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阻肺病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用药分析及药学监护

2011-08-15张歆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7期
关键词:真菌性氟康唑合理性

陈 颖 张歆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1.药剂科;2.B超室,江苏 南京 212002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气流受限性疾病,其患病率及死亡率很高。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日益多见,治疗难度加大。现对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35例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分析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6月31日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发生肺部真菌感染54例,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62~90岁,平均(74±6)岁。对照组从相同病种同期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35例非真菌感染患者,其性别与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OPD诊断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制定的COPD诊断治疗指南[1],继发真菌感染者均符合卫生部发布的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2]。排除糖尿病、肺结核、血液系统相关恶性疾病、脑血管意外、慢性心功能不全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

1.2 疗效判定标准和用药合理性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判定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以出院时患者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情况判定效果。药物使用合理性判定:治疗方案是否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药物治疗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进行相应处理,各药物选择及使用是否符合《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药品说明书和相关文献、抗菌药物使用是否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据此综合评价患者使用药物的合理性。

2 结果

2.1 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 35例出现咳嗽咳痰,其中黄白粘痰8例,4例咳血痰,20例咳白色粘稠拉丝样痰,41例表现为发热,6例出现呼吸急促,呼吸衰竭。

2.2 病原学采集和诊断标准 晨起清水漱口后深部咳出的痰液或气管插管、切开后,吸取的下呼吸道痰液收集于无菌痰杯中送检。连续3次以上涂片查到真菌孢子和菌丝或3次培养出同一种真菌者或血培养证实有真菌感染并结合临床,即可确诊。一旦确诊为真菌感染,根据病原学给予氟康唑、伊曲康唑、制霉菌素等抗真菌治疗。营养不良者,同时加强营养支持,输注氨基酸、白蛋白、血浆等。同时辅以全面细致的科学护理。

2.3 检出真菌分类及感染部位 35例共分离出白色念珠菌27株 (77.1%),热带念珠菌4株 (11.4%),酵母样菌2株 (5.7%),曲霉素2株 (57%)。单一部位感染30例,2个部位感染5例,真菌性口腔炎12例,真菌性肠炎4例。

2.4 相关治疗 35例患者抗生素应用天数平均大于10天,28例患者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全身使用地塞米松10~20mg/天 (或相应剂量的其他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大于7天。35例均使用喹诺酮或大环内酯类联合三代头孢菌素以上/第三代头孢菌素+酶抑制剂抗生素。抗真菌药物使用最多的为氟康唑注射液。

2.5 患者基本情况

2.5.1 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本组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症状消失,痰涂片及培养阴性者29例;症状好转而痰培养阳性出院者2例;死亡及自动出院4例,其中呼吸衰竭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治疗有效率占11.4%。其中5例出现了药品不良反应,占14.5%。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有氨茶碱注射液、氨溴索注射液、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氨曲粉针,主要表现为心慌、恶心、手抖、皮肤瘙痒、出血性胃炎等。

2.5.2 药物使用合理性分析 经用药合理性分析发现:合理用药30例,占86%;不合理5例,占14.5%。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原因主要为:选药不合理3例,占8.6%;用量与疗程不合理1例,占2.9%;药物联用不合理1例,占2.9%。

3 讨论

3.1 COPD患者继发真菌感染,发病率逐年增加,COPD患者由于反复发生肺部感染,导致小气道细支气管有不同程度的破坏,黏膜纤毛脱落,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明显减弱[3]。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导致正常菌群失调而致真菌感染。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是产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由于患者反复多次发作,病情逐年加重,营养不良,全身情况差,更增加真菌感染的机会。

3.2 COPD患者因近期反复应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易继发口腔和肺部真菌感染,本组患者分离出白色念珠菌27株 (72.2%),热带念珠菌4株 (14.8%),酵母样菌2株 (5.6%),曲霉素2株 (7.4%)。单一部位感染30例,2个部位感染5例,真菌性口腔炎12例,真菌性肠炎4例。故用了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脂质体,其中氟康唑应用频率最高。COPD以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抗炎、平喘是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糖皮质激素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在抗感染及应用舒张支气管药的基础上,短期应用能明显缓解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发作率和提高生活质量。静脉、吸入、口服等临床效果理想。大部分使用剂量和疗程合理,但个别患者用药时间过长。

3.3 药学监护可以提高用药合理性、安全性,改善医疗质量。COPD患者继发真菌感染,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诊疗中重点监护:(1)抗菌药的选择和使用;(2)平喘药的使用,包括联合应用、吸入剂的正确使用及糖皮质激素正确使用和不同剂型的转换;(3)患者的用药教育,以提高用药的依从性。通过实施药学监护,药师参与,医、药、护、患通力协作,保障患者安全、有效、经济用药,以期达到最佳的疗效。

[1]中医医学会呼吸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E].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320.

[3]韦莉萍,桂希恩,杨志诚,等.医院内真菌感染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1):28.

猜你喜欢

真菌性氟康唑合理性
新形势下新闻采访行为的合理性探讨
域外证据领事认证的合理性质疑
至善主义、合理性与尊重
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低功率激光治疗外耳道真菌病106例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观察
伏立康唑与氟康唑治疗肝移植患者术后真菌感染的安全性比较
肺部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对比
代考入刑的合理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