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合肥道路名称资源 创新省会个性城市文化
2011-08-15吕晓文
吕晓文
(合肥市委党校,安徽 合肥 230031)
开发合肥道路名称资源 创新省会个性城市文化
吕晓文
(合肥市委党校,安徽 合肥 230031)
今天的合肥如果把作为城市空间资源的道路名称当作突破口,藉此弘扬与省会身份、地位相称的文化魅力,实施文化元素最佳组合的地域文化发展模式,则可以创新出更具个性的省会城市文化。
开发 城市道路名称资源 省会个性城市文化
从传统意义上讲,城市道路仅仅是城市的交通脉络和规模骨架,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对城市文化品质的追求,人们对城市道路的理解和需求已被大大丰富和拓宽,城市道路理应朝着具有历史人文色彩的复合型的景观化方向发展,城市道路名称也理应成为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的历史与未来的综合体现,成为城市的系列名片。由此以来,如何深度开发城市道路名称蕴涵的文化资源更理应成为城市管理者经营城市的重要课题之一。
用文化的眼光观察我们的城市道路,大都是仅仅一个名称,一个基本的交通功能,充其量道路沿线散布一些商业广告,显得极其单调、乏味;就像一个植物人,仅有一个姓名,一个基本的呼吸功能,没有生活、更没有思想。
具体地说,首先,我们的城市道路缺乏文化元素,城市道路之所以给它们取个名称,也只是为了标示道路的方位;其次,我们的城市道路命名缺乏系统考量,给道路命名随意性较大,像以长丰县乡镇地名命名的市区道路,只有义井路和吴山巷,不仅彼此而且与长丰路均互不关联,像以“新”开头的道路名称,只有一个唯一的新蚌埠路;再次,我们的城市道路名称缺乏个性特色,尤其新建区道路取了不少外省市乃至首都的地名,这是目前许多城市道路命名过程中频频出现的一个毛病——“趋同病”。
抽象地说,我们的城市道路和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之间还缺乏一种有机的联系,缺乏一种人们内心潜在需要的对城市道路的深度记忆,缺乏一种不同人群共享的、各具特色的道路文化空间。换个角度说,我们的城市道路名称还一直处在粗放式的经营状态。
缺乏就意味存在着一种市场需求,而理性地、不失时机地去发现、去捕捉这一市场需求,对合肥城市道路进行精细化经营,对城市道路名称进行深度开发,文化城市道路空间环境,把道路名称网格升级为文化景观网格,则可以创新出我们省会具有个性特色的城市文化。
众所周知,无论人们进入一座城市还是了解、感受、体验一座城市,往往都是从认识道路名称开始的,所以,城市道路不应仅仅是可行走的,还应是可观赏、可阅读的;不应仅仅是刚性的、粗糙刻板的,还应是柔性的、细致通融的;不应仅仅给行人提供生命尊重 (让显在的工作生活得以便利安全),还应给行人提供人文关怀(让潜在的精神需求得以满足)。为此,我们应该突破对城市道路名称的传统意义上的理解,用文化元素去装潢城市道路沿线众多的石墙、砖墙、栏杆墙等空白、苍白界面,让城市道路在净化亮化绿化序化的基础上再增添文化,成为一个城市的复合型的景观走廊。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我们在宏观理念上必须确立一种战略思维。
从长远角度看,给合肥城市道路命名,指导思想上是为了弘扬与省会身份、地位相称的文化魅力 。一方面,要意识到合肥仅仅是一个省会,不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大都市,合肥变化再大也不宜像许多城市一样,尤其不宜像北京、上海一样调动、启用全国性的地名资源,取名北京路、上海路、西藏路、长沙路等等,那会容易给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造成一种似是而非、无地理坐标的错觉,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另一方面,要意识到合肥毕竟是一个省会,城市道路名称是 “省会人的脸、外地人的眼”,不应该在道路命名问题上让外地人说合肥人“土”、“俗”、“没文化”。
