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例谈

2011-08-15崔大鹏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年12期
关键词:冰块正方体表面积

郭 芸,崔大鹏

(沂源县南鲁山镇土门中心小学,山东淄博 256103)

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例谈

郭 芸,崔大鹏

(沂源县南鲁山镇土门中心小学,山东淄博 256103)

在小学阶段,几何概念和计算公式虽然以一定几何形体作为基础,与一定的几何形体相联系,但这些概念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系统性和严谨的演绎推理性。如何把抽象内容形象化、如何应用直观手段刺激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如何使学生从被动地接收变为主动地索取、怎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等是几何教学最困难的事情。根据小学几何课程的需要,把信息技术手段引入几何教学课堂,使抽象概念具体化、逻辑推理形象化、公式具体模型化,学生既易于理解又易于掌握和记忆,应用能力也将不断提高。

信息技术;几何教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新异的感官刺激上,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的少,注意力就很难集中,学习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特有的生动形象以及较强的感染力等优点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认识和接受,它的运用也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提高了学习数学的水平,而他们的思维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一、大容量展示,由“克服思维障碍”带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数学学习中有许多几何概念,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感到比较困难,容易产生思维障碍,单靠教师的讲解学生难于理解,非常浪费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如果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提供一些直观的素材、一些具体的事物,对于他们的理解会有积极的作用。比如讲五年级下册《体积》一课的概念时,笔者借助课件让学生动手实验,先出示一杯沙子,再把沙子倒出,把空杯子里放上一个木块,再重新把沙子放入杯子里,学生很容易发现沙子装不下了。以上演示说明了:木块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又通过很多具体事物,如在有水的杯子里放入石块,水位上升等,向学生直观展示出:物体无论大小,都占据一定的空间,从而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然后共同总结出体积的概念,学生就显得不再难以理解,使枯燥的概念教学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动画教学,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思维,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角度演示,由“表象储备”逐步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或现象,为教学提供生动的、形象逼真的感性教材。同时还可以使教学内容在大与小、远与近之间互相转化,让学生看得真真切切,有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有利于他们深刻地理解与巩固知识。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概念时,笔者利用课件演示了长方体6个面展开和复原的过程,并且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放置,让学生如临其境地感知它的“拆—合”变化。笔者发现学生这时候注意力非常集中,兴趣也极大。笔者接着提出:“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得也很到位。再如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时,重点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笔者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见过的长方体,然后随着学生的回答,在屏幕上呈现出一些学生常见的长方形的物体,包括像鱼缸、游泳池、烟囱、粉刷的教室等这样有5个面或者4个面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后,思考如何计算油箱、鱼缸、游泳池、烟囱等的用料量。有了这样的表象储备后,学生基本就能灵活运用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来解决缺少一个面或者两个面的长方体的用料多少了。这样,我们就通过信息技术突破了重点、难点,久而久之,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也都得到了培养。

三、多方面思考,由“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思维是从多方面去探寻问题解决的方法和途径的思维,借助课件的辅助,更有利于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尝试,进而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例如,把一个长10厘米、宽4厘米、高6厘米的长方体切割成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学生都认为增加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还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第一种,用新得到的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减去原来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第二种,根据切割后增加的面相当于左右侧面的面积之和,所以,新增面积为4×6×2=48(平方厘米)。这时候,笔者问:“还有没有不同的结果?”没有人回答。笔者便利用课件演示了其它两种不同的切割方法,笔者又问:“还有没有不同的结果?”全班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学生知道有三种不同的切割方法后,也看明白了新增加的面积或者相当于两个下底面积,或者相当于两个前面积,或者相当于两个左侧面积。于是笔者随着学生的叙述,写出了另外两种切割方法中简单的解答方法:10×4×2=80(平方厘米 )和10×6×2=120(平方厘米)。笔者认为,学生之所以能找到不同切法、不同解法,课件演示发挥了它的优势和作用。以后学生再遇到类似问题,一定会从多方面去思考,尽量把可能出现的结果考虑到。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这样的训练中得到培养。

四、再现生活情境,在“虚拟实践”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现代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再现生活情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且实现了认识上质的飞跃,继而诱发学生的灵感。笔者曾经见过这样一道题:把一个长40米、宽40米、高 30米的长方体冰块加工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冰块的体积是多少?结果表明,很多学生想到了“切割”:把这个冰块切割成棱长为30米的正方体,求得它的体积是 30×30×30=27000(立方米)。笔者继续鼓励学生:“看谁还能想出其它的解答方法?”这时候有两个学生想到了:“先把冰块溶化,再放到一个和它同体积的正方体容器里,所以它的体积就是这块冰原来的体积。”笔者表扬了这两个学生:“说得好,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解释说:“‘加工’,我们可以理解成切割,也可以理解成重新制造——溶化。”对于这两种方法,还有很多学生如坠雾里,笔者便利用课件作了演示,学生一看就全明白了。笔者知道,现实中很难找到这么大的一块冰,就是真的把这块冰带到教室,切割的时候也不可能切割的那么整齐,更何况第二种方法中谈到的 “溶化”,笔者深切地感受到了课件的优越性。笔者又提出:如果把上题中的冰块改成木块,会有几种不同的答案?如果把上题中的冰块改成铁块呢?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说出了不少创造性的见解。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可是 数学学科中有些知识是非常抽象的,是看不见、摸不着或很难去感觉得到的,这些知识仅靠口头的描述是很难勾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思维的。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具有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等思维素质,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最终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

(编辑:鲁利瑞)

G434

A

1673-8454(2011)24-0055-02

猜你喜欢

冰块正方体表面积
细绳“钓”冰块
巧求表面积
冰块为什么会粘到手上?
给正方体涂色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钓奇特的“鱼”
表面积是多少
表面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