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编辑的认知偏差效应与克服
2011-08-15杨菁
杨 菁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社会认知即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必然对他人产生一定印象,并在这种印象的基础上决定自己的行为。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偏差,这些偏差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近因效应: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是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影响。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近的印象较好,可能导致他对此人形成良好的评价;反之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近的印象较差,可能对此人形成不良评价。
(2)光环效应:光环效应是指对一个人某一特性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之后,就会倾向于以此推论他其它方面的特性。实验表明,一个人如果具有某种优点,人们往往认为他还具有其他优点;相反一个人如果具有某种缺点,人们往往会认为他有其他缺点。
(3)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是指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这个效应就是人们所说的“以己度人”。
(4)仁慈效应:此效应是指在对人的特性进行评定时,好的评价常常多于不好的评价,仁慈效应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理解和宽容。
(5)首因效应:首因就是最先的印象,首因效应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比如,一个人给别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容易导致别人对他的良好评价,一个人给别人留下坏的第一印象容易导致别人对他的不良评价。
校报编辑工作是编辑人员所从事的选择、加工和配置稿件,制作标题、撰写言论、安排版面、组织整个报道的专业工作。其中对稿件的选择和加工占了相当比例。一般情况下,编辑与作者(尤其是学生记者、通讯员和新闻写作爱好者)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分析稿件、修改稿件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编辑对作者的认知是以阅读来稿的方式为主,编辑对来稿的态度和对作者的认知相互影响,是一个循环过程。这种单渠道的联系很难让编辑全面了解作者,容易导致认知偏差。因此,为了提高报纸质量,编辑应该扩大与作者交流的渠道,如通过电话、面谈讨论作品等方式。同时,编辑也应该在分析、修改稿件时,有意识地克服自己的认知偏差。
具体说,编辑在处理稿件时应意识到:
有的作者非常勤奋,他们常常投稿,而且稿件形式多样。每个人的写作水平都不同,而且由于不同的写作文体,稿件表现出的质量自然有所差异。有的作者诗歌写得好,写通讯却却相对差一些。如果因为最近看到某作者的稿件质量差一些,就断定该作者不行,从此对这个作者另眼相看,或者最近看到的某作者的作品质量高一些,就片面地认定该作者的写作水平已经大大提高,这就是编辑工作中的近因效应。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就要尽可能纵向、全面地把握作者的水平,这样才不至于影响作者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在编辑工作中还容易出现以一文取全文的现象,即因为某个作者的一篇文章写得很好或很不好,就此判定他的所有文章都好或都不好,这就是编辑工作中的光环效应。光环效应会影响到编辑是否能否公正、客观地对待稿件。应该“就文论文”、“以此文取此文”、“以彼文取彼文”。有的学生记者或通讯员经常投稿,却没有掌握某些文体的写作技巧,或者驾驭文字的能力比较差,尽管投稿数量大却往往不能被刊用。但若换一种文体,在某篇文章上下了功夫,所投稿件质量就会比较高。有的学生记者或通讯员平时交来的稿件质量都不错,常常刊用,偶尔也送一、两篇质量较差的文章,编辑应“就稿论稿”,不予刊用。
每个编辑对文章都有自己的偏爱,有的喜欢简洁流畅,有的喜欢华丽优美,有的喜欢清新隽永,而且编辑的性别也影响着自己的爱好。一般来说,大多数女编辑喜欢清新细腻的文章,而许多男编辑则偏重于粗犷、豪放或富于哲理的文章。编辑在分析、修改、采用稿件时,总是不自觉地以自己的偏爱为尺度决定取舍。若长时间地刊发同一风格的文章,报纸就会显得呆板单一,而且严重影响作者的投稿积极性和读者的阅读兴趣。这就是编辑工作中的投射效应。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他们都具有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写作风格及欣赏趣味各不相同,报纸只有能够吸引读者,才能起到生动、有效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作用。为了避免投射效应,编辑应该对每一种风格的文章都持同等态度,不时变换刊用文章的风格,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更具吸引力。
编辑工作中的两个重要内容就是筛选稿件,修改稿件。筛选稿件的标准应该是质量及适用性,修改稿件的标准应该是符合该文体的要求,达到一定质量并适合于报纸的刊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编辑常常因为一个作者经常投稿,尽管稿件质量不高或者不适合于本报还是勉强刊用;在修改稿件的过程中,有的编辑考虑到作者写稿不易,对稿件比较迁就,进行修改、删节,或者有的文章虽然很好却不适合于本报,也给予刊用。这几种情况都是仁慈效应在编辑工作中的表现。因为编辑在潜意识里总是倾向于以好的方面来评价、对待稿件。这样的结果就是常常出现文不对报、文章质量不高、长篇大论太多的情况,必然影响报纸的质量。
为了保证报纸质量,必须克服仁慈效应,在编辑工作中时时刻刻要想到文章的质量和报纸的质量,质量不行或不适合的文章坚决不用,对于可用文章该改动就改动,该大刀阔斧就大刀阔斧。
通常情况下,编辑收到稿件后,总要大略地浏览一下,此时作者的字迹,所写主要内容,甚至所用稿笺都会给编辑留下一个印象,这个第一印象的好坏常常决定了编辑对稿件的态度。如果来稿字体优美、稿面整洁,这种良好的第一印象很容易使编辑倾向于采用此稿。反之,如果来稿字迹不工整、涂涂抹抹,编辑便会对稿件不太感兴趣。这就是首因效应在编辑工作中的体现,这种偏见往往使编辑容易放过写得较好或较有风格的作品,反而采用另一些质量较差、风格一般的作品。
避免这种偏差的有效办法是有意识地克服第一印象带来的影响,深入、细致、全面地分析稿件,特别是对第一印象不好的稿件,尤应如此。当然,现在的来稿大多用电脑录字和网上传送,此类问题较少成为问题。但首因效应还会从其他形式中表现出来,比如,标题是否让人眼前一亮、电脑格式的规范与否……都有首因效果的影响,也要引起注意。
如果我们能在编辑工作中有意识地克服认知偏差的五个效应,将会提高报纸质量,提高作者的写作水平,培养出更多新的撰稿人。
[1]曹苇舫,金一斌.校报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美]S·T·菲斯克,S·E·泰勒. 社会认知-人怎样认识自己和他人[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