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干部“双语”培训的思考
2011-08-15高翠珍
高翠珍
(农四师党校 新疆 伊宁 835000)
自治区制订符合新疆实际情况的干部培训规划和实施方案,其中一条重要内容是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汉语培训和汉族干部的民语培训,即干部的“双语”培训。要求全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所有乡镇干部都必须具备基本的“双语”能力,即汉族干部能够用当地的少数民族语言与群众直接交流,干部能够阅读通俗的汉字资料,具备一般的汉文字书写能力。三年来,全疆干部“双语”培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了更好的开展这项工作,笔者从语言角度对干部“双语”培训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
一、干部“双语”培训语言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干部“双语”培训目前的情况是时间短任务重。有些县乡采用上大课的形式进行培训,教师在课时任务中严卡授课进度,一味依照教材授课、考试,也不利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因为这对于要学好一种语言的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在大课堂中课堂的真实情况难以反馈,无法即时在课堂纠正错误,提出指导。仅是为了完成眼前的培训任务,老师在上面讲解、领读时无法把握学员跟读的正确与否,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参训学员双语能力的提高。实际上常识性的理论对学生同样重要,通常是核心要点的过渡和支撑,因而语言过分简化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现实生活中委婉语、语言禁忌语和模糊语言是普遍存在的,也是社会实践生活中进行交流所不能忽略的。由于为了提高课堂授课效率的原因,在“双语”培训过程中难免存在语言简化问题。语言简化可能导致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集中讲述内容要旨,忽略一些常识性理论,这样学员接受起来难免会产生囫囵吞枣的现象。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之间传达信息或表达思想的媒介,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常常最能敏感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
比如词语按语体色彩可分成书面语体风格、口语语体风格等等,书面语体多用于庄重、正式场合,而口语多用于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也会使用书面语,体现说话者的修养、文化和个人喜好。如seltekte本义是马一颠一颠地跑,跑来跑去、蹦蹦跳跳。引申义是举止轻佻,不庄重。表达的是贬义色彩。钻石王老五表达的是褒义色彩,光棍汉儿表达的是贬义色彩,单身汉表达的中性色彩。
随着时代的发展词的有些词义消失,有些又显出新的词义。如:“灌水”一词现作为网络语又多了一层意义,指“随意在BBS(公告板)上发帖子,而且答非所问,字数不多,没啥内容的废话帖。”“凤姐”最近网上风行的“凤姐”一词不再指红楼梦中的八面玲珑、能说会道的人儿,而是类似于“芙蓉姐姐”的一女子称号。如果在培训时不教授这些内容也不会有错,但是学员在工作、生活的实际运用中这些问题就会显现出来。
二、干部“双语”培训语言方面的建议
(一)教授词语更要重视文化
语言交际隶属于是社会活动,要顺畅的交际,除了掌握一定的词汇还要了解这一语言的文化。不同语言的使用者思想、信仰、习俗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重视文化对人的影响,它影响着语言运用。这就是我们语言教学必须结合文化的原因。重视民族文化与双语教学的关系,在语言学习中如何用学到的语言进行最有效的表达,是语言学习者应注意的问题。重视教育背后隐藏的文化问题。重要的不仅是我们说什么,而是我们该怎样说、如何说让对方悦纳。
语言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它与民族、历史、文化密切联系。要具备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就必须了解其交际文化。语言交际是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语言的使用者,思想、信仰、习俗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伊犁13个世居民族中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维吾尔塔兰奇的农业文化;蒙古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的传统游牧文化;回族融合了中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乌兹别克族、塔塔尔族的西域商业文化;俄罗斯族的西方文化。我们在进行干部“双语”培训时可以考虑穿插这些独具特色的、丰富的文化蕴含,在实现自我认同的基础上不同的民族达到彼此心理上的认同。
语言教学中,要重视文化对人的影响,它直接地影响语言运用。汉民族偏爱六、八、九和十,有所谓六六大顺、八八发财、九九至大和十全十美。而哈萨克族偏爱四十和七,视四十为“多数”,是数目的最大极限。从人类文化学的观点看,文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正式文化,包括文化学、历史、哲学、政治等;另一个是普通文化,即普通的社会习俗和惯例语言的使用要受其他文化因素的制约。在日常交际中又难免谈及这些事,因此,人们只好使用一些比较含蓄、委婉的词语来表示,日久天长,本来没有这些意义的词就暗含了这些意义,这就是词的暗示意义。现代哈语中运用词语的暗示意义表达忌讳直言的事情的例子是很多的。有些概念在哈语和汉语中都有,但它们又不是完全同义的。eki两 +qabat层 =ekiqabat怀孕 ,dynije世界+salw放入 =dynije salw逝世,d覸ret净身 +xana室 =d覸retxana厕所,d覸retke净身+otrw坐下=d覸retke otrw上厕所等等。含有汉语言中的“近视”指的是看不清远处的事物。“远视”指的是看不清近处的事物。汉文化的历史悠久熟语、典故太多,要学好汉语言没有多方面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办不到的。语言作为文化一部分,既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又是表达文化的途径,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中获得整个文化。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克服”交际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以便能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教授语言更要注重实际运用
各民族发展进程中形成不同的历史、传统、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这是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别。各民族在扩大交往的过程中,因各自所处的社会发育程度、自然环境以及历史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不同,这种差别也会有所变化和发展。正确认识、了解它,避免误会产生民族间的矛盾、隔阂,会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
社会语言学家认为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各自的独特性。文化里包括信仰、伦理道德乃至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社会交往要遵循包括语言规范在内的规范,才能顺利交际。词语丰富,语义丰富多彩。大量的多义词满足了语言经济性的原则——以有限的词反映无限的客观事物,但是也给我们理解和使用语言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操同一语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谈话双方难免也会出现交流障碍,更何况刚刚学会使用另一种语言的人,稍不留意难免就会出现产生误解。同一种语言表达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涵义。
目前的干部“双语”培训不仅只是学一些双语的字句,更重要的是把诸如:建筑、生活用品、饮食等等的知识积累起来,注重实际运用。要把书面语与口语来。ana是母亲书面语,蘩e蘩e是妈妈口语。oren alew是就坐书面语,ot藜rew是坐下口语。哈语中的颜色词k尴k可指代蓝色、绿色、青色三种颜色。还有其它多种意义。k尴k k尴z蓝眼睛k尴k蘩尴p青草。所以哈学汉的干部看图表达时容易把青辣椒说成蓝辣椒。干部“双语”培训与普通教育与少数民族教育的不同之处,就是更重视基于语言上的思想沟通交流与实际运用。所以干部“双语”培训运用的意义远远超出学习词语。以汉学哈为例,哈萨克语中畜牧业的词汇极其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各种牲畜除了有统一的称谓以外,年龄、性别、毛色不同又有不同的称谓。一般地说,表示同一概念的词越多,词义就区分得越细。如汉语中“马”一个词,b匏je母马 aj掼藜r公马 qul藜n半岁马 諨aba掼藜一岁马 taj两岁马 qunan三岁公马bajtal三岁母马 ;绵羊 qoj一岁绵羊qoz藜两岁绵羊tusaq三岁绵羊 sawl藜q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语言使用规则。比如:如何称呼对方,如何问候对方,如何介绍客人,见面时的礼节,拜访时的礼节,如何送礼和收礼,如何致谢和道歉等。不应把干部“双语”培训简单看作是一种语言教育的形式而是把它放到整个文化的视野中加以考察。对于不同民族之间“四个认同”中情感认同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