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团支部进社团工作的必要性及开展思路

2011-08-15陆卫斌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团支部高校学生社团

陆卫斌,吴 磊

(1.浙江外国语学院校办公室,浙江杭州310012;2.台州学院团委,浙江台州317000)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对于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可以说“学生社团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载体”[1]。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高校学生社团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影响力日渐扩大,也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增长点。高校团支部进社团,是促进高校学生社团自身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是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进公寓同等重要的一项举项。

一、高校团支部进社团的必要性

(一)团支部进社团有利于社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社团固有的一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团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系统的组织对其加以统一领导。而团支部进社团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化解这些问题。

团支部进社团可以克服社团的松散性和不稳定性,加强社团的凝聚力。“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基于个人兴趣爱好而自愿结合、自发组织起来的,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主的群众性团体。”[2]可见,学生社团的产生和发展具有自发性和自由性的特征。这既是社团吸引广大学生参与的优势所在,却也制约着其自身的发展,导致社团组织过于松散,在发展中常常出现“虎头蛇尾,一届期满,人员散尽”的局面。团支部进社团首先就是将团组织引入社团,既能凝聚团员,也能凝聚其他社员,它将组织建设的理念、实务、制度等优势作用于社团组织,并做到届届传递,具备可传承性的特点,可以“提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组织中的程度”[3],使社员在原有感情基础上强化了组织纪律观念,减少了社员的流动性,增强了社团的凝聚力与稳定性。

团支部进社团可以解决社团的情感性特征带来的随意性,推进社团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社团是一些为了共同兴趣爱好而聚合到一起的人们所组成的团体。基于同样或相似兴趣爱好而彼此间形成的一种情感是维系成员之间的纽带,也是社团日常管理的重要工具。情感性作为社团成立之初聚合人员的工具有着积极的意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社团发展到一定规模,情感性则会影响和干预社团的规范化管理,也不利于社团决策的科学化。团支部进社团不仅是将团组织建设的相关事务引入社团,更重要的是将团组织一整套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制度建设经验引入社团,以此加强对社团工作的监督与引导,克服社团情感性特征所带来的“随意性”“一言堂”或“多个帮派”现象,真正做到规范管理,科学决策。

团支部进社团能够丰富社团的活动内容,提升社团活动的质量和层次。社团的常规活动多是一些专业性的小活动,活动的参加对象有限,且由于资金场地等条件限制,活动的质量也会受到制约,影响面狭窄。团支部进社团一方面可以将共青团的特色活动诸如主题团日活动、团课教育等引入社团活动,或者将社团的活动与团的活动进行有效结合,从而丰富社团活动的主题与内容;另一方面,团支部进社团扩大了组织连结,有助于协调解决社团活动经常遇到的资金、场地等方面的困难,甚至可以吸纳社团参与承办团的一些大型活动,从而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和层次。

(二)团支部进社团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在促进社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团支部进社团工作也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校园的构建。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取向越来越明显,当前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团支部进社团工作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现实背景下的应对之举。

1.团支部进社团有利于高校思政工作阵地的拓展和守护

当前高校在逐步实行完全学分制,班级的稳定性打破,班级的概念不断淡化,班级团支部的作用相比过去已有所下降;与此同时,社团因具有自愿性、灵活性、开放性的特点,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其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日渐扩大。随着社团在大学校园里的蓬勃发展和社员数量在大学生中比例的逐渐加大,社团已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新阵地,而且可以说是“必争之地”。团支部进社团,延伸了党团组织的手臂,扩大了思政工作的覆盖面,是高校适应新形势、新挑战,争抓思政工作重要阵地的必然之举,也是高校思政工作守护阵地的必要之举。

2.团支部进社团有利于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渗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方形势的变化,传统思政工作开展的难度越来越大。“在学生社团建立团支部,主要目的在于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社团活动中去”[4],可以将思政工作的教育精髓内赋于社团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来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作用。在当前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形势下,团支部进社团有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社团活动的形式授之于广大学生。例如台州学院摄影协会团支部就组织开展了“扬社会主义和谐旗帜,记当代青年蓬勃英姿”人像摄影活动,在社团活动中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生中产生广泛影响,收到显著成效。

3.团支部进社团有利于高校思政工作的与时俱进和以人为本

传统高校思政工作多是“自上而下”地设定课题,制定内容,然后进行宣讲。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既不符合教育规律,亦为学生所抵触。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应当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了解受教育者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做到“因材施教”。而“团支部成为思政工作者和社团的桥梁,进一步增强了育人工作的有效性”[5]。团支部进社团,强化了团组织对社团的领导,拉近了思政工作者与广大学生的距离,使得教育者有更多机会深入认识当前大学生的主体需求和学习特点,从而相应地设置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和以人为本。

二、当前高校团支部进社团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自从“团支部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工作提出并开展以来,全国不少高校已经开展了在社团中建立团支部的行动,其中不乏可圈可点的做法和先例,但总的来看,目前高校团支部进社团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不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流于形式,只建不管,忽视社团的需求和反应

