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之忧
2011-08-15观察家
■ 观察家
通胀的阴霾挥之不去,已成当前经济发展的头号敌人,亦困扰着居民的正常生活。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5.4%,创32个月以来的新高。专家分析,4月物价回落缓慢,CPI仍将在高位运行,上半年能否见顶还不好说,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受困于通胀,全球都如此。这是各国抗击国际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大规模救市措施在促进经济止跌回升、缓慢复苏的同时,也因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而为高通胀的发生准备了条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猛涨,就具有明显的金融化特征。受此影响,我国能源、原材料价格上升,并向下游传导。目前大宗商品的价格在国际市场流动性充足的情况下,涨幅最高。一季度,我国出现自2004年以来的首次贸易逆差,部分原因就与进口原材料、商品价格上涨有关,未来势必将转化为终端用户的价格上涨,通胀压力由此加大。
除了输入性通胀之外,国内因素亦不可忽视。货币供应加大、农产品价格上涨、工资上涨、市场预期和投机炒作等都构成了加剧通胀的重要因素。
“通胀猛于虎”,已成共识。普通民众每天都会从生活的点滴中体会到通胀之害,尤其是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农村贫困居民受害最深。因为,在收入不能较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就意味着生活水平的下降,甚至陷入困境。目前,民众的这种深切感受要远胜过统计数据对通胀程度的描述。也就是说,实际的通胀水平比现在要高。这与统计方法和选取的样本篮子有关。我们并不认为是统计部门刻意为之,或曰“数据造假”,但是,决策部门必须针对此数据,把居民的真实感受考虑进去,为科学决策服务,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服务。
通胀之下的民生,艰难而纠结。这不是政府愿意看到的景象,其关乎政府的承诺和社会的稳定。国际上,高通胀之下的民生艰难乃至持续恶化已经成为社会动荡的重要诱因。而动荡之下的社会,民生只能是更加糟糕。如此恶性循环必然持续激化社会矛盾,乃至引起社会仇恨和种族屠戮。我们认为,基本的生存权始终是人的首要权利,保护了民众的生存权才谈得上发展权及其他权利。因此,政府发誓要将通胀之“虎”驯服,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内,并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也是最为紧迫的任务。这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
但是,由于这一轮通胀成因非常复杂,治理难度大,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的。在思想上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在一定时期内适当提高通胀的容忍度是务实的,比如政府将通胀的控制目标定在4%左右就是如此。因为,经过努力也不见得能达到这一目标,更何况是传统的3%。当然,不能仅仅提高控制目标,而要着力进行综合治理,不能让民众对政府失去信任。民生改善是检验通胀治理成效的重要标准。
在通胀条件下改善民生,首要的是增加收入,提高支付能力和水平。对于不同群体而言,其关注的重点和要求会有差异。政府需要顺应这种诉求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为,更加高效地解决民生问题,并获得民众的理解和拥护。比如,对于城市的低收入群体来说,发放物价补贴和提高社会保障标准最直接最有效,而对于其他普通城市人群来说,适当提高工资水平或者物价补贴,减税、提高利率等是必要的备选项;对于农村贫困居民来说,提高救助和低保标准最管用,而对于普通农户来说,提高种养补贴标准,尤其是农资价格补贴,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让农民在农产品价格上涨中真正得到实惠。“8分钱一斤卷心菜逼死菜农”、“(青菜)白送喂猪还要靠关系”、“用机器碾碎所有青菜”等悲剧一定要避免。
在直接补贴的同时,还要通过其他的手段综合治理通胀。行政手段通常难以持久,就像控制房价一样,硬规定价格必须下降百分之几比较困难,而采取增加市场供应是正途,同时采取限制房地产开发商牟取暴利是可取的,但需要辅之以遏制腐败成本向房地产成本分摊从而挤掉价格泡沫,减轻民众的购置成本,并缓解通胀压力。
引导民众预期非常重要。在当前情况下,很多时候物价上涨是由市场谣言和涨价预期引起的,从而引发市民抢购风潮,“抢盐闹剧”就是起于谣言;日化品、方便面囤积就是预期涨价下引发的。若不正确引导,“抢购”还会上演。由此,会更强化物价上涨预期,增加通胀压力。
必须理顺市场结构,推进流通体制改革。“菜贱伤农”、“菜贵伤民”都是流通中层层加码和高物流成本造成的。终端物价高企,推高通胀水平,而源头却没能得到实惠,折射出市场结构及其治理机制的扭曲。农产品价格不能大涨,甚至出现大跌,而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柴油等价格却不断上涨,“进出严重不对等”,这种失衡的价格调节是不公平的、有害的。这种局面必须改变,否则,两头都不讨好,政府将陷于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