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人本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011-08-15傅小青杨新华章新根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人本中国共产党群众

傅小青 杨新华 章新根

(1.中共进贤县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1700)

中国共产党人本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傅小青1杨新华1章新根1

(1.中共进贤县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1700)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是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导,在继承和发展国内外人本学说合理成分和优秀成果,总结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经验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党的四代领导集体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国情和根本任务,对党的人本思想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践追求,对党的人本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践行“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对于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推动民主法制建设进程、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更好的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历史渊源;探索历程;实践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深刻地阐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的确立。我们党第一次把 “以人为本”庄严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从新的历史阶段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提出的又一个重要战略思想,是执政理念的又一次飞跃。

一、中国共产党人本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

1、中国共产党人本思想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与超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流传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夏禹时代就有口传的“民惟邦本”的训诫。《尚书·五子之歌》则明确记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春秋战国时代,儒、道、法、墨各家都倡导“以民为本”,其中孔子把“仁者爱人”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论点在当时可谓惊世骇俗,荀子的“舟水之喻”成为历代统治者的警世名言。《管子》则是中国古代文献中首先直接使用“以人为本”语句的古代文献。近代康有为的“君民同体说”、谭嗣同的“君末民本说”,等等,中国“民本思想”可谓源远流长。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传承又有超越。之所以讲有联系、有传承,是因为我们党提出的“人本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都强调关注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尊重人的价值、关心和保障人的权益等;之所以讲有区别、有超越,是因为从本质上讲,它们属于不同的思想体系,在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以及实践这种思想的道路和方法上有本质的不同。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我们党对“人”的概念理解更为深刻。在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的“民”是相对“君”和“官”而言的。而“以人为本”的“人”是集体名词,是与物相对应的。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存在的“人”是现实的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具有各种社会关系,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创造着社会历史的主体。其中,人民是“人”的核心,是由所有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以及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所结合而成的最大群体。可见,无论是从内涵和外延来看,“人”的概念远远超越了“民”的概念,“人本思想”达到了“民本思想”所没有的高度和境界。二是我们党对“人”的发展条件理解更加深刻。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有积极的方面,虽然都主张“亲民”、“爱民”,主张“仁者爱人”、“造福于民”,但由于受到所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它们都是以肯定和维护封建社会制度为前提,这些主张是实现不了的。而我们党提出的“人本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根植于现代先进生产方式的深厚土壤,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注入了新的内涵而形成的一个崭新的、科学的概念,它强调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全体社会成员负责。三是我们党对“人”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更加深刻。我们党秉承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以“人民”为主体的“人”,是人类文明和一切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改造世界、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不仅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而且强调发展依靠人民,必须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这就较好地解决了发展观中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四是我们党对“人”的天赋平等理解更加深刻。中国共产党的“人本思想”强调所有的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就与中国封建社会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的等级制度,与封建统治者“人治”和“治人”的理念,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就可以从根本上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保障了人的合法权益,促使执政者受到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制约。

2、中国共产党人本思想是对西方人本主义的借鉴与扬弃。一方面,我们党吸收了西方人本主义的合理因素。比如强调“人”是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求尊重人的生命、情感、意志、本能的意义和价值,把人当作世界的本真和最高的存在;主张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反对专制、崇尚自由,反对神权、张扬人性,歌颂人的伟大,赞扬人的价值;致力提高人的地位,维护人的尊严,追求人的解放;继承借鉴了以“自由、平等、民主、人权”为核心的西方人本主义的科学内核,把西方人本主义科学的、合理的、有价值的思想融入到了现代的“人本思想”之中,实现了人本学说的一次历史性的整合,是我们党善于吸收和学习国内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本思想实现了对西方人本主义的否定之否定。我们党的人本思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否定了西方人本主义把“人”理解为脱离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生物学个体,理解为“抽象的人”或“人的一般”的观点,从人和动物的区别、不同社会群体的人和人之间的区别、个人和个人的区别三种意义上来理解人的,它既看到了人的类存在和类价值,也看到了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价值,还看到了人的个性存在和个性价值,使人本思想所理解的“人”与西方人本主义所理解的“人”具有了本质上的差异;否定了西方人本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的欲望和满足的判断,提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的科学论断;否定了西方人本主义认为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最理想、最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点,指出了以公有制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个人类历史发展的光明前景;否定了西方人本主义以少数人的觉悟、姿态、风格为前提,满足少数人需求的自由观、平等观、博爱观,提出了以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平等观、自由观和幸福观。