从整体角度看,给合肥城市道路命名有助于创新出具有省会个性特色的城市文化。一是有助于创新出省会个性特色城市文化的空间形式,考虑到省会城市文化规划的整体性,我们花费大量的土地建设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名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等等是需要的,但是如果既能集约用地、又能提升道路沿线环境品位,更能随时对任何阶层身临其境的民众都给予充分的富有安徽地域特色内容的人文关怀,体现出一种自由、平等、包容的城市空间精神特质,还能极大地优化省会城市文化生态大环境的,可能更是必要的。二是有助于创新出省会个性特色城市文化的内容定位,今后城市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的竞争,尤其人无我有、人无我特的本省地域文化﹙包括合肥本土文化﹚,更是一个地域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地域民众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建设一个地域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的精神家园,则可以扩大进而增强该地域文化的国内国际影响力。三是有助于创新出省会个性特色城市文化的载体选择,在人们追逐文化产业化、商业化的同时,如能巧妙借助城市道路这一网格状的空间载体,让以道路名称为先导的地域文化开放式的面向全社会,并日渐走近民众的日常生活,让城市各个区域的民众都能共享这一公益型的省会城市文化,则不失为构建、传播省会城市文化路径的一种极富个性特色的创新选择。
其次,在微观操作上要“两条线”并举。
一条线是做道路本身文章。道路自古以来便体现着一种文化传承,有径、畛、涂、道、路之名,有驰道、栈道、驿道、官路、马路之称,“以文化路”与“以文化室”、“以文化人”逻辑上乃一脉相承。在道路本身称谓的层面上,要考虑一条线路是叫道还是叫路﹙是南北叫道、东西叫路,抑或反之,均为约定俗成,能否交叉混淆﹚?要考虑一条线路取一名还是取多名﹙像北二环由砀山路段、双七路段、汴河路段组成,可便于统一易记、可浪费地名资源、可增加社会成本?﹚,还要考虑一条线路能否既叫道又叫路﹙徽州大道与阜阳路同为南北方向、同为轴心干道,一道一路,妥否?﹚。在道路本身变迁的层面上,要考虑到保留每一条道路自修建以来因历次城市改造而留下的一系列文化记录符号﹙像长江东路的前身是已走进城建档案馆里的蚌埠路,像长江西路的前身是两条林荫并行的柏油马路等等﹚,我们有历史责任让今人和后人始终能感受、铭记我们的这座越来越美丽的城市那充满奋斗历程的昨天。
另一条线是做道路名称文章。作为道路名称的地名或人名大都有着和生命一样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其中潜在着一种凝聚力、亲和力,往往还能牵动人们一种更为复杂的情感。为此,城市道路名称除了最基本的指示道路方位功能外,还应进一步彰显该名称所具有的文化底蕴,用文化元素去装饰道路空间环境,让文化的空间性与空间的文化性和谐统一,让民众在行走驻足间也能了解感受体验进而追求地域文化及本土文化的深度价值与意义,让本省地域文化及本土文化通过省城道路这一载体与省城民众的生活工作交往形成有机的联系。
再次,在微观操作上还要坚持“两原则”。
一是要坚持地理方位对应全省地名的原则。这就是要善于依托省会优势,更好地展现安徽全省的地域文化之韵,即以全省地名对应合肥市的实际地理版块来命名城市道路,大体上说,合肥北部道路为阜阳和亳州命名区,南部、西南部道路为安庆、六安命名区,东北部道路为淮北和宿州命名区,东部道路为滁州和马鞍山命名区,东南部道路为皖南五市命名区。但局部还有一些明显错位的现象,像天柱山、大别山坐落于安徽的西南部,文化资源又极为丰富,而天柱山路、大别山路不仅又窄又短,还被搬移到合肥的东北版块,令人匪夷所思,对于这类道路的名称,一旦需要改动,也应采取两名并存、逐步过渡的方式。
随着城市框架的扩大,道路的增多,在全省市县级地名不够用的情况下,可下续使用——但延用乡镇地名作路名要尽量考虑与其归属的市县路名的关联,不宜相距太远;可整合使用——如肥西路南段与肥西路北段之间有一段叫官亭路,可予以整合;可变换使用——尤其滨湖新区,既然轴心干道叫徽州大道,那么与之平行的路名不妨完全使用格调统一的徽州地区的市县地名,而只须在市县地名前统统加一个“新”字,如“新宁国路”、“新绩溪路”等等,与徽州大道交叉的路名不妨叫徽一路、徽二路等等,简洁明了。
