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在高效课堂下英语教师的角色

2011-08-15

中学生英语 2011年4期
关键词:时态代词教师应

王 炎

(江苏省启东市聚星中学)

在教育上有句众所周知的话:“老师有了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如果说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由这一杯杯水累积成一桶水,由点到面的话,那么教师授出知识应该是个由面到点的过程。所以,学生每次学习的那个点的质量应该取决于教师的面的质量。因此,要想取得课堂的高效,笔者认为教师应扮演好以下几个角色:

首先,教师应是一名“导演”。

如果说演好每一场戏关键在于演员的话,那么想要一部好戏关键就在于导演了。演员可以只关心自己的台词,但导演却必须熟知整部戏的内容,以及想要表达的东西。每一位教师必须熟知一个阶段比如初中三年的教材,这张三年知识体系的网是怎样的结构,你传授的知识是在网上的哪个点,这个点在网中是起到支撑的作用,还是只是一般的知识点等等,这些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功课的。例如,在教学现在完成时这个时态时,教师如果只是就这个时态而讲解用法、结构的话,对于学生来说,有点费解且不易掌握,假如教师把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对比着讲,学生不仅很好掌握了这个新时态,而且也复习了一般过去时,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除了做到以上这点还是不够的,在课上教师更应该把握住节奏,调整教学方案,观察学生的情绪。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地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很少有效地汲取知识。”因此这节课是否高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被激发,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是否得到培养,每个学生是否得到充分发展,这一切都取决于“导演”——教师。例如9A Unit 2中的Grammar C、D是不定代词,Grammar C是涉及人的someone/somebody,anyone/any-body与no one/nobody,这些内容以前在学习中都有呈现,只不过现在做个总结,学生学得“微澜不惊”,一副兴趣缺缺的样子,我看到这样,也顿时没了教学激情。这时,我转念一想,由于Grammar C、D中内容的相似性,马上改变教学方案,让学习自主学习Grammar D中涉及物的不定代词,再小组合作学习,让懂的学生去帮助不理解的同学,看到这些小“老师”教得热火朝天、遇到问题时辩得不可开交,心中不由感叹,兵教兵,兵练兵,有时比教师的教更有效果,而且激发了学生空前的学习热情。

其次,教师也应是一名“演员”。

为什么有很多小学一年级老师在教学生几加几时,就搞不明白这么简单的内容教了几遍,甚至补差补了数十遍,学生就是不会,或者还是很混淆。这是因为教师作为一名“导演”时,是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层次往下看的。但要“因材施教”或者“因人施教”时,应与学生蹲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时你也应是一名“演员”,融入学生中间去,你才能获得你想要的信息。著名心理学家米德强调角色意识是影响个体角色扮演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只有你真正把自己当做你所教的一名学生时,你才会了解他们的思想,他们为什么喜欢或者不喜欢学习英语,了解他们现在实际的学业水平,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他们更易接受或者更加喜欢。

例如现在推行的“15-20-10”课堂教学模式中,15分钟的预习交流是一节高效课的基础,预习的好,后面的新授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课前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很重要,不能只是自己把预习题做完,答案得出就算完,更应该有目的有针对性收集各个层次的若干同学的预习作业来批一批,检查一下哪些知识要点学生已基本掌握,哪些是问题百出的。在课上进行预习题交流的时候,教师可以用轻松活泼的语气告诉学生,你也想做一道题,而那道题的答案就是某些同学预习本上的具有代表性的错误答案,学生们会觉得很好奇,也很新鲜,印象也就深刻多了,教学效果也就出来了。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唐力.现代中学化学优化教学教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时态代词教师应
超高清的完成时态即将到来 探讨8K超高清系统构建难点
代词(一)
代词(二)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一找二看三注意”,妙解动词时态题
现在进行时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