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中的社会治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2011-08-15唐明贵周燕燕
唐明贵 周燕燕
试论《大学》中的社会治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唐明贵 周燕燕
《大学》是一部在中国传统社会后期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儒家经典,它系统地阐述了儒家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圭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治理模式,展现了古人对实现和谐有序社会的向往。时至今日,《大学》中“修、齐、治、平”的社会治理思想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其中“修身”为治乱之本的思想启示我们个体道德境界的提升是实现社会整体和谐的起点;“齐家”为治国之基的思想启示我们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紧密相连;“国治而后天下平”的思想启示我们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矩之道”的运用,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离不开正确的用人准则的贯彻落实。
《大学》;社会治理;现代启示
《大学》是一部在中国传统社会后期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儒家经典,它系统地阐述了儒家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圭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治理模式,展现了古人对实现和谐有序社会的向往。时至今日,《大学》中所蕴含的社会治理思想,通过我们重新的解读,仍然可以给新时期的和谐社会建设以巨大的启迪。
一、《大学》中“修身”为治乱之本的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在《大学》的作者看来,“修身”为治乱之本。他讲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1]也就是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存在着不可颠倒的逻辑次序,后者的实现必须以前者的实现为基础,而“修身”为基础之基础。《大学》的作者又进一步指出:“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2]朱熹注曰:“辟,犹偏也。五者,在人本有当然之则;然常人之情惟其所向而不加审焉,则必陷于一偏而身不修矣。”[3]可见,个体如果不注重自身品性修养的话,其思想在“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这五种本能心理的影响之下就很容易出现偏差,从而使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失去和睦。“家齐”无法实现进而“国治、天下平”的实现也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因为“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存在着如上的逻辑关系,所以《大学》的作者总结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4]上自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把修养自身的品性作为根本。若没有将这个“根本”做好,或者是不分轻重缓急,将本末倒置了,那“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既然“修身”为治乱之本,那么“修身”应如何进行呢?《大学》的作者指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5]可见,在《大学》的作者看来,“修身”的关键是要在“格物致知”的基础之上做到“诚意正心”。
“格物致知”,就是说要通过对万事万物原理的研究来获得知识。朱熹对“格物致知”的基础性作用有精辟的阐释:“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6]意思就是说,人的内心都是具有认识事物原理的能力的,天下的万事万物也都是蕴含着有待认识的原理在其中的,如果人的认识范围还不能彻底地涵盖万事万物之中的原理,那么人的知识就会显得很有局限。所以《大学》一开始就教人去接触天下的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以求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个体长期的用功,总有一天自己的内心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会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自己内心的认识能力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而再无蔽塞之处。所以说,只有通过“格物致知”,人的内心才能达到“物格致知”的境界。
“诚意正心”,就是说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心思端正。对于“诚意”,《大学》的作者讲道:“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7]意念真诚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不好的气味和喜爱美丽的颜色一样自然而然,这样才能让自己感觉到心安理得。所以说有道德修养的人即使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严格地要求自我。对于“正心”,《大学》的作者讲道:“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8]朱熹注曰:“忿、恐惧、好乐、忧患”,“盖是四者,皆心之用,而人所不能无者。然一有之而不能察,则欲动情胜,而其用之所行,或不能不失其正矣。”[9]愤怒、恐惧、喜爱、焦虑这四种主观情绪都是人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个体的“心”只有除去这四种主观情绪的干扰而做到“无”,“心”才能保持在“正”的状态。“心有不存,则无以检其身,是以君子必察乎此而敬以直之,然后此心常存而身无不修也。”[10]“心”不能保持在“正”的状态,人就无法判断自身的“修”与“不修”。所以说,“修身”要“先正其心”,君子必须时刻使自己的“心”保持在中正的状态,如此以往,做到“身修”就没有什么困难的了。
