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与通信有关的典故集锦
2011-08-15付祥东
付祥东
青鸟传书
据《山海经》记载,青鸟共有三只,是西王母的随从与使者,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将吉祥、幸福、快乐的佳音传递给人间。据说,西王母派青鸟给汉武帝传书,而青鸟则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汉宫承华殿前。在以后的神话中,青鸟又逐渐演变成为百鸟之王——凤凰。
烽火戏诸侯
我国自商周起在边防军事要塞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狼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报警。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递,须臾千里。西周时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褒姒看了果然开怀大笑。幽王很高兴,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没多久,西戎真的打到京城来了。周幽王赶紧把烽火点了起来,这些诸侯又当是在开玩笑,全都不理他。烽火点着,却没有一个救兵来。结果周幽王被西戎杀了,褒姒被掳走。
风筝通信
我们今天娱乐用的风筝,在古时候曾作为一种应急的通信工具,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传说早在春秋末期,鲁班就曾仿照鸟的造型“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种以竹木为材制成的会飞的“木鹊”,就是风筝的前身。到了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人们又用竹篾做架,再用纸糊之,便成了“纸鸢”。五代时人们在做纸鸢时,在上面拴上了一个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风筝”这个词便由此而来。
鱼传尺素
典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从此“鱼传尺素”就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鱼传尺素并不是说在活鱼的肚子里塞入书信,而是说将信放入鱼形的盛信匣中。古时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将信匣刻成鱼形,美观而又方便携带。
鸿雁传书
典出《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有让苏武回汉。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黄耳传书
陆机有一只爱犬名叫“黄耳”。当时陆机寄居在京城,很久没有家中的书信,他就试着写了一封信,用竹筒装着,系在狗的颈子上,让这只狗给家人送信。家人得到陆机的信,就写了回信放置竹筒内,又系在狗的颈子上。“黄耳”又从原路经过半个月时间飞奔回洛阳,把信交给陆机。
竹筒顺水
隋文帝年间南方叛乱,史万岁孤军深入剿匪,那时没有快递公司,只好把战报放进竹筒里顺水而下。据说“邮筒”就是这么来的。
飞鸽传书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传书鸽”的记载:“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张九龄不但用信鸽来传递书信,还给信鸽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飞奴”。此后的宋、元、明、清诸朝,信鸽传书一直在人们的通信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二道金牌
抗金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在秦桧的挑唆下,一日内连发十二道金牌,将在前线作战的岳飞招回临安,并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岳云父子绞死于风波亭上。数百年来,很多人认为这“十二道金牌”是朝廷调兵遣将的将令,是奸臣杀害岳飞的传令牌!其实不然。这种“金牌”并非什么传令牌,而是一种以最快速度传递邮件的特殊标志,是宋代多种通信证件的一种。据史料记载,金牌是用木头做成条状,长约一尺左右,周身涂满朱红油漆,上面篆刻着“御前文字,不得入铺”8个黄金“警”字。该“金牌”光耀炫眼,传递时急飞如电,望之者无不避影,日行500里,昼夜不停鸣铃飞递。可见,这种“金牌”与我们现在用的“特快专递”标志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