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经合剂加味方治疗月经过少46例

2011-08-15吴晓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7期
关键词:经量鸡血藤肉苁蓉

吴晓辉

四川省泸县人民医院,四川 泸县 646100

月经过少是妇科的常见病,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行经时间不足2天,经量少于正常者,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即可诊断。本病可伴发月经后期,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闭经,导致不孕,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应积极调治。笔者于2004年起应用补经合剂加味方治疗月经过少辨证属肾虚血亏型4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6例均来自于我科门诊病人。其中年龄在18-30岁30例,30-40岁16例,病程3-6月28例,6月以上18例,未婚18例,已婚28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刘敏如主编的《中医妇科学》[1]及李祥云主编的《实用妇科中西医诊断治疗学》[2]拟定:可有贫血,反复流产史及刮宫史。月经周期基本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行经时间不足2天,经量少于正常者,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3]。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过小,第二性征发育不良[4]。辅助检查: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胸部摄片、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检查均排除子宫内膜结核、子宫内膜炎及宫腔粘连;B超检查示盆腔器官基本正常或子宫体偏小;妇科内分泌激素测定基本正常或偏低[5]。中医辨证属肾虚血亏型,症见经来血量渐少,经色黯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心悸眼花,面色萎黄,或夜尿多,舌淡,脉沉弱或脉细[6]。全部患者均妇科检查及B超和尿HCG检查排除经间期出血和妊娠。

2 治疗方法

补经合剂[3]加味方为基础方:覆盆子15g,菟丝子15g,枸杞子15g,肉苁蓉10g,党参25g,熟地12g〔砂仁拌〕,当归10g,黄芪20g,白芍15g〔酒炒〕,川芎10g,紫河车10g,鸡血藤18g,补骨脂10g,桑椹12g。若见胸胁胀痛,平时情绪不佳,抑郁不舒加香附10g、合欢皮12g,若见经色红,手足心热,减去补骨脂、肉苁蓉、紫河车,加生地12g、玄参12g、丹皮15g,若经来点滴即净,乃闭经之先兆,加山茱萸15g、制首乌25g、加重枸杞25g、鸡血藤25g,腹胀食少纳呆,加砂仁6g、陈皮10g。煎服法:1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于月经经净开始服用,服至下次月经来潮停药,连服3个月经周期。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香燥助热之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乐观。停药后3个月随访,判定疗效。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依据刘敏如、谭万信主编的《中医妇产科学》[4]结合临床实际评定:治愈:月经周期、经期、经量恢复正常,其他症状消失,停药3个月经周期无复发;显效:月经周期,经期正常,经量较治疗前增加1/3,或超过20ml,其他症状消失或减轻;有效:治疗后经量有所增加,其他症状减轻;无效:经量、症状与治疗前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治疗46例治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3%。

4 典型病例

郑某,女,32岁,已婚。于2004年8月15日初诊,主诉:月经量较前明显减少4个月。患者既往月经经量、经色、周期均正常,孕5,产1,流4,宫内未置节育器,两年内先后行4次人流手术。在院外经中西医治疗后 (其药物不祥)效果不佳。此次月经明显减少2天即净,经量约20ml左右;经色淡,质稀薄无血块;伴腰腿酸软,头晕眼花,心悸,面色少华,小腹冷痛,胸胁胀痛,平时情绪抑郁不舒,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无力。妇科及B超和宫腔镜、胸部摄片、诊断性刮宫均排除宫腔粘连及子宫内膜结核、子宫内膜炎,子宫大小正常;妇科内分泌激素测定基本正常;尿HCG(-);排除经间期出血。中医诊断为月经过少,证属肾虚血亏,治以补肾益精,养血益气调经,予以补经合剂加味方,处方:覆盆子15g,菟丝子15g,枸杞子25g,肉苁蓉10g,党参25g,熟地12g〔砂仁拌〕,当归10g,黄芪20g,白芍15g〔酒炒〕,川芎10g,紫河车10g,鸡血藤30g,补骨脂10g,桑椹12g,香附10g,合欢皮12g,山茱萸15g,制首乌25g。5剂水煎服,1日1剂,5天后复诊,头晕眼花、心悸、胸胁胀痛均有所减轻,心情转舒畅。但食欲欠佳,上方加砂仁6g继服,服至经期,下次经行时月经经量约30ml左右,经色、经质有所好转,其余诸症减轻。嘱再连服上方2个月经周期。经上述治疗后,3个月随访,服药3个周期后,月经量50ml左右,且经色经质均恢复正常,其余诸症消除。

