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代女大学生恋爱观的塑造

2011-08-15黄义务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爱情大学生学生

黄义务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21世纪以来,大众文化迅猛发展,令人目不暇接的文化产品使得大众的情感追求发生了悄然变化。高等学校如同一个小型社会,血气方刚的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新型恋爱观也油然而生。女大学生作为未来知识女性的代表,她们的恋爱观和情感现状更引人关注。高校女大学生恋爱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女生恋爱观的现状和形成原因以及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相关举措,以使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从而为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工作提供可靠依据,这对学生个人的身心健康、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作用。

1 高校女生恋爱类型现状分析

恋爱是指主体为获得爱情而具体实施的感情和行为,它是培养爱情并实施爱情的全过程。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更新,高校女大学生恋爱已呈现出新的特点。

1.1 实用主义型: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中国女性遭遇到的种种社会压力使得女大学生还没进入社会就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感,而女性若选择自强自立,可以将面临较大的风险,于是她们往往将自己的人生寄望于婚姻,强化了依附男人的心理。这使得女大学生在婚恋观念中出现了极强的实用主义倾向,“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几乎成为许多在校女大学生的共识。当婚姻被社会有意无意间渲染成女人成功的通道时,很多女大学生公开宣称: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她们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能够拿张大学文凭,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嫁个好丈夫,更有女大学生意图通过婚姻一步到位,以求彻底解决就业问题。“如果有缘分嫁个有钱老公,我不会拒绝。”这是很多女大学生的心声。

1.2 从众虚荣型:大家谈我也谈

有些女生刚开始不想谈恋爱,但随着对大学环境的熟悉,看见周围的同学朋友一个个都找到了自己的恋人,成双成对,觉得自己如果没有男朋友的话,周末时孤孤单单不说,更主要的是觉得没面子,于是定下的在大学不谈恋爱的戒律也逐渐瓦解;有的是听学长学姐们说,读大学不谈恋爱是一种遗憾,会被别人嘲笑。高校校园内普遍流传着这样一段打油诗“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没人爱”。正是受这些言论的影响,很多大学女生完全是为了恋爱而恋爱,只为享受一个恋爱的过程,所以只要有人追求,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就不管自己喜不喜欢,合不合适也谈上了。

1.3 填补空虚型:打发无聊的时光

离开父母和朋友来到新的环境、对专业课程没兴趣或对大学生活不适应等,都会使大学生陷入孤独寂寞的境地。尤其是女生,情感相对更丰富,对家庭更依赖,就更容易产生孤独情绪。此时,她们会不自觉地渴望寻找异性知已,试图以“爱情”来抚慰自己,消愁解闷。另一部分同学则把读大学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进了大学,其学习目标已经实现,学习觉得没有了前进的动力,生活失去了方向。同时大学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学习环境相对宽松,学生有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如果不好好规划的话,就觉得有些空虚无聊,特别是周末更是空虚,于是就想找个男朋友打发无聊时光。此类恋爱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填补生活的空虚,也被人称作“寂寞期的恋爱”。

1.4 好奇型:尝试爱情的滋味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异性交往。在中学时学习压力较大,未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主体意识发展了,对异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产生了好奇,想试一试探究异性之间的秘密。

2 女大学生婚恋观存在的几大误区

高校女生恋爱现象日益普遍,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个体原因,虽有合理成分,但仍暴露出许多问题:爱情本是人生中一种很美好的情感,但部分女生在恋爱问题上认识不清,走进了一些恋爱误区。

2.1 正确恋爱观念及恋爱行为能力的缺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变迁、中西文化的碰撞,多元的价值观念使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颇感困惑。一方面,大学生摒弃了传统文化中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和安贫乐道等消极的价值观,积极适应了一些适合市场经济的新的价值观,敢于打破常规,张扬个性,积极进取,永不满足;另一方面,新世界形势下市场经济引发的拜金主义以及“性解放、性自由”等观念严重冲击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也使得一些大学生扭曲了对爱情的理解,使得正确的恋爱观念及恋爱行为能力缺失。

2.2 辨别感情真伪及处理感情纠葛能力的缺失

很多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由于思想观念的不成熟、思维方式的局限性以及对爱情抱有浪漫的憧憬与期待,面对感情缺少辨别真伪的能力,更有甚者在花言巧语的诱骗下成为了别人家庭的“第三者”。而一旦面对恋爱过程中出现的感情纠葛,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鲜少有人能理智地分析处理,甚至有人会采取不理智的方式解决。

2.3 心目中道德形象缺位及道德力量的缺失

一个人的德行素养,不能单纯依靠说教来提高,这需要多年的修为与积累,更需要有榜样与典范的力量来引导,进而对她们影响。模仿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技能,更是人类提高个人能力的基本学习方式,而榜样则是模仿行为产生的关键。大学生是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群体,有着极强的学习能力与模仿能力,他们对政治、时事、文化、娱乐有着极高的敏感度,因此很多党政官员、文艺体育明星以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等公众人物客观上成了大学生效仿的对象。但是,近年来一些党政官员、文体明星、社会知名人士行为放荡不羁,道德水平低下……榜样与典范力量的欠缺使青年一代大学生无所适从,直接导致他们心目中道德形象的缺位和道德力量的缺失。

