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视角

2011-08-15王磊沈萍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执政党方位学习型

王磊沈萍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论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视角

王磊沈萍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党的历史方位,提出了党的建设科学化这个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归根结底,就是确保党始终获得最广大人民的拥护,而能否实现这一点,关键在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程度与效果。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根本保障在于使学习机制化,实践中应着重从营造氛围、建章立制和健全机构三方面入手加强和完善各项机制建设。

党的建设科学化 学习型政党 机制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从战略的高度,首次向全党提出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一年多来,学界围绕“党的建设科学化”命题的提出背景、现实意义、基本内涵、主要特征、推进路径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丰富成果。当然,较之党的建设科学化命题本身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迅速推进的迫切要求而言,仍显得十分不足,特别是关于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具体路径问题研究上仍很薄弱。因此,本文将尝试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视角,着重就如何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党的历史方位转变与党的建设科学化命题的提出

所谓党的建设科学化,简言之,即在崇尚科学的环境氛围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中国实际,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共产党建设规律,以科学的机制和方法将党的建设实践纳入科学的轨道,同时不断将正确的建设经验上升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再次指导新的实践,最终实现党的目标的过程和状态。[1]笔者认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之所以提出这个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是准确把握党的历史方位的必然结果。

党的历史方位,即党在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历史进程中所处的坐标和走向。准确把握党的历史方位,认清党的任务,才能科学制定并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确保党的建设做到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围绕夺取全国政权、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党人,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明确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2]。根据建设无产阶级革命党的要求,我们党提出了“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的主张,确定了从思想上建党的正确方针,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理论上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建设理论,即毛泽东思想党建理论,实践上带领人民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历史证明,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实现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的建设曾一度遭受巨大挫折,尤其是文革的发动给党的建设带来了灾难性后果。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准确把握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尽管党的八大就作出了我们党已经是“执政党”的论断,认为“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执政的党,已经在全部国家工作中居于领导地位”[3]。但从整体上来看,很长一段时间内,“党对自身历史方位的认知还只是浅层次的,还没有牢固地确立执政意识,没有完成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角色转换,而是沿袭了革命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4]。长期处于革命地位和环境中的中国共产党,对于什么是革命党以及怎样建设革命党的认识是清楚的,理论是成熟的,但对于什么是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事实上还缺乏足够的思想和理论准备。

文革结束后,随着拨乱反正的深入进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党人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判断,初步提出“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4]及党的工作重心和领导方式转变的问题。由于当时改革尚未深入,以及思考问题重心的不同,邓小平并未提出全面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之后,我们党在继续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着重探讨了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作出了加强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党的作风建设,以及执政能力建设等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从不同方面强调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具体措施,但从整体上提出全面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尚未完全成熟。

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从执政地位和执政环境两方面对党所处历史方位有了清醒的认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根据世情、国情、党情和人情的深刻变化,再次对党的历史方位作了科学完整地把握。《决定》指出,建党近九十年来,“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5]与此同时,伴随国家的三次“历史性转变”,党的历史方位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是党所处地位的根本变化,即长期执政;二是党所处环境的根本变化,即改革开放。

在明确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围绕改革开放条件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别是围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伟大任务,我们党从战略的高度,适时提出了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并要求全党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党建理论与当今时代特征相结合,逐步探索并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最终带领人民走一条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

二、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关键在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为什么说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关键在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笔者认为,可以从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本质要求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首先,科学化的基本精神和本质要求是按规律办事。虽然共产党建设的规律表现在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但最根本、最核心的一条是:党的兴衰取决于人心向背。因此,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归根结底,就是以科学的思想、机制和方法确保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动摇,始终获得最广大人民的拥护。世界在变化,中国在发展,确保新形势下党的宗旨不动摇,必须解决新的历史方位下,党员干部要不要为人民服务,以及能不能为人民服务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无不依赖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实现程度与效果。

第一,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坚定性。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与坚定。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首要的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头脑,这是从思想上、政治上确保党的宗旨不动摇的根本保证。当前,一方面应坚持运用好过去组织学习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要结合变化的实际,积极探索富有时代特点的新方式,丰富学习内容,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与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法治教育、党风党纪教育联系起来,在学习实践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坚定性。

