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科性大学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

2011-08-15陈卓威张亚伟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编导广播电视影视

陈卓威 张亚伟

(成都理工大学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59)

目前,在我国高等影视艺术教育结构中,多科性大学的影视艺术教育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影视艺术教育如何在艺术氛围相对缺乏的多科性大学发展,如何结合多科性大学自身的特点进行更大的突破,已成为目前多科性大学影视艺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的多科性大学影视艺术教育事业起步晚,基础较弱,尽管近年来发展步伐日益加快,但依然存在着诸多瓶颈问题。

首先,多科性大学影视艺术教育理念尚有很大的局限性。正当中国经历经济体制转轨,信息化、网络化和数码化将中国的信息传媒一体化时,我们任然把影视艺术教育仅仅作为新闻教育来看待,而忽略了其在新形态下的概念拓展。在多科性大学的背景下,新的思维形态、新的文化观念和新的信息获取方式等都促使我们要有更新的影视艺术高等教育概念。其次,多科性大学影视艺术教育发展尚缺乏学科的支持。影视艺术教育的发展应当有丰富的学科资源来支撑,多科性大学应结合自身多学科的优势特点给予有力的支持。而纵观目前多科性大学的影视艺术教育尚处学科分割,没有进行有效的学科优势整合并利用。再者,多科性大学影视艺术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多科性大学的影视艺术教育由于起步晚、起点低,因此在培养规格、培养层次、培养方法、培养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面对飞速发展的广播电视事业,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还显得薄弱。

一、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

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系统中,广播电视编导是集节目的策划创意、组织安排、思想把握、效果控制于一身。因此,不难看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影视类专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面对21世纪我国传媒业的巨变,特别是在广播电视与其它传媒的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形势下,作为广播电视的编导人员,应该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广泛的知识链接、较高的思想层次、突出的业务能力、执著的创作精神和扎实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广播电视人才。加之,广播电视传媒这一特殊行业对从业人员实践能力所提出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所以,作为多科性大学影视类专业教育的骨干支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其突出业务技能实践和强调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课程应该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众多多科性大学影视艺术教育都力求在自身专业有机整合的基础上,以艺术教育体现多科性大学的人文理念,传达理、工、经、管、文、法、哲、农等多学科的文化品质,并以影视传媒教育拓展实践学科的社会空间逐步与国际相关领域接轨,努力培养出体现多科性大学影视艺术教育特点的“通才”。这样的大趋势导致很多拥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多科性大学二级学院,或者系、教研室在其专业课程设置的结构上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和改革。在保留和精品化广电艺术方面的基础课程的同时,还顺应当前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拓展和强调了广播电视业务方面的应用课程,如《电视摄影造型》、《电视画面编辑》、《电视节目制作技术》、《非线性编辑技术》、《电视音乐音响》、《电视采访》、《电视专题节目制作》、《纪录片创作》、《电视照明》、《音乐电视制作》、《录音艺术》、《MIDI制作》等一系列专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一方面,多科性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整体教学效果是不错的,培养了一大批基本符合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并且在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设置、教学质量把控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另一方面,当前广电传媒市场化、国际化的趋势,对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在知识面和动手应用等综合能力方面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加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不仅仅是艺术类专业,还跨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其它综合学科的特点。所以,多科性大学影视教育背景下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只有采取“从专业分割走向跨学科联合;从专才教育走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来深化教学改革,才能顺应时代社会发展对现代传媒人才的需要。然而,在其长期的专业实践教学当中,却普遍存在着各课程之间实践教学脱节的现状,忽略了各门课程实践教学之间的关联,甚至一味地片面强调某些实践课程的重要性,极大地阻碍了“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

首先,让我们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多科性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

1.实践教学的目的性不强。在多科性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中一直存在教学目的性不强的问题。由于广播电视制作设备复杂精密,不易操作,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结合着其它相关知识,所以在进行实践教学时,一般情况下老师往往会捡易弃难,教授一些简单、浅表性的操作方法。学生仅仅是了解了设备的基本操作,却无法深入地综合运用,导致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面对复杂的广播电视设备出现的种种综合应用时手足无措,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对于教学目的是学会基本操作还是学会综合应用,在目前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很不明确。

2.实践教学环节松散。在多科性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中大部分都有实践课程,而各门课程间又有着紧密的交叉联系。但是,由于各门课程讲授的老师不同,对于实践课程的要求也不统一,所以,本来紧密关联的各门课程在各自的实践课程完成后,导致学生不能够熟练地进行系统的综合应用操作。

