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规律的研究视角

2011-08-15刘彦昌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规律马克思主义研究

刘彦昌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浙江 宁波 315012)

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规律,首先需要解决立足点问题,研究的是中国环境下的发展创新,不是立足于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环境下的发展创新。这一立足点就决定了这种发展创新和适用于所有国度的共性要求或适用于其他国家的个性做法相比,必然具有特殊的规定性。由此所决定,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创新规律,也不能忽视和离开这种特殊规定性。这是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基本视角。只有充分把握这个视角,才会增强研究的针对性。根据这种特殊规定性,必须明确和把握中国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关键点:内容定位,属性特点,运行机理和系统构成。

一、内容定位

在中国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和创新,当然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出发点切入。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决定着研究结果的不同针对性和价值。这里的不同角度和出发点,意味着研究这一问题,就必须首先对其内容进行界定和定位。否则,就可能因大而化之,成为泛泛而谈,缺乏实践针对性,或太过具体而陷于琐碎,上升不到规律的层次。

一是对象限定。在中国社会环境下对马克思主义创新的研究,主要定位在对中国的适应性,体现的是中国社会的需要和特点。对于规律而言,共性是其内涵,涵盖的范围是其外延,由于存在着“外延越大,内涵就越抽象、越少;反之,外延越小,内涵就越具体、越丰富”①的特性,所以,从增强针对性考虑,对研究的对象进行限定是必要的,既要防止外延过大,内涵太抽象和减少,陷入大而虚;又要避免外延过小,内涵太具体和丰富,陷入琐碎,缺乏普遍意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其发展创新的成果,对不同国度当然都会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然而,也必须注意到,在文化差异的国度,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虽然需要对其发展与创新的话题是一致的,有些原则比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等也是通用的,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在不同国度、不同阶段的发展创新中,这些共性的东西甚至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其实,不同的国度,不同文化背景,对发展创新的要求是各有侧重的,即在具体发展和创新时面临的困扰和集中点肯定会不尽一致。虽然都需要发展创新,但并不能在具体行动时大家都采取一个的思路,走完全相同的路子。对当代中国而言,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共性规律当然要研究,但这主要不是为了推销自己的观点,输出自己的成就,帮助其它国度认识规律,而是为研究自己的个性做准备。在此基础上,更应该着眼于中国的特殊要求,着眼于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的规律。至于在中国之外的其它地方是否也适用,不应过多考虑,更不能影响自己的研究方向。

二是指向限定。在把发展创新作为既定目标的前提下,还要明确,研究的对象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与创新,不论是“发展型”创新还是“颠覆型”创新,都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真谛”。

这里的指向限定包含两种要求,一个是发展与创新的限定,必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囿于已有框框的教条阐释和解读,或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误读而进行的脱离时代发展要求的“修修补补”,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发展创新、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的行为,都不应该在考虑之列;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的限定,发展创新的是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其它,不是撇开马克思主义另搞一套,创新成果要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真谛,和其一脉相承。因此,那些歪曲马克思主义、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大道的成果也不在考虑的视野。即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要追求的境界,就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归纳的“离经不叛道”,②敢于离开和抛弃书本上那些已经不适合当代社会现实的具体论述和条条,却不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原理和基本价值取向,否则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了。这就是说,要通过发展创新,达到“把‘辨’剪了,‘神’却留着”的境界,使马克思主义的“神”(思想真谛)不仅仍在,而且思想的生命力更旺盛,更强大。

三是层次规定。规律的存在和体现是分层次的,人们对其认识也是可以分层次进行的,比如,一般规律、阶段规律和领域规律,这也可视为人们从宏观、中观层面来认识的结果。一般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共性,从有效性衡量,通常具有永恒的特点,但一般(比如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规律又是离不开阶段(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规律和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来支撑的。虽然阶段规律是和特定阶段的环境相联系的规律,领域规律和空间环境相联系,可见阶段规律和领域规律的存在是有条件的,一旦条件失去,阶段规律就不存在了。在考察这些规律的时候,必须了解这些规律产生的条件或背景。需要强调的是,在特定阶段内,认识阶段规律更具实践价值。同时,一般共性规律也是靠一个接一个的阶段规律来支撑的。至于从什么角度来认识,要看目的要求。

