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独辟蹊径的新著——评《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民营化:新制度主义视角》
2011-08-15□倪星
□ 倪 星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荡涤了整个西方世界,关于这一浪潮的研究论著可谓卷帙浩繁,要在其中体现出自己的研究特色,实属不易。邓念国博士撰写的《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民营化:新制度主义视角》一书,从社会保障这一特定公共服务领域对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大潮进行阐述。这一独辟蹊径的做法,既切合了自新公共管理运动以来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的实际,又体现出对社会保障变革进行研究的理论演进趋向,使公共管理的研究从一般理论研究落实到具体领域,使研究更具体、更深入,为公共管理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论域。
该著不同于社会保障的一般论著,其分析范畴与视角也颇为独特。作者以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为研究时段,以北美、欧洲、澳洲、日本为研究空间,以养老保险、医疗保健、社会救助为研究领域,重在这些国家在社会保障各个方面的民营化。作者试图回答两个问题:(1)各国社会保障民营化产生、发展和演变路径,在不同项目上的民营化具体方式、措施与进展;(2)影响社会保障民营化的内外因素。
著名社会保障专家哥斯塔·艾斯平-安德森在其《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以及《转变中的福利国家》两本书中,对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制度变革进行了类型学的划分,其基本分析理路是按照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进行的,留给了我们许多宝贵的理论遗产。邓念国博士在回答上述问题时,跳出政治经济学的传统分析路径,借鉴新制度主义的基本分析理路,构建出自己独有的分析框架。借鉴了“福利制度的新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从政治制度主义的视角出发,对西方福利国家的民营化变革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影响社会保障民营化的因素不仅包括环境变量和制度变量,还包括行为变量。
作者在分析环境变量对社会保障民营化变革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之后,重点研究制度变量与行为变量的影响,从而建构了内生性双变量模型。在分析制度变量时,揭示国内民主政治制度、政治权力结构、政党结构与意识形态、传统观念、政治惯例、政治参与者网络结构、国家—社会关系结构、现有福利制度安排模式等等制度变量对制度维持与变迁的重要影响作用,特别是一些制度性结构形成强大的路径依赖性,对社会保障民营化变革形成抵制和制约。在分析行为变量时,作者还吸收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成果,将政治行动者的偏好、行为与反应纳入行为变量,分析它们对民营化变革的途径、方式、手段和过程中的重要决定作用。
作者将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化过程总体上分成制度维持与制度变迁两大类。一方面,运用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揭示制度作为一种内生变量,对决策参与者的行为影响;另一方面,运用制度变迁的非均衡与学习理论,揭示决策的各方参与者行为变量对社会保障民营化变革的影响,作者得出两个基本结论:(1)由于西方各国的环境变量、制度变量与行为变量的共同影响,各国社会保障民营化产生、发展和演变路径不同,不同项目的民营化手段、方法、程度也不一致;(2)影响社会保障民营化的内在因素主要有两类,即制度变量和行为变量,制度变量对民营化的推行起着重要约束作用,民营化变革存在路径依赖现象;民营化变迁具体方法、手段和措施还受到行为变量的影响。
总之,该著运用制度分析的方法,对作为公共管理重要领域的社会保障制度变革进行了研究,既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也开发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模型。该著独辟蹊径、匠心独运,可称之为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一枚精巧的玉石,值得仔细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