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江苏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分析与思考
2011-08-15王海峰
王海峰
古典诗歌鉴赏评价是江苏高考语文卷的常见题型,能力层级属D级,历年来考生答题的情况很不理想。这里,笔者通过多年来对这类题型的分析与思考,提出一些的备考建议,希望对广大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考试材料的选择
从2004年江苏自主命题至今,历时八载,诗歌鉴赏题目的命制稳中有变,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首先说考试材料的选择,《江苏考试说明》强调: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八年来具体选择材料如下:
2004年柳中庸《征人怨》(唐诗),2005年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唐诗),2006年魏初《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词),2007年辛弃疾 《鹧鸪天·送人》(宋词),2008年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唐诗),2009年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宋词),2010年王昌龄《送魏二》(唐诗),2011年杜甫《春日忆李白》(唐诗)。
从以上列举不难发现,命题材料的选择是执行考试说明的规定的,且具体操作时比考试说明更为宽松,如考试说明规定考查范围为唐宋诗词,实际上考查的是唐诗宋词(06年例外),这样范围就大大缩小,有利于考生备考和高三教师组织复习,这样安排也是符合实际的,也是人性化的。
再对篇目的选择做进一步分析,我们又发现:2004到2006年这三年,可能是出于反猜题押题的考虑,选择的篇目和作者都偏冷,一句话,就是刻意回避名家名篇,尤其是2006年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从2007年开始,就全部是对名家作品的考查,尽管考查的名家作品有的不一定是名篇,但总比前三年考查生冷篇目要人性化多了,这里面的2008年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和2011年杜甫《春日忆李白》就是典型的名家名篇。因此我们不妨下个结论:江苏卷诗歌鉴赏题对考查篇目的选择侧重于唐诗宋词里的名家名篇。那么高三教师的复习指导和对平时练习材料的选择也要依此标准进行,不要在生冷过僻的篇目上做文章,浪费时间和精力。
下面再具体分析到诗歌内容的选择:边塞诗一年(2004年),登临诗两年(2008年,2009年),送别诗两年(2007年,2010年),怀人诗三年(2005年,2006年,2011年),命题者的爱好和趣味由此可窥见一斑,高三教师的复习指导和平时练习材料的选择也应该以此四种类型为主,再兼顾其余类型。
二、对命题特点的分析
从2009年开始江苏卷诗歌鉴赏题分值是10分,由三道简答题组成,有别于全国其他任何省市的诗歌鉴赏题。试以笔者认为命制最为成熟的2009年为例做个分析。题目不算长,照录如下:
(1)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
(3)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第一题侧重考查学生对表达技巧(手法)的掌握;第二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侧重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江苏卷一向很重视对概括能力的考查);第三题侧重考查学生对作品情感意蕴的把握。题干表达严密,考查指向明确,严格落实了考试说明的要求,可谓中规中矩,且体现出江苏作为文化大省应有的命题水准。笔者认为,2009年这么成熟的命题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这是2007、2008两年成功命题的继承和发展,2007、2008两年虽然只考查两条简答题,但考查的指向十分明确,即紧紧围绕“手法技巧,内容概括,情感意蕴”这个三维目标。这个三维目标的设置十分科学,切实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作品鉴赏的要求:“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这种能力是最高一级的语文能力,是个人语文能力的最高体现。从高考文学鉴赏考查的目标来看,江苏卷的这种追求值得向全国其他省市推广。
笔者把江苏八年来诗歌鉴赏的命题分为三个时期:2004到2006为探索期,说实话,这一阶段命题者还在做一些探索和尝试,命题还不够成熟;2007到2009为成熟期,这一阶段命题指向明确,表达严密,体现出成熟的气度和风范;2010到2011这两年为“扭变期”:在成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但遗憾的是,这种创新是扭曲的,是不成功的,是以笔者把这两年概括为“扭变期”。
试以2010年第一题为例:
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高考试卷有专门的题目(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2010年这种题目的出现是历史的倒退,不能真正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笔者认为,低幼化命题的出现与选材的失误有直接关系:七言绝句篇幅短小,内容相对单薄,要命制出像模像样的三条题目确实勉为其难,只好以低幼化的题目来凑足规定分数,这实在有失江苏作为文化大省应有的命题水准,这也提醒命题者要慎重选择考查材料。
再来看2011年的第一题:
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
从题面上不难判断出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侧重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但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便不难看出问题:
从前四句的关系上说,第一句“白也诗无敌”为总括句,是对李白诗歌的高度评价。后三句是对第一句的具体说明:第二句“飘然思不群”说的李白诗歌的“构思”,第三、四句“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说的是李白诗歌的“风格”。因此,从内容上看,对李白的诗的高度评价无论怎么概括也只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构思”和“风格”,何来第三个方面?
