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理论创新

2011-08-15张小平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全球化矛盾文明

□ 张小平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战略任务。和谐文化的提出,直接回答了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关键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深层次问题。从理论的角度看,既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又结合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创新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和谐文化的创新特征

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总是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审视时代特征,提出时代赋予自己的历史任务,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

1.和谐文化把握了时代主题,抓住了时代特征,体现了时代精神

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和全球发展趋势,是党的理论创新的一个基本前提。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能及时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深刻分析当前世界主导潮流,把中国的问题放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去思考,从而实现理论上的与时俱进。

和谐文化把握了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旨在加强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和谐文化抓住了时代特征。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构成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一方面,全球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反全球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当今文化并未因世界经济和科技的一体化而“趋同”,反而是向着多元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是趋同,一方面是多元,两者同时并存。

和谐文化赋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改革发展的最新实践相结合,生动体现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2.和谐文化将文化理念从工具层面升华到价值层面

和谐文化表明了一种新的文化发展观。没有文化的发展,只是一种没有灵魂的经济增长。和谐文化就是要抛弃狭隘的、工具性的文化观,将和谐作为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赋予文化本身以目的与意义。从文化价值观的意义上来理解和谐文化,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理解以人为本,理解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3.和谐文化确立了文化的战略地位

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的认识不断升华。从十六大提出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论断,到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关于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明确要求,再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任务,表明党在新时期对文化问题的认识已从指导思想、执政能力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和谐文化的提出,确立了文化在与经济、政治、社会四位一体协调发展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要求从“文化”的战略高度审视和解读和谐社会。

二、和谐文化对和谐社会的深层次解读

“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1]和谐文化的提出,无疑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对和谐社会的深层次解读。

1.用和谐的思维方式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的思维方式,引导人们在和谐思维支配下认识矛盾、化解矛盾,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

和谐社会需要调节利益关系。妨碍社会和谐的因素很多,利益因素最为关键。经济发展带给不同个体和不同阶层的收益并不相同,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的差距客观存在。和谐社会是各个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通过社会管理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创新,建立合理的利益格局,在公平和效率之间保持必要的平衡,是维护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同时保持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本途径。但是,合理协调社会的复杂利益关系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依据什么样的法律和道德来调节社会利益冲突?利益协调机制该怎样建立?和谐文化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比如,为什么要关注弱势群体?不仅是社会稳定、协调发展的需要,是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的需要,更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条件,只有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全人类的幸福。有人将“和谐论”与“矛盾论”对立起来,认为矛盾论是运动的,和谐论则趋于静止。预言和谐哲学将代替矛盾哲学,和谐论优于矛盾论,这些均是对“和谐”概念的误读。

近年来,随着中国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快速转型,社会不和谐的信息时有传递,社会生活中出现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国社会进入了矛盾多发期。其中大部分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是可以化解的非对抗性矛盾,需要通过某种机制来调节。和谐当然不否认矛盾的存在,讲和谐不是为了掩盖矛盾,也不是不讲矛盾的斗争性,而是区别矛盾斗争的不同性质和具体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采用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矛盾和化解矛盾,把“和谐”作为处理矛盾的一种方法,善于从对立的事物中看到统一性,看到它们怎样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进而找到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社会是否和谐,并不是看是否彻底消除了不和谐因素,而是看整个社会的和谐因素是否占主导地位,特别是一些关键的领域和制度的安排是否比较和谐。建设和谐文化,并不是无视客观存在的各种矛盾,更不是要去掩盖和抹杀这些矛盾。恰恰相反,是要正视这些矛盾,鼓励人们用适当的方式去解决这些矛盾,在解决矛盾的基础上争取达到比较和谐的状态。在采用解决矛盾的方式方法时,不是要激化和扩大矛盾,而是要尽最大努力弱化这些矛盾的强度,通过寻找和扩大共同点,取得有利于矛盾各方的最佳结果,从而促成社会关系和人们之间的团结和谐。

