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师要做的隐性工作

2011-08-15

中学语文 2011年11期
关键词:教法一节课读书

王 翼

当老师难,当一个语文老师更难。因为语文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每天上课、备课,还要批改作业、作文,白天时间不够,晚上还要加班。尤其是上课前,只有把课备充分了,才觉得心里踏实。把一节课讲成功了,心里才高兴,这一天也是轻松愉快的。虽然一节课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却凝聚着语文老师的大量心血,从初读课文、熟悉课文、查找资料、阅读教参、设计教案教法、考虑学生因素,再把所讲内容烂熟于心胸有成竹才如释负重。语文老师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这些辛苦只是表面上的辛苦,关键还要看语文老师的知识储存量大不大,功底雄厚不雄厚,思维敏捷不敏捷,能不能与时俱进,讲课是否深受学生欢迎?这些都要看你冰山一角下面的体积大不大。人们常说语文老师是大家杂家,天文地理、时事政治、古今中外的知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就要看你语文老师平时是否注重积累、是否不断引进活水,是否不断改进教法。我们把这些课堂外做的工作叫隐性工作。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呢?

一、树立当名师的雄心壮志

成功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的。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如果只满足于平平常常地上好一节课那是不行的。因此,我们要树立当名师的雄心壮志,“行行出状元”。这样才能督促自己严格要求,努力工作,不断上进,锐意开拓创新。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并且不断思考教法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好所学知识。这样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千方百计要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映出一道彩虹来。马克思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智就发展得越快,道理就在这里。有了它才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了它才能遨游书海,潜心钻研;有了它才能大胆探索不断完善;像大海容纳百川,像大地吸收阳光雨露,像天空漂浮七彩云霞,像万物焕发生机活力。这个雄心壮志,作为语文老师是不能丢弃的,它是你奋斗的力量源泉,战胜困难的催化剂,迈向成功的铺路石。英国教育家威廉亚瑟曾把教师的教学分为四个层次:平庸的教师只会叙述,照本宣科;较好的教师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学生讲解;优秀的教师只给学生做示范;伟大的教师则是启发。所以我们要向这方面努力。

二、多读书

知识是立身之本。如果语文老师书读的少,课肯定讲得不好。不是照本宣科就是循规蹈矩,不是生硬古板就是诘屈聱牙,不是捉襟见肘就是坐地画圆。因此,语文老师首先自己是一个小图书馆,脑海中藏有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古今中外名著、历史文化名人、三教九流、诸子百家,这样讲起课来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妙趣横生,左右逢源,给人一种心灵愉悦,轻松自如的快感,这样学生才会对你佩服尊敬。语文和其它学科不一样,它伸缩性太强,驾驭能力要求很高,感情成分太多,个中魅力只有自己尽兴尽力挥洒才能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此话一点不假。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多读书,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即使一天再忙,也要读上几页书。可定一个小目标,一学期间断地读一本名著,这样长期坚持,收获一定巨大。可以说走上语文老师的岗位,也就是走上了终身读书的岗位。多读书才能教好书会教书教活书。读书让人充实读书让人自信读书让人勇往直前。

三、勤写作

语文老师大多数兼任班主任,由于工作繁忙,导致勤动笔的人不多。如果要写,在逼得没法的情况下才动笔。这就导致了少数语文老师的写作是一个缺陷。因此语文老师要克服时间少,有点惰性的缺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写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悟,或备课灵感,或授课心得,或观察到的事物,或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即景生情,养成每天写作的好习惯,久而久之自己的思维也缜密了,语言也简洁流畅了,写起来就得心应手随心所欲了。可把自己的心血见诸于报刊杂志,也可读给学生听,起到资源共享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时间一长这些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重读回味悠长,感慨颇多。一个写作不到位的语文老师应该说是一个重大遗憾!愿我们语文老师在要求学生写好每一篇作文的同时,自己也应该写好,共同体味写作中的艰辛,共同品尝写作中的收获,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写作。