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规律也不例外。由于发展创新总是和现实实践密切相连,又居于行动的层面,因此,研究其规律更应该侧重于运行机理的层面。从表现形式上看,本文揭示的所谓规律,属于从中观审视问题,不是那种幽深玄远的概念性阐释,也不注重对那种大而化之的一般共性规律的探讨,而侧重的是具有针对性和可把握性,应侧重于对相关规律具体化的揭示,属于中观的层次,操作运行层面,是更具有实践属性的规律。

二、属性特点

揭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与创新规律,还必须考虑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特有的三个因素,重视发展创新中的三个基本特点。

一是复杂性。在中国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复杂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这里主要从推进主体的习惯差异角度来审视,其复杂性主要在于“学道”和“官道”的交织与纠结,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发展变化来寻找不同的结合点或平衡点。

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首先是一种理论,具有理论的属性,发展创新必须按照学术理论的内在要求来展开,即按“学道”的要求来进行,自然要“求新”(提出新观点)、“求异”(不重复已有观点)、“求真”(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样),否则,就谈不上发展创新。但在中国,因马克思主义居于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特殊地位,对其发展创新,又不能等同于一般理论的发展创新,必须考虑政治领域的特殊要求。这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理论或学术问题。由于它和政治的密切联系,自然离不开官员这个重要主体的参与,这就不能不受“官道”的制约,在发展创新中还要同时考虑“求稳”(稳妥有序不乱)、“求同”(避免意见分歧)、“求实”(能够怎么样)。③显而易见,这种“官道”的考虑和“学道”的追求,从风格特点看是每每相反的。于是,学界和政界对发展创新的认识态度,行事风格等,因上述的诉求差异就可能变得难以吻合,甚至相差深远。这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创新,尽管在当代创新成了社会高频用语和主旋律的背景下,要根据不同的时段确定“学道”和“官道”之间的结合点、平衡点,让两者在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问题上步调一致,协调互动,仍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二是敏感性。这种敏感主要是指政治意义上的敏感,是一种对创新极具杀伤力的无形力量。如前所述,在中国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是和政治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政治敏感就在于学术理论问题政治化,学术探讨无禁区,政治要求守纪律。在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问题上,这两者间实际上是一种此涨彼消的关系,这就使得发展创新显得格外复杂,甚至非常微妙,包含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实践中各相关主体的着眼点和动机总是各不相同,对发展创新持不同的态度是难免的。不可忽视的是,很多人对于要不要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首先考虑的不是理论本身发展的要求,而是政治后果和政治影响。于是,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把发展创新上升到举旗或砍旗的高度来审视,这往往在无形中让发展创新背上政治“罪名”。在与时俱进已经成为社会主流话语的情况下,又会看到有人会和局面稳定相联系,“创新不利于稳定”,就是一些人的本能反应。于是,要发展创新,就离不开合适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气候;就是说,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发展创新的,需要宽松的政治环境,活跃的社会氛围。因此,发展创新必须注意选择时机。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凡是有价值有影响的发展创新往往是在现有观点遇到挫折之后,正所谓多难兴邦,在碰壁后更容易出现这种发展创新的社会氛围。

三是依权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创新离不开权力的介入和支撑,高层领导人的认同和推进至关重要。这一特点是由前两个特点引申出来的。

和中国传统社会相比,目前中国社会的重要特点是“法统与道统合一”,实行的是“政治领袖与思想‘导师’合为一体。”④在这种社会政治环境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的话语权和掌权的领导人是一体的,领导人根据新环境提出的新的观点就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回顾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几次重要的发展创新,最具话语权,能够使发展创新获得突破的都是党的领导人。而一般理论工作者和广大党员虽然不可或缺,但作为缺乏整合的个体,其作用相对显得非常有限,要受很多特定条件制约,就是有价值的见解,要被认可,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中发挥作用,也离不开领导人的认可或支持。否则,没有领导人认可的宽松环境,发表创新见解都有风险,很有可能还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还怎么谈得上发展创新。这里也体现着关于发展创新的话语权的敏感和专有,如果没有领导人的支持,没有权力的支撑,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对很多理论工作者,就是不能轻易碰的“高压线”。在这种环境下,学者研究的空间和作用都非常有限。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权力的支撑,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工程很难深入展开,更妄谈突破。马克思主义发展与创新的最终突破,仅靠群众的实践和理论工作者的倡导是难以凑效的,离不开高层领导的认同和推进,颠覆型创新更是如此。

