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经济过热中的冷思考
2011-08-15许正中
■ 许正中
治理经济过热中的冷思考
■ 许正中
中国政府今年以来连续四次上调准备金率,标志着政府提前实行紧缩货币政策来抑制经济过热风险的决心。在治理经济过热中,如何谨防出手过快过狠,避免导致经济过热迹象之后的过冷和经济低迷,防止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成为决策者必须把握的。治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不能“猛刹车”,应该采取“点刹”的做法,渐次降速,是我们需要冷静思考的战略支撑点。
调控应顺应国际潮流 防止出现回波呛水
2011开年之后,先发国家如美、欧出现严重通缩,却依然可能实行极大的“货币宽松”政策,2010年美、日整体通胀都在微乎其微的1%以内。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超过60%,广东等沿海城市的外贸依存度超过125%,大量依存国外市场要求我们提升调控水平,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引起一定程度的出口减少和进口增加,美国大量印钞,可以将通胀压力转嫁给国外,但中国却无法将通胀压力输出。
当今世界,国际经济一体化,大家共处一个国际货币池,货币的跨境流动成为常态,全球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压力仍很大,中国旱情推高了粮食价格,中东动荡抬高了油价,日本地震和海啸扰动着市场预期,美联储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经济复苏的大趋势使得投资者们大量的买入普通股票,并且出售一部分为了渡过危机而购买的政府债券。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剧增,中国政府的单方面加息对于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不一定尽如人意。虽然通常认为货币发行过多导致了通胀,但目前通胀压力中农产品及原油价格上涨是主要因素,中国的通货膨胀是一种由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的混合型通胀,加息对抑制需求有作用,但对工资增加、粮食和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的通胀却无能为力。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国际贸易的兴盛和金融管制的放松,全球货币的增长速度一直比经济增长的速度多一个量级,但全球却经历了一个美妙的高增长低通胀时代,货币的增加并不天然导致通货膨胀。加息并非是当前宏观政策的最优选择。中国在全球金融海啸后期,率先与国际主流国家货币不同步,说明中国货币投放策略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足。中国自觉地站在美元、欧元、日元继续最大流量实施“宽松货币”策略的“对立面”,将使人民币在未来一段时期另辟挫折的新路,产生更大难以把握的波折方向。世界各国进入整体加息周期,中国则需要更审慎、艰难、机智的策略来加以应对这种矛盾。笼统地加息,有悖于扩大内需的长期发展政策,无助于宏观经济和物价的稳定。如果操作得不好,会造成中国政府为其他经济体的治理埋单,使刚刚回暖的世界经济重新探底。
热钱的全球游荡 呼唤调控的国际视野
再来谈谈热钱的问题,现在究竟有多少热钱流进中国,谁也说不清楚,有迹象表明,“热钱”从2005年起更多地流进了我国,对其估计数量也不断地刷新记录。在2005年,经估计流进的“热钱”约有500亿美元,从此以后,这个数字就不断攀升,从3000亿美元、5000亿美元、8000亿美元到17500亿美元。不管数字如何,有许多证据表明大量的“热钱”流进了中国。“热钱”源源不断地涌进我国,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热钱”流进我国需要用美元兑换人民币,这样就增加了外汇市场上人民币的需求,导致了人民币汇率升值。而人民币升值又将导致国内生产总值的下降和失业率的增加。从通货膨胀本质分析,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热钱流入与通货膨胀之间具有棘轮效应,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国际视野调整货币政策、优化利率,调整货币政策要坚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原则,双向浮动的汇率与利率政策组合,同时防止热钱快速撤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如何更好地监督资本流动和全球流动性,如何为应对系统性危机加强金融安全网,以及如何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等问题被推到了此次宏观调控的战略节点。