四、备好课

要讲好一节课,首先要备好课,这是每个语文老师达成的共识。那么怎样才算备好课呢?熟读课文,浏览各种参考书、教案和其他相关资料,再反复研读课文,掌握重点难点,编写教案,设计教法,弄清编者选这一篇课文的目的,学生学习的实用价值。备出新意,挖掘出教材潜在的社会教育意义。最后熟悉所讲内容,推敲补充,不断完善,变成自己的知识。甚至还要查找有关资料,弄清有些引证典故或模糊或有疑问的地方。这样授课时,条理清晰、步骤鲜明、从容不迫、才能在自己的小天地挥洒自如得心应手。备课下得功夫大,课讲起来就生动流畅,跟学生配合默契,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否则自己出口不利,语言生硬,有困惑存在势必课堂效果差。因此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前提,凡是当老师的都清楚这一点。愿我们勤钻研教材,多学习其他老师的备课经验,多参考杂志上的备课高招,多在授课中完善备课。凡是名师大家对备课这一环都非常重视,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五、勤积累

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尤其是语文离不开积累。我们要在这方面做大量的工作。多动笔摘抄名人名言、歇后语、俗语、俚语、多字成语、幽默笑话、经典语言。把有助于教学的精彩文章复印或裁剪下来。听学术报告时借鉴专家的教学经验。多悟自己的教学得失,取长补短。不断转变教学方法不断增加知识量梳理知识结构。不但老师勤积累要求学生也要积累,让学生买个笔记本把自己看到有价值的知识点抄下来,久而久之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积累是个漫长过程,人就是在积累中不断成熟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孟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积累使得自己的知识丰富渊博,积累使得自己的教学方法如鱼得水,积累使得自己的人生精彩无限。愿我们永远积累下去。

六、不断转变观念

在新课改实行的今天,语文老师的观念要一定要转变。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用新思维新观点新方法,吸引学生目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增强好奇心。让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合作,寓教于乐。把如何做人放在第一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高尚心灵。注重知识的运用、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全面发展,思想健康向上。为人正直,胸怀宽广,敢挑重担,自强不息,勇攀高峰。要注重基础教学,发挥学生想象力,不断开阔新视野新天地。打破常规,让学生有同情心感恩心,关心国际大事,留心身边大小事,树立主人翁精神。让学生性格开朗、活泼洒脱,爱好广泛,身心健康。只有这样,中国教育事业才有希望,才能造就大批新型人才,所以转变观念运用新教法是当务之急,我们要身体力行大胆实践不断探索。

七、把人做好

身正为范,学高为师。一个老师身上也有缺点和不足,我们要“吾日三省吾身”,不断改正错误,提高修养,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惑。怎样把自身做好呢?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向伟人、英雄人物、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学习,树立远大理想,高标准严要求,争创一流,勇当先锋。二、每天反省自己看有哪些不足。是否在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上有问题,是否在教学上、批改作业时有偷懒行为,是否在教育学生方法上欠妥,是否跟周围同志关系处理得融洽,是否在指导思想上存在偏激行为,这些都要好好总结。俗话说,教书三年身自教。只有正己才能正人,让学生心服口服,所以,老师不但知识渊博,而且行为品德高尚,时时刻刻起到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在教育学生同时也要多多教育自己。

总之,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隐蔽在课堂外的真功夫,需要我们平时留心、感悟、钻研。多读书,多学习专家名家的教学方法,多琢磨自己的教学得失,多发现授课中的闪光点,多听同行的课,在备课中用多种方法尝试,只要干一行爱一行,肯钻研肯努力,自己的知识面一定能拓宽,授课水平一定能提高,创新意识不断增强。这样,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中一定会得心应手大放光彩。

猜你喜欢

教法一节课读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实战视角下擒敌拳教学教法路径研究
托马斯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我们一起读书吧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读书为了什么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