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在改革开放中提升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在巢湖市庐江县干部培训开班式上的专题报告要点

2011-08-15吴存荣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合肥城乡现代化

吴存荣

(中共合肥市委,安徽 合肥 230071)

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在改革开放中提升城乡统筹发展水平
——在巢湖市庐江县干部培训开班式上的专题报告要点

吴存荣

(中共合肥市委,安徽 合肥 230071)

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合肥新一轮建设与发展努力拼搏、共创佳绩的重要时刻,市委市政府今天在这里专门举办巢湖市、庐江县干部农业发展专题培训班,主要目的是,让大家进一步熟悉合肥市情,准确把握全市工作的思路和举措,更好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为合肥加快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不断作出新的贡献。借此机会,我就统筹城乡发展问题和大家作个交流。

统筹城乡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是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我们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市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五县市要成为 “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典范”,并且报告中专门就“坚持走统筹发展之路,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上达到新水平”进行了阐述。

什么是“新典范”?就是要求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成为别人学习、借鉴的标杆,这个要求是很高的。市委现在把这个题目提出来,作为县(市)一级,如何来做好这篇文章,交出一份让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满意的答卷,大家要认真思考和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下面,我着重就巢湖市、庐江县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统筹城乡发展讲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在把握新定位中转换思维

就全市来讲,无论哪一级、哪一个部门都要紧紧围绕全市发展的大格局找准定位,谋划和推动本地本部门的工作,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各个县市区谋划科学发展,推动城乡统筹也不例外。市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在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基础上,把合肥建设成为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朝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方向迈进”,这是对合肥建设与发展定位的最新论述,这里面有三个层面的目标,第一个是现代化滨湖大城市,这是市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来的,省第八次党代会明确的,通过“十一五”时期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以“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引领的城市大框架基本建成;第二个是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具体讲,就是继沪宁杭之后的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这是“十二五”时期,在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基础上,我们要为之奋斗的,也是省里根据形势发展,最新提出来的;第三个就是朝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方向迈进,核心是“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这是更高层次的目标。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把合肥打造成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这是全市工作的大局,所有的工作目标、思路、要求、举措和标准都要围绕这个任务来展开。

怎么来理解这个“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呢?第一,合肥的综合实力、人均收入水平、辐射带动力、综合服务功能、交通枢纽功能、城市影响力都要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真正成为全省乃至周边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第二,这个城市是建立在合肥1.14万平方公里基础之上的现代化都市区,合肥是“全域合肥”的概念,在这个现代化都市区里,依然有城市和农村,但城市是现代城市,农村是现代农村,城乡建设是作为整体来统筹推进的。第三,这个城市的形态是网络化的,是由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若干中小城市和一批新市镇、小城镇构成的城市体系,不能仅仅狭义的理解为中心城区或是建成区。在这个大的框架下,中心城区要成为全省“首善之区”和辐射源,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型业态,进一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服务功能完善和管理水平提升;滨湖新区要进一步拓展建设、提升品质、彰显特色,成为新区开发建设的示范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窗口;四大开发区要成为工业发展的主引擎、创新发展的新高地;五县市要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战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典范。这些都是第十次党代会明确的新定位和奋斗方向。其中,巢湖市是新兴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中心城区标准,等高对接,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高地、全国著名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和山川秀美的生态之城;庐江县要按照新兴中心城市南部副中心和现代产业基地的标准,加快县城和以汤池为中心的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和循环利用,带动资源大县向经济强县的跨越。

我们在座的每位干部,不仅要准确把握好全市的总体定位,更要找准本县市的坐标,围绕新的定位树立标杆、转换思维、提升理念。有三个方面需要重点强调,首要的,就是要强化“中心城市”意识。无论是巢湖市,还是庐江县,现在都是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省会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的中心,与以前相比,定位提升了,所有工作标准、要求和举措都要向这个定位看齐,真正在全省起到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要把这个理念根植在心里、溶化在血脉中,比如,我们的统筹城乡改革与发展工作,就要在全省乃至全国走在前列、争当一流。没有这么高的要求,工作自然就会降低标准,发展的步子必然就要慢下来。在这个问题上,所有干部的思想都要高度统一。其次,要强化抓城市经济意识。这既是建设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的要求,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中央提出“三化同步”,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加快城乡一体化。大家一定要清楚,同步不等于地位同等、同步也不等于平均用力,“三化”之中,工业化、城市化始终是处于主导、引领、带动地位,我多次举过例子,世界上没有一个发达国家农业不发达的,没有一个很发达的国家农业发达城市不发达的,没有一个落后的国家工业不行而农业搞得很好的。“三化”相辅相承,但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工作的突破口是工业化、城镇化,在这个前提下,弹好钢琴,同步抓好农业农村现代化。无论是巢湖市,还是庐江县,过去工作重心很大程度上还是在农村,以农村经济为主,现在要全面转型,进入以抓工业、抓城市建设等为主的城市经济时代,我们各方面工作一定要适应起来。第三,要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实践证明,思想解放程度决定发展出路,改革开放程度决定发展速度。无论是建设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还是统筹城乡发展,都是创造性实践,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大力推动改革创新,才能闯出新路;只有全方位扩大开放、见贤思齐,与先发地区等高对接,才能跨越赶超。特别要善于运用“拿来主义”,发达地区的一些适合我们的好做法好经验可以直接拿来为我所用;市里在工业发展、城市建设、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效能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等方面有不少成功的做法和成熟的体制机制,县市区都可以直接拿来,有些方面要强行入轨,坚决破除一切不符合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潜规则”,营造一个更加开明开放、公平公正、合法高效的发展环境。

