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当代中国社会的三次巨变——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2011-08-15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资本主义

高 放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007)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殚精竭虑,艰苦奋斗90年,所取得的最重大成果集中体现为: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转变。第一次巨变是从1921年到1949年,完成了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第二次巨变是从1949年到1978年,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第三次巨变是1978年至今,正在实现从原来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国社会的这三次巨变,使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深重压迫,成立了人民民主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和各族人民的真正解放,避免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灾难,创建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在克服以往深受苏联模式影响的弊病中使社会主义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全国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广大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本文拟分述中国社会的这三次巨变是如何曲折实现的,以此说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探索和重大创新。

一、第一次巨变: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到新民主主义社会(1921—1949)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建党起,就在逐步认清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最低纲领,进而把共产党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且主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首先在革命根据地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在革命胜利后进而全面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经历了28年,其间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21至1928年,那是初步探索阶段。1921年中共一大的党纲还没有判明中国社会性质,只是笼统地提出革命任务:“以无产阶级革命大军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工阶级重建国家,直至阶级差别消灭。”1922年中共二大的一项决议指明:中国已“成为国际资本主义的掠夺场和半殖民地”。二大宣言称:中国人民“最大的痛苦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正是基于以上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二大明确提出了党在现阶段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从1922年秋后开始国共两党合作,1923—1927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这场大革命因资产阶级叛卖而失败。这时党内较为普遍存在急躁冒进思想。很多人认为既然资产阶段已经反革命,那么下一阶段中国就应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1928年中共六大纠正了这种不切实际的看法。大会决议指出:“中国革命是半殖民地的革命”,农民要将土地制度中的一切半封建束缚完全摧毁,现在依然要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下个阶段革命的任务是自觉地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政权,实行土地革命,开展农民游击战争。六大第一次提出“苏区”新概念,指明“党在苏区的任务”是发展农村苏维埃根据地,夺取新的区域,巩固新的区域,使之成为更大发展的基础,吸收广大群众参加管理政事,保存商业的货物交易,实行正当的经济政策。实际上,六大已经初步预见到中国革命将要在农村开创一个新社会、新天地。

第二阶段是从1929年至1939年,这时明确认识到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29年2月中共中央在《中央通告第28号——农民运动的策略》中第一次使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提法,并且在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积累了创立新社会的经验。从1927年到1937年中共开展了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井冈山、海陆丰、湘赣、赣南、闽西、湘鄂赣、湘鄂西、鄂豫皖、赣东北、广西西部、川东、陕北、海南岛等地建立了十几个农村革命地和地方苏维埃政权。1931年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4年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其中规定:要进行政权建设、经济建设,要保障工农利益,彻底改善工农生活,宣布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规定最低限度工资标准,创立社会保障制度与失业津贴,宣布工人有监督生产之权,要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和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目前可允许外国企业重新订立租借条约继续生产,承认婚姻自由,实行各种保护妇女的办法,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开始实行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各地苏维埃政权都在反围剿的喋血战斗中尽可能地实施上述宪法规定。这实际上是在各个苏区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一种新社会的转变。1927年至1937年全国拥有13个苏区,面积4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三千万,面积相当于一个荷兰,人口相当于2个荷兰。苏区十年开创新社会的实践,促进我们党的领导人对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前途问题正式发表了新看法。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讲到:“我们的革命战争是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的。”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专写一节详细论证现代中国社会性质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文中之所以加上殖民地是因为当时日本侵略者已经占领了中国东部半壁河山。文中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当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提法。谈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文中只说将来会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因素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可能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实现社会主义的前途。这时“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提法还没有出现,但是可以说是呼之将出了。

第三阶段是1940年至1949年,这时形成了系统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并且在实践中成就卓著。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集中体现毛泽东思想的代表作《新民主主义论》,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书中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书中扼要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具体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论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珠联璧合,可以说是毛泽东思想的“双子星座”。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并不是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全面胜利后才开始实现,而是从1927年底建立井冈山根据地起就开始局部实现。1937年党中央进驻延安后既要参加全国的抗日战争,又要把延安作为首先试验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首善之区。1940年2月1日毛泽东在延安民众大会上的演讲中曾经自信自豪地说:“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八没有萎靡不振,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①这“十没有”可以说是当时延安新民主主义社会良好党风、政风、民风的写照。1941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共产党员在一切团体和机关中只占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应由党外人士充任,发展工业生产与商业流通,奖励私人企业,保护私有财产,欢迎外地投资实行自由贸易,反对垄断统制,发展人民的合作事业,调节劳资关系,适当改善工人生活,消灭文盲,普及国民教育,等等。1946年制定的《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人民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选举人民代表会议(参议会)和政府领导人,保障耕者有其田、劳动者有职业、企业有发展机会,用公营、合作、私营三种方式组织所有人力资力为促进繁荣消灭贫穷而斗争,欢迎外来投资,保障其合理利润,从速消灭文盲,买行免费国民教育和高等教育,等等。不论在抗日战争烽火和解放战争鏖战中,各个根据地都尽力尽责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总之,在全国革命胜利前,我们已拥有十年苏区、八年边区、四年解放区、共有1389个县(市、区、旗)②、约占全国县域一半地区,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实践绩效与经验。在这个基础上,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更系统、更具体规定了建国后在全国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方案、方针和政策。其要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国家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保护国家、合作社和个人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人民经济,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等等。共同纲领的实现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

