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综合阅读小议

2011-08-15邓昌绪

中学语文 2011年15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情感

马 祥 邓昌绪

语文综合阅读小议

马 祥 邓昌绪

综合阅读是整合学生阅读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的综合性学习课程,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诵读文本,奠定综合阅读的基石;通过情感体验,踏上综合阅读之台阶;三维互动,步入综合阅读之殿堂。

综合阅读 诵读文本 情感体验 三维互动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行为,是人类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各项目的任务,几乎都可以在阅读教学中直接或间接地得以落实。阅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它占课时最多,花费精力最大,其任务最重。因此,搞好阅读教学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故随着课改的的推进,我州初中语文学科从2004年9月起开展了综合阅读研究,并成立了恩施自治州初中语文综合阅读研究课题组。

何谓综合阅读呢?初中语文综合阅读是立足于语文学科,整合学生阅读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的综合性学习课程。从内容上看,综合阅读是阅读内容多样化以及实现跨学科综合达成学科间横向沟通的学习领域;从方式上看,综合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它关照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与经验,强调在生活、活动、实践中学习。它是一个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阅读过程。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已成为每个教育者的共识。不过,教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促使我们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的主导地位是绝对不能旁落的。一堂完整的语文阅读教学课离不开综合阅读主体——学生,阅读对象——文本(作者),阅读主导——教师。这三者是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和谐统一的。学生对文本意义的建构是需在教师解读、引导下完成。但这种解读、引导是基于学生综合阅读能力正处于发展时期,受文化层面、身心发展等诸因素制约,教师应适宜的帮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是作权威或“传声筒”,或以自己的阅读体验强加在学生身上。因此,语文综合阅读崇尚返璞归真、以人为本。那种灌输式的、教条式的、训练式的、结论式的阅读,带给学生的只能是沉重的负担,只能是对阅读体验的索然乃至厌恶。

一、诵读文本,奠定综合阅读之基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优秀诗文”,“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阅读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应特别注意诵读训练。因为如果诵读到位,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地领悟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受到很好的语言熏陶。教材所精选的文本语言是近乎规范的,“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有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发展思维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一旦养成,学生将终身受益。语文教学的最大任务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通过诵读,我们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综合阅读,对学生而言,好比一座紧闭的殿堂,学生渴望走进它,教者就应交给学生开启的钥匙。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要高度重视诵读,它是学生走进这殿堂的第一步,是综合阅读的奠基石。当今的语文教育,注重了各种教法的探究,这无可非议,但若忽视了传统语文教育经验之精华,则值得商榷了。2005年冬,在文化名城襄阳,著名语文教研专家史绍典在对“全省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作点评时说:“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把诵读进行到底。”

二、情感体验,踏上综合阅读之台阶

我们教给学生一把“钥匙”,使之能独立地阅读,这只是“奠基石”。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故若要使学生综合阅读再上一个新台阶,教师必须对学生综合阅读进行指津,注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创设阅读情景,重现文本信息,还原阅读本质,以人为本,返璞归真。如学习鲁迅先生的《故乡》一课,可组织学生分角色诵读,亦可分角色表演其精彩片段。使学生激情投入,走进文本、走进作品人物心灵。然后分组讨论,依据文本,师生共赏,点评得失,激扬学生独特体验,张扬学生独特个性,使之酣畅淋漓。这样,设计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把课堂阅读还原成生活真实、或接近生活真实,营造逼真的阅读情境,使学生进入角色,更易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真实情感,从而在交流情感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理解、鉴赏文本的能力。课堂不再是单纯的课堂,而是学生尽情倾诉独特情感体验的“舞台”,凸现了学生阅读主体,整合了学生阅读、综合、实践、评价能力。阅读不再呆板枯燥,学生在亲身体验文本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在快乐地阅读中,全面提升了语文素养。这是阅读的回归,更是人本的回归。

三、三维互动,步入综合阅读之殿堂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学焕然一新,“满堂灌”现象几近杜绝,学生的阅读主体也得到凸现,但仍存在着稍欠人意的地方。教师在学生阅读中时而充当了“一锤定音”的角色,压抑了学生个性化阅读,课堂阅读没有真正做到互动。从教育教学实践看,课堂互动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阅读导入,情境设置,方法指津,质疑解惑;二是学生与文本的互动,诵读文本,角色体验,情感再现;三是学生与学生互动,自主合作,交流共赏,品评提升。这就是笔者在指导学生综合阅读时所推崇的三维互动。它可以使学生轻松愉悦地步入综合阅读的殿堂。

选入教材的文本,大多是典范的,文质兼美的,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文本丰富的情感体验不是裸露在其表面,而是深蕴于字里行间。要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仅靠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诵读入境,使之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生活体验去感知文本信息,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再辅之以小组合作探究,自主交流结合文本,让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的翅膀,放飞于生生互动中。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需要指导和帮助的,教师的作用仍然是举足轻重的,其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是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情境。所以,课堂阅读“三维互动”氛围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苦心经营”,作为师者,必须彻底转变观念,摆正自己的角色,为学生营造一个理想的学习氛围。通过互动,学生理解、领悟了文本的内涵与意蕴,亦对文本的“思想感情倾向”,能作出“自己的评价”。同时,学生心灵上受到震颤、灵魂上得到净化、个性上得以大力张扬。通过互动,学生阅读激情调动起来了,积极地参与到综合阅读中来,自主自觉地走进文本的情境中,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去联想、想像、体验、领悟文本的意蕴,从而“逐步形成积极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也就达到了综合阅读的目的,学生也就学会了阅读,真正走进了阅读,并在阅读中获得愉悦。能让学生怀着一种愉悦的情感,以一个相对独立阅读个体,还原阅读本貌,切实做到三维互动,学生的综合阅读,可谓登堂入室了,真正步入综合阅读的殿堂。

当然,真正让综合阅读走进语文课堂,非一朝一夕之功,需专家引领,一线教师艰辛探索,也不仅限于我所赘述的三个方面。诸如阅读课堂多媒体运用激趣、名篇佳作课外扩展,阅读内容的分类及阅读对策指津等等都应成为综合阅读不容忽略的内容。“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笔者拙作旨在倡导还原阅读本貌,不再脱离语言实际,脱离运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知识教育,以人为本,返璞归真。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四中;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高中。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教学情感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情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