二、要坚定不移地以新型工业化引领全局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工业对社会财富创造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是其它产业所不可比拟的,这是为人类发展史所证明的规律。现实地讲,只有工业上去了,才能大幅度增加财政收入,进而才有钱搞城乡建设、搞民生工程、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只有工业发展了,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好民生之本,促进农民增收;同时,也只有高度发达的工业,才会带动高度发达的服务业和农业的现代化,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合肥近年来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变化,肥东、肥西、长丰进入中部百强县,其中肥西跻身全国百强县,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工业立市”战略不动摇,大力实施“县域突破”战略。 2005年,在中部六个省会城市中,合肥排在末位。什么原因?两个短腿,一个是工业经济不强,另一个就是县域经济薄弱。当时,三县的经济总量占全市份额不到20%,发展速度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所以,我们在“十一五”发展时,响亮地提出了“县强才能市强”的理念,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县域突破”、“创新推动”等战略。 实际上“县域突破”战略的核心就是提升县域工业化水平,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取得了今天的显著成就。

当前,合肥仍然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工业化的过程必须完成。综观长三角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凡是中心城市,没有哪个县域经济不强的,而县域经济强的没有哪个工业不发达的。无论是与江苏的苏州、南通,还是与浙江的宁波、绍兴相比,合肥在城区经济占整个市域经济的比重和发达程度上,与他们都差不多,最大差别就在于他们的县域经济非常发达、县域工业化水平高。所以,无论从统筹城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角度,还是从合肥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来看,“工业立市”都是首要战略、主战略,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不能动摇。

“五县市要成为工业化的主战场”,什么是“主战场”?就是在工业化上要有更大的作为、承担更大的使命,为加速全市的工业化进程和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具体到巢湖、庐江两地,第一,要坚持非常规发展。2010年,巢湖市工业产值近200个亿,庐江县工业产值近100个亿。在这个基础上,做大做强工业,亦步亦趋难有突破,一定要以非常规思路、非常规举措、非常规力度,推动工业爆发式增长。第二,要坚持招商引资第一要事。发展为上、投资为本。招商引资、招大引强是合肥必须长期坚持的。现在,合肥市新增工业产值的70%、新增税收的50%以上、新增就业岗位的76%都是外来投资企业提供的。实践证明,源源不断地引进大项目、好项目是欠发达地区快速改变落后面貌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没有新项目落地、没有投资的增长,发展就没有动力和潜力。县市区的主要领导同志一定要把招商引资、抓项目放在经济建设工作第一位,争当 “招商书记”、“招商县(市)长”。第三,要倾力打造好发展平台。既然是主战场,就要把平台建设好,“栽得梧桐树,引来凤凰栖”。一方面要着力打造好硬环境平台,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产业配套条件等,城市形象是财富,也是招商引资的宝贵资源;要进一步整合提升县市开发园区资源,增强产业承载、配套、集聚和服务功能,吸引更多的大项目落户,成为真正的投资热土。另一方面要打造好软环境平台,进一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包括政策配套、体制机制、服务能力和水平,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支持和引导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第四,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我们走的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同时,也要防止把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的倾向。并不是发展得越快,生态环境就越差,这个观念要转变。西方发达国家生态环境差了吗?污染是一个过程的问题,但未必就是结果。如果把过程的问题处理好了,那它就没有污染的结果。比如这几年,合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单位GDP能耗、电耗、污染物排放,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60%,单位GDP的耗水量也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必须强调,发展要有好生态,也能有好生态。

