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策略

2011-08-15◆张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21期
关键词:电解质化合物教学活动

◆张 玲

(江苏省东海县房山高级中学)

改变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策略

◆张 玲

(江苏省东海县房山高级中学)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教育工作者既要遵循教学规律,又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努力寻找一种能有效指导某种教学活动的教学原理,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元素化合物 教学活动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化学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主,为指导学生“学”为主,改变传统的“注入灌输式”为“启发诱导式”,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式”为“主动吸取式”,加强对研究法、发现法、暗示法、范例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使用,并在各种教学活动中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最优化结合,注重提倡自学,贯彻启发,重视反馈,讲求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关于概念的教学

概念较为抽象,是人们思维的结晶,讲授概念应突出的关键用红粉笔画上醒目的波纹号和重点记号,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对比相似概念的异同,沟通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进而形成概念体系,比如在讲授电解质的概念时,教材提到在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首先要向学生指出化合物和单质的区别,如Cu能导电但其不是电解质。其次,“或”与“和”字是选择关系,具备一个条件即可,如BaSO4在水里基本不导电,但却不能说它不是电解质,BaSO4是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仍是电解质,从而引出溶解度大小不是判断电解质的本质特征,此外,电解质导电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所以NaCl晶体不导电,也不能说它不是电解质。学生在学习概念时常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接受,不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概念特征,充分运用实验、实物模型和其他直观教材同时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作用,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形式概念。

二、关于元素化合物的教学

这类知识往往被学生看做“易懂、难记”只好死记硬背的内容。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索,组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情境中的某些问题,引导他们对有关知识进行重新建构(系统化、综合化、网络化),培养智能,加强科学方法的学习和训练。

1.创设情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要学好繁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化学实验能有实效地使学生感知物质变化前后的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对实验事实的思考,还能提出矛盾、解决矛盾、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物质的认识,还可以锻炼实验和设计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如在进行二氧化硫一节教学时,可采用以下方法:每组学生取一个装有二氧化硫的软饮料瓶,观察其颜色,将其倒插入水槽中,轻轻振荡,观察瓶内液面高度,由学生回答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取出软饮料瓶,滴加紫色石蕊试剂,然后要求学生看书,并分析试剂变红原因;另取一只装有SO2的软饮料瓶,向其中倒入NaOH溶液,学生观察现象,并由学生分析瓶被压扁的原因是SO2能与碱反应,是酸性氧化物;演示分别将SO2通入装有酸性KMnO4溶液、溴水、品红的三支试管中,学生观察现象,再将褪了色的三支试管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异同,学生看书分析原因,教师引导。

2.发挥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

在学习中如能充分发挥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也就是用物质结构理论贯穿元素化合物知识用氧化还原理论、化学反应的规律等。例如在讲SO2化学性质时,可以先分析S元素的化合价,进一步分析得出SO2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3.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网络

在教学中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寻找相似物质间异同点及相互联系,起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讲到制SO2时,可让学生回忆有哪些方法可制得SO2,各有什么用途,再如可让学生对比 Na2O2、H2O2、O3、HClO、活性炭的漂白原理与SO2的是否相同。

三、有机化合物知识教学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在化学教学任务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机物的学习有助于巩固和深化物质结构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于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及科学方法的训练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1.做好实验,发挥其教学作用

有机物的特征反应,有机物的制备,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在许多情况下都要通过实验以观察才能被认识,通过实验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动的感性认识材料,为进一步形成概念打下基础,如在学苯的结构和性质时可通过以下实验:用试管取2ml苯,学生观察颜色状态;将苯分在两支试管中,一支加水,振荡,观察现象。另一支加乙醇,振荡,观察现象,由此可得出苯的物性,也可引出如何鉴别苯、水、酒精;往1ml苯中滴加1ml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紫红色不褪色,证明苯分子里无C=C和C≡C。

2.注意引导学生学好有机物分子结构和官能团的知识

有机物的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有机物性质决定于它的分子结构,而分子结构中的官能团又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注意以碳原子结构为基础,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为中心是提高有机化学知识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

3.运用比较法使概念明确化,使知识系统化

比较能澄清一些混淆的概念。例如,对同分异构体和同素异形体,取代反应和置换反应,加成反应和化合反应,裂解和裂化等概念的比较,容易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有关概念的涵义。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新时期的教师,面对着新课程改革的浪潮,还要求我们要熟悉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组织好课堂教学,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把化学的学科特征、学科思想、方法和学科的实用性交给学生,变学生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让学生想教育工作者既要遵循教学规律,又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努力寻找一种能有效指导某种教学活动的教学原理,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李广洲,陆真,程萍.化学教学论课程讲授提纲。2002.

[3]阎梦醒.一次启发探究式教学的尝试.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5).

[4]章永清.教育现代化呼唤着创新型教师.教育现代化,2002,(2).

[5]郑胤飞.中学化学教材改革的目标和基础性教材的编写之我见.化学教育,2002,(1).

[6]徐善德.课堂教学如何走向现代化.教育现代化,2002,(4).

猜你喜欢

电解质化合物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碳及其化合物题型点击
碳及其化合物题型点击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例析高考中的铁及其化合物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电解质溶液高考热点直击
Li2S-P2S5及Li2S-SiS2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研究进展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