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发展“六步曲”与新型城乡关系构建新思路探索

2011-08-15孟祥林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农民农村生活

孟祥林

(华北电力大学 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河北 保定 071003)

一、新型城乡形态下农村发展轨迹“六步走”

新型城乡形态的城市化是将农民变成市民进而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但农民世代以种田为营生,加以普遍文化素质不高等制约因素的存在,使得新农村建设中在存在传统的制度瓶颈(如户籍制度)的同时还遇到了诸多来自农民自身的包括思想观念、文化程度等在内的制约因素,这些方面不改变,即使农民住上了新房子,穿上了新衣裳,但由于农民自身很多底层的东西没有产生根本变化,农民最终还只能是原始意义上的农民[1]。所以使农民进行脱胎换骨从而发生素质改变,让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的代言,而是成为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职业。这种情况下农民就会通过自身素质发生改变而真正地成为新农民,不但自身的形象发生根本性改变,而且进入其他行业中的竞争力也会明显增强,农民真正演变为产业工人。所以在走向新农村从而实现农村城镇化进程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从改变农民的内在含量入手,然后通过农民自身的实力以及外界力量对农民进行由内到外的改变,农民在这种意义上的改变是持续性地改变。在农民素质、生活方式、思维观念、竞争能力、就业渠道等发生了多方面改变的过程中,新型城乡融合的经济发展形态得以形成。

第一步:传统生活方式

新型城乡形态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稳步推进的基础上逐渐建设。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会对传统的农业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但世代依托土地进行发展的农民,当没有十足把握能够在土地以外的产业上安身立命时,不愿意冒险做类似的事情。尤其祖辈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农民已经习惯了既有的生活方式,也不愿意打破这种平静的生活甚或安于固守这种平静的生活,农民就会长期延续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是田间耕作,收入水平比较低、生活较为艰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农民生活方式单一。

第二步:农民接触新事物

传统农民中勇于“闯江湖”、不甘心既定生活方式的成员主动地从传统的生活状态中走出来,到异地他乡感受新生活,从事着与农业产业完全不同的工作,在经济发达的地域谋求职业并获得较高的收入,是从农业产业中率先走出来的人。在工作中不但思维方式发生变化而且习得完全不同的技术,这种技术使得自己不断适应新生活,逐渐从传统的农业产业中脱离出来,能够在一个全新的行业中安身立命。不但眼界开阔而且在与更多人的接触过程中为自己的发展争取了更多的机会。传统农民的眼界和思路更加开阔。

第三步:从温饱到致富

这些从传统的生活方式中率先走出去的农民,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使自己从传统的艰辛的生活局面中走出来。但是随着生活阅历的逐渐丰富,逐渐改变原先对温饱生活的追求,开始向更高生活水平迈进。这时农民所能够想到的还只是限于在经济发达地区挣钱然后在自己生活的地方进行消费。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还不具有提升经济发展档次的核心产业,经济发展属于消费拉动型而不是工业生产拉动型。所有的农民都需要到本地以外的区域谋求生财之道而不是在本地建立持续发展的核心产业。虽然如此,农民的生存状态还是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农民自身能量的蓄积为在家乡发展核心产业奠定基础。

第四步:以特色产业嫁接本地经济

农民工在外地务工到自己的家乡消费,这种候鸟式的兼业型就业方式使得传统农民要忍受过多的由于兼顾农业与非农业两个产业而给自己带来的心理纠缠[2]。长期在外地做工的过程中这些人就逐渐发展出将外地的经济发展经验嫁接到本地的想法,于是结合本地特色开始打造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农民从根本上实现了从原来的“离土”到“守土”的变化,将家乡变成自己创业的乐土。在这种变化过程中不但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转型而且因地制宜地将异域的产业链条嫁接到本地,使得本地的经济增长由原来的消费主导模式演变为生产主导模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使得本乡本土有了核心产业,延长了产业链并拉动了就业,农业经济规模开始扩张。