综上可见,“修身”的过程也就是主体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道德境界的过程。应该说先贤所讲的“修身”为治乱之本的思想是有其价值合理性的,它启示我们,个体道德境界的提升是实现社会整体和谐的起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能忽视对每个公民道德领域的建设。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出现的很多不和谐现象,如家庭生活中婚外恋比率不断攀升、企业经营中制假售假屡禁不止、政府官员中贪污腐败接连出现等,其实都和行为主体道德修养欠缺有关。因此,要想实现社会的和谐,就必须密切关注每个社会成员道德境界的提升。此外,在个体道德境界的提升方法上,我们同样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首先,个体道德境界的提升应从“格物致知”即提高主体的科学文化知识入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会自发形成的,个体只有通过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才能对世界的本来面目有一个客观的了解,才能对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把握,从而更坚定地站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来,为自身道德境界的提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个体道德境界提升的关键在于“诚意正心”,即要使个体做到意念真诚、心思端正。社会上有些人天天都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结果却是做了不少坑蒙拐骗的事情,究其原因就是这些人意念不真诚。社会上还有部分人很懂得“自我牺牲”,他们会自觉地去压制自身不好的想法从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要求,这部分人也许会在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都做得很不错,但他们同样属于意念不真诚之列,究其原因就是这部分人虽然做到了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但这对于其自身来讲是要通过一番艰难的抉择、割舍才能做到,其内心并没有真正达到“心无旁骛”的道德高度。所以说,个体如果真正做到了意念真诚,是不会心口不一的,也不会出现重重的内心挣扎。个体道德境界提升的关键在于要使每个人都真切地认识到道德原则的价值合理性,把社会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内在的本能需求,把践行社会道德规范变成发乎于心、自然而然的事情。“正心”,就是要做到心思端正,让自己的思想、行为始终不受外界不利因素和自身私心杂念的干扰。心思端正了,人们就会对是非善恶保持正确的判断,就会及时发现并纠正自己的偏颇之处,使自身道德境界的提升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心思端正了,人们就都能客观地对待自己、他人与社会,做到“不怨天,不尤人”,冷静地面对困难、挫折和荣誉,做到“不因物喜,不以己悲”。这样一来,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就会减少很多,和谐社会的实现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齐家”为治国之基的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我国古代的血缘宗法制度决定了其“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放大。“齐家”为治国之基,这一思想在《大学》作者的笔下得到了明确的阐述。《大学》的作者写道:“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11]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12]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和睦之后才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和谐。
《大学》的作者认为“齐家”为治国之基,其理由如下:首先,只有管教好自己的家人,才能进一步去管教好别人。“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13]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管教好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那是没有的。其次,“齐家”之道与“治国”之道是相通的。“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14]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官长,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15]只要做到了“齐家”,君子就算是不出家门,也同样可以为社会政治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最后,家人的团结和睦与社会的稳定和谐是紧密相连的。“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16]一家仁爱,一国也会兴起仁爱;一家礼让,一国也会兴起礼让。“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17]让自己的家人都能够和睦相处了,然后就能够起到好的示范作用,从而让一国之中的所有家庭都和睦相处;让自己兄弟之间的关系融洽了,就能够为社会上所有兄弟之间的相处做出好的榜样;当一个人无论是处于父、子、兄、弟何种角色都值得人学习时,老百姓就会去主动效法他,由此和谐的社会风气也就自然形成了。
由上可见,“齐家”为治国之基,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齐家”呢?在《大学》的作者看来,“齐家”关键是要做到以“恕道”治家。“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18]尧帝、舜帝用仁爱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学习以仁爱待人;夏桀、商纣用暴力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学会了彼此残杀。统治者的命令与自己的实际做法相反,老百姓是不会服从的。所以说品德高尚的君子一定要懂得以恕道治家:凡事保证自己先做到,然后才去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19]自己不能够以恕道待人,却想让别人心悦诚服,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说,要想使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和睦,关键是要做到以恕道治家。