由上述可见,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是一次最艰苦、牺牲最多、取得最重大成就的社会巨变。

二、第二次巨变: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1949—1978)

这次巨变大体上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至1956年,即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原先预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将要全面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至少一、二十年之久,然后参照苏联经验,再采取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措施过渡到社会主义。然而新中国成立头三年,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诸如新生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广大人民群众迸发出冲天的革命干劲,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工商业和半社会主义性质合作经济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与优越性,1951年“五反”运动中暴露出众多不法资本家的“五毒”罪行(偷工减料、偷税漏税、行贿、盗骗国家资产、盗窃国家经济情报),农村在土改后出现的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还有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我国的限制与封锁,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对我国的援助与期待。这诸多国内外有利和不利因素的综合作用,促使我们党中央领导人改变了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变的战略思想。1953年8月党中央公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制定的我国第一部宪法把这个总路线规定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后来实践证明:我国仅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工业化刚取得初步成就,就大大提前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记忆犹新,1956年1月15日北京市各界20多万人汇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毛主席在主席台上喜笑颜开,接受北京市在全国首先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捷报。北京市市长彭真在大会上宣布:我们的首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随后上海在21日、天津在22日也分别举行50万人和90多万人的庆祝大会和集会游行。全国各个城市都争先恐后宣布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到1956年12月底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已占全国农户总数96%,1956年这一年可称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之所以能够较为顺利提前完成,主要是因为采取了从低级到高级多种形式(如农业和手工业从互助组到初级社、高级社,资本主义工商业从加工订货、经销代销到个别地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全地区公私合营),实行了典型试验、逐步推广、循序渐进、和平改造的方针。总之,我国从1949至1956年只用了不到七年时间就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奇迹。但是也留下了深层次的隐患,并且助长了领导者自满冒进的情绪。

第二阶段是从1956至1966年,这是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阶段。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只是指我国已经把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然而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远未完成。1956年以后的十年间,社会主义建设是在曲折中探索前进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1958年开始实行第二个五年计划。这一年高举“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三面红旗”,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取得了空前成就,然而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却因急于求成,急躁冒进,遇到重大挫折。随后1960—1962年这三年间,经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才扭转了困难局面。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照生产力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逐年累进,不可能一年之内翻番大跃进。总结挫折教训后,到1966年全面社会主义建设还是硕果累累。早在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建设现代化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到1964年周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四个现代化”的内涵调整为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从这“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来看,到1965年我国农业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已从1957年的2.4%提高到15%,农业机械总动力已从1957年12.1亿瓦特增加到109.9亿瓦特。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从1957年占56.7%提高到1965年占62.7%,我国工业总水平到 1965年大体上占到世界第八位。国防现代化的成就表现为陆海空三军齐头并进拥有现代化装备与素质,尤其是1964年我国自主研制成功导弹与原子弹,这在当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世界态势下,对于增强我国国防实力与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具有重大意义。科技现代化表现为1956年制定的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于 1962年基本上提前完成,1963年又制定了新的未来十年发展规划。到 1966年我国培养了各类科学技术人员约250万。原子能、喷气技术、计算机、半导体、电子学、自动化等新兴科学技术都在吸收世界先进成就。1965年我国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的蛋白质即牛胰岛素,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总之,1956—1966年这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为以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本制度、物质技术与人才智力的坚实基础。