当前一些高校的团支部进社团工作没有充分了解广大社团与社员对这一工作的需求和期望,不够重视广大社团与社员对这一工作开展后的看法与反应,机械地表现为文件通知→召开大会→选举团支部委员,到此即完成了团支部进社团工作,流于形式,只建不管,结果造成学生不接受、不理解、团支部名存实亡、原有社团干部与团支部干部产生矛盾等诸多问题,使得团支部进社团以增强社团活力的初衷无法实现。

(二)缺乏试点,一拥而上,工作机制不够完善

作为一项新事物、一个新举措,团支部进社团工作必定要经过试点,通过试点发现问题,从而不断总结成功经验,修正和完善工作机制,真正发挥其作用。而一些高校在开展团支部进社团工作中缺少必要的前期调研,更多表现为一拥而上、一纸发文的情况,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在所有的社团中建立了团支部,以至工作开展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且因缺少相应的工作机制而措手不及。

(三)单兵作战,缺乏联动,参与面不够广泛

当前,主抓团支部进社团工作的主要是高校团委,但要做好这项工作,还需要诸如学工部、教务处、院系等有关各方的通力合作,需要多方探讨和协调。然而,目前相当比例高校的团支部进社团工作基本上都是团委在孤军作战,社团团支部的管理、社团团干部的考核与激励、社团团支部活动的开展等由于缺乏其他相应部门的参与显得困难重重。一个最普遍的例子:由于缺乏教务处、院系等部门的参与和管理,社团团干部的考核激励无从谈起,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关系混乱,有名无实,实际作用不够明显

团支部进社团之后,如何理清与社团之间的关系,如何开展工作,这是许多高校团支部进社团工作需要及时处理好的问题。然而,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社团团支部与社团关系较混乱,分工不清,最终导致社团团支部建立后无所作为,不知道开展哪些活动或者活动开展不顺利等,没有起到应有的实际作用。

三、开展团支部进社团工作的思路

(一)认真调研,了解需求,明确团支部进社团工作的目标

要在宣讲工作目标的同时,把做好调研工作作为开展团支部进社团工作的前提,积极深入广大社团和社员当中,了解他们对这项工作的认知与看法,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这些针对社团和社员认知与需求的调研,与团支部进社团的目标共同汇聚成此项工作真正完整的“目标”。只有充分了解需求,弄清楚目标,才能相应地采取行动,为活动的策划和开展落实提供参考。

(二)循序渐进,开展试点,在尝试中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团支部进社团工作是一项新尝试,高校学生社团又情况各异。因此,社团建团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循序渐进、示范推动、分类指导、稳步发展”的原则,首先要选一些基础较好、团员集中、活动经常的社团开展试点工作,在成功的基础上再加以示范推广。用索罗斯的反射理论来说就是敢于“试错”,只有通过在试点中发现该项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对预期目标的检验,才能不断修正完善建团运行机制与工作方案,使这项工作顺利有效地持续下去,真正实现预期的目标。

(三)多方参与,形成合力,加强管理与考核制度建设

团支部进社团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团委牵头负责,但也离不开学工部、教务处、院系等有关各方的参与和支持。在社团中建立团支部并开展活动,涉及到学生的活动考评、学生干部任免以及考核激励等多个方面,这就需要相应部门修订或出台一些制度如“综合测评加分制度”“学生干部考核制度”“团员团干奖励制度”等等,逐步建立健全表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社团团支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只有多方联动,强化相应制度保障,才能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

(四)分清角色,合理定位,发挥团支部应有功能

在逐步推进团支部进社团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社团团支部与社团自身的关系。一般来说,两者关系应当借鉴班级团支部与班级之间的关系,在团务和社团自治中分清角色。社团自我管理的工作应交给社团本身负责,团支部更多应在开展党团活动、组织社团政治理论学习、推进社团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教育等方面发挥功能,“从不同的方面发挥各自的作用,双管而下,开创共青团组织建设的新局面”[6]。同时,必须抓紧抓好团支部的自身建设,着力培养一支优秀社团团干队伍,这也是发挥团支部应有作用、促进团支部进社团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和重要保证。

胡锦涛总书记对加强群团工作提出了“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要求。开展团支部进社团工作正符合了这“两个全体青年”的要求,是新时期下共青团工作的大胆尝试。在实践的过程中,此项工作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不断推进,也需要高校有关各方给予关心支持和共同努力。

[1]许齐芳,奕德泉.学生社团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载体[J].党史文苑,2006(8):73.

[2]段兴利,张军成,孙伟国.高校学生社团与新生的入学适应[J].社会学研究,2004(5):181.

[3]马作宽,屈冠银.组织凝聚力[M].3版.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96.

[4]胡雪峰.关于在高校学生社团中建立团支部的思考——一种课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探索[J].西华大学学报,2004(4):87.

[5]钱海燕,黄辉.试论高校学生社团建立团支部的必要性和作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7(3):16.

[6]管丹.在学生社团组织中建立团支部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4):185.

猜你喜欢

团支部高校学生社团
缤纷社团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创建“雷锋团支部”立足岗位学雷锋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