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浅探

2011-08-15◆许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15期
关键词:利用教材资源

◆许 燕

(江苏省无锡市育才中学)

中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浅探

◆许 燕

(江苏省无锡市育才中学)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而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对学校教学一直所强调知识本位既是理论上的冲击,也是行动上的否定,合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对拓宽教学渠道,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将大有裨益。

课程资源 学生 教师 教材

初中数学作为一门重要课程不仅是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后进入高中阶段继续深造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解决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因此,合理开发与利用数学课程资源对于促进数学教学发展,体现数学学习作用意义深远。

一、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生教学主体论已经为广大教师认同和接受。诚然,数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契机,提供学生用脑思考、用手操作、用笔解答的空间,使各种外部活动转变为学生自身内部智力活动,达到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目的。

1.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因此,我们教师对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致力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维度,包括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技能;包括使学生理解数学基本原理、知晓数学基本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数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我们教师还要强化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例如,针对有些学生数学解题完毕万事大吉的心理,我们要养成学生解题后认真反思的习惯,包括对自己思维过程的再梳理、对知识点运用的反思、对解题技巧的再分析,不断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2.实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鼓励学生有效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因此,学生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还包括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直接经验培养他们合乎逻辑的思维活动,摆脱学生数学学习的被动性。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中位线”内容时,教师在引入定义后,不是急于继续呈现后面知识,而是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并探索三角形中位线与第三边位置和数量关系,不难预测,会有较多学生结合对图形的仔细观察而思考得出:三角形中位线与第三边平行,且为第三边一半的结论,教师趁热打铁,要求学生设法证明自己通过对图形观察和思考而得出的这一结论。诚然,数学教学过程已不再单纯是教师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伴随着学生主动思维、自我探索而获取知识的过程。

二、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数学教学实践表明,由于课堂是动态的教与学过程,教师课前的预设可能会由于教学内容本身的挑战性、学生接受的限制性等原因需要教师努力化解数学课堂教学中无法预见的问题,因此,合理开发教师资源是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1.体现教师课堂教学执行力

数学教学中,部分学生由于自制力的限制,无法一直专注于课堂教学过程,并因此产生数学思维的间歇性问题。因此,为了高效落实课程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体现一定的课堂执行力,尤其要重视优化教学过程,善于激发、唤醒学生学习意识,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热情。例如,为了培养学生几何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他们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的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扇形及圆柱、圆锥体、球体等简单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唤起学生对以往知识的提取意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还要灵活使用举例、提问、实验等不同教学手段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确保教师对课堂的有效驾驭。

2.呈现教师课堂教学洞察力

素质教育强调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确保所有学生都学有所获,因此,学科教学必须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实现人人学习、个个发展的目的。毋庸讳言,数学教学中,学生由于数学基础、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学习情况必然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呈现一定的洞察力,在充分了解学生数学学习差异基础上,提供学生多样化数学学习的需求,包括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呈现、习题的布置等方面体现一定的层次,教学过程中始终做到以鼓励、表扬学生为主,产生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以此分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任何恐惧心理,从而调动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三、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材作为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将始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题,初中数学教材建设注意迎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实际,形式上图文并茂、内容上深入浅出,实现了把枯燥数学知识转变成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因此,我们要根据教材特点,体现教材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科学性。

1.创造性地使用数学教材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材建设的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特点明显,如何把教材的诸多优秀特点通过教师对建材的合理开发呈现于数学课堂无疑是教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出发点。诚然,教材只是个例子,我们教师需要立足于课堂,在全盘、科学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数学学习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善于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与整合,摒弃数学教材使用的一刀切问题,体现教材开发的针对性,使教材的诸多优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通过运用生活化的语言诠释教材知识点,使学生通过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而自觉接受数学知识的熏陶,形成连续学习的意愿,培养终身数学学习意识。

2.系统性地体现数学思想

传统数学教材编排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忽视教材对学习主体进行数学思想的熏陶,致使学生数学学习时对公式、定理盲目套用情形、不自觉应用意识情形充斥数学学习过程,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无法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形成规律性认识,难以总结出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对数学教材资源的开发,充分借助教材文字的表述将文本中所反映的数与形的抽象关系概括为特定的一般关系,通过分析和综合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让教材真正成为连接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纽带,并通过教材精心设计与数学思想有密切联系的数学活动,达到利用教材系统渗透数学思想的目的。

[1]郑君文,张恩华.数学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陈立强.走进新课程中的几点反思.湖北教育,2006.

猜你喜欢

利用教材资源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教材精读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