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的“中国模式”观及其启示

2011-08-15陶绍兴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中国模式

陶绍兴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政法部,安徽芜湖 241002)

邓小平的“中国模式”观及其启示

陶绍兴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政法部,安徽芜湖 241002)

在当前国内外热议“中国模式”的大背景下,重温邓小平同志的相关谈话,认真整理并深入挖掘邓小平有关“中国模式”的阐述,找出这一思想内在的理论逻辑,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邓小平的“中国模式”观主要包括:内容、精髓、动力机制、判断标准、对外价值等。由此得出邓小平“中国模式”观的当代启示是:一要精致地总结“中国模式”;二是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语境理解“中国模式”;三是打造“中国模式”任重道远;四是不宜盲目输出“中国模式”。

邓小平;“中国模式”;独立自主;启示

虽然邓小平没有专门阐述过“中国模式”,但邓小平理论中却蕴含着丰富的关于“中国模式”的思想。他在同当时的中央负责同志和接见外国领导人的谈话中多次提到“模式”或“中国的模式”。早在1980年5月,他同中央负责同志谈到中国共产党与兄弟党的关系时,就提出了“中国的模式”:“既然中国革命胜利靠的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我们就不应该要求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按照中国的模式进行革命,更不应该要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采取中国的模式”。在十二大的开幕词中,他又指出不能照搬“别国模式”,“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表明了建设“中国模式”的决心。1988年5月18日,邓小平在会见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时又进一步指出“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他说:“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种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莫桑比克也应该有莫桑比克自己的模式。”

在当前国内外热议“中国模式”的大背景下,重温小平同志的相关谈话,认真整理并深入挖掘邓小平有关“中国模式”的阐述,找出这一思想内在的理论逻辑,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模式”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模式”的实践形态,其成功经验构成了“中国模式”的主要内容。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模式”是着眼于“斯大林模式”、是“一种落后的东西”、是“僵化了”的模式,不适合中国的国情,“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因此,必须要从机制和模式入手,“走自己的道路”,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

邓小平总结我们建国后的教训是:“建国以后,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我们有一段时间照搬别人的经验吃了亏,有时是自己太性急了,还搞了‘文化大革命’。”针对照搬“斯大林模式”带来的苦果,他坦率地说道:“我们过去照搬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很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提法在当时具有强烈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取向。为了取得独立自主地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动权,彻底摒弃“斯大林模式”,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开宗明义地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后不久就受到苏联方面的高度“关注”。先是苏联学者费多谢也夫等为否定“中国模式”摇旗呐喊,“断定社会主义有苏联的、中国的和古巴的等等模式。深入分析一下他们的‘社会主义模式’多元论的概念就不难看出,他们实质上是企图针对现实的社会主义而设计一种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毫不相容的‘模式’”。接着,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也于1984年6月21日发表了题为《世界革命进程的主导因素》的文章,点名批评了中国“追求民族的独特性,机械地模仿或无视其他国家(指苏联——引者注)的经济”。

二、独立自主——“中国模式”的精髓

独立自主是“中国模式”的精髓。邓小平强调,“各国的事情,要尊重各国的党、各国的人民,由他们自己去寻找道路,去探索,去解决问题”,“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不要照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不要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一句话,独立自主是邓小平“中国模式”观的最鲜明特征。独立自主贯穿于“中国模式”的每一个方面。

首先,邓小平反对把西方的发展模式奉为“普世价值”而照搬西方。虽然邓小平非常注重学习和引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他说:“不管那些‘洋奴哲学’的帽子,我们实行‘拿来主义’。”但中国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私有制,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其次,邓小平反对把“斯大林模式”神圣化。邓小平顶住来自苏联的压力,他认为:“任何国家的革命道路问题,都要由本国的共产党人自己去思考和解决。我们认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没有中心,不可能有中心,我们也不赞成搞什么‘大家庭’,独立自主才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任何大党和老党都不能以最高发言人自居。”适合自己的东西就要坚持,“我们反对人家对我们发号施令,我们也决不能对人家发号施令。这应该成为一条重要的原则”。

