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思考
2011-08-15吕玉兰
吕玉兰
(浙江省团校,浙江杭州310012)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迅速普及,并以其特有的优势影响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当前,人们的网络参与度越来越高,网络参与者的低龄化已成为网络发展的一个趋势。截至2009年6月30日,18~24岁的网民人数占整个网民人数的35.3%,而高校在校生占到了其中的21.2%,高校在校生上网率达到了100%[1]。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文明载体,在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帮助的同时,也影响着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互联网中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在迅速传播、碰撞和交融。由于年龄、认知水平、教育程度和经验等方面的局限,大学生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稳定的人生观,对各种复杂的信息有时难以进行理性思考和价值判断。互联网中的不良文化侵蚀,将对他们的个性品质完善和长远的道德情操培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是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新时期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面对和着力研究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网络对大学生群体的现实影响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综合发展,网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应用的途径日趋多样,领域愈加广泛,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日益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学习模式的信息化。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越来越灵活,可以自行上网查询资料、搜索答案,也可以运用高校各种数据库等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性学习。高校网络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发展,为大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状况、拓宽知识结构、补充课堂学习内容甚至开展跨专业学习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
交互途径的多元化。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空前加快,基于网络引力、学业压力和现实生活压力,大学生接触网络、熟悉网络、参与网络的途径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虚拟社区里,青年学生的信息搜寻、学业交互和心灵交流等方面的需求得到了综合性满足。
人际关系的虚拟化。信息化网络的发展,“使人类第一次真正拥有了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世界,一个是虚拟的世界;拥有了两个生存平台,一个是现实的自然平台,一个是虚拟的数字平台”[2]。现实社会激烈的竞争,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各种生活学习的压力,使学生容易产生一种回避社会现实、拒绝接受现实社会赋予自身的责任、忽视人际交往等不良行为和情绪;而虚拟社会中各种假想的角色和不负责任的自由行为,可以大大满足其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的精神需求和角色期待,虚拟化的人际关系容易使他们在网络上各种精神寄托,虚拟世界的网络生活幻化成为其真实生活的一部分,而对其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生活方式的网络化。网络休闲、网络娱乐、网络消费等革新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博客、QQ、人人网、淘宝网等成为学生网络生活的重要载体,网络化生存成为一种时尚。但由于一些大学生缺乏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有时还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而丰富的网络游戏、各种娱乐资讯甚至包括一些不良的信息对于青年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他们常常沉湎其中不能自拔,不仅冲击着其正常的学习生活,而且对其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网络是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群体影响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但也有可能产生严重的负面后果。事实上存在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就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现象
网络道德失范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伴随产物。在国外,网络道德尤其是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早已引起高度关注,如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网络伦理就明确谴责“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1)有意地造成网络交通的混乱或擅自进入其他网络及其相关的系统;(2)商业性或欺骗性地利用大学计算机资源;(3)偷窃资料、设备或智力成果;(4)未经许可接近他人的文件;(5)在公共用户场合作出引起混乱或造成破坏的行为;(6)伪造电子邮件信息[3]。从我国看,网络应用在高校派生出了一系列道德失范行为,产生了发展隐忧。笔者认为,它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触碰法制红线。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使得极少部分大学生更容易放纵自己的行为,甚至忘记了自身的责任,任意妄为,导致一系列触犯法律法规的行为。如我国发生的第一起黑客事件即为大学生所为。缺乏法制约束,使得一些大学生从简单的恶作剧到有意的严重犯罪,包括用病毒对计算机系统和重要信息进行破坏,进行网络盗窃、网络诈骗。
二是人际交互弱化。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都存在着“社交的需要”,在交往中,人际情感得以维持。网络虚拟社会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间接和虚无。部分大学生在现实人际关系受挫时,不能有效转换角色,沉迷于网络,逃避现实,使得家人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日渐淡薄,久而久之会导致不愿也不善于与他人沟通,出现人际交互障碍,伴随而来的是大量自我封闭的行为和孤僻不合群的个性心理。
三是道德人格偏失。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环境和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网络世界的自主性契合了大学生的个性张扬和欲望释放。一部分大学生随意使用各种不文明语言、参与“人肉搜索”,甚至破译他人密码、传播各种病毒,扮演的是一个与现实社会不同的角色。如果这种行为得以长期的强化,将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产生很大的障碍[4]155。
三、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科学是不会有罪过的,有罪过的只是那些滥用科学的人们。”[5]大学生违背道德准则现象频发,不是单方面的作用,而是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认识,认真分析和把握。
从内因看,大学生“自律道德”的弱化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内部因素。大学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也是不稳定、极易受外来因素干扰的阶段。同时,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亦是心理发展的“断乳期”。求知欲旺盛,但社会生活经验相对缺乏,而面对各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信息,若稍有差错,就有可能失去对非道德诱惑的自我控制能力,从而引发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从外因看,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网络自身发展特性所致。网络不同于现实社会,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其开放性、隐蔽性、虚拟性等特点给大学生创造了“去个性化”“非人格化”的场景,使得各种现实的社会关系都不复存在,在心理上摆脱了现实环境的各种羁绊和束缚,这使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趋于孤立、自私、冷漠,理性思考缺乏,对他人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持有漠不关心的态度,容易导致个体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水平降低,道德责任意识和行为责任意识削减[6]。二是现有法律监督体系的缺失。虽然我国政府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例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7],有了一定的网络监督机制,但总体来说,我国现有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滞后于网络发展的实际状况,执法机制也不甚完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产生。