5 讨论

月经过少是以月经的量异常为主的病证,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引起该病的原因有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结核、子宫内膜炎等子宫因素;卵巢功能早衰或性腺发育不全的卵巢因素以及下丘脑促性腺释激素或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下降或失调;人工流产刮宫过深或宫腔电灼术而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或导致宫腔粘连;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口服避孕药可引起月经过少甚则闭经。在治疗上如子宫发育不良及性腺功能低下所致的多采用性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结核所致的采用抗痨治疗;子宫内膜粘连所致的则先用手术剥离后上节育器以防粘连。中医学认为月经过少病因有虚实两端,其虚者多因禀赋不足、肾气未盛,或堕胎多产耗伤肾精,精血不充,经血乏源;或素体血虚、久病未复,营血亏虚,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脾虚化源不足,从而均使血海不满或满溢不多致月经量逐渐减少。实者或因寒凝、气滞、痰阻,或因热灼而致经血运行不畅,血海受阻以致经来量少。正如《万氏女科·经水涩少》“瘦人经水来少,责其血虚且少也,四物加人参汤主之;肥人经水来少者,责其痰凝经隧,用二陈加芎归汤主之。”;《女科证治约旨·经侯门》“形瘦多火,消烁津液致成经水衰少之侯。”本病在临床上虚多实少,而虚证中尤以血虚、肾虚多见,故治疗虚重在补肾滋血,濡养精血以调经,可加用养血活血之品,如鸡血藤、丹参等,不可妄行攻破,以免重伤精血;正如《证治准绳》所谓:“经水涩少,为虚为涩,虚则补之,涩则濡之”。实证以寒凝气滞为主治宜攻宜通,佐以温经、行气祛痰,可加入温通活血之品,如当归、川芎、川牛膝,阴柔酸收之品则少用。中病即止,不可过量久用。

补经合剂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杨家林教授的经验方,由圣愈汤《医宗金鉴》加覆盆子、菟丝子、枸杞子、肉苁蓉、紫河车、鸡血藤、补骨脂,原人参改用党参而成,全方具补肾益精,养血益气调经之功效。方中覆盆子、菟丝子、肉苁蓉、紫河车补肾益肾壮阳;熟地、当归、白芍补血养血调经,白芍用酒炒是增强活血调经之效,由于熟地甘润粘腻,易助湿滞气,妨碍脾胃运化,故用芳香化湿的砂仁拌炒使其补而不滞;党参、黄芪健脾补气;川芎、鸡血藤活血化瘀,养血调经;加用桑椹与枸杞子相伍,可增强滋补肝肾养精之效;又能与当归相伍而加大养血补血之功。兼见胸胁胀痛,情绪不佳加香附、合欢皮疏肝理气解郁;若经色红,手足心热,减去辛温燥热的补骨脂、肉苁蓉、紫河车,加滋阴清热的生地、玄参、丹皮;如经来点滴即净,是闭经之征兆,故加山茱萸、制首乌,加重枸杞、鸡血藤以滋养肝肾,填精益血;腹胀食少纳呆用砂仁、陈皮以醒脾健胃。全方以补肾益精,养血益气为主,恰合肾虚血亏的病机,精血同补,肝肾同调, “虚则补之,涩则濡之”,治病求本,从而达到调经的目的。据动物实验结果表明[5],该方能显著增加大鼠子宫及卵巢重量,提高血清E2(雌二醇)、P(孕酮)含量,使阴道上皮出现大量的角化细胞,增加大鼠卵巢的卵泡数、黄体数和卵泡直径,通过调节性轴的功能,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从而达到调经的目的。这是该方治疗月经过少的机理之一。

[1]刘敏如.中医妇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3-125.

[2]李祥云.实用妇科中西医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53-57.

[3]刘明如,谭万信.中医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77-281.

[4]杨家林.月经不调的中医药治疗[J].四川省第十二届中医妇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12:2.

[5]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7-91.

猜你喜欢

经量鸡血藤肉苁蓉
内蒙古药品评价性抽验中肉苁蓉质量分析
益母草与鸡血藤及其配伍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肉苁蓉-巴戟天药对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
鸡血藤药膳五款
化学指纹图谱法及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对鸡血藤饮片煮散质 量体系进行探索
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的比较研究及市场现状分析△
南蛇藤、鸡血藤配伍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药效学与毒性的影响
宫血宁治疗上环术后月经过多的临床观察
治更年期冠心病方
子宫肌瘤会导致经量增多吗