三、系统结构

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上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从指导实践的目的出发,揭示其规律也要从系统过程的角度着眼,不能太宏观,不能过分简约化。这种规律实际上表现为一个系统结构,是由若干个互相联系、互相支撑的规律组成的一个规律体系。如果把发展创新看作一个周期,考察它的系统构成,至少有五个方面的规律需要研究:

第一,发展创新的动力生成。世界万事万物的运行,都离不开动力的推进。发展创新需要动力,动力生成是发展创新的逻辑起点。一般说来,一种理论一旦形成,特别是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都会随之进入一种相对“固化”的状态,需要稳定,相关的人们也会进入一种习惯、厌变的心理状态。于是,发展创新的意识就必然弱化,甚至对创新持反对态度。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其在中国的发展当然也不例外。加之马克思主义特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又使对其创新具有了特有的政治敏感性。所以,整体上考量,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特征就难免呈现出阶段性。如果就一个时段来考量,在一个大的发展创新之后,信奉者的创新意识就会日渐淡化,自然而然的发展创新就面临着困难。要进一步发展创新,就需要有新的动力支撑。所以,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与创新规律,必须从揭示这一动力的生成规律入手,弄清楚发展创新的动力来自哪里,如何生成等。

第二,发展创新主体的互动。发展创新需要主体来实施,那么这种主体是单一或多方面?如果是多方面,如何使之协调互动?虽然发展创新是社会发展的要求,目前也成了主流话语,但发展创新在实践上却不可能像自然界的进化那样,能够离开人的作用就能自然发展,而是需要特定的人有意识地来推动。就中国目前的具体情况分析,这种主体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考察具体的创新实践,这些主体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良性互动是发展创新的必须,非良性互动阻碍发展创新的进程。中国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作为一项复杂的工程,其实就是一个创新体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对多国创新体系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指出:“创新是由不同参与者和机构的共同体大量互动作用的结果”。这一结论也适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在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确存在着一个如何互动的问题。这就需要研究在什么情况下,这诸种主体能够在发展创新过程中进入良性互动,达到协调一致,形成整体合力。

第三,发展创新的条件支撑。中国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复杂性,决定了发展创新必须有特有的条件来支撑。这里的支撑条件,当然包括必要的“物质”条件,比如,力量的整合、资源的优化配置、项目的策划、制度的保证等。但这些“物质”条件在这里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思想理念方面的条件支撑。创新主体的特有思想品格和科学素养,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组织文化等条件决定着发展创新的走向和性质。否则,要么创新难以切实展开,随便做点事情,搞点修修补补,就说是发展创新,更谈不上不断提升和深化,要么难以防止创新走向“跑偏”,甚至是走调变味,这样的“发展创新”的后果很可能灾难性的。

第四,发展创新的内容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创新内容需要渐次调整和提升。那么,发展创新内容如何获得提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存在着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个不断深化过程中,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认识的曲折性和片面性是难免的,发生“跑偏”的情况也是很正常的,就是共产党人也不能保证一直沿着正确的路径前进,特别是在创新马克思主义问题上。根据中国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历程,最容易发生的问题是,一些“创新者”缺乏争鸣意识,自我感觉太好,根本听不得不同意见,采取以势压人,从而在创新内容上“绑架”众人;或者进行非理性批评,动不动就闹“口诛笔伐”的意气纠纷。要确保创新过程中能够防止创新方向跑偏,很显然需要有一种机制,以有效防止创新走向歧途,使创新内容不断深化和提升。

第五,发展创新的价值评价。这是保证发展创新能够持续推进的环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作为对现有理论观点和习惯思维的改变举措,对社会政治的影响将是转折性的,对一些人的触动可能是“毁灭性”的。有关各方对其进行价值评价是难免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正面的肯定,不仅有助于坚持发展创新的走向,也有利于调动更多人参与,使发展创新形成不可阻挡之势,迅速进入实践环节,再反推创新进一步深化。批判性的争鸣,既有助于校正创新内容和走向的一些偏误,也有助于中断那些打着创新旗号的背离和歪曲,及时校正发展创新航向。但是,如何才能做到恰当评价,使其出于积极的建设性评价的境界,这中间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注释:

①鲁品越等:《规律的层次与当代科学理论的转型》,《学术研究》2010年第4期。

②《〈钱学森书信〉前言》,《人民日报》2007-5-28。

③参见《中央党校中青年教授座谈会发言摘要》,《理论前沿》1996年第11期。

④资中筠:《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承载与失落》,《炎黄春秋》2010年第9期。

猜你喜欢

规律马克思主义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