第五步:新农村初具规模

经济发展状态较好的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被嫁接到本地后,带动本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众多的农民开始在“领头羊”的引领下纷纷走上创业和致富的轨道。农民虽然还是经营着世代经营的那些土地,但农民已经演变为产业工人。农业已经是集中连片的规模化作业,农民不但需要掌握专门的耕作技术,还要成为被现代化的高科技技术武装起来的能够进行团队作战的产业工人。农民的居住条件、生活质量、道德修养、技术内涵等都产生的根本性变化,农民虽然居住在农村,但已经能够充分享受到城市文明。城市文明已经开始从“骨头”里深入影响农村风貌。

第六步:新型城乡形态建立

未来新型城乡形态是农村和城市互融发展的局面,改变了目前农村向往城市进而农民流入城市的局面。由于农村的生活方式更加时尚化,居住在乡村还是城市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别,在这种状态下农村反而相对于城市更加具有居住条件宽松、生活环境优雅的优势。城市居民选择居住在农村也会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城市人在农村兴办产业、生活消费进一步改变了农村的发展状态,有了高知识水准的居民加入,农村的文化品位开始改善。农业产业在向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使得农村与城市的区别只是地域上的差别。城市会有更多的资源流向农村,农村与城市的融合发展不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在文化交流、人才互动、产业链延伸等各个层面已经难分伯仲。

二、新型城乡形态理念下的成功案例分析

新型城乡形态应该是将农村更加趋向城市,农业这个主产业在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农民全方位的素质得到完善,农民即使居住在农村也可以享受到城市文明的辐射,这首先需要城市的影响力充分渗透到农村去,同时需要将这种辐射切实发展为改变农村发展的动因。从而使得农村从内到外发生变化。新型城乡形态的农村发展格局,说到底应该包括如下几个层面:市域经济得到全方位发展进而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充分发展乡村文化并逐渐成为乡村发展的支撑,带动城乡资源互动;乡村文明的民主政治充满活力并充分调动和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农村居民的医疗、就业和受教育的保障更加充分并逐渐与市民相平衡。成都和华西两个地方的农村在新型城乡形态的建设中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

案例一:成都模式

成都的新型城乡形态的农村建设为农村经济的未来发展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这里农村居民虽然还是耕种原来的土地,从事的还是原来的职业,但农民的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居民的养老有了保障,收入很稳定,就业很安心。原来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分得的土地再次集中起来,由专业化的公司集中进行规划,在土地经营过程中除了在既有农民中选拔种田能手对其他农民进行种田示范外,还对有发展潜力的农民进行集中培训,让这些习惯于在传统农业状态下进行作业的农民逐渐成为种田高手。农民虽然还是在种地,但种地的机制发生了变化并且种地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将自己的土地出租给产业化的公司,公司负责给农民安排工作并保障其就业的稳定性。农民不但每年可以从公司得到稳定的收入,而且在年终的时候公司还会按照从每户转租过来土地面积根据土地的质量分给农民与同等数量和质量的土地产量相当的粮食。土地在公司的经营下可以达到规模化运营的效果。新型农业产业经营的持续性特点不但可以让农民目前具有满意的收益而且还可以在农民年老时得到只涨不跌的收入,所以农民的养老问题也得以解决。传统意义上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局面一去不复返,农民由自顾自的以家庭经营为单位的单打独斗状态下的个人转变为在产业化公司定时定点上下班的上班族。由于每个人只是从事整个产业链条中的某个环节,从而使得单独从事生产的传统农业运作方式演变为社会生产过程。农民通过其所从事的产业的变化、个人素质的变化、收入水平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等使得自身形象发生根本变化。农民的称谓虽然没有变化但农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农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富即满、目光短浅和素质较差的代言,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已经转变为产业工人,不但眼界更加宽广,而且目标更加高远,由原来单纯地羡慕城市居民的生活转变为享受城市人的生活。原来只是在念叨着“咱也做一回城里人”,现在其实已经变为实质意义上的城里人了。

