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月评

2011-08-15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1年1期

新闻看点一温州眼镜产业链有望移师山城

近日,重庆市温州商会会长陈成宽透露,通过温州商会牵线搭桥,全国最大的眼镜产业——温州眼镜产业链将移师重庆,在渝建成西部乃至全国第一大眼镜产业链。

据陈成宽介绍,重庆市温州商会此前共接待了40多批温州考察团来渝,其中温州眼镜商会一行让他特别欣慰。“他们想把整个产业链搬到重庆来,这是特别好的事情。”陈成宽介绍,温州眼镜产业在全国数一数二,如果整体搬迁到重庆,意味着重庆在眼镜产业方面将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眼镜产业链来到重庆,不仅预示着会带动几百家配套企业、解决几万人就业,还意味着给重庆人增加更多创业机会。”陈成宽笑称,都说温州人做生意厉害,其实是因为“温州人多地少、资源匮乏”,如今快速发展的重庆商机无限,重庆人比曾经背井离乡打天下的温州人有更多机遇。

(《重庆晚报》)

点评——

温州眼镜产业链有望移师重庆的消息,不仅对于促进重庆眼镜产业发展,增加当地就业和创业机会,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温州眼镜产业实现战略转移,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作为我国重要眼镜生产基地的温州,由于土地、资源以及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度和持续上升,原有的竞争优势逐渐丧失,特别是那些以低档产品为主的眼镜生产企业,因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几乎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向成本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转移,不失为一种明智的举措。温州眼镜同仁的上述思路,对于其他眼镜生产集中地的同行也不无启发:俗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特别是对于那些因规模、实力有限,在产品转型升级和打造品牌方面面临异常困难的中小型眼镜企业而言,向空间更为广阔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转移,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新闻看点二宝岛眼镜“山寨版”泛滥眼镜业呼吁自律势在必行

近年,有关台湾宝岛眼镜维权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宝岛眼镜,号称华人第一眼镜连锁集团,在中国大陆,宝岛眼镜店可谓“遍地开花”,随着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的上升,很多眼镜店借“宝岛眼镜”的名气开起了宝岛眼镜山寨版。

据了解,在福州东街口附近,标有“宝岛”字样的眼镜店达十余家,店面最近距离相隔不到20米。一家知名商标事务所的知情人士介绍,这些宝岛眼镜店其实属于三个不同体系:台湾宝岛眼镜公司发展得较早,拥有宝岛商标专用权,成为一个体系;而福州宝岛也源于台湾,但在台湾宝岛注册商标之前就已经注册企业名称权,成为另外一个体系;第三种体系就是外省宝岛眼镜,这些公司都是在外省注册,将知名牌子名称融入企业名称,并进行登记,然后把企业名称打在销售门店的招牌上,显然是有意把自己山寨成“宝岛眼镜”仿名牌。

从2001年起,台湾宝岛眼镜在大陆打起第一例维权官司。至今,台湾宝岛眼镜通过调查、取证,把十几家其他“宝岛眼镜”告上了法庭,花费了上百万元维权。这些官司,台湾宝岛眼镜均胜诉,但胜诉并不能解决问题,其他山寨“宝岛眼镜”还是不断出现,靠法律维权一家一家的去打官司,任重而道远。

(《中国青年网》)

点评——

法律是有用的,法律也是重要的,然而,法律又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法治环境尚不完善、经营者法制意识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法律的强制力,显然是不够的。台湾宝岛被一些经营者不断“山寨”和仿冒,虽诉诸法律却收效甚微的事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除了法律手段之外,加强行业自律,至关重要。作为经营者,应当树立诚信经营和永续经营的理念,要知道,假借或“山寨”知名企业品牌或字号,也许在短期内可以扩大销售量,得蝇头小利于眼前,但这绝对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道,一旦因为上述行为搞得声誉扫地,最终损害的不仅是受害企业,作为肇事者,也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更为严重的是,整个行业的发展将受到损害。就像三鹿牛奶的“三聚氰胺事件”爆发,整个牛奶行业发展深受其害一样。自律,才能有序;自律,才能和谐;自律,才能健康

新闻看点三温州眼镜出招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

为加深温州眼镜企业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本质的认识,并提高应对能力,2010年12月8日,温州市眼镜产品对外贸易预警工作站在洞头县人民大会堂召开“温州眼镜企业对外贸易预警工作联络员会议”,会议由温州市眼镜商会副秘书长杨须迈主持。温州眼镜企业负责人、预警联络员及预警工作站人员共40余人出席会议。

会上,温州市眼镜商会秘书长李伟森作了《2010年度预警工作总结》。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计量处副处长徐文达应邀作了《眼镜企业应如何预防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专题讲座。讲座内容主要包括: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根源与应对依据;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温州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框架;眼镜行业技术性现状与潜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危机因素;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及措施。

(《温州都市报》)

点评——

由于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近年来,以西方国家为主要力量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设置种种贸易壁垒,向中国频频发起反倾销和贸易补贴调查,其中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新的趋势。温州作为眼镜出口企业的重要集中地,由于特殊的产业格局和产品结构,遭受了较之其他眼镜生产集中地更为严重的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有鉴于此,从几年前开始,温州眼镜商会率先建立了温州市眼镜产品对外贸易预警工作站,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如今,工作站将预警工作纳入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包括定期举行会议,分析国际贸易发展的最新趋势,邀请专业人士举办专题讲座,以增强相关企业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减少甚至避免了企业的损失。温州眼镜人的经验值得全国其他同行学习、借鉴,对此,我们期待着!

新闻看点四中国外贸每年损失超万亿误差率为国外的20倍

本来可以赚10万美元的一批出口灯具,因为中国企业将发货单证上的国家码写成了3位数而不是联合国标准的两位数,货物便被某国当地海关计算机系统排除在外,货物一压就是3个月,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大大损失了一笔。这是前不久发生在我国一家灯具出口企业的一件事。

这样的情况并非孤例。据最近广东省外经贸协会针对广东外贸企业的调查显示,每年总额达4000亿美元的外贸生意,因为对国际贸易标准的不了解而造成货款无法回收的比例就达5%,总额约200亿美元。“这个误差率是国外的20倍。”商务部许可证局高级工程师、原驻外商务参赞孟朱明介绍说。“由于我国出口企业对国际贸易标准缺乏了解,单证、标签等不符合国际标准造成的滞关、压仓、退货等事件,使得我国在国际贸易程序简化与标准化方面每年的实际损失合人民币1万亿元以上。”孟朱明说,“这些损失在国际上居首。”

另据了解,在我国眼镜出口企业中,类似的事件也时有发生,给相关企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目前,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会同国家质检总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已启动国际贸易标准化推广应用项目。发改委培训中心主任杜平表示,希望该项目的实施,能够部分甚至全部挽回我国目前在国际贸易程序简化与标准化方面的损失。

(《中国经济周刊》)

点评——

包括眼镜企业在内的中国出口企业因为不了解国际贸易标准,导致在国际贸易程序简化与标准化方面蒙受巨大损失的事实,令人痛心,更应该引起有关企业和机构的高度重视。如今,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会同国家质检总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正式启动国际贸易标准化推广应用项目,对于广大眼镜出口企业经营者,无疑是一件大好事。在此,希望广大业界同仁:配合国家上述项目的启动、推广,主动学习、了解有关国际贸易标准的相关知识,对于有效减少和避免损失,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