2.以和谐的发展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过去10年,中国的年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创造了经济奇迹。但是,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带来的生态危机,使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加大,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异常紧张,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十分迫切。同时,由于发展的不同步性和不平衡性使得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与人之间贫富差距拉大,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十分突出,缩小这些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面临的紧迫任务。和谐文化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和谐的发展方式,这种新的发展方式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道路;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共同发展,提倡宽容协作、平等竞争;在处理城乡、区域之间的关系上,强调协调发展、统筹兼顾。以和谐为价值取向,尊重差异、承认矛盾,着眼于发展,致力于和谐,对于差异和矛盾,用和谐的思维去认识,用和谐的态度去对待,用和谐的方式去处理,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这种和谐的发展方式是要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形成和谐的合力,共同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协调进步而努力。

我们可以分析“和谐社会”应该有哪些方面的和谐,对当前的中国来说,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要达到城乡结构的和谐、区域结构的和谐、社会阶层的和谐、就业结构的和谐、代际结构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价值观的和谐以及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国际交往环境的和谐等等。但更重要的还在于,什么是“和谐”,社会怎样才算“和谐”,已成为人们关注社会问题的基本落脚点。和谐文化正是基于和谐社会实践的需要应运而生,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发展方式、新的价值理念,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方向和思想动力,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撑。

和谐发展要求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一个和谐社会,最根本的在于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和谐。当前,社会成员之间、社会阶层之间存在的不和谐因素,既是基于所获得的利益各不相同,更是源于利益获得方式的巨大差异。和谐文化,要求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参与社会进程,分享改革与社会发展成果,维护每一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方面要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引导群众正确看待收入上的差别,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另一方面要树立和谐发展的观念,关注民生,了解民情,激发每一位劳动者的创造活力,营造公正和谐的社会氛围。

三、和谐文化对西方文化霸权的积极回应

各民族文化包括宗教、人文精神虽千差万别,但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对话和交流,求同存异,妥善解决它们之间的分歧。“文明冲突论”和者甚寡,对抗更不得人心。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将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

1.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坚持多元文化的互补共荣

当今世界东西方之间、南北半球之间存在着经济、科技发展的不平衡和文明的差异,表现为强势的西方发达国家和西方文明对弱势的非西方发展中国家和非西方文明的冲击和影响。经济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他们为全球化进程制定规则和秩序,向非西方的发展中国家施加影响和压力,使其接受有利于西方的国际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经济上的支配性力量衍生出文化强势。美国强势文化利用其资本、科技和市场优势对其他弱势文化进行渗透,提出“以美国价值观为价值观”的一系列文化“新干涉主义”理论。通过向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占领对方的文化市场和信息空间,使美国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美国的文化扩张不仅引起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忧虑,也遭到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抵制,他们把美国的文化扩张行为称为“文化霸权主义”、“文化帝国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等。这些国家以“文化例外”的主张,来抵制美国在“贸易自由”名义下的文化扩张和渗透。

从全球文化发展的现状来看,有两股力量在和以美国为首的强势文化进行博弈:一股力量来自文化相对主义思潮,即多元文化主义。主张文化的多元性和平等性,认为不同的文化各有其存在价值,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比其他文化更为优秀,不可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其他文化。我们看到,在继200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一届大会通过的《文化多样性宣言》之后,200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三届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文化多样性公约》。这意味着文化多样性原则被提高到国际社会应该遵守的道德高度,并具有国际法律文书的性质。我们认为,这股对抗文化霸权主义的文化相对主义思潮,在捍卫世界文化多样性中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将所有文化都放在同样的价值地位,必将导致文化无优劣,最终取消文化上的先进性。

另一股强大的力量也对强势文化进行着抵制和反击,这就是文化本土化思潮,也即文化上的民族主义思潮。本土化思潮作为全球化的对立物有其积极意义,但也有其潜在的危险。发展中国家的本土化倾向,直接关系到跨文化交流和对话能否在全球化的语境下继续下去。因此,面对全球化,采取一种带有强烈民族主义情绪的本土化策略并非上策,它有可能加剧本来就已存在的区域性的冲突,进而引发东西方国家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对立。诚然,在全球化浪潮中,每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都承担着守护者的责任,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应尽职责。但是试图以自己的文化价值来取代其他民族的文化价值则是不可取的,过去西方国家曾试图把自己的文化价值强加于东方国家,但最终未获成功,在今天,有人试图以“大中华”文化来统一东方和西方也照样是不现实的。