案例二:华西模式

江苏省江阴县华西村在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中成为成功的典范,农业工业化是其致富的成功之路。在游客的眼中华西村不是一般的富裕:六百平米的别墅;户均千万的存款;体面的养老保险等都可以使中外游人羡慕不已。不但如此,华西村还以其优雅的生活环境和较高的居民道德素质闻名于世,正是有了内涵和外延等从内到外的变化,才让人感觉到华西村的老百姓虽然是村民,但其从居民的身上根本看不到传统村民的影子。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村民已经脱胎换骨,不能用传统意义上的村民与其进行比较。村民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就业结构等已经与城市人没有太大的差别。农民虽然还是在种地,但其面对的耕作对象已经是现代化意义上的设施农业,不但不再遵循传统意义上农业生产过程的季节性,而且农业的产量也有大幅提升。原来只是靠着一亩三分地过活的庄稼人现在大多数从事的是非农产业,在村子兴办的各种工厂做工,村子里的土地全部集中到种田能手手中进行规模化经营。在原来的“小华西村”的发展模式的影响下,现在又有越来越多的村庄被并入到华西村中,“小华西村”变成了现在的“大华西村”,华西村用其成长的精神辐射到更远的地方,使得旧有的村庄洋溢着城市文明的氛围。老书记吴仁宝的思路就是将华西村“建设成为一个不土不洋的村子”,并且认为“让城市人到华西村来花钱就实现了华西村的城市化”。在吴仁宝的规划下,华西村百姓不但衣食富足,而且心情舒畅。所以这样一个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对自己的村庄的建设立意非常高远。华西村人给人们的感觉从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

三、新型城乡形态下农村实现七重新变化

新型城乡形态下的农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首先是农民自身从内在的素质和外在的行为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农村已经从根本上有了改观。农民收入稳定并且其他各方面的保障正在改善,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已经变成为产业工人。农民不但掌握了更多的科学技术,而且从事的职业也更加精细化。农业由传统意义上的“单兵作战”演变为规模化作业基础上的团队协作。农村虽然不能改变以土地为基本谋生方式的状态,但农村的“空气”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已经进行了实质意义上的城市化。

1.职业变化

农民的职业经历了“单纯务农→异地谋生→兼业发展→非农主导→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链条,在这个链条中农民演变为产业工人。农民虽然还是在经营那块土地,但作业的技术含量加大了,农业过程开始专业化。原来每户农民兼营种粮、种菜、养殖、务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味道非常浓厚,每个农户自家经营的品种相差无几,农民到市场上购买的对象只是一些自家不能生产的锅碗瓢盆以及在自己居住区域内不能生产的农产品等。农村的市场经济不发达也就很自然。每家农户进行分散经营,虽然土地的面积较大但并不能产生规模经济优势。每户将有限的精力分散用于各种不具规模的经营品种上,不利于提高经营水平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业作业不再是分散单独进行,而是集中连片实行规模化作业,在农村土地“二轮承包”的机制下,不但让种田能手有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而且让久经希望从农业产业中析出的农民能够在农业产业之外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农户不是再去经营所有自己可以经营的方面,而是集中精力做自己最擅长的某一方面。专业化经营的农民为了满足其生活的多样化需求,就需要在彼此之间进行交往。于是传统地死气沉沉的农村经济到处被市场机制渗透,与此同时农民在产品之间会进一步比较并相互学习,竞相提高其种植技艺并将农业种植技术进一步专业化。

2.链条延长

传统条件下的农业经营只限于生产初级农产品,用于自己消费或者到市场上出售并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在初级农产品交换过程中农民自身并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将初级农产品变为工业品后从中会得到更多的增加价值,农民想致富就需要在农业以外的非农产业中谋求发展出路,在务农不赚钱的情况下农民就会选择撂荒进而导致大量的土地被闲置。但是在农民异地就业使自己的视野开阔并且有了一定的积蓄后,农民的行为方式开始由原来的“异地求财”转变为“当地创业”,将初级农产品加工为产成品的企业在农村地区开始出现,这使得以农产品为依托的产业链条开始延长[3]。以农民为主导的产业链延长而导致的价值增加额完全为农民自身所具有。农民从事农业产业的积极性大大增加。农民开始有自己的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业的公司,随着公司规模逐渐扩大这些农民逐渐从农业产业中退出并专营其公司,公司消化的农产品数量逐渐增长带动了当地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民从事农业产业和非农产业都能够得到相当的收益。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将更多的农民从农业产业中吸引到企业中工作,这些职工虽然还是农民的身份,但从事的产业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企业内工作的过程中,农民之间原先在田间耕作时相互交往的方式逐渐变化为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交往方式,于是使得农民在待人接物等各个方面与原先有着很大的不同。农民知道其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重点是什么,也知道与身边人的差距所在,于是不断全方位提高自己,农民逐渐成为准城市人口。

