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农村中学生源减少的问题

2011-08-15贺琼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15期
关键词:涪陵区生源大山

◆贺琼

(重庆市涪陵区义和镇大山中学)

刍议农村中学生源减少的问题

◆贺琼

(重庆市涪陵区义和镇大山中学)

重庆市涪陵区义和镇大山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随着重庆市城乡统筹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小,农村学校生源差距却是越来越大。就以我校为例,2008学年度在校学生342人,2009学年度在校学生为286人,2010年度学生为232人,2011学年度则为154人。2008年大山小学毕业学生113人,我校新生92人;2009年大山小学毕业学生86人,我校新生45人,2010年大山小学毕业学生75人,我校新生17人;今年大山小学毕业学生65人,现在到我校预报名的新生25人。

就这些数据,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他们这些学龄儿童到底到哪儿读书去了?我们的生源怎么下降的如此之快呢?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随着城乡统筹经济的发展,在农村较大的乡镇转型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以及新农村的建设,人口集中化的趋势也呈现出来,这就形成了集中办学的条件。在我镇邻镇,原名不见经传的马安乡镇,在重庆市城乡统筹经济涪陵区规划中属于招商引资的工业园区,经过招商引资,现已有电子厂、啤酒厂、铝厂、玩具厂、饲料厂等多个大型厂家。这就吸引了大量在外打工的农民回到本地,前往马安处打工。父母二人在此打工,在此租房,为了照料孩子的学习,就把孩子转到了马安中学。最近两三年来,马安中学学生极聚增加,每个班级都是60人以上的大额班级,年年新生都增加。去年,马安中学被涪陵区教委设立为第二十中学。相反,马安附近的农村学校生源都极聚减少,如义和中学、镇安中学、金银中学、大山中学、致韩中学、石泉中学等,都有被合并的可能。

第二,随着媒体对留守儿童大量的报道,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就促使各城市相应颁布的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例等,使农民工子女享有城市孩子一样的待遇。作为多年在外打工的父母,现在又有这个政策。因此,他们就把子女带在身边,既是对孩子的重视,也是多年来没有照顾子女的一种弥补。同时,有些父母在打工的城市买了房子,户口也随着迁到该城市,子女就近入学也是合情合理的。

第三,还有一种情况,父母在外打工,子女在家学习。但是,由于监护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年纪已大,在学习上不能很好的帮助孩子,在人生观的确立上也不能很好的引导孩子。因此,父母就把孩子送往寄宿制学校,让孩子在学校不懂的问老师、同学,在生活上相互帮助等。

第四,随着城乡学校硬件设施的差距拉大,也让一些家长舍近求远为孩子选择更好的学习环境。必如,城内十四中、十五中,教室是班班通,有学英语的语音室,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有计算机室,而我校只有一间公用的多媒体教室,为英语教师各配了一台录音机,化学、物理只有上演示实验,还有区教委装备站配备的30台电脑室。所以,一部分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托关系转到城内学习,这就造成城内学校基本上是大额班级,而农村学校基本上是小额班级。城内学校是装不完学生,农村学校是学生不够装。

第五,农村教师的积极性也是一个因素。生源减少,生源的质量就很差。就2010年我镇小学毕业生为例,我镇前100名小学毕业生在我乡镇学校读书的只有68名。其中前十五名全部流失,我校招收的17名学生中,名次最高的是39名,其中,前100名2人,100~200名有5人,200~300名有7人,300名以后3人。现在我校学习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父母在家务农的;或成绩较差,父母认为在外面读也没有发展前途的;或行为习惯不好,属于调皮捣蛋的孩子。因此,生源差就造成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差,就导致教学质量差,更造成生源减少,也形成了生源差的局面。这是一种恶性循环的趋势。

在农村乡镇中学中,我校只是一所农村中学的缩影。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教委应做一个统筹安排。一个乡镇合为一所寄宿制中学,打造乡镇学校的硬件设施,多让乡镇教师参加新理念、新教法的培训学习,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减少城乡学校的差距,让农村孩子在农村也能享受到城内孩子的学习待遇,只有这样,家长们才放心把孩子交到农村学校,才能均衡城乡教育了。

猜你喜欢

涪陵区生源大山
春天的大山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涪陵区农学会召开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推广培训会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众志成城 迎着困难勇战疫情
——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战疫窥斑
分析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产业发展
大山
图表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