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建设“和谐文化”,超越文化相对主义思潮与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潮,自觉到人类要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中共处,标志着其在保留民族文化、国家意识的同时已经将视野放宽,开始从人类整体考虑问题,追求一种与全球化相适应的新的文化观念与思维方式,既保留民族意识,又大胆承认人类文化的某些共同性。利用全球化机遇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顺应国际潮流,与之沟通对话而非对立。

2.求同存异,开展文明对话,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当前,国际和国内意识形态的斗争,经常地大量地表现在文化领域。冷战结束后,东西方之间意识形态的对立虽然已不像冷战时那么尖锐,但是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除了美国政府积极推行“人权外交”、“民主外交”、“新干涉主义”等带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的外交政策外,还不时地出现突出国际关系中意识形态和文化、文明因素的思潮。最有影响的思潮就是“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和“民主和平论”。在美国的亨廷顿看来,在未来的时代,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冲突不会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冲突,而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差异则会上升为占主导地位的冲突。“文明冲突论”为人类未来勾勒了一幅充满冲突、争斗以至战争的动荡不安的图景。其潜在逻辑是,世界文化和文明多样性所需要的和平共存的土壤毫不存在,弱势文化和文明只能是接受被淘汰的命运。“历史终结论”则说得更为直接: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是一个完全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单边主义的文化和文明已经一统天下,历史到此终结。“民主和平论”则是在维持世界和平的旗号下,将西方民主国家与所谓非民主国家对立起来。这些思潮都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非西方国家推行遏制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面对超级大国以文化为“软实力”,将它的价值观进行“普世性”的包装在全球兜售,理论家们又为这种霸权的合理性作论证,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不采取以冲突应对冲突,而是进入更高更新的思想层面,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取长补短和创新发展,贯穿着一种具有当代世界眼光的创新的思维方式,为人类思考和解决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对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前景。

文化的发展总是与时代条件紧密相连。当今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越来越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各种思想文化互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我们不赞成“文明冲突”和“历史终结”论,主张尊重和维护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必将促进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融合,弱化国际关系中文明与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对立,使得人们对不同的文明和文化有更深入、客观的了解,从而减少对抗的盲目性,增进宽容的自觉性。

21世纪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共荣的时代,中华文化应以积极的态度寻求文明对话,促进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这是适应全球化趋势、打破保守和自我封闭,走向世界的正确途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有容乃大”,中华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价值,仍可成为人类共享的文明财富和人类道德的基础。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所具有的普适性、超越性使其超越东方民族、东方文化的范畴和地域界限而具有世界意义,应进一步通过文明对话、交流及各种形式的推广、教育和传播,使之发挥出更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从而走向世界。

四、和谐文化阐明一元主导与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并行不悖

和谐文化,一方面要提倡文化多样性,另一方面又要在多样化的发展中寻求统一性,这个统一性体现为多元文化发展中的普遍性与先进性。和谐文化贵在“和而不同”,一中有多,多中有一,多元归于一体,一体包涵多元。一元主导与多元和谐,构成和谐文化的核心要义。

1.多元性中存在着一元的普遍性

世界文化虽然存在着多样性和差异性,但又具有共同性和趋同性的一面。各文化形态和文明体系中都有某些适应于全人类、被人类普遍认同的观念、原理和有价值的成分,世界文明秩序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文明的共识来维系。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在全球化进程中,正在出现一种新的世界性文明。

在当代,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已成为一种趋势,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多元互补和互动使人们对当今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如战争、种族冲突、生态环境、人口、能源、毒品、贫富差异、腐败等问题进行思考,从中找出某些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和评判标准,以促使上述问题的公正解决。在世界多元文化相互区别又相互交融的问题上,日本沟口雄三教授指出:“在多元化中不能忘记的是,多元性中亦存在着一元的普遍性。例如,法国革命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原理,这个原理作为人类的普遍原理,为地球上所有的人所共有。这里所说的多元化是指,就自由而言,有美国式的自由、中国式的自由、日本式的自由等等,其形式是多元的,但自由这个原理却是普遍的、一元的。”[2]正因为世界文明中存在着共同性的一面,亨廷顿也不得不承认,“除了‘避免原则’和‘共同调解原则’外,在多文明的世界里维护和平还需要第三个原则,即‘共同性原则’:各文明的人民应寻求和扩大与其他文明共有的价值观、制度和实践。”[3](P370)人类寻求建立“全球伦理”的努力就是很好的说明。