高考命题是政治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糊里糊涂的命题会贻害众多考生的。
当然,2010到2011年的创新变化并非一无是处,2010年的第三题就是好题: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这道题题面清晰,较过去难度并未加大,没有去为难考生,且体现了江苏卷技巧手法类题目的创新变化。笔者曾经在高三复习中把内容概括类题目概括为考查“写什么”,把技巧手法类题目概括为考查 “怎么写”。2010年的第三题的创新变化体现在不是单纯考查运用了什么手法 (实际上题面已经告诉考生运用了什么手法),这道题侧重于考查技巧手法的使用有什么作用。笔者把考查方式的这种新变化概括为考查 “为什么这么写”。笔者认为技巧手法类题目的这点细微变化较过去更能考查出学生的语文能力。另外,题面上引用了古代诗话的内容,文化气息浓郁,确实体现出江苏作为文化大省应有的命题水准。
命题进行创新变化固然是必要的,但是,笔者认为这样好的创新变化还是少了一些,笔者更认为高考命题应在充分继承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保持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这样有利于高三教师备考,从而达到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
三、备考建议
针对江苏卷诗歌鉴赏题命题特点,提出复习备考“九字诀”:
1.明内容
“明内容 “即要求学生真正读懂并理解诗歌的内容,这是正确解答内容概括类题目的必要保证。
笔者认为,诗歌鉴赏题答题情况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读不懂诗歌的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是音乐文学,特别是近体诗受严格的形式和韵律的限制,不少句子是省略句或倒装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理解障碍。不少教师在平时的诗歌教学中往往侧重于手法的辨别,术语的灌输等,而往往忽略了学生有没有真正读懂并理解诗歌的内容这个核心问题。
因此,帮助学生真正读懂并理解诗歌的内容应成为教师指导诗歌鉴赏题答题的第一要务。手法的辨别,术语的灌输等固然重要,但帮助学生补充出诗歌的省略成分和理清诗歌的顺序等则是重中之重。作为教者不要总是一味埋怨诗歌鉴赏题的指导收效甚微,要多问自己有没有在帮助学生真正读懂并理解诗歌的内容上做一些过多过细的工作。笔者坚信,只要教师肯在这方面花工夫,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理解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2.辨手法
“辨手法”即学生能准确辨别各种表达技巧,这是解答手法类题目的必要条件。
教者要做指导,帮助学生理清各个概念,并做科学合理的分类。如要先搞清楚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抒情方式等几个概念的不同。再进一步指出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等,表现手法有对比、衬托、象征等,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抒情、说明、描写,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的具体手法有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等。
3.细感情
“细感情”即教者帮助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常见情感做详细分类,这是学生能准确解答感情类题目的必要措施。
对于古典诗歌的常见情感如思乡念亲、羁旅行役的苦痛、贬谪之恨、国破家亡之痛等等,教者要通过精选示例进行分类讲解让学生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和把握,然后通过精选练习去巩固掌握。
需要指出的是教者还应告诉学生思维不能简单化,古典诗歌的情感往往具有多义性和复杂性,要做多角度的解读和说明,才能在考试中获取有效分。
笔者坚信,教者只要充分把握住江苏卷诗歌鉴赏题目的命题特点,念好“九字诀”,考生对这类题目的解答就会充满信心,提高考试成绩就不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