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古代文论知识 提升古文教学水平
2011-08-15柯文岛
柯文岛
中学古代经典传统渐渐渗入语文课堂,由简单的文言实词学习,深入到掌握虚词用法,掌握作品中的思想感情,提高欣赏水平,做出简单的分析评价。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感悟美,注重提高人文内涵和审美情趣。同时要探究适合的教学方法,从而完成教学目标要求。
一、从教学现状分析中学生对古代文论的了解情况
中学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灌输相应的文论观念,他们的认知情况反馈不理想,了解一些但不感兴趣者占70%,不了解也不感兴趣者占25%,感兴趣探究学习古代文论知识的占5%。归其原因,学习难度大,教学重点过多,学生不能端正心态等,都影响到学生对古代文论的认识。要求学生要积累古代传统经典理念,教学中如何把学生由课文表面现象引入现代生活加以理解,教师教学中注意把古文论知识贯穿于具体文学作品中分析,通俗话言语表述与科学合理选择教导信息促进教学效果,学生在欣赏作品时提升自身知识能力素养,使理性认识指导感性思考。
课堂氛围好的环境促进教学,师生共同营造幽雅的教学环境,教师教学轻松而舒坦,学生受启发,感悟性强,为达到师生共欢乐的效果,教师有效调整教学方法对此有利,使理性知识转化为具体作品,读者感悟文字时,想象空间应证理性知识。中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提高欣赏品位,古典文论知识有必要在中学阶段相应传播,帮助深刻而理性、全面的从多角度欣赏、感悟作品,是理性指导感性的过渡。古代文论因为其特殊的性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计划的选择性教学,视课堂需要引入知识点,而古代文学作品欣赏则要求掌握文章主旨,注意与现代文学相比较,详细地阅读分析评价作品。意境组合即成诗画场景景致优美,艺术造诣高深,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得到展示。
二、意境理论指导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整体感知
意境包括“意”和“境”两个方面,即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形象。思想感情是客观存在反映和作用于作家头脑的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客观世界的自然景象或社会现象必须通过作家的心理活动,才能构成作品的艺术形象,在作品中,作家的思想感情(意)通过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境)而表现,艺术形象又是通过作家的思想感情而创造。这就是文艺创造的“意”和“境”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我国古代文论,接触到这个问题的如《文心雕龙·神思》所谓“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所谓“意中有景,景中有意”,旧题白居易的《金铖诗格》所谓“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含蓄,方入诗格”。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它在文学评论上的贡献就是在强调作品的“意”与“境”的统一的同时,又能指出作家的思想感情也可以看成作品的“境”或“境界”。
古典文学作品由众多意境组合创作而成,学生要深刻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文章主旨,必须深入分析意境的内蕴,教师用意境论指导教学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切意境都反映出作者的情感体验,从意境理论出发是了解作品的起点,有助于我们充分理解作品,达到欣赏评价的境界。
根据旧题王昌龄《诗格》所谓诗有思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的话,认为“意境”与“情境”为对待之名,故古代文论所谓“意境”的“意”,只包含“义理”而不包“感情”。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文学作品的“意”必须兼容“情、理”。“意”在此得到强调,创作中思想感情酝酿来源于三格:一曰生思,二曰感思,三曰取思,经过生思感思到取思的过程,而感触即发。虽“神会于物”,则是“因心而得”,情感寄托于象外、言外而不失真,“意境”是在“意”与“境”这两方面的有机统一中所反映出来的客观生活的本质的真实。作品“象外之象”是真实的升华,给读者无限的感思。“象外之象”是作品的“含蓄“之一境。作品有“象外之象”可使“意境”深远情味悠长,但“象外之象”必须以“象内之象”的鲜明、生动为基础。 “象内”,即作品的“境”,“境”的离不开“象”,犹如“神”的离不开“形”的一样。教师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引导学生挖掘“文外之旨”,这一环节基于意境理论下展开,难题就不攻自破。
三、运用鉴赏理论对学生学习古典文学作品作必要指导
中学生与古代文学作品有一定距离,即使感兴趣却在字词理解时存在问题,这方面教师应该充分引导,督促学生阅读书籍,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充分了解后作出评价。
接受文学作品要经历鉴赏过程,文学鉴赏时相应要求如下:一是要求鉴赏主体立足原作,切忌断章取义,穿凿附会。二是要求鉴赏主体遵循文学的特征,切忌拘泥执着,胶柱鼓瑟。
共鸣是鉴赏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认知状态,在鉴赏活动中,当鉴赏主体的感情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共鸣。如果说,审美的情感活动是鉴赏过程根本的特征,那么共鸣就是这个过程达到高潮的标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没有共鸣就不可能真正的鉴赏境界。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有一套与自己民族文学特色相应的审美标准。鉴赏作品时这些标准可以指导我们分析评价作品:1自然天成之美。2含蓄婉转。3凝炼精警。4气象浑成。5清奇翻新。6文质相称。7情景交融。8虚实相生。
文学鉴赏主体应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充分体现作者的情怀。“知音”是文学鉴赏的中心内容,究竟怎样才算“知音”?要回答这问题必须了解作者的内心感受,悉心体会作者在感受外物以至运用神思时的切身感受。文艺批评的特点是侧重于对一切批评对象的分析,衡量和评价,而文艺鉴赏的特点则侧重于对作品形象的凝想,领会和审美判断。尽管两者有密切联系,但作为文艺鉴赏来说,主要的艺术实践毕竟还是要紧扣形象并要求鉴赏者艺术地再现作家所感受和表现的。这正是刘勰说过的:“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的所谓“讨源”不只是讨作品的思想,实际上更兼指作家的“用心”。刘勰还看到这样一条鉴赏规律,即越是艺术境界深邃,当人们赏析和领会了它的内涵后,便油然产生一种内心的愉悦和心灵的滋润。
四、在理论指导下探究最有效的古典文学教学方法
语文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灵活学知识、用知识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中学古典文学教学一般有以下几个环节:作者介绍、作品原文阅读、注释讲析、思考题解答。一般教学中应采用:“学生自学——教师辅导——学生再思考再认识”的过程。
以苏教版八年级下册《陋室铭》课文为例分析教学现状;教师依照教参开展古典文学教学,人文欣赏的成分占主导地位,然而由于教学目标要求疏通理解文意,掌握思想内涵,学生学习时难度增大。不理解“陋室”环境简陋而幽雅,为何作者在行文开篇用到“陋”,但在篇尾又谈“不陋”?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主旨,再认真体会装饰简单的屋子住着品德高尚的人,有高尚的内心体验指引前进方向。物质匮乏能改变奋勇的斗志吗?物质的充裕能置换心灵的高尚吗?绝对不能。教师仅仅停留在翻译的层面,没有用意境论和鉴赏论引导学生感悟情景。文言文教学知识性要求降低,感受人文内涵的要求显得更重要,鉴赏能力要求进一步提升。对中学生而言,这一阶段适合了解文论观点,为以后系统性学习奠定基础。我觉得应该把文论与学生的文学创作实践衔接起来,否则学生接受起来困难。教师有效插入文论知识、理清文章线索,为以后迁移应用奠定基础,能做到此教学目的就达到了。然而古典文学教学并不是只注重人文性审美情趣培养,同时工具性也应该并重,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有条件情况下开展情景模拟教学,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鉴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