3.作业练习单一。在多科性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各门实践课程作业的要求上普遍表现为单一性。虽然一般会有一两次综合性的实习,但对于四年制本科的实践教学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面对必须完成的单项实践教学要求和有限的实践课时,我们不得不以单项练习为主,但这却使得《电视摄影造型》、《电视画面编辑》、《电视音乐音响》、《非线性编辑技术》等一系列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和制约。

4.实践教学的考核片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程的考核要求较简单,不能够适应目前广播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通才”的要求。由于是单项的简单技术操作考核,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点趋于单一,没有一个对于广播电视制作系统而全面的认识。

二、创新的DV创作理念

随着时代大潮滚滚而来,不仅仅是把我国的广播电视传媒业推向了转折的关节口,更让人关注的是在信息世界加速的变革中互联网络、多媒体、数字化等等概念在社会生活中频频出现并得到大众认同的时候,一种新的文化形态——DV文化,在这一背景下逐渐形成。

DV,最初是数字视频技术(Digital video)的英文缩写,业界用来代指小型的数码摄像机。由于DV的小巧灵活、简单的操作方式、一定技术指标的声画影像、自由迅捷的个体表现,对于传统电视具有颠覆性的冲击,正是在这种延续与颠覆的辩证关系中,DV对传统电视的理念及由此建构的权力机制发生了强有力的挑战。从而在经历了短短的一个高速发展期后,我们看到的除了DV本身具有的较高成像质量、突出的性价比、高度集成的小型化机身三个明显的特性为其带来的广阔的市场前景外,同时DV影像创作的个性化与广泛的参与性也引发了一场社会文化运动和深刻的文化变革,逐渐形成了DV特有的以不拘一格的艺术想象力来自由创造个体艺术,从而达到观念形态的扩展和某种精神自由意志的真实显露的理念。其实,跨越简单层面的认识来看,DV精神意义的存在应当是个体艺术的自由创造,也是广泛的自主创作的途径,既是不拘一格的艺术想像力显示,也是多样化创新的情感表现。而DV概念的存在就是新的创作,个性的精神表现,进而是艺术创作,实现情感认识的艺术表达。

三、将DV创作理念引入实践教学

针对多科性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实践环节的问题,我们应该理性地面对这个影视教学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彻底解决,而需要一个调查研究的过程。那么,有没有一个捷径呢?通过成都理工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将DV创作理念引入影视专业实践教学不失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改革尝试。其核心是,在教学实践中强调各单元实践练习与全面素质提高练习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拥有充分的想象空间,进行不拘一格富有个性的电视艺术创作。其内容是,在广播电视编导各门专业必修课程,如《电视摄影造型》、《电视画面编辑》、《电视音乐音响》、《电视照明》、《非线性编辑技术》、《纪录片创作》等的教学实践中,确立以完整的电视DV短片为载体,以各课程单元实践内容为主要创作表现内容(如:电视摄影的技巧、电视灯光的设计、电视画面编辑的技巧等)的要求。把作业练习从单一、片面的单元练习拓展到全面素质提高的训练。时间跨度可以从有实践课程的第一学年度持续到第四学年度,共计8个学期,还可以作为学生毕业创作的一部分,范围涉及几乎所有广播电视编导的主要专业必修课程。

虽然DV创作理念引入教学后,《电视摄影造型》需要拍摄电视DV短片,《电视照明》也需要拍摄电视DV短片,表面看起来加重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教学设备资源调度的紧张。但是,由于电视DV短片的拍摄制作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基本可以在以往单元练习的课时内完成。综合的创作练习不仅满足了单元练习业务技能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强调了知识的综合应用性。这样,在广播电视编导四年制本科教学完成后,学生将拍摄制作大量的各种类型不同要求的电视DV短片。在一次次的创作过程中不断地对已学的和未学的各门专业知识进行实践,不断地获取新的经验积累,为下一次的创作实践和以后的社会工作提供有利的参考。同时,DV摄像机在学生中的迅速普及,以其优秀的成像质量和方便的后期制作编辑软件,大大缓解了学校广播电视专业教学设备资源的紧张状况。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引入DV创作理念后,专业的教学实践中的脱节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1.明确了实践教学的目的。将专业教学实践课程作为学生个人创作能力展示的空间,通过不同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鼓励触类旁通的学习方式,在熟练掌握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强调综合技术运用的必要性。在完成所有专业教学实践课程后,能够独立进行多种广播电视制作环节的操作,并能够独立完成电视片的策划、拍摄、编辑、包装等流程,成为集采编播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2.各课程的教学实践内容紧密联系。由于DV创作理念进一步强调了影视创作各个环节的关联性,单一的片面思考会影响创作的流畅,因此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各门实践课程中,虽然教授课程的老师不同,但是如果都将DV创作理念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去,使学生在学习任何一门专业课时能够联系到其它的相关专业课的知识点,从而达到能熟练地在实践操作中进行电视制作各个环节综合应用操作。

