要在机遇到来时努力去争取与把握,这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不仅要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还要努力发挥自己的余热,争取表现到最好;而面对挑战,也要敢于展现自我,超越他人,而不是惟命是从。

2.3 儒家思想缺乏鼓励与创新

《汉书.董仲舒传》从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它认为,传统的儒家思想注重传统,忽视改革。改革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发展的主要方式,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先进的管理手段推陈出新,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也在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政策更新,措施改革,这要求企业及时改变策略,与时俱进,吸纳儒家可用思想为我所用,去其糟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出奇制胜,不可一味套用。现代企业在面临挑战和机遇时,传统的儒家思想有可能会阻碍其前行,我们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加以改革和创新。

3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措施

3.1 树立正确的人才价值观念

人才资源的开发,这是新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员工的价值观念,鼓励员工创新,为自身的发展创造空间和机遇。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加强人员的培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发挥人才的潜能,也是现代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3.2 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要不断优化,企业必须适应人力资源环境的发展,完善培训考核、聘用薪酬相结合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调动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这也是现代企业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目标。

3.3 调整人力资源的配置渠道

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特点,必须将他们与合适的岗位工作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企业要调整人才使用战略,保证人才使用的规范化。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模式都应得到创新,人才结构与岗位配置要合情合理,人尽其用才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标。

3.4 营造和谐氛围

企业要根据不同的员工特长、工种需要等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采用不同的方法、与时俱进,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促使企业员工综合能力的提升。

4 结语

如今,国外企业不断涌入我国市场,国内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面对着更多的机遇,这要求企业对人才的管理必须更加合理和科学。因此,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来看,构建出适合国内企业的完善人力资源体系迫在眉梢。我国儒家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先进的管理知识,它们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探索,在实践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构建适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体系的有效途径。

[1]白继贵.论儒家的和谐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青海师专学报,2005(4).

[2]颜爱民,刘媛,张敬军.儒家文化蕴涵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及其现实影响[A].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三联书店,2004.

[4]杨志平.儒家式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09(6).

[5]唐昱.企业文化中的创造精神与儒家传统[J].企业研究,2005(2).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儒家人力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儒家思想与书法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