三、要坚定不移地发挥城市化的带动作用

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难点是解决农村落后的问题。问题虽然在农村,但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农村之外,主要靠城市。一定要跳出“就三农讲三农”、“讲县域工作就是抓农村工作”这些思维定势和误区。现在是城市经济的时代,国民经济增长总量的90%都是城市贡献的,而且大部分决策者居住在城市,大部分资源掌握在城市,大部分产业聚集在城市,大部分优秀人才集中在城市。只有充分发挥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才能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落后的问题。在我们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例证。比如,这几年合肥高新区、经开区、新站区三个开发区都相继与三个县,甚至直接与乡镇共建特色园区,迅速带动提升了合作的县和乡镇的经济实力,给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在短期内就实现了一方富裕。这正如中央强调的,要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省委省政府要求合肥建设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统筹城乡发展是题中之义。

发挥带动作用的前提就是要做大做强城市。这里有两个层面,一是在合肥市级层面,要按照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的目标来加快建设,对外向长三角看齐,当好合肥经济圈的核心。二是在市内层面,要加快中小城市建设,培育建设新市镇、重点镇和中心镇,共同发挥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就巢湖市和庐江县来说,第一,要努力壮大提升城市。总的来说,两地的基础条件不错,山水资源很丰富,城市框架也拉得比较开,城市化水平分别是41.5%和32%,按照未来80%的城市化率的目标,提升空间很大。现在,巢湖市、庐江县要分别按照新兴中心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和南部副中心的标准,来科学规划、前瞻设计、大气建设,尤其是要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人口边界和未来的功能。同时,在城市建设管理上要与中心城区接轨,高起点、高标准、快节奏地推进。第二,要积极探索新市镇建设。全市目前共有建制镇63个,其中一些经济强镇、特色镇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要在认真研究论证的基础上,选择一些产业基础好、二次辐射能力强的中心镇、重点镇,探索打造一批新市镇。近郊的新市镇要打破传统二元体制下小城镇的建设模式,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未来建设成为现代化小城市的方向来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规划区以外的新市镇要体现乡村特点、田园风格和文化特色。下一步,市里将着力实施“新市镇建设行动”,使新市镇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第三,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推动城市化同时,还要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不含糊、不放松。要坚持因地制宜,善于发挥基层组织和群众自身力量,努力把新农村建设成为“美丽乡村”、“幸福家园”。

四、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是基础,实现农业大发展,必须走创新之路。要用现代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设施装备农业,用现代流通支持农业,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即便合肥未来的城市化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仍然还会有相当多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一座现代化城市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现代化农业的支撑;要走出一条城乡互融互动的统筹发展之路,同样绕不过农业现代化,合肥还要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安全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基地,这些都决定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现代化,涵盖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物质技术装备、生产手段的现代化,还包括农民的知识化、农村体制机制创新,等等,涉及的面非常广泛,要做的工作很多,但工作的切入点首先还是产业。

巢湖市、庐江县是鱼米之乡,农业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是不错的,很多方面甚至比合肥原来的三个县都要好,现在作为合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的空间更大,机遇也更多。但是,目前两地还只能说是农业大县、农业大市,你们的耕地面积大,农业人口基数大,分别占全市、全县总人口的71.7%、85.7%。但是农业还不强,一是农业结构不优、效益不高,基本以常规、传统的种作物为主,缺乏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链条短,带动一方经济的能力弱;二是经营形式还是以“单打独斗”的小农经济占主导,规模化经营水平低,农业经营的风险大、生产效率低、竞争力有限。三是发展理念上就农业谈农业、抓农业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缺乏现代生产经营理念。对于你们来说,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最重要的,就是要从传统模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跳出农业抓农业,走出农业抓农村,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发展工业经济的方式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由农业大县、大市向农业强县、强市的华丽转身。

第一,要围绕市场导向,培育壮大优势特色农业。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首先就是按照市场的需求来培育做大产业,把规模化生产、市场化经营,标准化、品牌化的产品等等这些工业的元素,注入农业生产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就你们而言,要重点培育壮大四大产业:一是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十二五”时期,合肥要打造3个“千亿产业”,其中一个就是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两地要以自身农产品资源为依托,延伸产业链,加快培育形成一批产业集群,打造一批知名品牌。二是加快发展畜牧、水产业。动物蛋白是人类优质食品的重要来源。农业现代化的门槛是畜牧水产比重超过60%,虽然两地资源丰富,但这方面比重比较低。要充分利用大水面的优势,着力构建以生态型优质畜禽、水产品为重点的环巢湖生态农业发展带,加快提升养殖业的比重。三是着力提升蔬菜园艺业。要瞄准市场需求变化,扩大规模,形成基地,丰富品种,提升档次,成为市民的菜篮子。四是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要充分利用湖光山色、温泉湿地、特色种养、历史文化等资源,整合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品牌农家乐,积极拓展农业的生态、休闲、文化科普等衍生和升级功能。要大力推进环巢湖旅游产业开发。第二,要着力打造一批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先进技术、装备、管理和优秀人才的聚集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要努力建成一批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农业园区,打造现代农业的先行区、示范区、辐射区。你们两地虽然耕地总量大,但人均也就1亩左右,分散经营是搞不了现代农业的,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第三,要善于借力发展、融入发展。以开放的眼光和思路,突出抓好农业招商引资,千方百计引进一批实力强、信誉好的龙头企业(集团),推进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这方面,我们已有一些成功的做法。比如,伊利乳业入驻长丰、现代牧业公司入驻肥东等。要依托省会城市的市场、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优势,加强与城市要素的对接,完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农业和旅游资源,把农业发展融入到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中,通过差异竞争、错位发展,从农业生产中挖掘旅游资源,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着力构建集经济、生态、景观、社会文化功能和游憩保健功能于一体的体闲观光农业。