3.多元化的教学实践作业。将简单的课堂单项练习变为电视DV短片的拍摄创作,在广播电视编导四年制本科的各个学习阶段,根据每学期不同专业课的安排,都设置相关的有不同要求的电视DV短片拍摄制作实践课程。并将每门专业课程的课堂单项练习考核与最后的综合技能考核区分,把该学期内的所有专业课的综合技能考核都统一纳入每学期的电视DV短片拍摄制作实践课程中进行。从此,学生既掌握了单项的广播电视制作技能,又在电视DV短片的拍摄制作过程中得到实际的应用。

4.教学实践的考核突出综合素质。根据广播电视行业迅猛发展对“通才”的要求,适量增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程的考核难度,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调动学生在影像创作方面的个性化与广泛参与性,从而达到观念形态的扩展和某种精神自由意志的真实显露。要求每一个学生在电视DV短片拍摄制作实践课程中掌握全面的广播电视制作技术,熟悉从市场调研、电视策划到拍摄、后期编辑制作、发布发行,甚至于营销推广等广播电视行业操作流程。精通电视专题片、电视纪录片、电视广告片、电视栏目制作等的制作。使学生成为顺应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综合能力强、技术与艺术并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四、结语

当然,我们在将DV创作理念的引入的同时,还必须了解其应当注意的问题。由于电视DV短片创作的自由形态可能明显暴露出创作者艺术情态包括缺憾的精神状态或现实人格缺陷,或者折射社会整体群落的精神缺失,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进行正确的引导。

事实上,作为创造性视觉体现和不拘一格的青春想象力,DV创作理念的要义不是技巧的完善,而是多样的艺术创造力。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对广播电视的认识都不同,思想还不成熟,加上专业知识是逐步地学习理解,所以学生最初的电视DV短片创作不仅表现在技术上的粗糙,而是一开始就思想抄袭、刻板的形式崇拜和简单模仿。当然也有刻意遵循现成的“规律”,如选取沉重政治题材,因为容易引起关注和显示“深刻”;刻意表现生活阴暗面,以为这有猎奇的吸引力、“新鲜”的表现领域;关注边缘生活,因为的确已经有不少引人注目的成功作品;追踪单一个体的琐碎表现,因为容易抒发简单层面的认识等等。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就显得很有必要,DV创作理念的引入并不是让学生任意地发挥,而是有的放矢地将课堂理论进行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电视DV短片没有表现的界域,也不需要刻意地沿袭成规,所以综合练习作业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有没有细节的简单过程,局限于生活流程的简单记录,没有发现的生活细节的精彩;缺乏人文关怀的记录,一些作品真实性无庸置疑,但没有人格精神的抚慰和没有人文关怀的深度;缺乏起伏与节奏的平淡情节,表现平铺直叙与没有快慢变化的节奏直接影响效果;空间音响的单一等等。

总之,我们在将DV创作理念引入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指导学生在实践时要循序渐进,严格根据各学习阶段要求来进行创作,不可能一开始就能够进行熟练的拍摄制作,只能是逐步培养艺术创造力。DV创作理念引入不是简单地拍摄电视DV短片,而是将其理念贯穿于专业实践课教学中去。

当然,除了贯彻理念,还应该在多科性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本科教学计划上作一些调整。把专业实践课的重心从高年级向低年级进行平均,把通常毕业班才能进行的综合实践,根据各年级的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分阶段的综合实践。每学期将所有专业课程的专业实践课进行整合,除常规的广播电视单项制作技术考核外,各门专业课分出一部分学时进行综合实践——电视DV短片拍摄制作,从一年级到四年级进行阶梯式练习。由于电视DV短片的制作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过程,所以,每一次的综合实践对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完整的创作实践,能够更好地结合相关的知识点,总结经验,为下一次的专业实践打下基础。

最后,将DV创作理念引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践教学,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推进影视艺术教育改革,更新影视艺术教学内容、建构更完整的课程体系、拓展更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更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蓬勃发展的我国广电传媒事业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传媒人才。

[1]傅俊,任光杰.DV与媒介素养教育[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08).

[2]郭艳梅.试析当前国内大学生DV创作[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05).

[3]刘新业.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现状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5).

猜你喜欢

编导广播电视影视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