第二,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历史方位的不同,决定了党的目标与使命的不同,决定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内容与形式的不同。执政前,党主要是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打破一个旧世界;当前,党主要是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建设一个新世界。从实践来看,当前党服务群众面临的形势与考验前所未有,一方面服务对象更为复杂,除传统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外,还有大量的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的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等;另一方面服务对象的需求更为复杂,不仅有传统的满足基本生活的需求,更多的表现为满足服务对象寻求自身发展与完善等高层次的需求。而这些矛盾的解决无不需要党的各级组织转变观念、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以更宽广的视角、更充裕的准备提升自身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党的建设科学化作为党的建设的一种过程和状态,理论上表现为逐步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实践上表现为逐步实现党的阶段性目标。无论是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还是逐步实现党的阶段性目标,无不要求党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也就成了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题中应有之义。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给党的建设带来的挑战前所未有,党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的东西还很多,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善于学习,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才能始终确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动摇,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从而也才能在事实上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根本保障在于加强和完善各项机制建设

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关键在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党员的学习实践持续不断,并在持续不断的学习实践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呢?笔者认为,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根本保障在于加强和完善各项机制建设。

机制这一概念在我国学界使用率很高,但不少人只是在制度或体制的意义上来理解和使用,时常给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产生误导,以为有了制度和体制这样的“硬件”就可以畅行无阻,这其实是不准确的。机制应是一个集合性的概念,结构上由制度、观念和机构三个层面构成,本质上是由这三个层面整合而成的工作机理或原理。其中三个层面之间,制度是“硬件”,观念是“软件”,机构是执行制度和培育观念、整合“硬件”和“软件”以发挥其整体效应的管理中枢。[6]因此,建设学习型政党应着重从营造氛围、建章立制和健全机构三方面入手加强和完善各项机制建设。

第一,营造崇尚学习的氛围。将学习作为组织的一种状态而存在,是学习型党组织的首要特征。因此,建设学习型政党首要的和基础的工程就是培养党员要求学习、善于学习,不满足、不停滞的观念,在组织中营造一种崇尚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引导每个党员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和一种生活方式。这不仅是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基础内容,也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内在动力。因此,建设学习型政党、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首先应从培育党员崇尚学习的观念、营造普遍学习的氛围入手。

第二,健全保障学习的制度。如果说培育崇尚学习的观念、营造普遍学习的氛围是推进学习型政党的“软件”建设的话,那么建立健全规范、保障学习的制度,则是推进学习型政党的“硬件”建设。制度较之观念,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众所周知,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何使学习能够深入持久地坚持下去,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关键是要有规范的严密的学习制度。建立健全科学严密的学习制度,不仅是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保障。

事实上,重视学习的制度化建设,并不是今天才开始的,而是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一以贯之的自我追求。无论是1942年中央颁布的《关于延安在职干部学习的规定》,还是1989年中央下发的 《关于建立健全省部级在职领导干部学习制度的通知》,都体现了党对学习制度化的重视。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任务的关键,仍然是推进学习的制度化建设。

第三,培育健全有力的机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仅仅有“硬件”和“软件”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整合“硬件”和“软件”以发挥其整体效应的管理中枢--机构的健全,即组织本身的有力量。我们知道,延安时期,为了有效组织和领导对全党干部、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中共中央特别设立了干部教育部,由张闻天任部长。该部的成立,为学习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当前,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同样需要培育健全有力的组织机构,专门负责党组织的学习活动,包括负责党员学习观念的日常培养与宣传,研究、制订并监督学习制度的运行,以及对党员学习成果的考察与评估,学习经验的总结等。除此之外,积极利用新科技革命成果,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探索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创新学习形式也是该机构的重要任务。

总之,党所处历史方位的转变,新的环境和目标要求我们党不断转变观念,按照建设执政党的要求,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面对党领导的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自身只有不断加强学习,着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才能不断实现党建工作科学化,不断适应变化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根本保障在于使学习机制化,实践中应着重从营造氛围、建章立制和健全机构三方面入手加强和完善各项机制建设。

[1]王磊.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内涵[J].党政论坛,2010,(7).

[2]毛泽东选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57.

[3]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74.

[4]黄志高.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的演变与认知[J].学术论坛,2004,(6).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6.

[6]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

[7]钱广荣.社会公德维护需要建立社会公平机制[J].道德与文明,2009,(6).

责任编辑:芒斋

2011-02-26

王磊,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沈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执政党方位学习型
认方位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借助方位法的拆字
基于TMS320C6678的SAR方位向预滤波器的并行实现
Word Fun
执政党道德形象的塑造
论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新时期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略论陈云执政党党风建设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