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学思考
2011-08-15河南李俊丽
河南 李俊丽
《沁园春·长沙》教学思考
河南 李俊丽
笔者在教学中一贯坚持立足学生长远持续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本文以《沁园春·长沙》一课的教学为例,阐明了笔者在教学中是如何贯彻这一指导思想的。
《沁园春·长沙》;教学;思考
当前中专生来源趋于多元化,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以笔者任教的一个班为例,全班78人,其中一人大学毕业;五人上过高中,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高的接受能力;三人工作后又来学习,基础知识多已遗忘,但目的明确,学习刻苦;三名新疆学生汉语水平低,但学习认真;其余是初中或初中以下水平,人数最多,水平和素质也最低,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全班学生年龄也从14岁到36岁。这些学生毕业后,少数人升入大专继续学习,多数则走向社会参加工作,这就意味着这部分学生几乎没有再到学校进行系统学习的机会。因此,笔者认为中专学校的语文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为自己的长远和持续发展做准备。
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的教材是人卫版《语文应用基础》(第二版),该教材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卫生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方针。第五单元励志人生的目的是使学生品味人生真谛,理解磨砺心智在人生旅途中的作用,培养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善自我品格。《沁园春?长沙》是本教材入选的唯一一首词,体现了诗人毛泽东昂扬的革命斗志和大无谓的革命精神,抒发了诗人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充满了现代气息,作品采用的形式又完全是中国传统词的形式,是贯通古今的佳作,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突出体现了教材以人文素养、语文素养培养为基础注重人文性、时代性的编写理念。
真正要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学习的学堂,就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优化教学方法。本课以多媒体课件辅助实施情感教学法。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的、生动的、具体的形象。运用多媒体课件教育优化演示,诗配以乐,诗配以画,创造出形象的艺术氛围,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进入和理解意境,达到了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目的。
本课教学安排两学时:第一学时主要讲解词的有关常识,拓宽学生知识面,为课外学生主动的学习提供方向性指导;第二学时具体赏析作品,引导学生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同时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中专学校一般是每门课两学时连上,课间循环播放配乐朗诵,充分营造轻松环境,增加课堂趣味。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学时】
首先介绍词的常识。词是一种合乐的歌词,在古代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中专生多数活泼好玩,本课因势利导,从玩说起,自然引入对词的概念、特点、产生、发展、分类、风格流派等的介绍。这部分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点多,基本知识如概念、特点等面对全体学生作详细讲解;其余作简要介绍或提示,兼顾各类学生,尤其为程度较好求知欲强的学生留下了广阔的学习余地。
接下来由豪放词引入对毛泽东及其《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的介绍。简要介绍毛泽东青年时期以天下为己任的事迹和本词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的主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理想信念教育。最后在课间播放配乐朗诵,为下节课营造浓厚的现场氛围。
【第二学时】
鉴赏作品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人把文学作品比作玲珑宝塔,初看令人怦然心动,忍不住捧在手中反复仔细把玩,甚至小心翼翼拆开来探究其中奥秘,待到了解透彻,再重塑宝塔。此时欣赏者望着宝塔,该是何等的踌躇满志!
鉴赏文学作品正与此过程相仿。本课时教学就是要带领学生领悟、感受“初看宝塔——拆散宝塔——重塑宝塔”的经典方法。通过配乐朗诵,从感官上熏陶学生。第二课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身临作品意境,然后以“独立寒秋”、“湘江秋景”、“峥嵘岁月”、“中流击水”四幅图为场景具体赏析,其中以“湘江秋景”为重点,最后集体朗诵,从整体上再次感受作品魅力。教学过程如下:
1.熟悉内容
播放配乐朗诵,提示学生注意语音和节奏,学习“寥廓、峥嵘、遒、遏”等重点字词。然后介绍诗词节拍的停顿规律,指导学生画出这首词的节奏,品味作品的音乐美。
2.理清思路
《长沙》是作者在革命转战途中故地重游的感怀之作,它的突出特点是塑造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读这首词就要从整体感受抒情形象入手,理清思路。首先让学生圈出塑造形象的关键动词。学生会很容易找到“立、看、怅、问、携、忆、记”这些动词。然后引导学生理清思路:上阕写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下阕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精神和理想。
3.品味赏析
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意境,想象革命转战途中经过故地湘江橘子洲,怀人忆事。然后以湘江秋景图为案例教会学生“拆散宝塔”的鉴赏手段。
作品前三句十二个字在我们眼前展示了一幅独立寒秋图。诗人运用倒装句式将“独立”置前,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现出卓然而立的形象,更激发了想象与联想:在“寒秋”的氛围中,诗人旧地重游,“独立”洲头,看到、想到了什么,又要表达怎样情思呢?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诗人通过视角变换,远望或近观,仰视或俯瞰,以“看”字统领湘江秋景:山、林、江、舸、鹰、鱼、万类,众多意象动静结合,有分有总,并从数量(万、百)、范围(遍、漫),色彩浓度(尽染、碧透),运动力度(争、击、竞)等方面突出景物特征,在学生脑海里呈现出自由开放的空间,一幅色彩绚丽、生机勃勃的图画,荡尽千古悲秋之气。
“诗言志。”诗人品格、胸襟、气度之高下决定诗歌境界之高下!从这壮阔的深秋意境中,让学生看到诗人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家国命运的由衷关怀。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领袖,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和奋发向上的乐观性格,不同于多愁善感的文人,所以本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面对壮丽河山,诗人蓄积的情感升华为哲理的思索。站在孩子们面前的已不是游人或诗人,而是一个心忧天下的哲人。
提示学生联系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青年毛泽东和同学们以天下为己任的情节,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提升学生贡献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作为结束语,正是豪情壮志的自然流露。
4.整合小结
鉴赏完毕,师生一起“重塑宝塔”:作品上阕描写色彩瑰丽的湘江秋景,诗人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重大主题;下阕追忆往昔岁月,通过“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全词把祖国的秀丽河山与革命的前途联系起来,把眼前的自然景色和往昔的革命活动联系起来,收到了借景抒情、忆事言志的艺术效果。
实践证明,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意境听说读练,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鉴赏方法。同时通过他们在课堂活动中积极主动的思考,逐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意识,从而圆满地实现各项教学目标。
[1]于叔杰,张谷平.语文应用基础(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2—124.
[2]王芸.文学知识手册.河南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414.
(作者单位:洛阳市卫生学校)
(编辑 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