在现代社会变迁中,一切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这一点却是没有变的。因此,古人“齐家”为治国之基的思想仍然可以给我们以启示。
首先,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紧密相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一定不能离开和谐家庭的建设。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和最可持续的细胞组织,紧密地联结着个体与社会,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和谐的家庭可以为个体的生活提供温馨的精神港湾,使个体能够精神百倍地去学习、工作、奉献社会;和谐的家庭可以为个体的社会化提供良好的开端,使个体懂得如何去与他人交往、团结他人、融入社会;和谐的家庭可以让个体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和谐家庭独特的社会扶助功能是任何组织机构都无法替代的;和谐的家庭可以发挥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和谐的道德风气在社会上流行开来,从而为社会的安定团结、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由此可见,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而家庭的不和谐则是很多社会问题的发端,家庭的和谐与否与社会的和谐与否紧密相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一定不能离开和谐家庭的建设。
其次,实现家庭和谐的关键是要懂得以“恕道”治家。我国现代的家庭绝大多数是核心家庭,即由父母和子女构成的小型家庭。现代新型家庭的和谐同样需要做到以“恕道”治家。发扬“恕道”要做到严于律己。俗话讲:“子不孝,父之过。”如果自己的子女不能够做到孝敬老人,身为家长的就应该首先反思:我是不是做到孝敬老人了?我有没有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如果家长自身都做不好,那就难怪子女会跟着学样了。所以说家庭是子女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家长必须要增强垂范意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加强自身修养,给后辈塑造一个良好的榜样形象。发扬“恕道”还要做到将心比心。将心比心也就是说凡事要多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凡事要多在自己身上发现不足,不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不将自己的过错推卸给别人。试想如果夫妻之间在相处时都能够做到互尊、互重、互让、互谅,那么很多家庭矛盾就不会产生;如果夫妻之间在矛盾产生时都能够做到客观地对待矛盾、冷静地分析矛盾,多回想对方的好,多检讨自身的错,那么很多家庭矛盾就能够化干戈为玉帛,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三、“国治而后天下平”的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大学》的作者提出了“国治而后天下平”的[20]思想,认为只有将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之后才能使天下都太平。那么,何谓“国治”呢?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解释就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21]可见,“国治”就是要使每个人都能够知道自己所担当的社会角色并且能够恪守自己的本分,从而使整个社会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谐状态。那么,“国治”的目标应如何实现呢?
其次,“国治”目标的实现要求统治者要做到得民心。《大学》的作者讲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23]统治者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矣。”[24]统治国家的人不可以不谨慎,稍有偏失民心的地方就会被天下人推翻。要想做到得民心,统治者就应该“先慎乎德”,即以“德”作为治国的根本,以“德”来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作者接着讲道:“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25]有德行才会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能保有土地,保有土地才会拥有财富,拥有财富才能进行国家建设。“德者本也,财者末也。”[26]德是根本,财是枝末。统治者以德为本就能掌握正确的财富增长方式,使“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27]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的人勤奋,消费的人节省,这样财富便会时刻保持充足。反之,“外本内末,争民施夺。”[28]统治者如果把根本与枝末内外颠倒了,那就必然会去使用与民争利的错误方式聚敛财富。“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29]与民争利最终只能使统治者失去民心失去天下,只有散财于民才能够做到得民心得天下。
最后,“国治”目标的实现要求统治者要做到亲贤臣、远小人。《大学》的作者讲道:“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30]一个大臣如果是具备了诚实厚道、心胸宽广的品格,他即使是再没有其它特别的本领,也算得上是一个贤臣。反之,如果一个大臣阴险狡诈、心胸狭窄,他就算是再有本领,那也是会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小人。“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31]做了国君却还一心想着聚敛财货,这必然是有小人在诱导。如果国君还对这些小人委以重任,让他们去处理国家大事,那肯定会使天灾人祸一齐降临。这时即使再重用贤人,那也是回天无力了。“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32]所以说一个好的统治者一定要做到亲贤臣、远小人。统治者发现了有德之人而不选拔,选拔了而又不重用,这就是轻慢;发现了无德小人而不罢免,罢免了而又不让他们彻底远离,这就是过错。“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33]喜欢众人所厌恶的小人,厌恶众人所喜欢的贤臣,这就叫做违背民心人性,统治者必将自食恶果。可见,统治者在用人方面一定要坚持以德为先的原则,做到爱憎分明,符合民意。
