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绿色物流中可持续供应链的设计及评价体系的研究①

2011-08-15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徐凯波

中国商论 2011年3期
关键词:可持续性供应链物流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 徐凯波

英国西苏格兰大学 丛皓

北京绿色物流中可持续供应链的设计及评价体系的研究①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 徐凯波

英国西苏格兰大学 丛皓

在北京绿色物流产业中,对可持续供应链进行设计和评价的问题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可持续性物流能力逐渐成为企业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的时候,进行供应链的可持续度评价及重新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综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可持续供应链评价的研究现状、可持续性供应链的设计与评价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为设计、实施北京绿色物流的可持续供应链,以及建立一个新的可持续供应链的评价体系提供新的思路。

可持续性供应链 绿色物流 供应链设计

近年来,国内对可持续供应链的研究虽有一些发展,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距离,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一是物流业企业对可持续供应链的认识不足,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尚未在工商企业中得到普及;二是计划实施或正在实施可持续性供应链的企业,无理论依据支持,无法设计出高效可行的可持续供应链,工作质量不高,服务内容有限,实际运作仍停留在概念阶段;三是已经实施可持续供应链的企业,缺乏评价体系理论的支持,无法对供应链是否真正具有可持续性进行评估,即无法准确判断供应商向制造商或服务提供商向消费者提供原材料及服务时,是否造成潜在的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四是对可持续供应链理论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战略层面,未能就具体问题进行研究。

目前,国内外针对可持续供应链的设计与评价研究主要着眼于绩效评价框架的制定和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例如,Yakovleva等人(2009)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食品行业供应链中的权向量,评估可持续性供应链的绩效;Camp(1995)提出可以利用流程图、因果图、雷达/蜘蛛图、Z图等进行可持续性供应链绩效的评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可持续性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方法,如Talluri和Sarkis(2001)提出的计算几何法、Zhu(2002)的数据包络分析法、Jayanthi(1999)的经营竞争力比率分析法、Kaplan和Norton(1997)的平衡计分卡方法等。但这些研究还比较分散,还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其中一些方法只能定性研究,另一些方法只能定量研究等等,另外,这些方法在国外的应用往往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和发展现状。

1 北京绿色物流中可持续供应链的设计与评价体系构建

1.1 北京地区绿色物流发展现状

目前,北京地区的绿色物流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政府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指引下,物流行业商品流通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得到普遍重视;逐渐重视起商品流通领域环保形势的严峻性,并将其纳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体系;倡导绿色流通,强化绿色流通意识;加快物流社会化建设,建立北京市宏观绿色物流服务体系;强化流通企业责任,促进废弃物回收目标的实现;建立健全绿色流通政策体系;运用税收及收费调节手段,促进企业主动实施绿色物流行动。但是,由于北京地区的物流行业起步较晚,虽然企业意识到物流中的环境问题,但对绿色物流的认识仍十分有限,对物流的可持续性发展仍停留在愿景阶段。

1.2 可持续供应链的设计与评价体系构建

可持续性供应链的设计应考虑供应链管理中的各种核心问题,如产品设计、副产品设计与制造、产品生命的延续、回收物流的产生、运用可再利用资源对产品进行重新设计以及废弃物资的回收问题等等。在产品设计时,可以借鉴Rebitzer等人(2004)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估办法判断如何通过优化产品设计最小化其环境影响。在副产品设计与制造环节,通过更加清洁的处理技术(Kemp 1994)、质量与精益生产技术(Zink 2005)减少并消除不利的副产品,或使有利的副产品能够得到使用,从而扩展整条供应链。其次,对可持续性供应链的设计还应考虑产品的再制造、回收、翻新对现有供应链设计带来的更复杂因素,以及潜在的战略、运营问题将带来的成本提高等。北京的绿色物流可以充分利用其区位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物流区和综合物流服务基地,把物流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物流的高效率、低成本和绿色环保,使企业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北京绿色物流中可持续性供应链绩效的评价应围绕供应链的目标,对供应链整体各环节(尤其是核心企业)运营状况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营运关系等所进行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分析评价。与传统的供应链相比,可持续性供应链对信息共享程度、企业绿色水平、企业间合作等要求更高:

(1)信息共享程度。供应商、制造商以及执法部门和用户之间实时、灵活、标准化的信息数据流动可通过网络平台支撑,形成双向互动。通过减少信息的不对称程度,使绿色供应链企业有能力预估消费者行为与需求,有利于企业提高业绩。(2)企业绿色水平的衡量。可持续性供应链绩效的评价应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是否通过清洁技术处理并最大化利用副产品、如何延续产品生命等,企业绿色水平的衡量逐渐成为衡量供应链可持续性的重要环境指标。(3)企业合作程度。可持续性供应链强调企业利益分配的高效性和公正性,企业间可以通过仓库共享、运输共享、基础设施共享等合作途径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4)面向客户需求。供应链的形成、重构要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用户的需求拉动将是绿色供应链中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运作的最主要驱动源。(5)社会影响的评估。作为供应链可持续性度评价三大维度指标(环境、经济、社会)之一,社会因素应主要考虑企业的绿色生产和消费行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例如物流及原材料转化过程对消费者的影响和反作用等。

2 结论和建议

北京近年来物流量保持较高增速,新时代的物流业,必须树立绿色物流理念,降低物流业发展的社会代价。随着人们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认识不断加深,绿色物流运作模式势必成为未来物流业发展的方向。但是,在首都绿色物流发展战略的可持续性框架下,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些实质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物流业的发展仍停留在“认识到了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而不能真正实施;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实施,从何下手;或者实施了却无法评价好坏等。在对可持续性的考虑中,研究者们对环境管理和运作的焦点也已从简单的对环境因素进行本地优化转变为对整条供应链的考虑,包括生产、消费、客户服务以及产品的后期处理等。同时,对可持续供应链概念的理解也不应仅仅停留在对环境的影响上,而应从环境、社会、经济三个维度共同权衡考虑。

[1]Yakovleva,N.,Sarkis,J.,Sloan,T.W.Sustainable benchmarking of food supply chains.George Perkins Marsh Institute Working.2009.

[2]Zhu,J.Quantitative Models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Benchmarking[M]. Berlin:Springer,2002.

[3]Rebitzer,G.,Ekvall,T.,Frischknecht,R.,Hunkeler,D.,Norris,G.,Rydberg,T.,Schmidt,W.P.,Suh,S.,Weidema,B.P.,Pennington,D.W.,2004.Life cycle assessment. Part 1. Framework, goal and sco pe definition,inventory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 30:701~720.

[4]Zink,K.J.,2005.Stakeholder orientation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a precondition for sustainability.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Excellence 16,(8~9),1041~1052.

F252

A

1005-5800(2011)01(c)-126-02

2010年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学研究基地研究项目(BJXJD-KT2010-A08)、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项目(PHR201008307)。

徐凯波(1977-),男,博士(英),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信息管理、可持续性供应链评价、供应链管理研究;

丛皓(1982-),女,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供应链管理与设计研究。

猜你喜欢

可持续性供应链物流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Pearl Izumi发布新的“社会使命”声明以及可持续性相关的宏伟目标
关注商业的可持续性
关于减贫的可持续性问题的探讨
“烧钱”可持续性存疑美团被曝全年亏损7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