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
鉴于网络道德失范的不良影响,高校当前要从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探索有效举措,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优化网络文明,推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1.顺“势”行教,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建设
当前,网络道德教育已在发达国家兴起。一些西方国家的高等学校早已把网络道德教育列入教育课程,如美国杜克大学就对学生开设了《伦理学和国际互连网络》的课程。我们的网络课程,仍然以技术理论为主,并未深入探讨有关网络道德问题。大部分学生则认为计算机网络与道德问题不沾边,网络的使用只是知识技术问题而不存在什么道德问题,这是一种带有共性的错觉[4]156。高校当前必须顺应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大势,从源头清理入手,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一要完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目标体系。面对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学校德育要更加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切实把提高大学生德性成熟度和道德实践能力作为网络道德教育最迫切的目标,科学制定教育目标,明确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教育、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良好的品德操守教育、人生目标追求教育等方面的具体任务,更加突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重点。
二要完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围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目标,加强研究分析,建立健全网络道德教育体系,探索开设网络精神教育、网络学习教育、网络法纪教育、网络保健教育、网络创业教育、网络休闲教育、网络交往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网络礼仪教育、网络诚信教育、网络情感教育、网络语言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等课程[8],确保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
三要完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法体系。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以声、文、图、像表达教学内容,实现学校道德教育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型,由灌输教育的方法向疏导教育的方法转型,由单纯接受“他教”向“他教”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转型,由单一的课堂教育向课堂教育与载体教育相结合的转型,增强教学感染力和吸引力,真正通过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以“境”促教,加快培育高校网络文化
要更加注重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消除不良文化的影响,使校园网络文化成为高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新举措。重点要做好三个结合的文章。
一要与高校整体的文化建设相结合。要立足《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立足高校实际,将网络文化纳入高校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部署,齐头并进、统筹推进,用积极的校园文化抑制消极的网络文化,用健康活泼的网络文化培养和提升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整体文化氛围和环境。
二要与专业计算机课程相结合。要结合计算机专业教育,深化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教学,探索开展网络制作应用基本技能课程,激发学生学习掌握电脑和网络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大学生电脑操作能力和网络使用技术水平双提升。要在抓好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网络道德教育,探索将网络道德知识纳入等级考试,切实使专业知识人才既有高端的技能又有优秀的品德,从源头杜绝网络犯罪行为发生。
三要与高校主题文化活动相结合。要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广泛开展网络主题活动,在校园网上开设有益的主题论坛,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吸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营养,提高他们欣赏民族优秀文化的能力和文化品味。参照学生社团的组建模式,建立网络文化相关社团组织,发挥大学生群体的优势,通过开展“网络行为道德”主题活动、举办校园网络维权行动等,使学生意识到网络“有自由,但是更重品行”。
3.聚“力”强教,全面构建“三位一体”的网络道德规范机制
在当前形势下,高校要加强与政府、大学生家庭的联系沟通,加强自身网络管理机制的建设,切实承担起责任,加快构建“三位一体”的网络道德规范机制。
一要凝聚合力优化社会环境。高校要从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化建设出发,切实加强与地方党政部门的联系,加快建立完善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规章制度,确保有规范的制度和法律法规作保障。要加强与新闻宣传单位的配合,加强高校网络道德的社会宣传,牢固占领宣传先进文化和思想道德观念的主阵地。要增强与公安、专业网络管理机构的协作,加大校园周边网吧等上网场所的规范化建设,切实优化高校周边环境。
二要集中精力完善服务平台。在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倡导网络道德礼仪新风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内网建设,加强信息网络监控,采取过滤非法网址、关键字信息、限制某些通信端口等技术手段控制学生的网络信息,防止有害信息侵蚀大学生思想。
三要善于借力强化监督管理。高校要积极迈出新步伐,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加强与大学生家长的联系,及时反馈大学生在使用网络、参与网络的不良苗头和行为,凝聚家长的力量,延长教育触及点,全面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意识的监督和培养。
4.因“人”施教,着力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培育良好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关键还是要从大学生自身出发,从不同的个体和群体出发,突出教育重点,以重点个体、重点群体的突破来带动整体的提高。要坚持“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团组织活动”的传统思想教育方式,同时顺应网络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用BBS、聊天室、在线留言等多种形式与学生主动沟通,借助网络的匿名性和自由交流的特点,掌握学生的真实想法,进行适时引导;建立网络道德专题网站、网络心理辅导中心、网络行为道德讨论等虚拟社区,加强对学生网上不文明思想和行为的管理与引导。要加强不同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区分包括高技术群体、网络游戏群体、剽窃他人作品窥探他人隐私群体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网络道德教育。要加大对网络道德失范大学生的关心和帮扶力度,以这类对象为参与者,组织开展各种公益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转移其注意力,引导大学生融入社会生活,从沉迷于网络的泥潭中走出来。同时,大学生也应该注重自身思想道德建设,深化德性品质,培养自己的抗干扰力、克制力与免疫力,自觉地抵制不良信息以及与不良网络行为作斗争[9]。
[1]汪玉娣.网络对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影响及其对策[J].铜陵学院学报,2010(3):108.
[2]曾国屏.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83.
[3]鲍宗豪,李乔.我们面临的网络伦理难题[N].北京日报,2000-8-14(9).
[4]王湘南.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思考[J].世纪桥,2010(9):155.
[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李永萍.浅谈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J].消费导刊,2007(12):170.
[7]何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外教育研究,2010(2):81-82.
[8]彭枫.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J].才智,2011(1):315-316.
[9]王凤君,赵俊,李北星.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8(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