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概要

2011-08-15马建华

中国水利 2011年23期
关键词:长江流域用水量水量

马建华,雷 静

(1.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430010,武汉;2.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430010,武汉)

一、规划编制过程

2002年6月,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全面启动和部署了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明确了长江流域片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开展采取一次性布置、分阶段开展工作的方式,工作布置和技术指导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自下而上的方式分批提交规划成果,再由上至下反复进行成果的平衡、协调与汇总。规划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水资源调查评价,第二阶段为水资源规划编制。

在长江流域片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提交成果的基础上,经长委多次平衡协调,先后4次参加全国协调汇总,并向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工作组提交了长江流域片水资源综合规划调查评价阶段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长江流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简要报告》。

2004年5月下旬,长委和淮委在四川都江堰市共同组织召开了长江、淮河片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总体配置思路座谈会,正式启动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第二阶段工作。在长江流域片配置阶段初步成果的基础上,长委组织流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多次平衡、协调和汇总。于2004年7月—2006年12月期间,先后12次参加全国技术交流,完成了《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征求意见稿)》。

按照水利部开展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行政协调工作的安排,长委于2007年12月将 《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征求意见稿)》发至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征求意见,并于2007年12月底在武汉主持召开了长江流域 (片)水资源综合规划行政层面协调会议,从行政管理层面对规划报告及主要成果进行了协调。

在充分考虑流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意见的基础上,对规划报告进一步修改完善,最终完成了《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送审稿)》。

《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是长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导性文件,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与管理及水害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长江流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1.水资源量

长江流域属于降水较丰沛的地区,但受季风气候和地形地貌影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年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匀,流域内河川径流与降水量分布一致,60%~80%集中在汛期,上游比下游、北岸比南岸集中程度更高。长江流域多年平均年地下水资源量为2492亿m3,占全国年地下水资源量的30.3%,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的不重复计算水量约102.3亿m3。流域水资源总量为9958亿m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5%,居全国十大区水资源量之首。长江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827.1亿m3,占全国的34.7%,地表水资源可利用率为28.7%。

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008年长江流域总供(用)水量为1951.51亿m3,其中地表水、地下水和其他水源供水量分别为1861.7亿m3、83.19亿m3和6.62亿m3,分别占流域总供水量的95.4%、4.3%和0.3%。流域现状总用水量中,生活、工业、农业和河道外人工生态环境用水量分别为 221.4亿m3、719亿m3、998.6亿m3和13.6亿m3,分别占总用水量的11.4%、36.8%、51.2%和0.6%。

根据2000—2008年同期平均水资源数量以及供用水分析,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19.6%,低于全国平均值,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2008年长江流域万元GDP用水量约为240m3,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当;现状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5,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0.6~0.8的水平;平均粮食单方水生产率仅1.66 kg/m3左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发达国家2 kg/m3以上的水平;现状工业水重复利用率约为62%,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以上;此外,高效节水器具普及率也较低。总体而言,流域水资源利用方式还很粗放,用水效率较低,浪费仍较严重,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节水管理与节水技术还比较落后,主要用水效率指标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

3.水资源质量

现状年长江流域点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源和城镇生活污染源)废污水排放量为298.4亿m3,水功能区入河废污水量为229.5亿m3。现状点污染源与非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总氮、总磷的总入河量分别为697.1 万 t、68.5 万 t、241.9 万 t、34.2 万 t,其中COD和氨氮入河量中点源贡献率分别占54.1%和55.9%,表明COD和氨氮主要由点源污染造成;总氮和总磷入河量中点源贡献率分别为21.5%和24.6%,表明总氮和总磷主要由非点污染源造成。

长江流域现状评价河流河长88078 km,符合或优于Ⅲ类水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83.4%;现状评价水库161座,蓄水量771亿m3,全年符合或优于Ⅲ类水的水量占总需水量的92.9%;现状评价湖泊51个,评价面积11702 km2,符合或优于Ⅲ类水的湖泊面积占评价面积的83.3%。长江流域现状评价的一级水功能区1299个,全年期达标水功能区占总功能区数的79.4%,评价的二级水功能区1191个,达标水功能区占总功能区数的53.3%。

三、水资源供需分析

1.需水预测

根据国家总体部署,在今后较长时期内,长江流域总体上将是我国重点开发地区之一。流域内将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预计2030年长江流域总人口达到5亿人左右,其中城镇人口3亿人左右,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32万亿元(2000年不变价);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调整,2030年一产、二产、三产增加值构成比例为 5∶47∶48;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预计2030年长江流域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5亿亩(1667万 hm2)左右,比基准年增加 0.2亿亩(133 万 hm2)。

根据各地的水资源条件和强化节水的要求,按照用水高效、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各地区和各行业的用水定额。规划2030年流域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控制在 168 L/(人·d)以内,管网漏损率不超过11%,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80%,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控制在100 L/(人·d)以内;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56m3/万元,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6%;平水年亩均农田灌溉用水量控制在422m3以内,中等干旱年亩均农田灌溉用水量控制在478m3以内,节水灌溉率达到67%,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0。

根据预测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按照强化节水方案的用水定额和效率指标测算,预计到2020年长江流域多年平均需水量为2296亿m3,比基准年需水量增加188亿m3;到2030年长江流域多年平均需水量为2351亿m3,比基准年需水量增加243亿m3。