第三阶段是1966—1978年,这是“文化大革命”及其后续时期的社会主义发展。由于党中央领导人错误估计了当时国内外形势,误以为苏联已经被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修正主义集团篡夺了党政领导权,已经复辟了资本主义制度,误以为我国各级领导层也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推行修正主义路线,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所以要进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来清除“走资派”。实际上“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造成十年动乱、十年浩劫,使国家和人民蒙受重大灾难。实践证明,这十年我们所坚持的“社会主义”是比苏联模式弊病更多的极左的社会主义。例如企业取消了奖金,平均主义分配更加严重,农村取消了农民的自留地,家庭副业受到严格限制(有的地方规定养鸡不得超过三只),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严重扩大化,个人崇拜和个人集权盛行。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还花了两年多时间大力清除“文化大革命”极左路线流毒。即便在极左路线干扰下,从1966至1978这十二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依然取得新进展。第三个五年计划和第四个五年计划(1966—1971、1971—1975)基本完成。到1978年,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比重已占75.2%,我国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农业已拥有拖拉机近200万台,水库8万座;1967年试爆成功第一颗氢弹,1970年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1974年研制成功第一台高级台式电子计算机;1977年研制成第一台微型机。交通、运输、邮电、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社会主义建设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由上述可见,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一次最顺利又受到最大挫折然而又打下最坚实基础的社会巨变。

三、第三次巨变:从原来的社会主义转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78年至今)

这是最新、最好、最复杂的一次社会转变。这次巨变大体上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至1989年,这时主要是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人民温饱问题。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路线,开启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航程,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首先促使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以往我们自以为从 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后搞的一套已经不同于苏联模式,经受了“文化大革命”浩劫后蓦然回眸反思才恍然大悟,原来50年代以来我们基本上是照搬甚至超过苏联模式,以致遭受重大挫折。正如邓小平所指出:“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③“过去我们中国照搬别人的,吃了很大苦头,中国只能搞中国的社会主义。”④1982年中共十二大是改革开放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党代表大会,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⑤这里强调“走自己的路”就是不再像以往那样“走俄国人的路”,而要探索切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1987年中共十三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将要经历上百年的时间。这就指明了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目标是要使我国的社会从以往照搬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主要是权力过度集中,盛行个人崇拜和个人集权,急于求成,未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却急于实现“一大二公三高四纯”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对外封闭,不善于吸取资本主义文明的积极成果。为了克服苏联模式的这些弊端,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发展党内民主、解放思想入手,改革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管理过度集权的体制,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举,吸收外来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在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1983年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实际上解散了人民公社)。这表明先在苏联试验过15年的农村公社制度和1958年以来我国试验25年之久的人民公社制度都是急于求成超阶段的产物。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开始对苏联模式计划经济的新突破。1987年中共十三大决定“以党内民主来逐步推动人民民主”,并且要“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十三大还确立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由于 1979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开放决策,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取得重大成效。到 1989年我国人均产值已从1978年的200多美元上升到500多美元,基本解决了广大人民的温饱问题。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的位次已从1978年的第11位升至1989年的第9位。

第二阶段是从1989年到20世纪末,这时主要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进入小康社会而奋斗。1989—1992年苏联和东欧八个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发生剧变,标志着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失败。这更促使我国要加快改革苏联模式的弊病。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各个要点,决定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表明要根本改革苏联模式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十四大起不再沿用 50年代以来“四个现代化”的提法,而改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其内容不仅限于以往的四个,而且增加了信息化、市场化、民主化等新内容。1997年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把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并列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两大理论成果。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就是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五大还提出要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到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近9万亿元,比1989年增长近两倍,每年平均增长9.3%,经济总量已从世界第9位升至第六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约10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阶段是新世纪以来的最近十年,这时主要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我国加大对外开放,更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因为在新世纪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十六大还强调要建设政治文明,指明“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是吸取苏联模式失败教训而提出的重要新思想。2007年中共十七大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认清“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十七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要求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其基本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十七大还新增加了建设生态文明,加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加快城镇化的同时还要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新要求。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旨在对内积极推进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和谐社会,对外有利于促进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近十年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拼搏奋进,每年经济增长约达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3000美元,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英、法、德、日,由2000年居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现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已被举世公认为可以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合作作出重大贡献的社会主义强国。

当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苏联模式的弊端在我国尚未完全清除掉,要完成从原来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转变,依然任重道远。还有很多复杂的问题,如实现党政分开、取消不合理的特权、遏制官员腐败、消除社会两极分化(当今我国还有4千万人尚未脱贫)、治理持续恶化的环境、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等问题,还要在进一步改革开放中逐步解决。更为复杂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有西方资本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潮、体制和模式渗透进来。如果不注意克服而任其蔓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会受到腐蚀而变质。