在抓好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同时,还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办好农村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的社会政治地位,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五、要切实让统筹发展的成果惠及民生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效最终还是要体现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从宏观层面、长远利益来讲,发展就是最大的民生,我们抓工业、抓招商、抓城乡建设、抓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可以说都是在抓民生,因为这一切最终都与一方老百姓的幸福密切相关。从微观层面、现实利益来讲,只有切实解决好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生产生活问题,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感受到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发展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群众才会满意。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效怎么样体现出来?就是城乡的差距要缩小,农村经济要繁荣起来,生活环境要好起来,农民要富起来,农民能享受到“普惠、均等、一体”的公共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要建立起来。这些都需要大家以“民生工程”为抓手,从政策、财力、措施上一项一项的努力解决,市里也会尽力给你们支持。需要强调的是,统筹城乡发展,不是城乡一样发展,城乡一体化也不是一样化,城乡一体化是指在城乡一体的制度框架下,逐步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共进。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高度关注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比如农村老百姓的就业创业环境问题、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被征地农民的利益保障问题,老年人生活、留守儿童照顾问题,等等。按照统计规律分析,每个县人口中大概有8%的困难群体,包括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在任何时候,发展都不能忘了这部分群体,地方党委政府要主动承担起责任,发挥兜底作用,绝不能出现任何问题、产生任何负面影响,这要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严格要求。始终把老百姓放在心上、把发展放在心上,是对干部素质的基本要求。我们不允许一个孩子因为经济困难问题上不起学,不允许一个困难户因为党委政府关心不到出现了特殊情况。目前,全省正在开展“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希望在座的县(市)、乡(镇)党委书记和领导干部,以此为契机,认真疏理、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办成一批群众最期盼、能够办得成的实事。

六、要着力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大政方针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市委提出,巢湖市两年要有明显变化、庐江县三年大变样,实现这样的目标关键是要靠巢湖市和庐江县的干部。最核心的是要不断提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第一,导向要鲜明。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旗帜鲜明地树立“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大胆使用敢于碰硬、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干部,把那些能干事、善创新、对发展有贡献、对人民有感情的干部提拔重用到领导岗位。要进一步拓宽用人视野,广辟用人渠道。对于那些见到事情就推诿扯皮,见到好处就上的干部坚决不用,必要时坚决调整,努力营造敢闯敢试、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奋发有为的干事氛围。第二,本领要增强。干部都是在学习中、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面对新的形势、新的环境、新的任务,尤其要加强学习,要用科学的理念、先进的理论和专业的知识武装头脑。不能不懂装懂,不能当“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各级各部门负责人负责一方工作,就要成为一方面的行家里手,成为底数清、情况明、理念新、措施实的业务型干部。干部不仅要提高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的本领,更要有坚持实事求是,善于把上级政策、法律条文与实际结合,创造性执行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教条地执行。比如、我们在执法、执行政策过程中既要把好关,同时还要为群众、为企业办成事找出路、为他们想办法,而不是简单生硬地拿着条文对老百姓说“不”字。第三,作风要扎实。抓落实、抓具体、抓细节、抓效能历来是合肥干部的优良作风,要继续发扬光大,把建设与发展的各项任务要求落实到办好每一件工作上,落实到推进每一个项目上,落实到服务好每一家企业上。尤其是各级班子成员,不仅要率先垂范,还要带出一支能打大仗硬仗、能征善战、攻坚克难、能促进发展的干部队伍。第四,自律要加强。领导干部能走上今天的岗位,不是你本事大,是因为你做了一些工作,让领导看到了、组织发现了、群众支持了,你才有这样的机遇和平台。对人民群众、对组织上,我们要始终怀着感恩之心、报答之情,自觉加强廉政建设,做到警钟长鸣。要大力弘扬清正廉洁、不怕吃苦、乐于奉献、不怕困难的精神。

同志们,统筹城乡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一定要充分认清使命,切实负起责任,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希望同志们好好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深入思考,开阔视野,提升能力,把我们的共同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2011-10-14

吴存荣,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

陈得良

猜你喜欢

合肥城乡现代化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城乡涌动创业潮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生态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