提倡共同性原理,不能抹杀多样性,既反对“全盘西化”、西方文化独尊,也反对保守、复古和狭隘民族主义。在全球意识下,融合不同文明的冲突,吸取世界文明的优质成分,经过时代的优化选择,把人类一切优秀文化在新的历史时代融会贯通。从各文明的民族特质中寻求提炼出世界文明的共性,既保持文明个性,又追求世界共性,把世界共性融入各民族特质之中,由此推动全球化和世界文明的健康发展。

2.多元文化不仅有冲突而且有融合

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碰撞、博弈,是一个客观现象。有冲突,就有融合,再冲突,就会再融合。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必将带来文化一体化,必将推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全球化;也有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要走向现代化,文化上就不能与“世界主流文化”亦即资本主义文化格格不入。

全球化使某些强势文化遍及全世界,大有将其他文化全部“同化”和“吞并”之势,似乎全球化与文化的多元发展很难两全。有些人深感文化多元发展遇到的种种冲突、对立和挫折,对前景充满悲观,唯恐自身民族文化有被“融合”掉的危险,于是奋起突出本民族文化,这对于保护和发展世界文化多样性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遗憾的是在这一潮流中,封闭、倒退的文化孤立主义也随之而生。无视数百年来各民族文化交往相互影响的历史,要求返回并发掘“未受任何外来影响的”“以本土话语阐述的”“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这将会阻断文化交往和沟通。文化传统是世代创造积累而成的,也是不断发展的,它必然蕴涵着不同时代对各种文化现象的选择、保存和创造性诠释。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虚构自己的“文化原貌”,导致一种文化上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只强调本文化的优越而忽略本文化可能存在的缺失,只强调本文化的“纯洁”而唯恐与他文化交流中受到“污染”,只强调本文化的“统一”而畏惧新的发展。如此必将导致对外采取文化上的隔绝和孤立政策,对内压制本文化内部求新、求变的积极因素,文化将失去活力而停滞。另一方面,必须警惕某种依仗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优势,处处强加于人,企图以自己的意识形态一统天下的文化霸权主义的威胁。这种霸权主义也不只是存在于西方,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的梦想者并未绝灭,西方中心主义要真正从人们的思想中根除也还需要很长的时期,走向文化的多元发展实在还有很长的路程。

我们承认世界文明的多元发展,并不是要走向文化相对主义,在“存异”的同时还要“求同”,坚持文化上的先进性标准。文化多样性并不意味着隔膜甚至冲突。在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寻求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寻求多样性中存在的共同价值,加强文明间的对话,积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是和谐文化的应有之义。

3.多样化不是失去方向的“自由化”

提倡多样化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原则下的多样化,是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观引导前提下的多样化。文化模式的核心是价值取向或价值系统问题。价值观虽各具特色,但有先进落后之分。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中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本质要求,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上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如果动摇了这些根本,就会导致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也就谈不上文化的发展。同时,必须尊重文化发展自身的规律,将先进性与多样性、民族性与开放性统一起来,达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首先要赋予这种文化以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其次要增强文化交流中主体的选择性。这两个方面都要求我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必须发生深刻转变,对“他者”的寻求,对文化多元发展的关切等问题提到了重要日程。不仅需要吸收他种文化以丰富自己,而且需要在与他种文化的比照中更深入地认识自己以求发展,这就需要扩大视野,除了自己作为主体,还要参照其他主体、“他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文化环境对照自己。文化的多样性以文化特色为前提,不同文化之间又不可避免地互相渗透、吸取,但从历史发展来看,一种文化对他种文化的吸收总是通过自己的文化眼光和文化框架来进行的,很少会全盘照搬而多半是取其所需。这说明文化交流中存在主体的选择性。

和谐文化的提出,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文化多样性这一重大问题上的基本立场符合世界文明进步的发展趋势,遵循和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和维护不同文化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不仅从根本上否定了各文化和文明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观点,而且也是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

[1]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11-11.

[2][日]沟口雄三.21世纪文化[J].中华文化论坛,1999(1).

[3][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全球化矛盾文明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请文明演绎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漫说文明
对矛盾说不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全球化陷阱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