2.4 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的缺失

一方面,家庭教育是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沿袭以及高考升学压力的逐年提升,更多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生活、学习与升学,往往忽视了对孩子人格的塑造及思想道德的培养,对年轻人在青春期出现的对爱情的懵懂憧憬与向往不能给予正确的指导,更多地是采取放纵、回避或压制的教育方式,从而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中很难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另一方面,学校德育更多涉及的是理论范畴,忽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对大学生的恋爱,高校一般采取不提倡、不制止的态度,很少有学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恋爱道德教育。大多数家庭与学校对于恋爱的消极态度,使大学生缺少了正面学习认知爱情的途径,缺少了分析恋爱过程中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导致很多悲剧的发生。

3 大学生恋爱观的塑造及对策思考

3.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环境是一种隐形教育,体现在校园文化中。校园文化被称为第二课堂,是指“大学人在学校的活动中长期积累沉淀下来的风格或特色,既包括校园中的物质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也包括师生的价值观念、群体心态、校园舆论等精神文化的内容”。学校应该组织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大学生因为摆脱寂寞而进行的恋爱。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增强性别意识,把女性教育作为一种使命、一项事业,强调人文关怀,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创建有利于女性发展的教育环境,促进女生自由、健康、全面的发展。学校层面可建立完善女生意见反馈机制、女生利益表达机制和女生权益维护与监督机制,表达女生诉求、维护女生权益,提供更加充分的资源和更加公平的机会,更好地协调男女生的总体利益和女生的具体利益,从而促进男女生的共进互赢。在校园舆论教育方面可设立女生专题广播,如广西卫视确立了“女性特色”的频道,营造学校良好的性别文改善女大学生发展的客观环境。在社会大环境中,政府对妇女可以适当地实施保护性就业与保护性参政等措施。在升学、就业、发展和退休等方面给她们平等权利。同时在福利待遇等多方面可以给予女性优惠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女性生育给单位带来的负担,由各单位缴纳类似生育基金的款项来补偿用人单位因女性生育带来的效益影响,从而彻底解决用人单位的后顾之忧。在学校的微观环境中,则应指导女生尊重自我、正确定位自我角色,敢于挑战性别偏见。学校应加强对女大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 积极开展恋爱心理辅导,教会学生面对现实、调整自我

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理智处理恋爱与学习、生活、人际的关系,是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专门课程、专项讲座、女生咨询机构等形式,调适女生的恋爱心理和观念,让她们认识到真正的爱不仅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明确人生需要怎样的爱情和婚姻,男女双方都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婚恋。理智地看待目前,很多高校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年级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教育方式与模式的调整及改革。其中,针对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查具有深远的意义。很多学生因为恋爱问题的处理不当感到人生失去信心,甚至耽误或者荒废学业。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执行者,学生工作人员应该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开展恋爱心理辅导,教会学生如何面对现实、调整自我。更多时候,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大学阶段中爱情与学业、爱情与事业、爱情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道德观念,并且为广大青年学生创造一个合理的宣泄感情、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的场所,与学生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学生通过理智的方式驾驭感情。

3.3 合理培养大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明确志向,理性驾驭自我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爱情,这意味着不仅仅是欣赏美,而且要培植、创造美。”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心理、生理的逐渐成熟,大学生有爱与被爱的权利,如何正确地驾驭爱情并且将其转化成人生发展进步的动力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正视的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推行者,学生工作人员应当合理培养大学生高尚的审美情绪,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树立大学生中自尊、自爱、自强的学习榜样,引导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保持高尚的情趣与文明举止,并明确人生的志向与奋斗目标,用理性地思维方式驾驭自我,在以学业为重的同时,学习以人相处的方式,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恋爱观。

简言之,大学生恋爱是高校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有助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想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有助于推动高校风气的长足进步,同时更有利于广大青年学生以健康的心态、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为自己的人生发展及早日成为国家的合格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1]姚钦英等.女大学生成才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马长英.大学生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韩云萍.用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看在校大学生恋爱问题[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78-80.

[5]潘绥铭,曾静.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与性行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郭念峰.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7]王希永,金庆新.大学生心理保健[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8]宋迎秋,曾雅丽,姜峰.大学生恋爱与情感问题应对方式分析与研究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0):246-248.

[9]艾晓丽.大学生恋爱特点分析及教育对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10):95-97.

[10]梁鹏.大学生恋爱失德问题探析[J].教育探索,2009,(4):112-114.

[11]倪芳,王莉.大学生恋爱状况分析及正确恋爱观的树立与引导[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1):27-29.

猜你喜欢

爱情大学生学生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爱情来了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