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作的视角观照《内蒙访古》
2011-08-15徐小红
徐小红
《内蒙访古》是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普教和职教序列的教材编辑都对它青睐有加。它出自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之手,是一篇别有韵致的佳作。文章以访古的游踪为线索,借助对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历史人物以及残存古迹的叙写和评论,肯定了抗击侵略、保卫国家的正义行为,强调要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表达了作者关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
该文问世距今整整50年了。它是历史学家翦伯赞应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的乌兰夫同志邀请,偕同范文澜、吕振羽两位历史学家前往访问、考察,从而诞生的作品。全篇由引子和《哪里能找到这样的诗篇》、《一段最古的长城》、《在大青山下》、《游牧民族的摇篮》、《历史的后院》和《揭穿一个历史的秘密》六个部分组成,从几个标题已经可以管窥作者不俗的文学底蕴。课本呈现的是其中的二三部分。
对于这个文本,很多人从许多角度审视过,也审视出不少成果。如此,似乎没有重新审视的必要了。殊不知,有些文本是能够常读常新的,《内蒙访古》就是这样的文本。当我们从写作的视角来端详这个文本的时候,这个文本对于我们在写作方面的启迪会纷至沓来。
一、拟制小标题提领内容。
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是“一段最古的长城”、“在大青山下”,内容相当驳杂;但是循着小标题,你就能把握住中心。
前者由乘火车起程进入“古之塞外”说起,依次介绍了如今的塞外景色,大青山南北两边自然环境的不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历史纷争,很自然地引出了赵长城,最终对领导修筑赵长城的赵武灵王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高度评价。这部分行文的思路是收缩型的。作者由塞外风光起笔,然后写到塞外的阴山,阴山的南麓,南麓的长城,最后写到赵长城的倡修者赵武灵王。这个思路体现了游记的写法,又不露痕迹地引出了关于民族关系的重大的历史问题。是真正的大手笔,是学者驾驭下的大文化散文。后者主要写了汉代城堡和昭君墓。写汉代城堡,从古堡遗址写起,详细介绍了遗址的分布情况,接着引用史料,阐明建筑古堡的目的,最后用古堡所占的战略位置和遗址发掘情况加以印证。写昭君墓则主要从其意义、位置、数目等方面叙述并得出“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的看法。这部分行文的思路是比照型的。作者把汉代城堡与青冢昭君墓比照着叙写。写古代城堡强调它是由于军事原因建筑起来的;写青冢昭君墓强调它是民族和解的象征。
看似各自独立的两部分,却又“形联”“神系”,浑然一体。所谓“形联”是指以访古游踪为线索,把各部分“有机”地串联起来。赵长城、汉城堡、昭君墓,位置从上到下,修建时间有先有后,作者依据时空关系把它们联系起来。所谓“神系”指的是本文紧紧围绕中心,使各部分密不可分。“加强民族团结,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思想在文章中表现得十分明显。无论写赵长城,颂武灵王,还是写汉城堡,强调和平往来,或是写青冢,颂昭君精神,都不是无故“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调查和分析民族关系的历史,认识历史上发生的众多民族纷争,都是统治阶级之间矛盾冲冲突的产物,而各族人民从来都有友好相处的愿望,友好往来从采都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杂而不乱,小标题功不可没。
此种技法,因为有效,所以广为人用。施东向的《义理、考据和辞章》的主体部分就有 “观点和材料的统一”、“材料的准确性”、“要有好的形式”三个小标题,这些小标题很好地提领了各部分的内容。
二、几个堪称范式的句式。
作者笔法多变,且看“一段最古的长城”:第①②⑤等段运用散文家的笔调,或描写,或拟人、比喻、引用(文献资料),富有文采,表现力强;第③④⑦⑧等段,既有文采,又有考据,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而又文采兼备。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几个堪称范式的句式。
不写之写句式:“我们都想从铁道两旁看到一些塞外风光,黄沙白草之类,然而这一带既无黄沙,亦无白草,只有肥沃的田野,栽种着各种各样的庄稼:小麦、荞麦、谷子、高粱、山药、甜菜等等。如果不是有些地方为了畜牧的需要而留下了一些草原,简直要怀疑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河北平原。”“……,然而……。”先肯定,再否定,本来似乎没有什么可写的,却写出了内容,确实高妙!这样的写法,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拓展了文章的境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也有多处这样的文字。
鲜明比照句式:“这是多么平静的一个原野!但这个平静的原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但……。”文意陡转,让所表达的意思更加凸显。
反问反复句式:“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先反问,再反复申说,让作者的观点更加显豁。
否肯并列句式:“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所谓否定句其实不是真正的否定,“不是”准确的解读应该是“不仅仅是”,不然,王昭君何以“不是一个人物”,昭君墓何以“不是一个坟墓”?这样的“否定”其实是为了强化随后的肯定性说法。
善用此类句式,无疑会大大加强作品的表现力。
三、详史实精史识的行文。
本文行文的局部结构往往是先说古迹本身,再引证古籍材料,最后阐述作者的观点。如此安排,仿佛编织一张巨大的网,即使材料繁多,仍井然有序。作为历史学家,文中呈现了一定量的史料,这些史料让我们明了了不少史实;难能的是,在史料后面,作者有闪烁着真知灼见的史识,这是最为宝贵的部分,因为这不是一般人所能为的。
“一段最古的长城”的①②段写所见——广阔而肥沃的塞外田野。第③至⑤段写所见——大青山两麓的自然环境,第⑥至⑦段就写看法——历史上民族纷争的原因。第⑧至⑨段写所见——处在争夺焦点上的赵长城遗址。第⑨至?段就写看法——赵武灵王无愧于英雄的称号。
“在大青山下”的第②段中先总说“在阴山南北麓发现了许多古城遗址,至少有二十几处”,这是交待城堡遗址数目,然后叙述这些遗址得煮城年代、分布情况,并用“特别是”强调呼和浩特市北得蜈蚣坝和包头市北得大青山与乌拉山之间的缺口两处城堡之多,最后据此得结论:“大概这两个峪口是古代游牧民族,特别是汉代匈奴人进入中原的主要通路”“汉王朝在阴山一带的战略部署,至少有三道防线”。第⑧至⑨段先是对呼和浩特市附近塔布土拉罕和包头市附近麻池乡的两个汉城遗址实地考察,然后得出两个结论:其一,修筑这些古城是处于军事原因;其二,阴山一带在民族关系紧张时期是战场,民族关系缓和时期则是重要的文化交流驿站。战争时期文化交流驿站。战争时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也未遮断。这既总结了以上关于阴山一带汉代城堡的记叙,同时,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作为“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昭君墓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末五节,作者通过先对昭君墓的意义、位置、数量叙写,在最后一段针对错误认识进行反驳,首先提出在封建社会要建立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不同于今天。它主要靠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这种和解决定于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及由此产生的封建关系的改善,而和亲就是改善封建关系的一种方式。又提出和亲政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被迫的,另一种不是被迫的。昭君出塞没有任何被迫的情况,因而不应不分清红皂白加以反对。最后得出结论:在封建时代还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取得民族之间的和解,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好得多。这段论述论点明确,论证严密,说理简明而透彻,并体现作者历史唯物主义得历史观。
如此,史实充分,史识可靠。叙为议基,议赖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