最近全球的趋势是,政府屈服于公众压力,上调补贴、失业救济金和工资。这将继续加大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压力,恶化近期许多商品的供需不平衡问题。从长期来看,表面上增加的消费者需求可能会导致企业将上涨成本转嫁给最终消费者,可能会抑制短期的消费增长。实践证明,总量调节的“软政策”在中国国情下似乎总是无效,有时得到的甚至还是负效果。假如货币减少了,贷不到款的却不一定是那些已经发“热”的企业,反而更可能是那些急需资金的企业,假如税收增加了,多纳税的也不一定是那些需要抑制的行业,反而通常是那些急待发育的行业。因为中国经济的问题并非单纯的总量“过热”或“过冷”,而是有热有冷。相对而言,呈现出冷热不均、温差失调的局面,是结构问题而非总量问题,是制度性障碍而非技术性误差,调节总量的货币政策显然不如调节结构的财政政策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必须摒弃有关当前通胀飙升是暂时现象的观点。除非经济萎靡不振,否则就算食品和能源价格在未来几个月内有所缓和,核心价格压力仍会加大。需要注意的是核心价格开始与先发国家脱钩,这就要求大幅度加强汇率弹性。如果不能采取果断行动,中国将不得不忍受结构性通胀率远高于以往水平的局面。
激发市场活力 警惕经济硬着陆
在过去30年间中国经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不断采用顺应市场的新策略和新政策。而世界在变化,中国的国情也在变化,尤其在美国金融危机后的新的经济格局下,因此中国政府需要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的新对策。
中国数十年来实行的金融压制导致广义货币供应量(M2)扩张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82%,这为投机行为提供了庞大的潜在流动性;而实际存款利率为负,又鼓励储蓄者积极寻求替代性选择。这样就有足够多的货币资产为规模大得惊人的泡沫提供资金,中国政府对定价的干预扭曲了市场,造成各种可能远远偏离平衡的价格背离现象。从蔬菜到住房,中国政府的控制价格努力只是在市场寻求平衡期间将负担转嫁给了供给方。随着流动性从一类资产转移到另一类资产,于是在投机者与政府之间便形成一种形同“打地鼠”游戏的局面。
在中国的国民支出中,消费只占36%,居世界最低水平。相比之下,投资金额在总支出中占近一半。发展要可持续地顺利进行,这两者的比例就需互换。通货膨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通货膨胀做出过激的反应。现实情况常常是政府出台应对通胀的政策,反而导致劳动力、食品、石油价格都不断上涨,通胀也因此加剧。中国政府需要在教育、社保和医疗方面发挥作用。
要治理目前中国经济过热的迹象,还需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利用利益刺激和竞争激励。这种刺激和激励,对企业生产者和投资者来说就是利润刺激;对作为消费者的居民来说,就是选择最有效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实现使用价值最大化和最优化组合的刺激;而对作为劳动力供给者的居民来说,就是自愿接受进一步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能力,进而在激烈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谋求更好的职业和报酬的刺激。其结果就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足够的内在动力。中国在未来开展竞争的立足点,不能仅是商品化的大规模制造,而必须是创新和各个生产行业推动的新型服务,市场在推进技术进步方面具有其它机制不可替代的功能。其原因主要出自市场竞争的外在强制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迫使经济当事人要不断地、积极主动地在科技投入、研究开发、引进吸收消化先进的技术设备等方面努力进取,以便在竞争中以性能更好、质量更高、价格最廉、成本最低的商品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获取更多的利润,从而在激烈争中迫使劳动者和管理者不断地自觉接受培训、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等,也有助于推进科技进步。通过建立主体公平的市场环境,规范投资行为。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客观要求,必须相应增加对于国内经济发展所需的机电、高新技术产品以及资源型产品的进口,做到进出口总体平衡,略有盈余。要进一步放宽对境内居民和企业的持汇和购汇限制。要进一步促进货物和服务贸易便利化,逐步由经常项目强制结售汇制度向意愿结售汇制度过渡;通过提高居民境外消费和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去”,以增强贸易项目和收益项目的平衡能力。
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