四、实现中国社会的三次巨变是中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探索和重大创新

人类社会的转变和变迁是有其一般的共同规律,又有其合乎规律的特殊实例。这表明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共同规律面前并非无所作为、无可奈何。否则,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将是整齐划一、机械单调的。人类社会的转变与变迁大致是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进步,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依序渐进。自 16世纪现代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之后,英、法、德等国都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现代化固然推进了社会大进步,但是又造成社会贫富两极严重分化与对立、工农劳苦大众备受剥削与压迫等种种灾难。于是工农革命运动应运而生,旨在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社会取代弊病丛生的资本主义社会。到 19世纪中后期,历史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即有些封建主义依旧盘根错节、资本主义发展还很不充分的落后国家,能否越过资本主义阶段、避免资本主义灾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尤其是俄国到19世纪70—80年代还保留一部分土地公有制的农村公社,俄国小资产阶级革命派民粹主义者曾经提出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并且写信要求科学社会主义大师马克思、恩格斯给予指点。马克思在 1881年给俄国女革命家查苏利奇复信草稿中曾经表示:“使俄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即避免资本主义的灾难,要有一定的外部条件。⑥到1882年,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中说得更加明确,即“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⑦也就是说,如果俄国能够得到西方英、法、德等国无产阶级革命首先胜利后的社会主义援助的话,那么俄国就可能避免资本主义的灾难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事实上,俄国后来是在1917年二月民主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率先又进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布)筚路篮缕,艰辛探索,在较为落后的俄国缺少西方英、法、德等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直接配合与援助的条件下孤军奋战取得成功,首先在苏俄巩固了一国社会主义阵地。这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伟大创举和非凡成就。有了苏俄的示范榜样和坚强基地,列宁于1922年就在共产国际二大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中提出了如下的新论断。他说:“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过渡到苏维埃制度,然后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⑧在这里列宁所说的“先进国家”首先是指苏俄,因为它已经首先取得了社会主义的胜利。他所说的“落后国家”主要是指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我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传承两千多年的古老的封建主义社会,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鲸吞蚕食之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百年来先后有地主阶级开明派、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诸多进步派别和有识之士,都曾经力图通过种种革命或改良的方案,促使中国步英、法、德、美、日等国之后尘,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社会。不论是进行农民革命、共和革命、国民革命,或者是试验中体西用、维新变法、立宪改革、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乡村建设,等等,实践证明中国资本主义之路终究都走不通。另外一批仁人士试图走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托尔斯泰主义、新村主义之路,也都短路碰壁,无果而终。自从1921年中共成立,第一代领导人艰难曲折地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独立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尤其重要的是其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在苏联的帮助下,我们党终于探索成功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巨变,避免了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又在苏联帮助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第二次社会的转变。到改革开放后我们经过反思才认识到以往我们是基本上照搬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脱离中国实际,以致走了大弯路。于是,又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我国实际第二次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我国能够又一次避免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灾难,实现从原来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三次社会的转变。实践证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结晶。换言之,新民主主义论亦可称之为中国特色民主主义理论,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亦可称之为新社会主义论。新民主主义论和新社会主义论正是中共90年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两大创新理论。这两大创新理论是付出无数血与肉、汗与泪经过艰辛探索而凝结成的。在这两大创新理论指导下,90年来我国社会实现了三次巨变。这是中国社会的三次大进步,是中国人民解放程度的三次大提高。这三次巨变,既符合社会发展屡有波折、难以一帆风顺的客观规律,又验证了人的认知是通过反复实践“螺旋式”上升、并非一蹴而就、直线飙升的认识论原理。我们党的这种创新成就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命运,用实践证明落后国家落后民族要从封建社会或者前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可以争取外来援助、内部采取逐步渐进的途径,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灾难。这也会给其他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以新的启迪。

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从原来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三次社会巨变,至今尚未完成。展望未来,我们一定要正本清源,坚定不移地、坚持不懈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继续改革开放、不断开拓创新,争取到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之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我国的经济总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能达到约5000美元;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之时,我国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伟大国家。到那时,我国不仅各族人民都能得到全面自由发展,过上幸福美满生活,而且还能造福人类,为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注释:

①转引自陈鲁民:《延安曾经“十没有”》,载《前线》2010年第3期,第57页。

②见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编:《中国革命老区》,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1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5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35—436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1页。

⑧《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9页。

猜你喜欢

新民主主义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对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趋势辛勤探索的力作
——《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趋势的比较研究——基于国际理论家的视角》评述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我的黑帮祖父对美国资本主义的认识 精读
浅析新民主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渊源
“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时间的历史考察
如何理解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对当代中国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话语优势的确立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
刘少奇新民主主义思想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