2.供水预测

根据各地区水资源和来水条件、需水情况以及供水系统的运行情况,以水资源可利用量为控制,在满足河道内和地下水系统生态环境用水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现有工程设施的挖潜配套与优化调度,适当建设新水源工程,以及加大污水处理回用、海水淡化及直接利用力度等措施。预计到2020年长江流域多年平均年可供水量为2282.8亿m3,其中地表水工程可供水量2166.6亿m3,占 95%;到 2030年多年平均可供水量为2348.0亿m3,其中地表水工程可供水量2213.2亿m3,占 94%。

3.供需平衡分析

到2020年,多年平均情况下长江流域总需水量2296亿m3,可供水总量 2283亿m3,缺水量 13亿m3,缺水率0.57%。在平水年、中等干旱年和特殊干旱年,长江流域缺水量分别为3亿m3、11亿m3和 32亿m3。

到2030年,多年平均情况下长江流域总需水量2351亿m3,在供水规划成果和各分区供水规模均在未超过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工程调控能力及区内引(调)水工程,改善部分地区天然来水过程,可供水量预计将达到2348亿m3,缺水3亿m3。届时在平水年份和中等干旱年份长江流域可基本实现河道外水资源的供需平衡;特殊干旱年缺水7亿m3,除局部区域外,流域总体经济社会发展不因缺水遭受大的冲击。

四、水资源配置

1.长江流域水资源配置思路

以“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为基本宗旨,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充分利用长江流域水资源较丰的优势,保障城乡饮水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状况。在水资源配置时采取不同的配置方向和措施:长江上游地区开发与保护相结合,重点解决缺水地区的供水问题,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中游地区兴利除害并重,综合治理水环境,保障供水安全;下游地区节水治污优先,注重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

长江流域还担负着向其他流域和其他地区调水的任务,因此,长江流域水资源配置必须考虑外调水量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长江流域的水资源配置和布局,要充分考虑三峡工程、金沙江梯级水库、主要支流控制性水利枢纽特别是南水北调等大型水资源调配工程建成后对流域水资源配置的影响。

2.长江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

到2020年,长江流域共配置河道外经济社会用水量2283亿m3,折算成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为1262亿m3,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44.6%,消耗量与调出水量之和占水资源总量的15%;到2030年,长江流域共配置河道外经济社会用水2348亿m3,折算成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为1315亿m3,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46.5%;消耗量与调出水量之和占水资源总量的18%。扣除河道外配置水量的消耗量和跨流域调出水量后,2020年和2030年长江流域配置给自然生态系统用水量及难以利用的洪水总量分别为8408亿m3和 8169亿m3,大于 7029亿m3的河道内生态环境总需水量。该配置方案可基本保障未来20年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对水资源的要求。

到2020年,在长江流域2283亿m3河道外总配置水量中,按不同用水行业分,生活、工业、农业和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量分别为 307亿m3、726亿m3、1215亿m3和35亿m3,占总配置水量的比例分别为13.4%、31.8%、53.3%和1.5%;按供水水源分,本地地表水、地下水、其他水源、跨流域调入的配置水量分别为 2159亿m3、87亿m3、29亿m3和8亿m3,占总配置水量的比例分别为94.5%、3.8%、1.3%和0.4%。

到2030年,在长江流域2348亿m3河道外总配置水量中,按不同用水行业分,生活、工业、农业和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量分别为 358亿m3、759亿m3、1191亿m3和40亿m3,占总配置水量的比例分别为15.2%、32.3%、50.8%和1.7%;按供水水源分,本地地表水、地下水、其他水源、跨流域调入的配置水量分别为2213亿m3、87亿m3、40亿m3和 8亿m3,占总配置水量的比例分别为94.3%、3.7%、1.7%和0.3%。

在满足本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用水要求的基础上,到2020年,长江流域规划年均调出水量约 276.9亿m3;到 2030年,长江流域规划年均调出水量为452.5亿m3,占全国跨一级区调出水量的78%。

五、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

近期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总体思路是:按照水利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尽快建立长江流域“三条红线”指标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及指标考核机制,并抓紧组织实施,上游重点抓水电站等蓄水工程的管理,下游重点抓沿江大型引调水工程的管理,中游重点抓两湖、汉江水量分配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管理,流域重点抓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用水效率控制及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水资源监督管理及管理制度建设、内陆核电管理,以达到保障上游蓄水安全、中游用水安全以及下游引水安全、上海供水安全和流域生态安全,维护长江健康和水资源永续利用的管理目标。

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的重点措施包括:建立和完善流域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指标体系和考核机制,完成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流域水量调配模型和调配方案、应急情况下的水量调配模型和调配方案,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强化取水许可管理,加强节水管理,夯实水资源管理基础工作,建立高效的流域水资源监控体系,建成流域水资源管理系统;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管理的水资源规划体系、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水资源配置和调度体系、取水许可管理体系、节约用水体系、水资源监控体系、基础工作体系等七大体系。

[1]陈雷.强化流域综合管理 确保长江永续利用[J].中国水利,2009(9).

[2]蔡其华.长江水利发展战略的思想目标及举措[J].中国水利,2009(9).

猜你喜欢

长江流域用水量水量
小水量超纯水制备系统的最佳工艺选择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利用物质平衡法分析小层注水量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走遍长江流域的英国小伙
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办法(试行)》
长江流域园区经济发展环境调查
基于水力压裂钻孔的注水量及压裂半径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