再次,邓小平强调共产党的领导、民主集中制都是我们的优越性,“老祖宗不能丢”。邓小平认为,构建“中国模式”,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坚持中国自己的实际和时代特征,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

三、“摸着石头过河”——“中国模式”的动力机制

对于如何打造好“中国模式”,小平同志曾坦言:“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他还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正因此,“摸着石头过河”不失为一个可能的最佳路径选择。小平同志并没有执着于固定的受意识形态限制的发展模式,而是走一步看一步,注重实效,把握机遇。他所推崇的“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实践中学习,先试点,适时予以调整和总结,成功之后再向全国推广。其路径可以概括为“试验——推广——再试验——再推广……”,体现为“中国实践→中国模式→中国实践→中国模式……”的永久性生成。它的优越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试点”成功了,可以很快地以最低的行政成本在全国予以“经验推广”,如果试点不成功,则可以马上叫停、重来,即使出了问题,也可以凭借责任政府的强力措施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安徽小岗村搞家庭联产承包制可谓是一个典型。邓小平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模式”就是“摸”出来的。

在西方,有学者将“摸着石头过河”概括为渐进式改革,认为渐进式的改革是“中国模式”的一大特色。“北京共识”倡导者雷默写道:“实现现代化的最佳途径是‘摸着石头过河’,而不是试图采取‘休克疗法’,实现大跃进。”“摸着石头过河”是一个没有规定的规定。它体现了价值目标与手段的统一,说它“没有规定”是因为要想过河别无它法,完全只能靠自己摸;说它“是一个规定”是因为无论如何河是必须要过的。

“中国模式”还在建设之中,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发展道路还要遵照小平同志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教诲,“前进,在没有道路的时候前进,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有一个坐标往前走”。

四、“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中国模式”的判断标准

“中国模式”博大精深,它的好与坏、优与劣的判断标准只能由实践和实践的效果来回答,实践标准是判断“中国模式”成败得失的唯一标准。小平同志早期的一句话说得非常形象,“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独特的经验决定了“中国模式”的是与非、成绩与不足,不应该由别人来指手画脚,不应该由别人写文章来肯定或否定,归根到底是要尊重实践。如何评价“中国模式”,小平同志有过精辟论述,关键看三条:一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二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三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整个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一些人对“中国模式”产生困惑的时候,邓小平高瞻远瞩,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他指出:“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此,三个“有利于”成为我们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当然也是衡量“中国模式”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

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是内在统一的,尊重群众必须要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建设好“中国模式”是全国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幸福生活的共同事业。他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是群众的智慧。我们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小平同志认为,不能受意识形态的束缚,要始终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和答应不答应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五、“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中国模式”的对外价值

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反对别国照抄照搬“中国模式”。在邓小平看来,虽然“中国模式”是客观存在的,然而,承认有“中国模式”,并不意味着“中国模式”就有了普世价值,从而世界各国都可以效仿。当“中国模式”开始起飞,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到中国学习取经时,邓小平语重心长地告诉外国客人:“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还有其它许多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

邓小平还特别强调,只有适合自己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要紧紧抓住合乎自己的实际情况这一条,特别注意把学习借鉴和照抄照搬别国经验严格区别开来,反对我们自己对外输出“中国模式”。“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验相互可以参考、借鉴,但绝不能照搬。”“我们走的是十月革命的道路,其他国家再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就难了,因为条件不一样。没有执政的共产党正在寻找其他的、新的途径,但还没有找到一个成熟的观点、成功的办法。”小平同志对“中国模式”价值的定位是有充分依据的。正如他经常讲的,我们照抄照搬“斯大林模式”是“吃了亏的”,我们对此有切肤之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希望自己的灾难在他国重演。

