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理论对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启示
2011-08-15张根应
张根应
(庐江县泥河镇中心学校,安徽合肥 231561)
二语习得理论对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启示
张根应
(庐江县泥河镇中心学校,安徽合肥 231561)
二语习得离不开语言环境,在缺乏自然语言环境的情况下,运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模拟语言交际情境,辅助进行足量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英语习得。但是,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切合英语学科特点,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合理运用,否则会适得其反。
二语习得;英语教学;语言输入;多媒体
一、问题的提出
第二语言也称非母语、非本族语,它包括本国内(多民族国家)别的民族的民族语和外国语。从广义上讲,泛指任何一种母语之后习得的语言。因此,在外语教学和学习时通常用作同义替换。
目前,国内对二语习得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集中于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而没有对教学效率引起足够的注意。[1]本文试图从二语习得理论视角出发,探讨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英语习得的有效策略。
二、二语习得理论摭谈
二语习得理论研究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Stephen D.Krashen),他先后发表的 《第二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第二语言习得的原则和实践》两本专著,以及与泰勒(Tracy D.Terrel)合著的《自然教学途径》一书,系统地论述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
克拉申提出的二语习得理论由五个假设组成,分别是: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区分假设、自然顺序假设、监察假设、输入假设、情感过滤假设。其中,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区分是其二语习得理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克拉申认为,“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是获得语言能力两种截然不同的途径。“语言习得”类似于儿童母语习得,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在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不考虑语法上的顺序,只关注其表达或理解的意义,久而久之,在交际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第二语言。而“语言学习”是有意识地学习语言形式与规则的行为。学习者通过系统学习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从而达到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语法概念和规则的目的。他认为,潜意识的“习得”是无意识地将隐性知识内化的过程,其结果是能够自然运用语言;而“学得”的显性知识只能在语言运用中起“监察”作用,而不能顺利用于交际。
语言输入假设是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该假设认为,只有获得足量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才能习得语言。用公式表示为:i+1。其中,i表示语言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1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输入。克拉申认为,提供i+1语言输入应该是相关联(relevant)和有趣味(interesting)。
纵观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显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输入假设而言,他把学习者置于语言输入的被动接受地位,忽视了学习者作为二语习得主体这一根本因素;在指导实践方面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如“i+1”中的“i”如何界定,“足够量”如何把握等。但是,克拉申突出交际在语言习得中的地位,强调足量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对语言习得的作用等,从心理学和语言的学习规律来看,对指导我国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对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启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信息的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可见,视觉和听觉是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多媒体集形、声、色、文于一体,形象、直观,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视听功能突出。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具有跨时空、超文本、交互性等特性,创设语言交际情境,辅助进行足量的可理解语言输入,显然有助于学生密切思维与语义之间的关联,加深对输入语言的理解,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英语习得。
1.创设语言交际情境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交际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的,情境对语言交际具有引导、促进和制约功能。然而,囿于我国英语学习环境,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学生只有在英语课堂上学习和使用英语,课后又缺少真实的英语运用环境,显然不具备自然习得条件。因此,在课堂上开展交际活动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英语交际情境,以话题为纽带,开展角色扮演、访谈活动等,让学生在模拟的语言环境下开展交际活动,通过人机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际练习,能有效弥补二语习得条件的不足。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语言时,如伴有丰富的情境和语境,大脑就会处于兴奋状态,学习效果最佳。
不仅如此,创设生活化的语言交际情境,能够引发学生与生活实际的关联,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有利于渗透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语言是文化信息的一种载体,文化表达、传播的一种手段和外在体现,当然,也少不了文化的烙印。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思维方式的不同,语言表达上的差异也就不言而喻。如 “Can Ihelp you”在不同的场合和情境,表达的含义截然不同,在商店,表示“您要买点什么?”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创设在商店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开展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在习得商店购物语言技能的同时,也掌握了英美国家的习俗:营业员视顾客为帮助的对象,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2.提升输入语言的“可理解性”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实现,人们的思想也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表达出来。然而,使用语言的人每次都是在特定的环境,即在特定的场合、就特定的范围、为特定的目的、同特定的对象进行交际。[2]语言情境是影响学生理解吸收输入语言的重要因素,二者成正相关关系,情境越真实,学生对输入语言的理解程度就越高。
实践证明,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越是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学生越容易接受,学习积极性就越高。因此,在开展听、读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教材编排实际,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将要学习的文本材料转换成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联的真实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情寓其中。这样,学生与情境关联,对输入语言的理解便在情理之中。
3.进行“足量的”语言输入
实验表明,正规的课堂教学有助于加强语言输入,并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意识。学得的知识也可渗透到习得中。[3]然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凭借常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足量语言输入这一目标。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在课堂上准备进行听、读等语言输入材料课前制成课件,教学时,结合实际,择机进行立体化视听、多维度思维语言技能训练,必要时,可反复强化。输入频率高的语言项目必然有可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而且反复输入也会促使语言项目的深度习得。[4]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留心观察学生的反应和注意力集中程度,科学把握语言输入的强度和频度,防止出现现代版满堂灌。
结束语
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可以解决一些传统教学手段不易解决的难题,对于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英语习得。但是,决不可乱用、滥用。凡是运用插图、文字、语言描述等常规手段就能使学生明白的内容,就不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制作多媒体课件。实践证明,大频度、大信息量视听媒体刺激,反而使学生容易产生思维疲劳,适得其反。因此,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切合学科特点,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合理运用。
[1]邓联健,杨烈祥.二语习得中的吸收假设[J].外语教学,2006,(3).
[2]王德春.多角度研究语言(清华语言论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27.
[3]陈旸.论二语习得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6).
[4]罗瑜.频率效应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G426
A
1673-8454(2011)18-0067-02
(编辑:王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