3、中国共产党人本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没有直接使用过“以人为本”这个概念,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他们发现的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吸收了包括人本主义思想的合理因素在内的人类文化的精华,把人当作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实体来观察,他们不仅从社会、历史的发展的宏观角度得出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而且从微观上关注广大工人农民的生存问题。一方面,明确提出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等重要论断;确立了以全人类都得到自由解放和一切人都获得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科学共产主义信仰和理想。另一方面,他们始终关心无产阶级、劳动群众和全人类的命运,亲身参加人民的革命实践,坚定地相信人民群众一定能够成为建设新社会的主人,一定能够自己解放自己、发展自己,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和平、平等、自由和幸福。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自觉学习和实践包括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内的东西方人本思想的科学营养,又不断总结执政兴国的新的经验,不断吸收时代精神的精华,才有了我们党人本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创新。

二、中国共产党对人本思想的探索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使命决定了“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是指导我们前进的基本理论,是判断党的先进性的核心标准,是衡量我们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尺度。我们党人本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艰难的、曲折的过程,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丰富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对中国共产党人本思想的探索和实践,为我们党人本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1、毛泽东思想对中国共产党人本思想的贡献。毛泽东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是“人本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和身体力行者,他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过程中,对党的人本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四个方面的突出贡献:第一,阐明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并将这一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和中国优秀文化的传统相结合,得出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基本结论,构成了毛泽东“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基础。第二,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除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私利可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不懈的价值追求,从而把人本思想与党的建设理论科学结合起来,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奠定了一块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石。第三,确立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路线。毛泽东首创的群众路线,实质是中国共产党人本思想在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党的建设方面的具体运用和生动实践,他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完全彻底地贯彻到人本思想之中,把人本主义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关心和保障人的权益升华为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宣传群众和组织群众。如果说党的宗旨解决的是“为人民”的问题,党的群众路线则解决的是“靠人民”的问题。这一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我们党人本思想形成的一大创造性贡献。第四,首创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早在1945年7月,毛泽东同黄炎培先生讨论我们党如何跳出“兴亡周期律”的时候,就提出要走民主这条“新路”,并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四万万五千万人口、具有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大国中真正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这实质上也是我们党人本思想的核心。人民民主专政政治制度的建立,不仅使党的人本思想由理论落实到实践,而且为党的人本思想的不断形成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制度保障。

2、邓小平理论对中国共产党人本思想的贡献。一方面,邓小平同志以伟大的实事求是精神和巨大的政治勇气,在党和国家面临重大抉择的关键时刻,对“十年动乱”形成的“极左”思潮进行了拨乱反正,扭转了一段时期内人本思想被斥为资产阶级、修正主义思想,人格、人性、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平等、爱心成为人们思想禁区的状况,使我们党对人本思想的研究和探索,回到了正常的、正确的轨道上来。另一方面,邓小平同志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结合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人本思想的内涵,提出了一系列闪耀人本思想的光辉论点:第一,提升了对人的尊重的认识。邓小平同志不仅主张尊重人的价值,而且认为对人的尊重不是空泛的、虚无的,首先体现为对人民利益的尊重,他积极倡导“尊重个人利益,满足个人需要”,突破了人民利益认识的误区,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落到了实处;他把对人的尊重贯穿于依靠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之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就是集中群众智慧,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结果;他把对人的尊重贯穿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准则之中,不仅个人身体力行,而且要求全党都这样做,尤其是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把对人的尊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二,提升了对人的解放的认识。邓小平同志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人的解放作为共产主义理想的重要内容,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人的解放的基点,进而提出人的经济解放、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的观点。他大声疾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领导开展了以真理标准大讨论为主要形式的思想解放运动,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并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于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他认为人的解放首先是经济的解放,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找到了实现人的解放的现实途径;邓小平同志大力提倡解放人的个性。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质上是从下放权力开始的,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个性解放的成果,我们各个方面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见成效,根本的原因就是给人民群众更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使广大人民群众的个性从束缚他们的旧体制中解放出来,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巨大能量。第三,提升了对人的发展的认识。人不仅有生存的需要,更有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人的需要的多面性和多层次性要求发展的全面性。人的全面发展是促进社会发展成果的主体保证,是推动社会发展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也是邓小平人本思想的重要内容,比如,他大力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人的发展提到了战略高度;提出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把培育“四有”新人,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他主张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力,提出了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的战略思想,等等,都是邓小平同志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共产党人本思想的贡献。我们党成立90年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人本思想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追求,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阶段,党的第三代、第四代领导集体,继承了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亲民爱民、务实为民的人本理念,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不断总结执政兴国的新经验,对党的人本思想作了新总结、新概括。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核心内容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包涵了丰富的人本理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本思想的集大成者,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第一次把“以人为本”鲜明地写进了党章,为中国共产党人本思想的最终形成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综观两代领导集体对人本思想的探索和实践,有下面几条清晰的脉络:一是以人为本思想政治范畴不断拓展。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强化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个根本的价值取向。二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内涵有了新的发展。提出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思想,使惠民目标更加具体化;提出了以“六个更加”为主要内容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新分配政策;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和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出现的弱势群体给与特别关注,为我们党在新形势下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三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时代精神更加鲜明。充分吸取和借鉴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总结并升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宝贵经验,对新世纪新阶段如何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创新,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突破了过去把发展单纯理解为经济增长的局限,把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把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维护和保障人的切身利益、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价值标准,把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这些内容,使得我们党的人本思想,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四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根本要求更加突出。凸现了维护和实现群众利益的根本要求,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同时,还提出要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政绩观。强调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最高标准,高度概括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这个根本问题。要求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按照“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持之以恒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努力做到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中国共产党人本思想的实践意义

