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多元合作评改

2011-08-15黄正学

中学语文 2011年10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作文评价

黄正学

一直以来,“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一作文教学模式禁锢着广大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思维,每批改一次作文,不少老师少则一星期,多则半月,累得够呛,而学生只关注教师打的成绩与评语,处于一个极其被动、放任自流的状态。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在此,笔者根据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在素质教育和合作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一种作文评改的新做法——多元合作评改。

一、放手导演,精心点拨,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演。

多元合作评改的前提是教师放手,师生参与。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演。学生通过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作出相应的评价,再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来提高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1.定好目标,明确重点。

教学任务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将其转化为学生具体的课堂目标。每一堂作文评改课,教师都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侧重点确定相应的具体内容。如:同是评改记叙文,在立意、选材、语言等多个方面的评价方面,低年级和高年级要求应有所不同;同是评改议论文,对语言、思路、思想各有侧重;同是对语言的要求,有的侧重严密,有的注重生动等等。教师在实施合作型作文评改时要根据教学目标,从不同的侧面对学生进行评改方法的点拨,使学生在评改中能切中要害,从而提高评改质量。例如:我在评讲作文《那次,我懂得了______ 》时,先是用事先准备的几篇典型习作引导学生合作制定评价目标:(一)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审清文题。(二)通过选择生活小事真实流露情感。启发学生关注评改的重点:是否抓住“那次”?是否通过一件生活事件表达真情实感?文末是否精炼点题?学生在此基础上分组开展自评、互评,做到了目标明确。重点明晰,既可以提高评阅他人作文的质量,更有利于自身习作能力的提高。

2.合作讨论,得失互补。

小组讨论是发挥学生评改主体性的重要环节。小组讨论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首先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认真品读,并作简要评价,再精读其他同学的作品。在集体评析时,每位作者必须先发表对自己文章的看法,然后小组讨论,形成一致意见。这种评改既促进了学生对自己文章的深入反思,同时也提高了对他人作品的鉴赏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相互交流个人见解,利用已知研究新知,变他知为己知,进而转化为全组共识。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教师在学生讨论中,应穿梭于各小组之间,或以一个组员的身份参与小组讨论,或倾听各小组讨论的内容并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或充当一个信息收集者,把甲小组内无法解决的焦点问题交于提交乙小组讨论,扩大交流面,提升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3.选择佳作,班级发表。

在小组活动大体完成预定任务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全班大范围地交流,对部分佳作进行精细的赏析。这样有利于推广好的评改经验和取得的成果,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同学们的智慧结晶。方式可采用组长汇报、组内推荐代表或教师指定等等。其发言人要向全班报告本组讨论的情况,既总结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果学生的评改完成了教师所规定的内容和达到了预定目标,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如果学生的评改还有欠缺或学生提出的问题自己无法回答时,教师可通过追问、引导、启发或者再给时间讨论,直到达到目的为止。全班交流,精讲佳作,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进行第二次撞击,各种独特的甚至是标新立异的思想都会迸发出来,从而点燃更多的思维火花。同时,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缺陷,对于在作文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可能处理欠佳,这就需要教师在总结时结合学生的汇报发言,有意挑起新的“战争”,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有的放矢地就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探讨,使交流得以升华。我在作文《让我悄悄告诉你》的多元评改课上,针对学生佳作中“悄悄”一词在审题和选材上的关注,提出了一个疑问:选材是否一定局限在向别人诉说自己的秘密?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一出,课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原本对此已形成共识的各个小组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争论。有同学经过自己的揣摩思考,认为还可以选择诸如“悄悄告知别人的改变”、对自我的审视和反思”等话题,这样审题和选材的角度和广度有了新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有了新的提升,以评促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多元反馈,合作评价。

“多元合作型作文评改”的核心就在于合作。突出特点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学习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聚集学生的智慧结晶。为了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扎实地参与合作并在合作中受益,教师必须要把握好这最后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环。检测的方式大致有全班交流、抽样检查、个别交谈、再次训练等,教师根据掌握的情况应采用各种方式做好跟踪评价,确保多元合作型作文评改的实效。

二、面向全体,多元评价,使全体学生真正品尝写作的乐趣。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精英,多元合作型作文评改从最大程度上实现了这一要求。它因其特有的合作组合自由性、合作形式多样性、评改目标层次性、评改内容选择性、评改活动自主性,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积极主动地扩展自己的学习空间,并把全体学生融成了一个整体,极大地满足了全体学生的学习需要。

1.学生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

以前我们评改作文,总是教师辛辛苦苦地评改,学生却只看分数和评语,对最主要的评改内容也是转瞬即逝,实效性很差。多元合作评改最大可能地把学生推上了主人的地位,把学生的自我评价作为首要环节,把小组合作作为教学的基本环节,从而把学生的合作当做一切教学的根本、置于突出的位置。在合作型作文评改过程中,学生能享有较多的学习自主权,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耳、动口、动眼、动脑、动手甚至动情,使学生向会学、乐学、好学方面发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能力和探索精神。

2.整合有效资源,实现教学相长。

在合作型作文评改的教学中,充分开发和利用了课堂内的教育资源,广泛地聚集了师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激励、互通有无、优势互补。使传统教学的信息交流由单向、双向转化为多向。课堂的师生双边活动扩大到师生间、生生间的多边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可谓教学相长。

3.实现了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合作型作文评改法,使课堂教学评价实现了多元化,即由传统的教师单方面评价向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内外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转换;由单纯的分数评价向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合作效果的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转换。使评价更加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客观性、民主性、广泛性、导向性和激励性。

4.创设丰富情境,实现学生各种能力质的飞跃。

在多元合作作文评改过程中,学生不仅是评改的对象,而且是评改的主体、主人。通过合作评改作文,不仅启发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掌握了技巧,提高了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而且还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共处,学会了帮助他人,学会了认识自己和他人等等。合作型作文评改法将智商、情商、德商并重,为现行作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效途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元合作评改可谓为当前作文教学改革注入了一股活力。当然,这种新型的作文评改方法还需要在具体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充实,特别是评价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方面,还需要每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探索、思考。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更好地展示写作风采,作文教学才能愈益彰显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作文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小组讨论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窘境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惜字如金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如何帮助开放教育学生有效开展小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