3.景观改善

村民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土坯房变为砖瓦房,平房变为楼房,土马路变为柏油路,自行车变为小轿车。居室内的陈设和布置也有很大的变化,城里人能够用到的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所有这些方面的变化使得农村居民的生活更加方便。有了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居民可以非常方便地到最近的中心城市逛街、采购。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变使其可以更加紧密地将生产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有关人士认为,改变农村居民的行为习惯首先需要从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入手,当土马路变成柏油路、杂草地变成花园后,老百姓自然就会收敛原先那种乱扔烟头和随地吐痰的不良行为。首先是居民的外在行为受到约束,然后逐渐渗透到农民的内在素质变化,农村居民从内到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居民有了变化才能使得农村状况发生根本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得农村居民的精神状态发生变化:思想更加开放、追求更加高远,逐渐改变原先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局面。农民之间会有更多的合作意识,逐渐明白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才能使自己有更多发展机会的道理。为此,农民具有更强烈的愿望相互学习以提高自身的全方位素质。农民之间的交往不再是单纯地互相拆借柴米油盐,而是谋求事业发展层面的相互合作,农民在交往中需要互相沟通事业发展层面的信息,农民开始重新认识自己需要有一技之长并使其逐渐放大,使其技艺不断提高并成为其支撑家庭发展并且谋求致富的基础,农民在发展自己亮点的过程中都能够获得稳定的生活来源并且生活得非常体面,农民富、农村稳、农业丰的目的在实质上得以实现,农村的景况发生了很大的改观。

4.人本管理

新型城乡形态下的农村面貌的改变需要依托经济条件的变化,但在文化层面得到反映才是根本,文化环境是对村民进行由内到外软约束的根本。目前的农民居民的富裕程度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居民的精神世界还不够充实。农闲时节成群结队地到外地打工,农忙时节收获田间作物,等到年底的时候大家开始有时间在一起聚会了,这时彼此之间进行交流的不仅仅是来年“致富”的问题,很多人聚在一起赌博成为部分村民的“嗜好”,并且人们不认为这是丑陋的行径,不少人彼此之间进行攀比,以此进行比富。小富即满的低层次文化在很多人中间沉渣泛起,互相攀比的陋习在刚刚富裕起来的农民之间表现得非常明显。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不顾及居民的情况而搞面子工程。在对村民的房舍进行规划的过程中,求美观而不实用地将房舍建成沿着南北向交通主干线两侧排列的布局,这种坐东朝西或者坐西朝东的房舍让居住在房屋内的居民很不方便采光,于是农民从新房舍中搬出来到原来的旧房子中居住,新房子成为了摆设。为了加强村民健身,当地政府在村子中间修建了非常气派的运动场并配置了大批的健身器材,但是当地居民反映:在田间劳动了一天后根本不用在这里集中健身,而且青壮人员在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内都外出打工,村子中只剩下小孩和老人,这样的健身器材没有人用得上。所以大批的资金沉淀了那里,宏大工程成为了摆设。

5.文化繁荣

农村与城市的融合从最深层次上讲是文化层面的融合[4]。文化的含义非常广泛,涉及衣食住行用等多个层面,从人们日常生活举止的微观层面可以得到体现。农民的生活由温饱型逐渐过渡到小康型,小康生活建设的过程中农村居民开始更多地关注吃饭和穿衣以外的事情。人们会自发组织各种类型的健身、娱乐等活动,更加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在穿什么、做什么和想什么。生产、生活通过娱乐形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农民将其精心种植的桃子、苹果等水果拿出来进行比赛,比赛内容包括这些水果的含糖量、外形、重量等各个方面,这种活动不但可以使得农民在各自的种植技术层面得到提高,而且在众多的农户中感觉到自尊,关键是这种形式的交流使得农民之间进行了广泛沟通,使得更大范围内的居民能够相互建立联系。农民将其养殖的山羊拿出来进行斗羊比赛,农民在斗羊比赛中感觉到了乐趣,同时将这种比赛与自己养羊技术的知名度的提升联系在一起,从而为其带来源源不断的财源。这种活动因为与农民的生活贴近、具有趣味性同时又能够为农民带来切身的利益,所以绝大多数农民愿意参加。在这种活动中强化了农民彼此之间的情感。农民将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编成各种形式的文艺节目,由于文艺内容再现的是农民自身的生活,所以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农民不但外在品质发生了变化而且内在涵养也产生了根本变化。

