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禅学适当进入语文课堂
2011-08-15黄鹏安
黄鹏安
谈谈禅学适当进入语文课堂
黄鹏安
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引入禅学的相关内容,既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禅学 语文课堂 佛教
信息化的今天,学生们的视野日益扩大,阅读涉及方方面面。有次学生问我“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他这是《古兰经》里的一个故事,旨在告诉我们:如果事情无法改变,我们就改变自己。又有学生问到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如何理解,我说那是佛教中的因果轮回观,前世的因产生了今世的果,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还有学生问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怎样解释,我说,以小见大,小世界蕴藏大道理,参悟后,任何再细小的东西都是佛。在日常教学中,此类问题经常有学生问到。我想,给学生介绍一些禅学知识很有必要。
禅学中极力强调“悟”,对培养学生的悟性有一定的帮助。“悟”由“心”与“吾”构成,即“吾”“心”合一时,才能理解和领会,进而认知事物的本性。现代禅文化倡导者王绍瓃先生说:“禅是善待大脑,善用大脑。透过禅的的实践,能够引爆激情,顿开智慧。”其实禅不试图用定义和概念去说明什么,禅关心的不是“外部事物”,而是“人的心灵”。因此,从人的心灵的角度去看外部事物的影响时,当然可以把外部事物看成是一个同一的没区别的东西。比如看山、看水,如果只看山、水本身,山当然是山,水当然是水;但如果从山、水对人的心灵的影响来看山、水,就成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因为每个人的情感与认知水平不同,对山的理解就不同,这时“山”可能是父母的爱,可能是品行的象征等等。“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这强调了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也在告诉我们万物不变,变的是我们的心。世界万物以不同的心态去审视,其实它们蕴含着不同的意义。你可以认为小草告诉我们坚强,也可以说小草一生都在地上匍匐;你可以认为飞娥扑火是一种勇敢,也可以说那是不自量力;你可以认为天平是公正无私的楷模,也可以说谁多给点就倾向谁。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学生们往往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面,没有去想深层的意思。表面的只是感性认识,而要触到那深层含义却是禅学中的理性思考。禅宗所说的悟有顿、有渐、有深、有浅,但讲究悟了又悟,重重积累。语文也是如此,学生的语言天赋、文学积累、生活环境不一样,对事物的感悟有深有浅。我们老师要学会等待,学会创造机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更多的机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获得自己的理解与体验。
了解禅学对中国诗歌及现当代文学的影响,有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灿烂的文化,有助于学生读懂一些蕴含禅理的文章。佛教东传之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对中国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诗与禅,或者作诗与参禅的关系,是我国文学史、美学史、艺术史、思想史等等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唐朝时期,禅宗的确立,禅学思想的渗入使中国诗人从观照、欣赏到构思、表现形式均发生深刻的变化,艺术思维日益由浅显变得精深。唐代的李白、王维、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所创的诗歌都受到了禅学的影响。北宋禅学对北宋诗人创作的影响就更为突出,而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正是不失为此时期诗人中的代表人物。
唐代的“诗佛”王维尤以其清幽淡远空寂超旷的的山水诗而传诵千古。王维的山水诗崇尚写意,追求韵味与情感的最高艺术,大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处,怪不得苏东坡曾赞王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的饱有禅味的山水诗,把参禅悟道的某些方式引进诗歌创作,构成了其空灵流动的诗歌意境。比如高中课本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读此诗,美丽如画的场景立时扑面而来,这就是人言“好诗可以入画”;再读此诗,顿感“身世两忘,万念皆寂”,真可谓“字字入禅”;三读此诗,倍感“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实在是玄妙的朦胧意境。春雨初歇,空气像洗过一样清新,山是“空”的,雨是“新”的,既“静”且“净”,清风、明月、甘泉、流石、松林组成的意境禅意十足,悄然间把内心的俗与躁、懈与惰,丑恶与污秽轻轻擦拭,惟觉心胸一片朗朗乾坤,并由此澹然致远。这就是们常言的“以禅机入景,得空灵感受”。诗人正是通过对这些自然物象的审美视角来寄托他对佛理的感悟。在这些作品里,自然之景与宗教之理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苏轼的禅学境界似乎更高,他在《赠东林总长老》诗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广长舌:指佛的舌头),山色岂非清净身。”此诗告诉我们,潺潺的流水声不正是佛说法的声音,苍苍的青山难道不是佛的法身吗,点出了参悟佛道后,佛无处不在。苏轼在吸收禅宗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空静圆通的禅学思想,用心灵的自由来对抗现实的不自由。苏轼接受禅宗“空静”、“虚空”的观点,渗透到他的文学创作之中。然而,禅宗通脱无碍的人生哲学又往往在他处于危难困苦之时,使他以一种超然洒脱的态度重新对生活,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高中语文第三册《赤壁怀古》)。作者在《赤壁赋》(高中语文第四册)中投进了大自然的怀抱。“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为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作者此时已完全融入了自然,物我两忘,浑然一体,甚至认识到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不仅心灵得到了慰藉,更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无比快乐。
中国禅学融合了诸子百家,形成了一个思想体系,不仅影响了古人,而且对今人不可能不产生影响。作家胡兰成说:“今生今世,禅是一枝花。”现当代研究禅学或写蕴含禅理文章的作家学者很多,贾平凹便是其中的一个。他的作品中真可谓禅理弥漫,越嚼越有味,越品越香醇。《猎手》讲的是太白山上住着一个猎狼的猎手,猎狼的手法非常独特,不用枪,而是用一根木棒。见狼,先惹怒狼,让狼扑向自己尔后用木棒横扫狼麻杆般的腿,狼瘫卧后旋即吊起狼,于狼的吼叫声中剥皮。狼不久便被猎得几乎殆尽。在猎手很空落之时骤然听到狼吼,狂奔出去遇到一悍狼并与之搏斗,猎手与狼一共滚下悬崖,“猎手醒来的时候,赶忙看那狼。但没有见到狼,和他一块儿下来已经摔死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文后用了生死轮回观,猎人太心狠手辣最终化为狼,可以说狼在自己心里,世上的人人心比狼心还狠,那活着的就不是人了,而是狼!如果我们的学生不具备禅学基本常识,就很难读懂贾平凹素有禅宗体小说之称的《太白山记》,很难领略到其中的韵味。
综上所述,禅学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部分,不了解中国的禅学,相当于不了解中国文化。我们提倡禅学适当进入语文课堂,并不是叫学生们定坐在那参禅念佛,那未免太可笑了,这也许是人们对禅的一种误解。其实禅已走入我们的生活,走进我们的心中。记得有次我教到苏轼的《赤壁赋》“侣鱼虾而友麋鹿”便叫学生回答此句中“侣”与“友”的用法,一位学生说完其用法之后顺带了一句:“老师,你经常去钓鱼,是不是想和鱼虾成为朋友?”全班学生哄堂大笑,我也始料未及。镇定一下后我对他说:“老师不是去钓鱼,而是去钓快乐!”全班报以掌声。“禅”可以开拓学生们的心灵,启发他们的智能,引导他们进入一个属于自我的精神家园。同时,禅合乎真善美的条件,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所以,这个能解决生命问题,提高生命自我境界的禅学应该引起重视。
当我们在追求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时候,当我们在追求课堂教学实效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的时候,不要忘了,禅宗的许多学说是我国的文化精粹,语文教学可以从禅宗“参活”汲取对教学有用的东西来改善语文教学的现状。
广西都安县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