六、邓小平“中国模式”观的当代启示

通过对上述邓小平的“中国模式”观梳理,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一要精致地总结“中国模式”。不能因为担心有人捧杀或棒杀中国,就压根儿否认“中国模式”的存在。我们要淡定、从容地对待“中国模式”,“不为捧杀者所诱,不为威胁者所惧”。有识之士早就指出,中国毫无疑问拥有属于自己的模式,这就好比盖房子,一座房子不管盖得好与坏,都有自己的模式,模式不一定完美,模式是可以不断更新与演化的。既然“中国模式”的存在是一个活生生的事实,因此也就不必讳言“中国模式”。“中国模式”为中国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平台,深入总结“中国模式”将是一个展示中国国际形象的机缘,更精致地总结“中国模式”,一是有助于用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中国模式”理论掌握群众,二是有助于人们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三是有助于使人们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而提升我国的软实力。

二是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语境理解“中国模式”。历史地看,“中国模式”的生成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对“中国模式”的探索历经了一个由“走俄国人的路”到“以苏为鉴”的嬗变。革命时期,正是因为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反对把苏联革命模式神圣化,摒弃“城市中心论”,坚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才建立了新中国。建国初期的一段时间,我们也曾经照抄照搬过“斯大林模式”。党的八大召开前夕,毛泽东就已经敏锐洞见到了“斯大林模式”不适合于中国,果断地提出了要“以苏为鉴”。他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要引以为戒。”鉴于当时执政经验的缺乏和思想准备不足,毛泽东虽然提出了打造“中国模式”这一命题,但是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这个框框。血的教训告诉我们,苏联模式并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必须要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历来主张世界各国共产党根据自己的特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我们所要坚持的也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于是,“中国模式”逐渐浮出水面。这个模式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发展模式。

当前,尽管中外学术界对“中国模式”理解有偏差,但基本可以达成共识的是,“中国模式”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理论总结。中外学界的分野在于研究方法,西方学界运用的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研究“中国模式”,我们则主张,因为“中国模式”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的,因而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语境理解“中国模式”。

三是打造好“中国模式”仍任重道远。我们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模式”“事实上不够格”。从理论形态本身来看,“中国模式”的内涵、特征和关键词尚未清晰地提炼出来,远未达到理论自觉。中国学界要真正实现“中国模式”在更高起点上的理论自觉,还需要做更多、更为扎实、更为系统的理论建构工作。从实践上看,“中国模式”尚在路上,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甚至挑战。对内,我们在保持几十年经济等各项事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遭遇到“成长的烦恼”,如两极分化、环境污染和发展的可持续性等等;对外,我们还承受着“资本逻辑的打压”,西方发达国家仍将自己的发展模式奉为“普世价值”欲强加于我们,“中国威胁论”的叫嚣仍不绝于耳。

四是不宜盲目输出“中国模式”。“中国模式”证实了世界各国的发展模式应该而且可以多样化的,其成功经验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照的范本。但是,我们无意于急着向其它国家传授“中国模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吹不起这个牛”。“中国模式”的借鉴意义并不在于要其它国家机械地照抄或模仿,而是在于给他们提供了解决本国问题的方法论,即怎样在同样的国际化大背景下,立足于本国的实际,去成就自己的后发优势。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0-318.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82.

[3]冷溶,汪作玲主编.邓小平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121-1254.

[4]彼得·尼古拉耶维奇·费多谢也夫.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学说与现时代[M].杜肖,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191.

[5]冷溶,汪作玲主编.邓小平年谱(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210.

[6]张汉亚.摸着石头过河本身就是一个模式[EB/ 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1927980. html.2010-06-21.

[7]毛泽东选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

A849

A

1008-8431(2011)06-0032-04

2011-08-21

陶绍兴(1976-),男,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哲学硕士。

(责编:赵国梁)

猜你喜欢

中国模式
没错,“中国模式”优于“西方模式”
英格兰一半小学将用“中国模式”教数学
“中国模式”应对经济下行的四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