6.合作共赢

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初期,由于各种制约因素的限制,使得更多的居民将目光紧紧局限在自己身边的一亩三分地上。由于资源有限,所以很多居民之间就会斤斤计较,都将眼光聚焦在本来就不大的蛋糕上。村民之间以及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有些时候由于村干部在信息方面更加灵通,往往会出现以权谋私情况。村民在了解相关情况后就会更加不信任村干部[5]。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将视野逐渐从村内转移到村外,并且从农业产业逐渐转移到非农产业,村干部不再成为更多人争抢的稀缺资源,因为人们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无暇更多地考虑与别人争抢“得到希望非常渺茫”的资源。人们发家致富的方式和途径更加多样化。由于资源更加丰富和致富方式更加多样化,人们之间会多一些合作的愿望,相互学习并沟通信息,“合作共富”成为越来越多村民的基本思路。人们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技术共享,每个人致富的机会翻倍增加,在此过程中致富能手逐渐成为村民仰慕的对象,这些致富能手进而被推选为村民致富的领头羊,这样的村干部依托个人魅力成为了村民致富、乡村文化改善的核心。村民逐渐改变按着各自的情况分散进行作业的局面,在领头羊的带动下可以集中精力做些大事情。农村经济通过产业链的延长和产业链多元化扩大了村民之间相互合作的空间,在合作过程中所有的合作者都能够得到丰厚的回报,在合作中还会强化合作者之间的约束,因为合作者中的任何一个成员由于个人信誉、资质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其他成员的利益受损都是其他成员所不愿意接受的,所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链使得所有成员即是合作的受益者也是合作的监督者。农村居民在自我发展中不断完善农村文明并使自己成为这种文明的受益者。

7.生活体面

新型城乡形态下的农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农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就业方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收入方式更加多元化。农民虽然还是在从事农业经营,但经营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彻底改变了原始意义上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局面,设施农业将农业产业转向了工业化。各个方面的变化使得农民的生活质量更高,农民的生活更加体面。生活的体面不仅表现在吃穿住用行方面,还表现在娱乐生活等文化层面。由于全方位素质的提高,所以人们的需求会更加多样化。在基本生活需求方面人们的要求会更高,如果说在生活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人们只是追求“过得去”的话,生活更加体面情况下人们的追求会更加倾向“过得好”。人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追求会有很大的变化:穿着更加时尚、谈吐更加文明、追求更加高远、居舍更加考究、心态更加平和、生活更加安逸、就业更加充分、知识更加丰富。居民生活更加体面不仅表现在外在层面,而且体现在内在方面,只有内在方面的变化才能更好地展示新型城乡关系。农民不但可以从土地上收获更加体面的收入,而且从事农业耕作已经由一种身份演变为一种职业。农民从事农业耕作的技术含量要求更高,在精耕细作的基础上不但产出数量更多而且产出的质量更高。农民在田间劳作实行轮班制度并且可以享受休息日,田间作业更加规范。在农业的产业链条逐渐延长的过程中传统的农民开始逐渐分化:稼穑、加工、运输、经营等各道工序开始有人专门负责,农业产业中开始涌现出各方面的专门人才。传统农民已经转变为新式农民,农民素质的全方位变化使得新型城乡关系发展中乡亦为城,虽然是农村景观但呈现的是城市文明。

[1]孟祥林.新农村建设支招:八管齐下新主张[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3-77.

[2]孟祥林.城市化的困惑:失地农民权益损失的调查与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70-74.

[3]孟祥林.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边缘化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导刊.2007,(4):26-40.

[4]孟祥林.京津冀第三核:以文化经营保定的城市品牌化思路分析[J].中国城市化.2010,(2):14-19.

[5]孟祥林.新农村建设的品牌策略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8,(1):73-77.

猜你喜欢

农民农村生活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