第一,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对新时期、新阶段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能够促使我们更好地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更好地把经济发展从主要依赖资源、资金的投入,转到主要依靠劳动者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上来,能够促使我们更好地解决资源、人口、环境的制约,避免“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事情发生,从而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能够促使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更加强调发展的民生目的,使发展能够更好地把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而不是单一的物质需求,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能够促进我们彻底摒弃GDP崇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更好地预防和克服拜金主义、本位主义和见物不见人、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解决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更快、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有利于推动民主法制建设进程。重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作用、尊重人的平等、保障人的权益,是我们党人本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题中之义。因此,践行党的人本思想,对于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坚持以人为本,可以更好地尊重和保护公民个体的合法权益,防止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现象发生;可以更好地调节公民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个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化解矛盾、稳定社会、促进发展的目的;可以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本位作用,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有利于使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尤其是保障广大群众直接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的权利,有利于克服“官本位”的积习,促进政府改进管理和服务,确保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第三,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目标理想和一个实践过程,关键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人为本,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在过去的工作中,一些地方忘记了党的宗旨,丢掉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出现了许多忽视人,甚至敌视人的问题,带来诸多不和谐的因素。比如,贫困人口和社会就业问题,看病难、上学难问题,土地征用、房屋拆迁问题,企业改制问题,滥用资源、环境污染问题时有发生;工程质量问题、安全生产问题形势严峻;有的地方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只要发展经济,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只管发展,不顾及其他的蛮干做法;有的地方盲目追求GDP,把GDP看成衡量一个地方发展的唯一指标,脱离客观实际,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有的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更有甚者,有的地方违背宪法的基本精神,以管理为由肆意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等等。事实证明,经济发展必须与社会进步相协调,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解决经济社会的许多严重问题。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以人为本的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缩小各方利益的差距和不平衡,化解矛盾,消除不和谐因素,尽快扭转经济、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不断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

第四,有利于更好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工作路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是我们党人本思想在党的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对于我们党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更好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坚持以人为本,能够更好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更好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因素、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性,从而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坚持以人为本,能够更好地促使我们党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永不衰竭的生机和活力;坚持以人为本,使我们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防范和制止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构建更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坚持以人为本,能够促使我们加快推进依法治国,不断扩大党内民主,进而带动全社会民主进程的加快,促进人民群众更好地参与国家管理,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更好地促使我们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全心全意把人民托付的各项事业办好,更加有效地防止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使我们党在各种考验和风险面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D261

A

1672-4445(2011)06-0036-05

2011-05-06

傅小青(1963-),江西进贤人,中共进贤县委党校校长,主要从事党建理论研究;杨新华(1963-),江西进贤人,中共进贤县委党校讲师,主要从事党建理论研究;章新根(1967-),江西进贤人,中共进贤县委党校讲师,主要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责任编辑:钟 晟]

猜你喜欢

人本中国共产党群众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本计算
八戒审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