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贫困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
——以山西医科大学学生消费调查为例
2011-08-15段卫静谢晓霞王亮亮张梦雪刘玉龙郭玉莹
◆段卫静 谢晓霞 王亮亮 张梦雪 刘玉龙 郭玉莹
(山西医科大学)
关于贫困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
——以山西医科大学学生消费调查为例
◆段卫静 谢晓霞 王亮亮 张梦雪 刘玉龙 郭玉莹
(山西医科大学)
本研究通过科学有效的问卷调查方法,随机对太原市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贫困生整体呈现的消费结构多元化,消费观念更加理性成熟,消费渠道方式多样化。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很多特殊问题。阐述了大学生建立正确消费观念的对策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贫困生 消费 指导对策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以山西医科大学学生为主,其他院校学生为辅,对其中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的学生进行分层研究。
2.问卷设计与反馈率。问卷设计对各种题型筛选严格,问卷全部采取封闭式问题。为了提高信息可靠性,部分问题设立5个以上选项,以便更全面了解被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91份,回收率98.2%,调查结果真实有效。
3.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各个专业发放问卷,随机选择同学填写问卷,最大程度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录入与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基本状况
(1)贫困生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调查显示,大部分贫困生来自农村(70.9%),其次是乡镇(12.0%)。
(2)贫困生月花销较大学生平均水平低。总体大学生平均月消费在300元~600元之间,贫困生很多集中在300元以下,而较高经济层次的同学则主要在600元~900元之间。有48.1%的贫困生伙食费在300元~500元之间,33.5%在300元以下,可见贫困生与其他学生的生活费差距悬殊。在家庭经济情况和期待月花销的相关性调查中,贫困生更期待500元以下,而其他经济层次学生更期待于500~800元。
(3)贫困生生活费来源渠道多样,但是主要来源还是家庭供给。从调查结果看,72.8%的贫困生生活费主要是父母给予,有29.7%的人获得过奖学金、助学金,此外还有少数人通过校内勤工助学(5.1%)和校外兼职来(11.4%)获得生活费。在贫困生理想经济来源的调查中,43.7%的同学选择奖学金,36.1%的同学选择勤工俭学,而选择父母给予的最少,只占8.2%。
(4)在校花销多于假期花销。调查显示,63.9%的贫困生在校花销明显多于假期花销。究其原因,是由于贫困生多来自乡镇和农村,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仍然是其家庭的主要负担。
(5)贫困生消费方式单一。贫困生主要月消费水平在300元~600元之间,伙食费主要在300元~500元之间,有限的生活费几乎只能满足伙食开销,而在通讯、日化、服饰、人际交往和休闲娱乐等方面的花销则能省则省。调查显示,贫困生每月在娱乐方面花销在20元以下的占52.5%。当调查是否会为爱好而专有花销,经济条件中下和困难的同学选择不会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经济层次同学。与一般大学生多样化的消费方式相比,贫困生的消费明显简约单调。
2.消费特点
(1)优先考虑价格,经济水平限制消费。用卡方检验考察经济情况和购买衣物最看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经济条件中下等的同学看重质量和价格,各占1/3;而家庭困难的同学中一半以上更看重价格;其他经济层次的同学则更看重款式。
(2)消费注重性价比,实用色彩浓厚。大家选择名牌的原因,大部分人是基于质量好耐穿。而对于奢侈品57.6%的人都是按实际情况购买。考察经济情况和所购买商品闲置情况的相关性:大多数同学对其所购商品偶尔闲置,贫困生经常闲置的频率明显少于其他经济层次同学。考察打折对消费的影响时,中下等经济情况的同学有三分之二在打折时会考虑购买,三分之一的同学即使打折在不需要时也不会购买。考察到是否记账时,大部分同学还是会对大的支出记账。可见在贫困生中理性消费是主流。
(3)学习方面消费较低。学习在消费重心排序中仅次于饮食,位列第二。考察经济情况和学习培训花销的相关性,总体人数中从未参加过培训的占调查总人数的1/5,而贫困生中从未参加培训的人占总贫困生的1/2。
(4)贫困生爱好广泛,但爱好专项消费少。大学生爱好广泛,按比例排序依次是旅行、运动、学习、网络、文艺、时尚,也有部分同学会选其他,结果可以看出,大家更注重健康方面的消费,同时优先选择可以提高修养丰富阅历的活动。当问及是否会为爱好而专用消费时,大部分人选择视情况而定,贫困生中更多人选择不会为爱好而专门消费。
(5)储蓄观念强,消费原则能省就省。78.5%的人处理盈余的方式是存下备用,较整体比例高。半数的人消费中能省就省,其次是计划消费、随意消费,超前消费的几乎没有。这与其家庭经济条件以及从小的经济教育有直接的联系。
3.存在问题
(1)贫困生消费缺乏计划。对于自己的生活费,数据显示,约半数人消费不计划。表现在生活中,就是部分同学会因为买衣服和同学聚会而省吃俭用。
(2)消费中,维权意识不强。购买到伪劣产品,51.3%的人选择自认倒霉,仅有38.6%的人会通过找产商退换或投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3)借钱现象较多。当购买物品资金不足时,与一般大学生相比,贫困生更多地选择向别人借钱。
(4)用于娱乐的花销太少。贫困生经济负担重,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只能尽力压缩娱乐花销,很多时候表现出贫困生难以融入集体,易产生自卑和孤独情绪。
三、解决对策
大学生最初离家独立,尚未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尤其贫困生多数来自农村,不适应城市的消费环境,对社会大环境的认识不够深刻。周围学生的高消费环境往往会导致大学生形成自卑孤僻心理和行为,贫困生更需要得到别人的承认,渴望大家的好评与尊重。因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合理利用经济补助。国家推行一系列助学政策,给予贫困大学生很多补助,加强监管监督力度,确保助学金公平发放。
(2)提供更多勤工俭学岗位。贫困生多家庭负担较重,因此更需要额外收入来减轻家庭负担,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如果学校和社会可以提供更多兼职机会,在增加日常收入的同时还创造了社会效益,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信心。
(3)培养贫困生的生活技能。社会应该创建相应的机构教授贫困生生活技能,利于贫困生在校可从事的兼职工作种类多样化,改变大学生只能从事低技术含量、低报酬兼职的现状。
(4)加强思想教育,正确认识贫困。关注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和社会应当进行适当的教育,使所有大学生都正确认识贫困生的贫困问题,尽量消除周围同学的歧视态度和贫困生的自卑心理,避免造成其性格行为孤僻。(5)倡导理性消费,树立理财观念。贫困生自己应该学会合理理财,消费应该具有务实性、计划性、时尚性,重视学习消费,兼顾生活消费。利用现有的经济条件尽量使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充实。
(6)创建良好的校园消费环境。学校应当树立大学生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不要盲目炫耀,更不能攀比,大学生要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学习上,自食其力,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贫困生的心理负担。
[1]易菊香,肖海鸥.大学生消费心理调查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0,(1).
[2]曾莉,韩之璐.大学生消费心理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华文化论坛,2008,(8).
[3]范红伟.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J].工会论坛,2008,(5).
[4]孙书光,马娜.大学生消费特点及其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3).
[5]韩晓捷,孔月霞.天津市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