二是要坚持时空转换突显本土特质的原则。这就是要善于发掘合肥的历史文脉,更好地展现合肥本土的历史文化之魂,国家《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确立了 “反映当地人文或自然地理特征”的原则,仿照这一立法精神,无论省城怎么扩展,道路如何改造,我们在道路命名权行使中也理应遵循城市道路本身涵摄的人文和自然地理的特征,像保留“操兵巷”、“梨花巷”、“蝴蝶巷”等本土路名,则更能让人观其巷名而欲探其深沉厚重,步其巷中而欲知其历史痕迹。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通过对本省地域文化及合肥本土文化的提炼、整合和创新,再利用浮雕、石刻、图片、音响等多种艺术转换形式去因路制宜地打扮、装饰城市道路,让城市道路成为本省地域文化及合肥本土文化汇集、再现、延续和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由此而来,那道路沿线展示合肥县、城郭、城隍等文化符号的肯定是环城路,那展示曹操、华佗及中药等文化符号的肯定是亳州路,那展示古代楚国最后一座都城等文化符号的肯定是寿春路,那展示百位将军等文化符号、每天定时低缓响起《八月桂花遍地开》歌声的肯定是金寨路,那展示陈独秀、“五四”新文化运动、《孔雀东南飞》传说等文化符号的肯定是怀宁路……,让每条路都不再扁平化而有立体感,让每条路都不再默默无闻而活跃起来,让每条路都能凸现出不同特色的文化元素,让每条路都能成为和谐之路、记忆之路、文化之路,最终形成独具个性特色的省会城市文化。
进一步说,独具个性特色城市文化的省会才有亲和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这一个性特色的省会城市文化又有助于创新合肥广告业、房地产业、休闲娱乐业等等相关行业尤其文化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文生态大环境,从城市营销的角度考量,这一个性特色的省会城市文化可能会产生以下三大预期效应:
其一,聚集效应。这样一来,合肥的城市道路便成为全省各地名牌产品、特色产品展示的平台、窗口,全省各地对合肥会产生一种向心力,他们会觉得花钱到合肥来吆喝值,对构建合肥经济圈这个“大环境”无疑又增添了张扬、呼应的文化元素、文化氛围。
其二,磁场效应。这样一来,合肥的城市道路会自然而然地唤醒人们对自身所处道路环境的关爱和融合,不仅合肥人,在肥工作的本省外地人,连到肥出差、旅游、打工的本省外地人,都会对家乡路名产生一种亲切感、归属感,全国来肥的人都会感觉一座合肥城似乎就是安徽全省的一个开放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公园了。
其三,眼球效应。这样一来,全国没有哪个城市像合肥这样,每条道路都有独特的气质,都有吸引人的魅力,都是省城一道道别具一格的风景线,整个城市道路名称网络升级为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网络,成为一个非营利的著名城市文化品牌,形成一种像孙金龙书记所说的、所期望的那种“包容开放大气”的文化生态大环境,合肥从而成为国人的谈论之城、向往之城、旅游之城。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也应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所渴望的良好愿景。而如何让生活更美好,让我们的城市达到“近者悦、远者来”的理想状态,城市管理者首先需要面对的便是如何规划好今天的城市。我们应该看到,衡量一个城市生活品质是否充满魅力的标准并不是经济发展的速度,而是其保有文化资源的广度与厚度。为此,我们应该在统筹省会城市文化资源整体性的同时,去着力发掘、张扬省会城市文化的地域特色之所在,我们合肥的城市管理者如果能把作为城市空间资源的道路名称当作突破口,实施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源、全省文化元素最佳组合的地域集合文化发展模式,则完全可以在地域特色文化基础之上创新出无与伦比的省会城市主题文化。
责任编辑:马俊
2010-12-16
吕晓文,合肥市委党校市情研究室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