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探讨

2011-08-15陈地秀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15期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

◆陈地秀

(陕西省平利县老县中学)

初中历史教学探讨

◆陈地秀

(陕西省平利县老县中学)

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师的知识观和教学观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进行了重大变革。本文通过分析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提出现今的历史教育仍存在远离学生实际、教师教法单一、观念守旧、课堂效率低下的现象。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教学措施

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师的知识观和教学观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进行了重大变革。做好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要求中学历史教师改变落后观念,进行大胆创新。课堂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核心

1.知识结构的把握

知识结构可分成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两大部分。科是一门线索性很强的学科,为学生编写出所学内容的线索,对学生的学习大有帮助。编写时往往以填空形式出现,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理解所学内容的知识线索。

基础知识是历史课学习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的构成、基本知识点、教师的点拔和设疑、印证的材料等。首先按课本对知识表述的顺序、知识结构的构成、教师授课的意图把各节内容的知识构成、基本知识点、教师的设问、印证的材料打印出来。

2.学习方法的传授

初中历史的学习方法一般包括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内容。如在学习哪些欧洲国家不是北约和华约组织成员时,教学生记住一句话:“噢,瑞瑞请给男孩一点爱!”其中的“噢”代表“奥地利”,“瑞瑞”代表“瑞典”和“瑞士”,“男孩”代表“南斯拉夫”,“爱”代表“爱尔兰”。短短一句话,学生既记住了要学的知识,又增加了学习的兴趣,还启发了记忆的方法。

3.技能训练的加强

技能训练是对一节课学习的检验,有选择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题型。训练题的设计要体现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些练习有的在课上完成,有的是课下作业。

二、初中历史教学的措施

历史学习不应是促成思想固化的过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历史本身和历史学科都不是限定在某种僵化模式中。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发散式、复合式思维,需要广阔、全面、客观、辨证、变化、发展的视野,尤其对历史因果关系的思考,是对人思维水平的检验。学生学习历史像学习数学一样,也是思维的训练和强化,是思考的过程,是获得思维成就的经历,是积累经验的机会。所以,任何教学方法都要以激话、调动、启发学生思维为主,促动学生历史思维的活跃发展。

三、学案教学的有效导入

在历史学案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犹如戏剧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重要作用。好的导语能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望,促使其情绪高涨,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自然进入新课学习,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效果。

1.用引言、史料导入新课

历史课文中常常引用一些重要人物的言论或重要著作中的句段,以增强课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有些言论甚至会成为这个人物的代名词或象征。如在讲到“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节时,教师可先引用李世民的一段话“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解释完意思问这段话是谁说的?为什么要这样说?然后导入新课。当讲到“魏征敢于直言,前后上谏200多次,指责唐太宗的过失,太宗非常赞赏他,信任他”时,再次强调“引文”,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唐太宗纳谏的认识,然后导入新课。运用史料、引言导入新课,一定要注意所用史料必须是本课所要讲述的内容或是与本课密切相关的内容。它最大的优点是能紧扣课本内容,深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和运用史料的能力。

2.乡土教材的导入

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十分熟悉,而且都显得异常亲近,更便于产生学习兴趣。因此,用乡土教材导入的优势在于可以使学生产生共鸣,学生都会有一种迫切想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遗迹或历史文物相关史实的心理。运用乡土历史导入,学生比较感兴趣,容易进入课堂的角色。如讲解《夏、商、西周文化》时,可用“我省周至县发现两处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这是周至县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史前遗址,也是极少数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来导入新课。学习《“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时,可用我省著名抗日将领杜聿明的英勇事迹来导入新课:“七七事变”揭开了中华民族抗战的序幕。在这场全民抗战的斗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远的不说,就说我省著名抗日将领米脂县人杜聿明吧!1933年杜聿明以副师长身份指挥长城古北口对日战斗,激战三昼夜,歼敌2000余人。1937年,杜聿明受命组建国民党第一个陆军装甲兵团。1939年任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指挥桂南昆仑关对日作战,使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受到重创,歼灭日寇4000余人,击毙敌旅团长,获昆仑关大捷……你想更全面了解这段历史吗?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不仅更形象反映当时的历史情景,而且激发了学生的爱家乡情怀,从而达到情感体验目标。

四、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1.凭借直观教具

教师可以凭借实物、模型图画等直观教具,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增强对历史的真实感知,提高学习兴趣。

2.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利用图片、动画、录像、影视片段重现历史,进一步增进学生的感官刺激,提高兴趣,促进对历史知识的领会、理解、掌握。

3.注重学科渗透

在讲课过程中,如能适当渗透其他学科知识,不仅能给学生新鲜感、趣味感,还有助于学生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

4.课下预习

教师在讲课的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课下预习。通过预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确要学的内容,明确教师的授课意图,明确教师要提的问题,明确自己不懂的地方,明确自己听课的侧重点。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大大提高了听课的效率。在教学时,教师参照教案,按照学案授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学案学与练。一般来说,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教学方法,如诱导式(提问、讨论、归纳、练习,可用于新授课)、开放式(质疑、探索、小结、练习,可用于复习课)、技能式(示范、实践、评估、作业,可用于习题课)等。

五、丰富历史教育活动

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程的富有思想教育意义素材开展教育活动。如知识竞赛,讲历史故事比赛,举行专题讲座或评论,利用社会资源,参观遗址、古迹、纪念馆,组织观看历史影视片等。

[1]李起明.初中历史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杨奉德.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新课程,2009,(4).

猜你喜欢

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新历史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