我们重温古人“国治而后天下平”的思想可以发现,虽然时代不同了,国家性质不同了,但古往今来的治国原则却是有很多相通之处的,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仍然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执政者要想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要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国家各级执政者直接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其一言一行都是人民群众用心关注、模仿的对象,其一举一动都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和示范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高度重视国家各级执政者榜样示范作用的发挥,国家各级执政者都应该自觉地做到以身作则,积极地带头践行社会道德、制度、法律规范,由此一来,上行下效,和谐的社会风气自然就形成了。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不时可以看到有些执政者“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行为。可以肯定地讲,这种不能够以身作则的执政者是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的。“正己”是“正人”的必要前提,尤其是对于各级执政者来讲,在以身作则这个环节上更是不能有丝毫懈怠。执政者以身作则所传达出的就是“无声的命令”,其力量甚至要大于一些有形的规定。所以说作为一名优秀的执政者不仅要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而且还要在道德品质修养、日常行为举止等方方面面都严于律己、慎之又慎,时刻为人民群众做出积极的表率,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先进代表。
其次,执政者要想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要切实地做到得民心。古人讲“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执政者得到民心,全国上下就能做到众志成城,共同为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执政者失去民心,全国上下就会变成一盘散沙,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也就成了水月镜花。几千年来国家治理的兴衰成败都逃不过这一定律。虽然历史上许多统治者都知道“得民心”的重要性,但却并没有阻挡住其政权的垮台,这说明知不知道“得民心”是一回事,事实上能不能做到“得民心”又是另一回事。我们当前的执政者要汲取历史教训,除了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得民心”的重要性之外,还要将其切实地落实到实践中,保证在“得民心”上取得实效,不断地给人民群众带来看得见的实际利益。据中国学界关于和谐社会的首份研究报告显示,在社会各阶层对近10年来获益最多的群体的排序中,69.84%的人认为国家官员是近年来获得利益最多的群体,这不能不让我们感到担忧。所以说,当前执政者要想“得民心”就必须在促进经济发展带领人民富裕起来的基础上,完善各项经济法律制度,解决好社会利益的分配问题,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机制和财政支出方向,严肃查处各级国家官员滥用公权、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做到最大化地让利于民、造福于民。
最后,执政者要想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要坚定地贯彻落实正确的用人准则。自古以来,为政之要在于人。用对一个干部就会造福一方,用错一个干部就有可能为祸一方,所以说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优秀的党政人才作为保证,优秀党政人才的选拔任用离不开正确的用人准则的贯彻落实。当前党政干部的选拔任用首先要贯彻落实“以德为先”的准则。“以德为先”要求执政者在选拔任用干部时,不仅要把好工作关、能力关,而且要更加严格地把好政治关、道德观。面对工作能力相当的干部,要优先提拔在“德”上表现更为突出的;对于在“德”上存在严重问题的干部,能力再强也不能提拔重用,就算是之前得到提拔重用的,也要坚决地调整下来。其次,当前党政干部的选拔任用还需要贯彻落实“符合民意”的准则。人民群众不仅是国家各级领导干部的服务对象,而且还是国家各级领导干部好与不好、行与不行的最终评判者。所以说要想保证选人、用人的准确性,就必须把对干部的评价权、选择权交给人民,使选拔上来的干部能够符合民意。总而言之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正确的用人准则的贯彻落实,执政者要让那些道德品质高尚、工作能力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干部得到应有的提拔重用,让那些个人品质低下、业务能力平庸、激起人民公愤的干部受到应得的惩罚限制。不让好人吃亏,不让小人得利,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以上就是《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治理思想及其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几点启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党和政府要想在新时期全面进行社会治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应该不断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使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朱熹.大学章句集注[M].中国书店,1984.1.4-5.5.1.1.3.4.4.4.4.1.1.5.5.5.5.5.5.5.1.2.6.6.6.6.6.6.6.6.7.8.7.7.
唐明贵,聊城大学思政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周燕燕,聊城大学思政学院硕士生(邮政编码252059)
B222.1
A
1672-6359(2011)03-0044-05
(责任编辑 曹连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